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学·泻下药——大黄”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一昕 王茜 +5 位作者 韩雪 郝蕾 曹丽静 郭秋红 刘宇 石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3期158-160,164,共4页
围绕"主导-主体"这一教学模式,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辨证选药的思维和合理安全用药的意识。以泻下药——大黄为例,根据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以问题为核心,结合情境导入法... 围绕"主导-主体"这一教学模式,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辨证选药的思维和合理安全用药的意识。以泻下药——大黄为例,根据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以问题为核心,结合情境导入法、直观法、案例导入法、讨论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临床思维,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有助于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泻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方晓艳 王琳琳 +2 位作者 焦河玲 白莉 苗明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5期19-20,共2页
概述部分对全章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概述的讲解方法与技巧在整个章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以中西药对比分析法介绍泻下药概述部分的授课思路和技巧,该授课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帮... 概述部分对全章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概述的讲解方法与技巧在整个章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以中西药对比分析法介绍泻下药概述部分的授课思路和技巧,该授课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中医药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泻下药 对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泻下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凤斌 赵力学 张彦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0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泻下药 药物分类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中药功用鉴别 泻下药 被引量:2
4
作者 钟赣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9年第3期56-57,共2页
大黄芒硝大黄与芒硝苦寒沉降,均能泻热通便,皆常用治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满胀痛,甚则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者,二者常相须为用;二者外用均能清火消肿,用治痈肿疮毒,红肿热痛。对于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均不宜使用。不同之处... 大黄芒硝大黄与芒硝苦寒沉降,均能泻热通便,皆常用治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满胀痛,甚则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者,二者常相须为用;二者外用均能清火消肿,用治痈肿疮毒,红肿热痛。对于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均不宜使用。不同之处在于:大黄善于荡涤胃肠积滞,泻下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鉴别 泻下药 大黄 芒硝 芦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合理应用 第3讲 泻下药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虎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8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泻下药 中药 逐水药 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张子和临床特异的泻下药
6
作者 郭焕 贾少谦 《光明中医》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张子和 泻下药 攻邪学派 《儒门事亲》 大青叶汁 枳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泻下药在方剂中的应用
7
作者 袁晓红 《国医论坛》 2006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泻下药 方剂学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泻下药物在肺心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
8
作者 张兴彩 蔡余力 《甘肃中医》 2007年第8期62-63,共2页
泻下药具有通便、攻积、泻实、导滞、泄热、逐水等作用,属于八法中的"下法"。肺心病多为痰、瘀、气、血、水等病理产物互结为患,累及五脏,虚实错杂,寒热并存。故可使用泻下药治疗,在使用泻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应配伍解表药、开... 泻下药具有通便、攻积、泻实、导滞、泄热、逐水等作用,属于八法中的"下法"。肺心病多为痰、瘀、气、血、水等病理产物互结为患,累及五脏,虚实错杂,寒热并存。故可使用泻下药治疗,在使用泻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应配伍解表药、开宣肺气药、祛痰药、活血化瘀药、补养气血药、滋阴增液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下药(中药) 肺心病 中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药与泻下药的功用
9
作者 钟赣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2期22-23,共2页
1清热药的功用 1.1清热凉血药的功用(见图1)
关键词 药物功用 清热药 泻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下药的合理配伍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淑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泻下药 合理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泻下药的配伍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阎海军 《山西中医》 2003年第S1期45-46,共2页
泻下药具有滑利大便、促使排便的作用。除通利大便外,可排除胃肠积滞,水饮及其他有害物质,还能调整胃肠功能,促进血液运行,加快新陈代谢。笔者现就泻下药的配伍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认识。1 与行气药配伍增强泻下作用泻下药配伍行气药,可行... 泻下药具有滑利大便、促使排便的作用。除通利大便外,可排除胃肠积滞,水饮及其他有害物质,还能调整胃肠功能,促进血液运行,加快新陈代谢。笔者现就泻下药的配伍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认识。1 与行气药配伍增强泻下作用泻下药配伍行气药,可行气宽肠,排荡积滞,增强泻下之力;还可使气机通畅,平息气滞所致诸症。药理实验表明:理气药可降低肠管紧张度,解除平滑肌痉挛,从而增强肠管对内容物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伍应用 泻下药 下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泻下药的儿科新用
12
作者 刘春莹 《陕西中医函授》 1992年第3期13-14,共2页
根据“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的原则,泻下药在儿科的临床运用也有了新的进展。儿科疾病诸如发热、头痛甚则一些虚证,若有阳明腑实证即可兼用泻下药以通利腑气,泻其有形之实邪,邪去则病散,故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泻下药 临床应用 中药新用 儿科
全文增补中
运用泻下药点滴经验
13
作者 邓兴硕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泻下药/治疗应用 经验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清热泻下药
14
作者 毛平 《家庭用药》 2006年第4期57-57,共1页
大黄、芒硝、芦荟是人们熟悉的清热泻下药。这类中药性味大多苦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如果对证,服后能较快地起到通下大便的作用,主要用于热结便秘,燥屎坚结者。这些人常伴有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面红身热、腹部胀满、舌红苔黄燥... 大黄、芒硝、芦荟是人们熟悉的清热泻下药。这类中药性味大多苦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如果对证,服后能较快地起到通下大便的作用,主要用于热结便秘,燥屎坚结者。这些人常伴有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面红身热、腹部胀满、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等,有这些症状就可考虑用清热泻下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泻下药 中药性味 热结便秘 口舌生疮 腹部胀满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泻下及开窍活血方药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建生 李建国 +4 位作者 高爱社 赵君玫 郭盛典 张卫红 赵晶 《河南中医》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将老龄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益元活血丹大小剂量组、大黄组和血栓心脉宁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 30min、再灌注 6 0min后肝脏形态和组织中TXB2 、6 -Keto -PGF1a、TNF含量、ATP酶活性及组织和血清中ALT活性的变... 将老龄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益元活血丹大小剂量组、大黄组和血栓心脉宁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 30min、再灌注 6 0min后肝脏形态和组织中TXB2 、6 -Keto -PGF1a、TNF含量、ATP酶活性及组织和血清中AL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老龄模型组肝脏出现明显的病理和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药 泻下药 开窍活血药 大鼠 脑缺血 肝脏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药与炎症介质 被引量:47
16
作者 张明发 赵更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40-42,共3页
最近20年来研究发现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B_4)、5-羟甘碳四烯酸(5-HETE)和5-氢过氧化甘碳四烯酸(5-HPETE)、5-HT(5-羟色胺)、P物质、缓激肽和组胺等〕是一类致泻性自体活性物质。过去一向认为刺激性泻药是通过直接或神... 最近20年来研究发现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B_4)、5-羟甘碳四烯酸(5-HETE)和5-氢过氧化甘碳四烯酸(5-HPETE)、5-HT(5-羟色胺)、P物质、缓激肽和组胺等〕是一类致泻性自体活性物质。过去一向认为刺激性泻药是通过直接或神经通路兴奋肠平滑肌引起泻下,现在认为主要是减少肠吸收水、钠或(和)增加肠分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下药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下剂中药物配伍规律浅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锡琴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27-327,共1页
泻下剂是指以泻下药为主组方,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主治里实证的方剂。属于“八法”中的“下法”,一般根据作用的不同,泻下剂多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及攻补兼施五类。其配伍规律据管见浅探如下。
关键词 泻下药 方剂 中药配伍 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下中药在临床运用中的个体差异
18
作者 黄多术 张玉菁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泻下中药在临床运用中, 对药物敏感型患者用药量很小, 对药物产生耐受型患者用药量较大。使用作用较猛的泻下药, 辨证施治时应慎重考虑个体差异, 尽可能“中病即止”, 合理用药。
关键词 泻下药 个体差异 敏感型 耐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下药治疗小儿急症探讨
19
作者 尚莉丽 尹淑香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年第5期350-351,共2页
应用攻下药物治疗小儿急症不能单纯理解为泻热通便 ,更主要的作用在于荡涤实邪 ,攻逐污秽 ,借通腑峻烈之气 ,因势利导 ,祛邪外出。因小儿“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 ,故在治疗上即要护阳 ,亦要护阴 ,在攻下同时要时时顾护脾胃。同时要切中... 应用攻下药物治疗小儿急症不能单纯理解为泻热通便 ,更主要的作用在于荡涤实邪 ,攻逐污秽 ,借通腑峻烈之气 ,因势利导 ,祛邪外出。因小儿“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 ,故在治疗上即要护阳 ,亦要护阴 ,在攻下同时要时时顾护脾胃。同时要切中病机 ,认证准确 ,结合小儿个体特点及疾病的不同阶段 ,选方用药既要谨慎 ,又要及时果敢 ,当下则下 ,中病即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下药 小儿急症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三) 泻下常用方剂
20
作者 吴志香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8年第9期51-52,共2页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属“下法”的范畴。由于里实证的病因不同,有热结、寒结、燥结和水结的区别。同时,人体素质又有虚实的差异,因...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属“下法”的范畴。由于里实证的病因不同,有热结、寒结、燥结和水结的区别。同时,人体素质又有虚实的差异,因此,立法用药亦随之不同。根据泻下剂的不同作用,相应地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5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下药 方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