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9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泾水川流域回族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之现代化路径
1
作者
周凤娇
《炎黄地理》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回族乡村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回族乡村多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地区,这些地区的历史变迁与回族乡村社会治理的演变紧密相连,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迁徙、宗教信仰等多重...
回族乡村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回族乡村多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地区,这些地区的历史变迁与回族乡村社会治理的演变紧密相连,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迁徙、宗教信仰等多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西北地区
现代化路径
地理环境
治理变迁
紧密相连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与泾水流域考古遗存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林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共5页
在姬周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不到古公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本文以《诗经》等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指出这一特别历史时期长达 50 0年之久 ,其活动范围先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后进入陕西境内的豳州地区。这一时期姬周族的社...
在姬周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不到古公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本文以《诗经》等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指出这一特别历史时期长达 50 0年之久 ,其活动范围先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后进入陕西境内的豳州地区。这一时期姬周族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过着戎狄游牧生活 ;另一方面已有了较发达的农业 ,进入了初级青铜时期 ,并有了相应的阶层分化和礼仪制度 ,相当于人类学上所谓的“酋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周族
戎狄
泾水
流域
考古
遗存
酋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水与先周历史文化
3
作者
薛正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174,共3页
先周,应指周人古公亶父迁岐山之前,在泾水流域创业和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泾水是一条文化河谷,自然地理环境为远古文明的生成提供了舞台,也为先周文化的生成创造了特殊的条件。泾水流域是黄河文化的主要区域之一。先周基业的创立和周文...
先周,应指周人古公亶父迁岐山之前,在泾水流域创业和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泾水是一条文化河谷,自然地理环境为远古文明的生成提供了舞台,也为先周文化的生成创造了特殊的条件。泾水流域是黄河文化的主要区域之一。先周基业的创立和周文化缘起的早期,就是在泾水流域生成的。在先周的创业史上,公刘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带领周人南迁都邑于泾水岸边,立国于豳,为周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公亶父迁岐,是周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不断生成,西周的基业已经奠定。周人早期的创业与周文化的形成,是在迁徙岐山周原之前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依托的就是特殊时期泾水流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泾水流域与周人早期创业与周文化生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水
先周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泾水中游地区仰韶文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翟霖林
《文博》
2013年第4期29-35,共7页
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显示,泾水中游地区是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文化面貌与关中地区主体保持了一致。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该区域在房址、窑址及陶器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关中地区不同的特征;到仰韶文化晚期,该区域的...
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显示,泾水中游地区是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文化面貌与关中地区主体保持了一致。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该区域在房址、窑址及陶器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关中地区不同的特征;到仰韶文化晚期,该区域的地方性特征更加明显,这不仅与当地相对独立的发展有关,也与泾水上游、中游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水
中游地区
仰韶文化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乾隆皇帝欣览《泾水真源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木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77-78,共2页
一位封建盛世的帝王乾隆皇帝,因何津津乐道详览胡纪谟县令的《泾水真源记》,并亲自勘正“泾渭分明”之疑虑,当然是事出有因的。乾隆皇帝不仅是清代乾嘉学派的推崇者和倡导者,而且是一位躬行者。他倡读古书,率先质疑辩析古典文献中的问...
一位封建盛世的帝王乾隆皇帝,因何津津乐道详览胡纪谟县令的《泾水真源记》,并亲自勘正“泾渭分明”之疑虑,当然是事出有因的。乾隆皇帝不仅是清代乾嘉学派的推崇者和倡导者,而且是一位躬行者。他倡读古书,率先质疑辩析古典文献中的问题。他对“泾渭分明”的考据勘正,正是躬行于这种学风的具体事例之一。167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水
真源
乾隆皇帝
乾嘉学派
古典文献
百泉县
曹伯启
径渭分明
二峰
山西人
苏轼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水与文化生态旅游
6
作者
薛正昌
《固原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64-70,共7页
泾水是一条文化河。伴随着泾水衍生的文化和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已显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感悟,足以吸引游人。本文通过泾水魂、水与龙文化、泾水之源与《泾水真源纪》、西峡荷花、凉殿峡、二龙河与森林旅游等景观,多方面论述...
泾水是一条文化河。伴随着泾水衍生的文化和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已显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感悟,足以吸引游人。本文通过泾水魂、水与龙文化、泾水之源与《泾水真源纪》、西峡荷花、凉殿峡、二龙河与森林旅游等景观,多方面论述和展示了开发泾水旅游的丰富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水
文化
生态旅游
森林旅游
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魏泾水中上游的族群融合与王朝管理——以《皇甫驎墓志》为线索
7
作者
殷盼盼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214,共13页
“统酋”是北魏管理胡族部落的职务,具有部落统帅和王朝职任的双重属性,一般由胡族酉豪担任,是北魏削弱部族酋豪势力的措施之一。北魏占领泾水中上游初期,保留了诸多胡族部落,将诸酋豪以封爵、任官等方式纳入管理体系,部族酋豪势力强于...
“统酋”是北魏管理胡族部落的职务,具有部落统帅和王朝职任的双重属性,一般由胡族酉豪担任,是北魏削弱部族酋豪势力的措施之一。北魏占领泾水中上游初期,保留了诸多胡族部落,将诸酋豪以封爵、任官等方式纳入管理体系,部族酋豪势力强于汉人豪右。随着平凉休屠胡金崖、黄石屠各路那罗、卢水胡刘超等叛乱相继被平定,以及胡族部落逐渐瓦解,酋豪势力日渐削弱。延兴年间皇甫驎出任统酋时,泾州的胡、汉势力对比已经发生转变,6世纪初汉人豪右成为泾州区域政治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酋
皇甫驎
泾水
中上游
族群融合
原文传递
泾水长流——介绍三套外国文学丛书的翻译出版工作
8
作者
芷蓼
《瞭望》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5期31-31,共1页
1934年,学者马宗融提出:“若干精研各国文学的文人们,斟酌国情的需要,精密地替我们作一个计划,如某国、某时代、某派别,各举出一个或数个代表的作家,每个作家一部乃至数部代表作品,详细地列出。”后来郑振锋为生活书店编了个《世界文库》,
关键词
翻译出版
生活书店
外国文学
泾水
世界文库
编辑出版工作
精研
中短篇小说集
古今中外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文传递
泾水源头(组诗)
9
作者
秦志龙
《六盘山》
2011年第5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泾水
诗行
黄泥小屋
老龙潭
如玉
你我
西海固
人能
欧亚大陆
心灵深处
原文传递
泾水:一条悲喜交加的河流(组诗)
10
作者
雪舟
《六盘山》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老龙潭
泾水
泾
源
诉衷情
水
调歌头
回中道
来历不明
失声痛哭
山越
径渭分明
原文传递
《诗》“泾以渭浊”考辨
11
作者
安正发
《固原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从《诗经》开始,泾水与渭水的清浊历来为人们所争论。根据相关材料,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在《诗经》产生的时代,应该是泾水清渭水浊。同时也将有关辞书及《诗经》注本上对泾水源头的错误表述予以更正。
关键词
《诗经》
泾水
渭
水
泾
渭分明
发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渭分明亦不明
12
作者
赵伟
《浙江经济》
2016年第5期13-13,共1页
正月里去古都西安探亲聚友,不经意间住到了泾河与渭河汇合的地儿,不由地想起了"泾渭分明"的成语和典故。这个成语可谓汉语中最古老的成语之一。
关键词
泾
以渭浊
古都西安
邶风
泾水
供给需求
泾
浊渭清
口耳相传
中国经济问题
当地方言
产能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说八水绕长安
被引量:
1
13
作者
谢桓
《陕西水利》
2006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长安
樊川
灞
水
泾水
渭
水
灞河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渭古今难分明
被引量:
1
14
作者
韦中兴
蔺生睿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0-60,共1页
泾渭古今难分明韦中兴,蔺生睿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泾渭分明”这则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于泾渭水相汇之地。我们很高兴地读了《丝绸之路》刊载柏原先生的《泾渭分明漫想》(1993年第...
泾渭古今难分明韦中兴,蔺生睿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泾渭分明”这则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于泾渭水相汇之地。我们很高兴地读了《丝绸之路》刊载柏原先生的《泾渭分明漫想》(1993年第6期)和《泾渭分明联想》(1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
渭
古丝绸之路
泾
浊渭清
戎人
诗人杜甫
泾水
泾
以渭浊
沟洫志
李频
邶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渭分明说茯砖
15
作者
韩星海
《中国茶叶》
2012年第8期38-39,共2页
泾与渭是陕西境内的两条最大河流,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实际上是泾水比渭水还要清)。泾水流过泾阳的下游后在高陵县东北与渭水合流,清浊分得很清楚。现在成一大奇观,常有地理迷和文化学者在此寻踪与探究。
关键词
陕西境内
河流
渭
水
清
泾水
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16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80-82,共3页
泾水源头——老龙潭于县城南约20公里,俗称泾河脑。为泾水发源地,被誉为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塔”。清人胡纪漠公元1790年奉诏勘泾水源头,在他的《泾水真源记》中赋诗曰:“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
泾水源头——老龙潭于县城南约20公里,俗称泾河脑。为泾水发源地,被誉为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塔”。清人胡纪漠公元1790年奉诏勘泾水源头,在他的《泾水真源记》中赋诗曰:“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老龙潭不仅以它那泉水清冽,百泉汇流之势而闻名,更以其雄险多姿的风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龙潭
泾水
真源
漠公
百泉
柳毅
群山环抱
避暑胜地
北国风光
一线天
安国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渭清浊摭谈
17
作者
张连举
张亚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2-94,共3页
泾河与渭河,同是两条古老的河。《尚书·禹贡》载:“泾属渭汭”,《山海经》则有泾水“东流注于渭”和“东南流注于渭”的实录。然而二水闻名于世,更得力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的传播。乃至渐次派生出“清渭浊...
泾河与渭河,同是两条古老的河。《尚书·禹贡》载:“泾属渭汭”,《山海经》则有泾水“东流注于渭”和“东南流注于渭”的实录。然而二水闻名于世,更得力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的传播。乃至渐次派生出“清渭浊泾”、“泾渭混流”、“泾渭殊流”、“泾渭分明”、“泾渭不分”、“渭浊泾清”等历中概念来。 泾渭二水究竟孰清孰浊?注疏经传者,除《毛诗》解“泾以清浊”为“泾渭相入而清浊异”外,几乎都认为泾浊渭清。唐初,两位著名经学家陆德明和孔颖达,解“泾以渭浊”时,陆说:“泾,浊水也;渭,清水也。”孔说:“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
渭
清渭浊
泾
泾
以渭浊
渭浊
泾
清
《尚书·禹贡》
摭谈
泾
浊渭清
邶风
《毛诗》
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渭清浊之辨
18
作者
张书城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1-61,共1页
泾渭清浊之辨张书城澄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这可以说是两三千年来的一桩公案。《诗·邶风·谷风》的原话是“泾以渭浊”,好象是说“泾水让渭水弄混浊了”。言下之意当然是“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后汉书·党锢传》却说...
泾渭清浊之辨张书城澄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这可以说是两三千年来的一桩公案。《诗·邶风·谷风》的原话是“泾以渭浊”,好象是说“泾水让渭水弄混浊了”。言下之意当然是“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后汉书·党锢传》却说“渭以泾浊”,又好象是说“渭水让泾水弄混浊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
渭
泾水
泾
以渭浊
泾
浊渭清
邶风
诗人杜甫
言下
毛传
平均含沙量
张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渭分明漫想
19
作者
柏原
《丝绸之路》
1993年第6期31-32,共2页
我十多岁上学时,学到一则成语:泾渭分明。老师解释说:泾水清,渭水浊,泾水汇八渭水时,清浊两股水很分明。比喻两件事的好坏截然有别。我听了感情上很容易接受,并且有点引以自豪,因为我家门前有条小河,叫洪河,就是泾河一条支流。泾清渭浊...
我十多岁上学时,学到一则成语:泾渭分明。老师解释说:泾水清,渭水浊,泾水汇八渭水时,清浊两股水很分明。比喻两件事的好坏截然有别。我听了感情上很容易接受,并且有点引以自豪,因为我家门前有条小河,叫洪河,就是泾河一条支流。泾清渭浊,这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固定观念。观念可以固定下来,而山川河流永远是不断改变的,所以人就会被旧观念所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水
山川河流
陇右
马莲河
山西大槐树
汪河
滥泥河
漫河
川流
生态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河(甘肃省部分)
20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年第11期61-62,64,F0004,共4页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山海经》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尚书·禹贡》:"泾属渭汭",意即泾河与渭河相汇。《汉书·地理志》:"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入渭,过郡三,行千六十里"。《水经...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山海经》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尚书·禹贡》:"泾属渭汭",意即泾河与渭河相汇。《汉书·地理志》:"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入渭,过郡三,行千六十里"。《水经注》关于泾河只有一句:"(渭水)左侧泾水注之"。泾河与渭河交汇处清浊不混,界限分明,故古时候《诗·邶风·谷风》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之说。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水
泾
以渭浊
《尚书·禹贡》
《
水
经注》
邶风
于
泾
老龙潭
至阳
禹贡
王母宫石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水川流域回族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之现代化路径
1
作者
周凤娇
机构
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
出处
《炎黄地理》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基金
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2019SHFZ0021《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模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回族乡村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回族乡村多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地区,这些地区的历史变迁与回族乡村社会治理的演变紧密相连,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迁徙、宗教信仰等多重因素影响。
关键词
泾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西北地区
现代化路径
地理环境
治理变迁
紧密相连
黄河流域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与泾水流域考古遗存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林昌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市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共5页
文摘
在姬周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不到古公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本文以《诗经》等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指出这一特别历史时期长达 50 0年之久 ,其活动范围先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后进入陕西境内的豳州地区。这一时期姬周族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过着戎狄游牧生活 ;另一方面已有了较发达的农业 ,进入了初级青铜时期 ,并有了相应的阶层分化和礼仪制度 ,相当于人类学上所谓的“酋邦阶段”。
关键词
姬周族
戎狄
泾水
流域
考古
遗存
酋邦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水与先周历史文化
3
作者
薛正昌
机构
宁夏社会科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174,共3页
文摘
先周,应指周人古公亶父迁岐山之前,在泾水流域创业和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泾水是一条文化河谷,自然地理环境为远古文明的生成提供了舞台,也为先周文化的生成创造了特殊的条件。泾水流域是黄河文化的主要区域之一。先周基业的创立和周文化缘起的早期,就是在泾水流域生成的。在先周的创业史上,公刘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带领周人南迁都邑于泾水岸边,立国于豳,为周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公亶父迁岐,是周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不断生成,西周的基业已经奠定。周人早期的创业与周文化的形成,是在迁徙岐山周原之前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依托的就是特殊时期泾水流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泾水流域与周人早期创业与周文化生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泾水
先周
历史文化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泾水中游地区仰韶文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翟霖林
机构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文博》
2013年第4期29-35,共7页
文摘
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显示,泾水中游地区是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文化面貌与关中地区主体保持了一致。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该区域在房址、窑址及陶器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关中地区不同的特征;到仰韶文化晚期,该区域的地方性特征更加明显,这不仅与当地相对独立的发展有关,也与泾水上游、中游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关。
关键词
泾水
中游地区
仰韶文化
认识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皇帝欣览《泾水真源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木子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77-78,共2页
文摘
一位封建盛世的帝王乾隆皇帝,因何津津乐道详览胡纪谟县令的《泾水真源记》,并亲自勘正“泾渭分明”之疑虑,当然是事出有因的。乾隆皇帝不仅是清代乾嘉学派的推崇者和倡导者,而且是一位躬行者。他倡读古书,率先质疑辩析古典文献中的问题。他对“泾渭分明”的考据勘正,正是躬行于这种学风的具体事例之一。1679年。
关键词
泾水
真源
乾隆皇帝
乾嘉学派
古典文献
百泉县
曹伯启
径渭分明
二峰
山西人
苏轼诗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水与文化生态旅游
6
作者
薛正昌
机构
固原师专学报编辑部
出处
《固原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64-70,共7页
基金
宁夏区教委1998年立项课题
文摘
泾水是一条文化河。伴随着泾水衍生的文化和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已显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感悟,足以吸引游人。本文通过泾水魂、水与龙文化、泾水之源与《泾水真源纪》、西峡荷花、凉殿峡、二龙河与森林旅游等景观,多方面论述和展示了开发泾水旅游的丰富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泾水
文化
生态旅游
森林旅游
龙文化
分类号
F592.74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魏泾水中上游的族群融合与王朝管理——以《皇甫驎墓志》为线索
7
作者
殷盼盼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214,共1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项目“3-6世纪陇右民族、豪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研究”(2022M722018)的研究成果。
文摘
“统酋”是北魏管理胡族部落的职务,具有部落统帅和王朝职任的双重属性,一般由胡族酉豪担任,是北魏削弱部族酋豪势力的措施之一。北魏占领泾水中上游初期,保留了诸多胡族部落,将诸酋豪以封爵、任官等方式纳入管理体系,部族酋豪势力强于汉人豪右。随着平凉休屠胡金崖、黄石屠各路那罗、卢水胡刘超等叛乱相继被平定,以及胡族部落逐渐瓦解,酋豪势力日渐削弱。延兴年间皇甫驎出任统酋时,泾州的胡、汉势力对比已经发生转变,6世纪初汉人豪右成为泾州区域政治的主导力量。
关键词
统酋
皇甫驎
泾水
中上游
族群融合
Keywords
“Tong-Qiu”
Huangfu Lin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Area of Jing River
Ethnic Integration
分类号
K877.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泾水长流——介绍三套外国文学丛书的翻译出版工作
8
作者
芷蓼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5期31-31,共1页
文摘
1934年,学者马宗融提出:“若干精研各国文学的文人们,斟酌国情的需要,精密地替我们作一个计划,如某国、某时代、某派别,各举出一个或数个代表的作家,每个作家一部乃至数部代表作品,详细地列出。”后来郑振锋为生活书店编了个《世界文库》,
关键词
翻译出版
生活书店
外国文学
泾水
世界文库
编辑出版工作
精研
中短篇小说集
古今中外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泾水源头(组诗)
9
作者
秦志龙
出处
《六盘山》
2011年第5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泾水
诗行
黄泥小屋
老龙潭
如玉
你我
西海固
人能
欧亚大陆
心灵深处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泾水:一条悲喜交加的河流(组诗)
10
作者
雪舟
出处
《六盘山》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老龙潭
泾水
泾
源
诉衷情
水
调歌头
回中道
来历不明
失声痛哭
山越
径渭分明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诗》“泾以渭浊”考辨
11
作者
安正发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固原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从《诗经》开始,泾水与渭水的清浊历来为人们所争论。根据相关材料,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在《诗经》产生的时代,应该是泾水清渭水浊。同时也将有关辞书及《诗经》注本上对泾水源头的错误表述予以更正。
关键词
《诗经》
泾水
渭
水
泾
渭分明
发源地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渭分明亦不明
12
作者
赵伟
机构
浙江大学
浙大CRPE
出处
《浙江经济》
2016年第5期13-13,共1页
文摘
正月里去古都西安探亲聚友,不经意间住到了泾河与渭河汇合的地儿,不由地想起了"泾渭分明"的成语和典故。这个成语可谓汉语中最古老的成语之一。
关键词
泾
以渭浊
古都西安
邶风
泾水
供给需求
泾
浊渭清
口耳相传
中国经济问题
当地方言
产能过剩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说八水绕长安
被引量:
1
13
作者
谢桓
出处
《陕西水利》
2006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长安
樊川
灞
水
泾水
渭
水
灞河
秦岭
分类号
TV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渭古今难分明
被引量:
1
14
作者
韦中兴
蔺生睿
出处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0-60,共1页
文摘
泾渭古今难分明韦中兴,蔺生睿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泾渭分明”这则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于泾渭水相汇之地。我们很高兴地读了《丝绸之路》刊载柏原先生的《泾渭分明漫想》(1993年第6期)和《泾渭分明联想》(1994...
关键词
泾
渭
古丝绸之路
泾
浊渭清
戎人
诗人杜甫
泾水
泾
以渭浊
沟洫志
李频
邶风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渭分明说茯砖
15
作者
韩星海
出处
《中国茶叶》
2012年第8期38-39,共2页
文摘
泾与渭是陕西境内的两条最大河流,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实际上是泾水比渭水还要清)。泾水流过泾阳的下游后在高陵县东北与渭水合流,清浊分得很清楚。现在成一大奇观,常有地理迷和文化学者在此寻踪与探究。
关键词
陕西境内
河流
渭
水
清
泾水
浊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16
机构
泾源县志办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80-82,共3页
文摘
泾水源头——老龙潭于县城南约20公里,俗称泾河脑。为泾水发源地,被誉为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塔”。清人胡纪漠公元1790年奉诏勘泾水源头,在他的《泾水真源记》中赋诗曰:“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老龙潭不仅以它那泉水清冽,百泉汇流之势而闻名,更以其雄险多姿的风彩。
关键词
老龙潭
泾水
真源
漠公
百泉
柳毅
群山环抱
避暑胜地
北国风光
一线天
安国镇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渭清浊摭谈
17
作者
张连举
张亚平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2-94,共3页
文摘
泾河与渭河,同是两条古老的河。《尚书·禹贡》载:“泾属渭汭”,《山海经》则有泾水“东流注于渭”和“东南流注于渭”的实录。然而二水闻名于世,更得力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的传播。乃至渐次派生出“清渭浊泾”、“泾渭混流”、“泾渭殊流”、“泾渭分明”、“泾渭不分”、“渭浊泾清”等历中概念来。 泾渭二水究竟孰清孰浊?注疏经传者,除《毛诗》解“泾以清浊”为“泾渭相入而清浊异”外,几乎都认为泾浊渭清。唐初,两位著名经学家陆德明和孔颖达,解“泾以渭浊”时,陆说:“泾,浊水也;渭,清水也。”孔说:“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关键词
泾
渭
清渭浊
泾
泾
以渭浊
渭浊
泾
清
《尚书·禹贡》
摭谈
泾
浊渭清
邶风
《毛诗》
泾水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渭清浊之辨
18
作者
张书城
出处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1-61,共1页
文摘
泾渭清浊之辨张书城澄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这可以说是两三千年来的一桩公案。《诗·邶风·谷风》的原话是“泾以渭浊”,好象是说“泾水让渭水弄混浊了”。言下之意当然是“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后汉书·党锢传》却说“渭以泾浊”,又好象是说“渭水让泾水弄混浊了”...
关键词
泾
渭
泾水
泾
以渭浊
泾
浊渭清
邶风
诗人杜甫
言下
毛传
平均含沙量
张书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渭分明漫想
19
作者
柏原
出处
《丝绸之路》
1993年第6期31-32,共2页
文摘
我十多岁上学时,学到一则成语:泾渭分明。老师解释说:泾水清,渭水浊,泾水汇八渭水时,清浊两股水很分明。比喻两件事的好坏截然有别。我听了感情上很容易接受,并且有点引以自豪,因为我家门前有条小河,叫洪河,就是泾河一条支流。泾清渭浊,这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固定观念。观念可以固定下来,而山川河流永远是不断改变的,所以人就会被旧观念所误。
关键词
泾水
山川河流
陇右
马莲河
山西大槐树
汪河
滥泥河
漫河
川流
生态环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河(甘肃省部分)
20
出处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年第11期61-62,64,F0004,共4页
文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山海经》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尚书·禹贡》:"泾属渭汭",意即泾河与渭河相汇。《汉书·地理志》:"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入渭,过郡三,行千六十里"。《水经注》关于泾河只有一句:"(渭水)左侧泾水注之"。泾河与渭河交汇处清浊不混,界限分明,故古时候《诗·邶风·谷风》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之说。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
关键词
泾水
泾
以渭浊
《尚书·禹贡》
《
水
经注》
邶风
于
泾
老龙潭
至阳
禹贡
王母宫石窟
分类号
TV14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泾水川流域回族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之现代化路径
周凤娇
《炎黄地理》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与泾水流域考古遗存
江林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泾水与先周历史文化
薛正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析泾水中游地区仰韶文化
翟霖林
《文博》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乾隆皇帝欣览《泾水真源记》
木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泾水与文化生态旅游
薛正昌
《固原师专学报》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北魏泾水中上游的族群融合与王朝管理——以《皇甫驎墓志》为线索
殷盼盼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8
泾水长流——介绍三套外国文学丛书的翻译出版工作
芷蓼
《瞭望》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9
泾水源头(组诗)
秦志龙
《六盘山》
2011
0
原文传递
10
泾水:一条悲喜交加的河流(组诗)
雪舟
《六盘山》
2006
0
原文传递
11
《诗》“泾以渭浊”考辨
安正发
《固原师专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泾渭分明亦不明
赵伟
《浙江经济》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也说八水绕长安
谢桓
《陕西水利》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泾渭古今难分明
韦中兴
蔺生睿
《丝绸之路》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泾渭分明说茯砖
韩星海
《中国茶叶》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泾渭清浊摭谈
张连举
张亚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泾渭清浊之辨
张书城
《丝绸之路》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泾渭分明漫想
柏原
《丝绸之路》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泾河(甘肃省部分)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