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泾渭分明亦不明
- 1
-
-
作者
赵伟
-
机构
浙江大学
浙大CRPE
-
出处
《浙江经济》
2016年第5期13-13,共1页
-
文摘
正月里去古都西安探亲聚友,不经意间住到了泾河与渭河汇合的地儿,不由地想起了"泾渭分明"的成语和典故。这个成语可谓汉语中最古老的成语之一。
-
关键词
泾以渭浊
古都西安
邶风
泾水
供给需求
泾浊渭清
口耳相传
中国经济问题
当地方言
产能过剩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探访关陇古道:揭开玉帛之路的迷雾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振宇
-
机构
中国甘肃网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6年第6期29-35,共7页
-
文摘
古老的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陇山。陇山这座横亘在陕、甘两省之间的山脉,不仅以山高而闻名,更以山路曲折交错而闻名。穿越这座大山,究竟有多少条古道,可以往来,至今无人可知。隆冬之际,我们组织了一次穿越古道的文化考察之旅,试图揭开丝绸之路最复杂路段的迷雾。
-
关键词
关陇
文化考察
崇信县
月氏道
母范
三桥村
云崖寺
大陇山
陇东地区
泾浊渭清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泾渭古今难分明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韦中兴
蔺生睿
-
出处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0-60,共1页
-
文摘
泾渭古今难分明韦中兴,蔺生睿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泾渭分明”这则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于泾渭水相汇之地。我们很高兴地读了《丝绸之路》刊载柏原先生的《泾渭分明漫想》(1993年第6期)和《泾渭分明联想》(1994...
-
关键词
泾渭
古丝绸之路
泾浊渭清
戎人
诗人杜甫
泾水
泾以渭浊
沟洫志
李频
邶风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泾渭清浊摭谈
- 4
-
-
作者
张连举
张亚平
-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2-94,共3页
-
文摘
泾河与渭河,同是两条古老的河。《尚书·禹贡》载:“泾属渭汭”,《山海经》则有泾水“东流注于渭”和“东南流注于渭”的实录。然而二水闻名于世,更得力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的传播。乃至渐次派生出“清渭浊泾”、“泾渭混流”、“泾渭殊流”、“泾渭分明”、“泾渭不分”、“渭浊泾清”等历中概念来。 泾渭二水究竟孰清孰浊?注疏经传者,除《毛诗》解“泾以清浊”为“泾渭相入而清浊异”外,几乎都认为泾浊渭清。唐初,两位著名经学家陆德明和孔颖达,解“泾以渭浊”时,陆说:“泾,浊水也;渭,清水也。”孔说:“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
关键词
泾渭
清渭浊泾
泾以渭浊
渭浊泾清
《尚书·禹贡》
摭谈
泾浊渭清
邶风
《毛诗》
泾水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泾渭清浊之辨
- 5
-
-
作者
张书城
-
出处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1-61,共1页
-
文摘
泾渭清浊之辨张书城澄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这可以说是两三千年来的一桩公案。《诗·邶风·谷风》的原话是“泾以渭浊”,好象是说“泾水让渭水弄混浊了”。言下之意当然是“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后汉书·党锢传》却说“渭以泾浊”,又好象是说“渭水让泾水弄混浊了”...
-
关键词
泾渭
泾水
泾以渭浊
泾浊渭清
邶风
诗人杜甫
言下
毛传
平均含沙量
张书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