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学视角下圆明园西洋楼几何学设计方法探源
1
作者 朱翊纶 朱建宁 +1 位作者 曹新 周学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155-161,共7页
西洋楼建筑群是圆明园对西欧园林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仿建。众多学者已经对其营建历程、图像材料、植物景观等进行了研究,但对更为本源的设计方法还未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其作为中外园林对比研究的一个典型实例,通过现存较为可靠的西洋楼铜... 西洋楼建筑群是圆明园对西欧园林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仿建。众多学者已经对其营建历程、图像材料、植物景观等进行了研究,但对更为本源的设计方法还未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其作为中外园林对比研究的一个典型实例,通过现存较为可靠的西洋楼铜版画及历史文献、图片资料等进行图像学研究,并结合已有资料及实地考察,对其运用的几何学造园方法的设计进行了剖析。得到了如下结论:西洋楼建筑群在尺规作图、建造技术、透视分析、要素组织、画法表现多个方面运用几何学方法进行了设计。本研究探究了当时西方几何学对中国本土园林建造技术、设计原则、典型要素应用等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西洋楼 图像学 几何学 设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近代时期洋楼式住宅立面特征研究
2
作者 吴勇澜 吴尧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152-157,共6页
苏州位于江南腹地,靠近上海,近代以来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建造了大量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洋楼式住宅。该文在研究史料和实地测绘的基础上,总结了洋楼式住宅立面特征,并将其分为不同的风格类型;同时,分析洋楼式住宅的比例尺度、... 苏州位于江南腹地,靠近上海,近代以来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建造了大量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洋楼式住宅。该文在研究史料和实地测绘的基础上,总结了洋楼式住宅立面特征,并将其分为不同的风格类型;同时,分析洋楼式住宅的比例尺度、色彩的表达方式。最后,该文重点介绍了驱动这一发展的主要因素,旨在对苏州建筑史中近代洋楼式住宅部分进行补充研究,并为苏州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楼式住宅 苏州 立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小洋楼民居抗震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姚新强 孙柏涛 +1 位作者 陈宇坤 杨绪连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0-177,共8页
天津市小洋已楼有100a历史。由于使用时间长,因此不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发生较大震害。首先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模型的固有频率,得出的结果和经验公式基本相符;其次然后输入地震动时程,通过结构损伤、地震剪... 天津市小洋已楼有100a历史。由于使用时间长,因此不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发生较大震害。首先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模型的固有频率,得出的结果和经验公式基本相符;其次然后输入地震动时程,通过结构损伤、地震剪力和加速度的分析给出了结构的抗震能力,结构在地震"三水准"下的破坏状和抗震鉴定的结果相符,并针对结构的损伤部位提出了圈梁构造柱的加固措施。因此,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该类房屋的抗震能力,为天津市小洋楼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小洋楼民居的防震减灾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楼民居 有限元 抗震加固 地震剪力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洋楼民居的夏季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薛佳薇 冉茂宇 吴扬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对福建泉州某洋楼民居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的热环境进行测试,分析洋楼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计算热舒适度PMV(预测平均投票数)指标值.结果表明:洋楼外廊有明显的气候缓冲作用;夏季白天洋楼... 对福建泉州某洋楼民居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的热环境进行测试,分析洋楼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计算热舒适度PMV(预测平均投票数)指标值.结果表明:洋楼外廊有明显的气候缓冲作用;夏季白天洋楼室内的热舒适性不佳,但各用房存在相对舒适的时段;灰空间在居民的迁徙型居住模式中有重要作用,增加开敞度、屋顶隔热、房门对位等是改善洋楼热环境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楼民居 热环境 热舒适度 夏季 泉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浪屿近代洋楼装饰图案的风格及文化特征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林 王天健 滕有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厦门鼓浪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与近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不同,鼓浪屿岛以1.91km2的面积,容纳了众多的以居住类建筑为主的近代建筑组群.这些洋楼均十分重视建筑装饰,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华侨文化及本土文... 厦门鼓浪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与近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不同,鼓浪屿岛以1.91km2的面积,容纳了众多的以居住类建筑为主的近代建筑组群.这些洋楼均十分重视建筑装饰,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华侨文化及本土文化的影响,洋楼建筑的装饰图案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这些装饰图案作为时代的缩影,从微观层面反映出近代中国建筑文化多元、共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浪屿 洋楼 建筑装饰图案 风格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御苑胜境——圆明园西洋楼二十景图创作理路探赜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其亨 张凤梧 胡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9-123,共5页
从圆明园西洋楼二十景图入手,通过分析一系列文献史料证据,在逐一理清图版制作年代的同时,破解了绘图作者的迷案,也正式揭开了伊兰泰满族杰出宫廷画师的真实身份。同时,通过回顾这套铜版画的创作过程,循序渐进,从较为简单的《皇舆全图... 从圆明园西洋楼二十景图入手,通过分析一系列文献史料证据,在逐一理清图版制作年代的同时,破解了绘图作者的迷案,也正式揭开了伊兰泰满族杰出宫廷画师的真实身份。同时,通过回顾这套铜版画的创作过程,循序渐进,从较为简单的《皇舆全图》到复杂的《得胜图》,由完全借力于欧洲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和安德义等)和匠师逐步过渡到全部由中国人自主制作,不仅折射出清代乾隆皇帝26年的精心运作,也有力佐证了18世纪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圆明园 西洋楼 铜版画 伊兰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闽南侨乡“五脚基”与“洋楼”表征关系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思声 王珊 戚路辉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79,共5页
基于皮尔斯的符号三角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在近代闽南侨乡文化的特殊场合下,"五脚基"能成为"洋楼"的表征符号的观点."五脚基"作为一种符号媒介,能够与"洋楼"客体对象建立表征关系,这种表征关... 基于皮尔斯的符号三角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在近代闽南侨乡文化的特殊场合下,"五脚基"能成为"洋楼"的表征符号的观点."五脚基"作为一种符号媒介,能够与"洋楼"客体对象建立表征关系,这种表征关系体现为存在关联、标识关联、类构关联3个方面,而"五脚基"符号媒介在与"洋楼"客体对象建立表征关系后,它也就能上升为一种更"发达"的符号."五脚基"除了作为闽南人用来指代"外廊文化体"的符号外,当其处在近代闽南侨乡特定的文化场合内的时候,却还有表征"洋楼"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脚基 表征符号 闽南 洋楼 符号三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近代洋楼民居湿热气候环境适应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薛佳薇 陈志宏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从生态视角对洋楼民居的建造经验进行研究,分析洋楼群体的密集型聚落关系及其色彩体现了地域特色与气候适应.运用建筑物理知识归纳洋楼与泉州地域气候的适应经验,包括朝向与遮阳,开敞性与自然通风,屋顶与隔热,开窗与采光,形态与节能节... 从生态视角对洋楼民居的建造经验进行研究,分析洋楼群体的密集型聚落关系及其色彩体现了地域特色与气候适应.运用建筑物理知识归纳洋楼与泉州地域气候的适应经验,包括朝向与遮阳,开敞性与自然通风,屋顶与隔热,开窗与采光,形态与节能节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楼民居 湿热气候 外廊 泉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近代洋楼民居的统计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思声 关瑞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7,共3页
针对建筑历史研究中常见的信息残缺的情况,以泉州近代洋楼民居为例,提出把统计学方法引入建筑历史研究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泉州近代洋楼民居位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后期,其建设者中有60%以上是来自菲律宾的华侨;泉州近代洋... 针对建筑历史研究中常见的信息残缺的情况,以泉州近代洋楼民居为例,提出把统计学方法引入建筑历史研究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泉州近代洋楼民居位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后期,其建设者中有60%以上是来自菲律宾的华侨;泉州近代洋楼民居建筑形态的特点,如外廊特征和内部布局等也同样可以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现存数量已经很少的历史建筑的分析,也能应用于数量巨大的历史建筑的研究,甚至可以推论历史建筑的建设年代、历史建筑的业主情况及推导历史建筑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历史 统计学 洋楼民居 泉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近代洋楼民居与侨乡社会变迁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志宏 贺雅楠 《华中建筑》 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近代租界口岸的开埠与海外移民潮的兴起,闽南传统民居逐渐地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洋楼民居。该文从家族伦理关系、日常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状况、地方风水观念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洋楼民居的形成发展与侨乡社会生... 近代租界口岸的开埠与海外移民潮的兴起,闽南传统民居逐渐地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洋楼民居。该文从家族伦理关系、日常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状况、地方风水观念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洋楼民居的形成发展与侨乡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侨乡近代民居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闽南侨乡 洋楼民居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东山洋楼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长歆 《华中建筑》 2010年第6期153-157,共5页
"东山洋楼",是广州城市近代化历程中特定区域及特定时期住宅建筑发展的产物。通常而言,泛指形成于20世纪初,由华侨、富商及政府官员等社会上层人士在广州东山一带营建或购买的、具有良好通风采光并满足新的生活方式需要的独... "东山洋楼",是广州城市近代化历程中特定区域及特定时期住宅建筑发展的产物。通常而言,泛指形成于20世纪初,由华侨、富商及政府官员等社会上层人士在广州东山一带营建或购买的、具有良好通风采光并满足新的生活方式需要的独立式住宅建筑。该文回顾了近代广州东山的开发与新式住宅的建设,对"东山洋楼"这一约定俗成的地方性建筑类群进行了历史成因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东山洋楼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茛苕叶饰漩涡纹在天津小洋楼家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邦跃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茛苕叶饰漩涡纹在近代天津小洋楼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论述茛苕叶饰漩涡纹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图案设计学原理入手,分析和研究茛苕叶饰漩涡纹在近代天津小洋楼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语言表达、风格流派、纹样类型... 目的研究茛苕叶饰漩涡纹在近代天津小洋楼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论述茛苕叶饰漩涡纹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图案设计学原理入手,分析和研究茛苕叶饰漩涡纹在近代天津小洋楼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语言表达、风格流派、纹样类型、演变过程、变化方法和中国特色。结论茛苕叶饰漩涡纹是最具国际化的装饰语言,它融合了许多民族文化,拥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茛苕叶饰漩涡纹 天津小洋楼 家居图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小洋楼民居抗震能力分析
13
作者 任峰 姚新强 +2 位作者 陈宇坤 杨绪连 王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3-127,共5页
小洋楼是天津的特色建筑,部分存在抗震薄弱环节,但国内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能力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天津市劝业场街区部分特色建筑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通过对一栋典型民居的抗震研究表明,在遭受VII度小震时,该结构顶层中等破坏,VIII... 小洋楼是天津的特色建筑,部分存在抗震薄弱环节,但国内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能力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天津市劝业场街区部分特色建筑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通过对一栋典型民居的抗震研究表明,在遭受VII度小震时,该结构顶层中等破坏,VIII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IX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针对抗震能力研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津市小洋楼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洋楼民居 抗震加固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遗址环境变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航 曹新 《古建园林技术》 2017年第3期33-38,共6页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我国首次仿建西洋建筑和花园的一座园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典范之作。西洋楼景区自圆明园被毁至今,其遗址及环境经历了多次的变化,使得现今保存的遗址和环境与历史原貌有较大不同。本文以多张圆明园历史测绘图、历史...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我国首次仿建西洋建筑和花园的一座园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典范之作。西洋楼景区自圆明园被毁至今,其遗址及环境经历了多次的变化,使得现今保存的遗址和环境与历史原貌有较大不同。本文以多张圆明园历史测绘图、历史照片、清代伊兰泰所绘西洋楼铜版画以及实地调研为基础来分析阐述西洋楼景区山形、水系、建筑遗址和植物环境的变化,为西洋楼遗址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西洋楼 山水环境 遗址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个人—组织契合减少员工反生产行为——德胜洋楼的成功事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祯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2年第12期24-37,共14页
反生产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员工绩效,本文以德胜洋楼的成功事例来说明可以通过个人—组织契合来减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个人—组织契合可以带来员工的情感承诺和员工敬业度,进而减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此外,员工内控型的心理控制源可以进一... 反生产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员工绩效,本文以德胜洋楼的成功事例来说明可以通过个人—组织契合来减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个人—组织契合可以带来员工的情感承诺和员工敬业度,进而减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此外,员工内控型的心理控制源可以进一步帮助个人—组织契合获得更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组织契合 反生产行为 德胜洋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五大道与小洋楼文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汝为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旧时天津九国租界位于海河两岸,分别按各自国家的风格特色建起数千幢洋楼,留下大批建筑艺术精华。这种城市景观被称为小洋楼文化,成为天津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因名居林立、洋楼散布、氛围幽静,使天津五大道街区成为中国历史... 旧时天津九国租界位于海河两岸,分别按各自国家的风格特色建起数千幢洋楼,留下大批建筑艺术精华。这种城市景观被称为小洋楼文化,成为天津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因名居林立、洋楼散布、氛围幽静,使天津五大道街区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知古方鉴今,开掘为传承。对天津小洋楼文化进行宏观审视,对于鉴古知今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五大道 租界 洋楼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法山:“诗丘”意象在西洋楼园林中的表达
17
作者 薛天 陈易 《建筑师》 CSSCI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清乾隆年间服务于清宫廷的耶稣会艺术家在圆明园长春园中设计建造的西洋楼园林汇集了多种典型的西方园林建筑类型,展现了丰富的东西方文化内涵。园内的“线法山”是文艺复兴园林中的“诗丘”意象在中国的孤例,其反映了文艺复兴造园手法... 清乾隆年间服务于清宫廷的耶稣会艺术家在圆明园长春园中设计建造的西洋楼园林汇集了多种典型的西方园林建筑类型,展现了丰富的东西方文化内涵。园内的“线法山”是文艺复兴园林中的“诗丘”意象在中国的孤例,其反映了文艺复兴造园手法在中国园林实践中的尝试。本文从“形式—功能”及“符号—内涵”两个维度对这一典型意象进行解读,揭示其在塑造透视学景观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作为提取自古典文本中的寓言符号对乾隆皇帝这一艺术资助者的颂扬。通过对“线法山—诗丘”意象的讨论,使圆明园西洋楼园林中隐含的设计意图得以呈现,体现了“线法山”这一景观元素在18世纪东西方园林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法山 诗丘 西洋楼 圆明园 园林 耶稣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是清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吗?
18
作者 王开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1-28,共8页
有学者肯定和称赞圆明园内的西洋楼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然而所谓的文化交流,应该包括两个层面或维度。其一,应是在理性思维下,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欣赏、借鉴、吸纳基础之上,全面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而不仅仅是建筑文化的层面。其二,... 有学者肯定和称赞圆明园内的西洋楼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然而所谓的文化交流,应该包括两个层面或维度。其一,应是在理性思维下,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欣赏、借鉴、吸纳基础之上,全面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而不仅仅是建筑文化的层面。其二,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而圆明园内的西洋楼,仅仅是清代皇帝对西洋建筑的单方面嫁接与移植,只有西方文化的流入,鲜有中国文化的流出。这些西洋楼建筑,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满足清朝皇帝的某种政治和外交的需要及其对域外异国情调猎奇心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西洋楼 中西文化交流 猎奇心理 中体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人本价值管理——以“德胜洋楼”为例
19
作者 刘秀丽 郑可 《新会计》 2017年第9期32-37,共6页
激烈的竞争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挑战,要求企业进行变革,人本价值管理开始成为管理的趋势。人本价值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是人本价值管理的目标。因此要求企业转变思维方式,不再把员工当... 激烈的竞争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挑战,要求企业进行变革,人本价值管理开始成为管理的趋势。人本价值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是人本价值管理的目标。因此要求企业转变思维方式,不再把员工当成价值创造的工具,而应该将企业作为员工的平台,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发展,依靠员工的发展来带动企业的发展。本文以苏州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为例,介绍分析其人本价值管理是如何串联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实现两者共同发展的管理经验,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价值管理 需求层次论 德胜洋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佛山洋楼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文昭 傅娟 陈向荣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期214-216,共3页
文章试图进行传播学与建筑学交叉学科的研究。具体将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来理解曾活跃于岭南地区的洋楼兴建现象。我们选取佛山洋楼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本土民居向华侨民居转变这一现象背后的跨文化传播机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崭新... 文章试图进行传播学与建筑学交叉学科的研究。具体将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来理解曾活跃于岭南地区的洋楼兴建现象。我们选取佛山洋楼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本土民居向华侨民居转变这一现象背后的跨文化传播机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跨文化传播学 建筑学 佛山洋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