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TREM-1、sCD163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宇 张天怡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TREM-1、sCD16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排纳标准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TREM-1、sCD16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排纳标准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联合组(n=46)。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PCT、TNF-α、CRP)及sTREM-1、sCD163水平、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炎性因子水平(TNF-α、CRP、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血清sTREM-1、sCDl63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sTREM-1、sCDl6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4)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重症肺炎 疗效 血清sTREM-1、sCD1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28-31,共4页
目的 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凉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SA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曲肽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奥曲肽组给予醋酸... 目的 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凉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SA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曲肽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奥曲肽组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奥曲肽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奥曲肽组(87.50%vs.67.50%,χ^(2)=4.588,P=0.032)。治疗7 d后,2组血清MCP-1、IL-1β、HMGB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奥曲肽组(P均<0.01);2组血清IgA、IgM、Ig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奥曲肽组(P均<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奥曲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32.50%,χ^(2)=1.614,P=0.204)。结论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SAP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分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加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注射用乌司他丁 醋酸奥曲肽注射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输液溶剂中注射用乌司他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鹏 朱龙社 +4 位作者 张方 胡晓艺 王昕阳 胡文利 康传哲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乌司他丁在2种常用输液溶剂中的稳定性。方法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及浓度,将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单位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和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定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 H、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变化... 目的考察注射用乌司他丁在2种常用输液溶剂中的稳定性。方法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及浓度,将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单位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和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定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 H、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用乌司他丁与2种溶剂混合配制12 h内,外观和pH均无明显变化,≥10μm不溶性微粒数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规定的限度,且12 h内乌司他丁的含量基本无改变。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与2种输液溶剂配伍后,室温条件下12 h内可保持相对稳定,临床可采用输液泵持续给药的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溶剂 配伍 稳定性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叶乔冬 黄庆 李新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近两年收治的8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用乌司他丁组(n=41)和常规组(n=41),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乌司他丁组患者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每8h一次,静... 目的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近两年收治的8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用乌司他丁组(n=41)和常规组(n=41),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注射用乌司他丁组患者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每8h一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1、7、14天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病死人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氧合指数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2组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病死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能降低ARDS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含量,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改善其缺氧情况,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敏 陈满秋 +2 位作者 于晓风 曲绍春 睢大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854-4856,共3页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与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脉注射液组、注射用乌司他丁组、生脉注射液+注射用乌司他丁组。通过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 w建立...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与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脉注射液组、注射用乌司他丁组、生脉注射液+注射用乌司他丁组。通过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 w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然后开始给药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每日腹腔注射(ip)5%葡萄糖注射液5 ml/kg,生脉注射液组ip生脉注射液5 ml/kg,注射用乌司他丁组ip注射用乌司他丁2.5万U/kg,生脉注射液+注射用乌司他丁组ip生脉注射液5 ml/kg+注射用乌司他丁2.5万U/kg,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和血液生化学等指标变化。结果生脉注射液+注射用乌司他丁组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HR及LVEDP,升高SBP、DBP、MAP、LVSP及±dp/dtmax,亦能降低血清MDA、TNF-αI、L-6及血浆ALD含量,提高血清SOD及GSH-Px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生脉注射液组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HR及LVEDP,升高SBP、DBP、MAP、LVSP及±dp/dtmax,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注射用乌司他丁组能明显升高大鼠SBP、LVSP及±dp/dtmax,降低血清MDA、ALD、TNF-α及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脉注射液+注射用乌司他丁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生脉注射液组或注射用乌司他丁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与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生脉注射液或注射用乌司他丁,提示两种药品联合应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 注射用乌司他丁 联合用药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肺挫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包海军 王喜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395-2398,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肺挫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严重肺挫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10...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肺挫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严重肺挫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U加至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注射液6U加至0.9%氯化钠注射液49mL中静脉泵注(初始速率为0.008U/min,之后调整为≤0.04U/min),bid。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肺挫伤简易评分、X线胸片评分、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氧合指数(PO_2/FiO_2)]、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肺挫伤简易评分、X线胸片评分、动脉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肺挫伤简易评分、X线胸片评分和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O_2、PaCO_2、SaO_2、PO_2/FiO_2、IL-2、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高于观察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对严重肺挫伤患者疗效较好,并能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注射 注射用乌司他丁 严重肺挫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谢天庆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3期123-123,125,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目的:研究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了症状,提高了治疗疗效,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灌肠 注射用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骅 刘阳 刘晓雪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 目的分析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尿量、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心肌酶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H、c Tn 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DH、c Tn 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注射用乌司他丁 血必净注射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代剑 陈绪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老年ARDS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乌司...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老年ARDS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器官功能障碍(SOFA)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缓解老年ARD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气分析指标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老年人 注射用乌司他丁 参附注射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0
作者 蔡楠 蒋敏 何飞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308-310,共3页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2015年我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给予比阿培南0.3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q8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5...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2015年我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给予比阿培南0.3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q8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5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bi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动脉血气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3%、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肺部啰音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CRP、PCT、TNF-α显著下降,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认为,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注射用比阿培南 重症肺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慧峰 张萌 +1 位作者 刘奕 杨缙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将患者按照有无使用乌司他丁及血必净分为3组,A组17例未使用乌司他丁、血必净,B组17例仅使用乌司他丁治疗,C组18...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将患者按照有无使用乌司他丁及血必净分为3组,A组17例未使用乌司他丁、血必净,B组17例仅使用乌司他丁治疗,C组18例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7d的炎性指标、凝血功能,以及行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结果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炎性指标水平明显下降,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D-二聚体水平下降,血液净化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与乌司他丁均能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间,而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 注射用乌司他丁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性指标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效果比较
12
作者 徐斌剑 赵炎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9期19-2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三组均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1组和观察2组分别加用乌司他丁10万IU和20万IU静脉滴注,每天3次,连...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三组均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1组和观察2组分别加用乌司他丁10万IU和20万IU静脉滴注,每天3次,连用5天。结果三组治疗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清降钙素原(PCT)、CRP水平,6小时乳酸清除率(6h-LCR)与住院时间,均为观察2组最小,观察1组次之,对照组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天病死率:对照组9例(45.0%),观察1组6例(30.0%),观察2组4例(2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可改善脏器灌注状态,保护脏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60万IU/d,效果明显优于30万IU/d,更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脓毒症 剂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建齐 白静慧 朱相宇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溶于500 m L生理盐...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溶于500 m L生理盐水,1×105 U/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溶于250 m L 5%葡萄糖,100 m L/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CD3+、CD4+百分率、CD4+/CD8+比值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死亡率为40.0%,治疗组死亡率为1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均显著降低,CD3+、CD4+水平、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 注射用乌司他丁 脓毒血症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PCI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运竞 陈兴玲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PCI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且成功完成PCI医治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于...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PCI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且成功完成PCI医治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后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30 m L/次,1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次,1次/d,黄芪注射液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CK-MB曲线下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IL-1、TNF-α、ICAM-1、MDA水平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患者这些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7 d治疗后,治疗组CK-MB峰值和CK-MB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黄芪注射液用于治疗PCI术后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降低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黄芪注射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素彬 单康娜 陈家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以5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参麦注...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以5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参麦注射液12 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将20万U溶解于100 mL生理盐水内,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CRP、PCT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CRP、PCT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并有效改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参麦注射 感染性休克 C反应蛋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原文传递
生脉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咸安 陈梁 王玉花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屯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0 ...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屯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0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6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PCT)、内皮素-1(ET-1)及NO水平都显著降低,IL-10则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和CD^(4+)水平及CD^(4+)/CD^(8+)都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 注射用乌司他丁 感染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 内皮素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虎琼华 崔巍 +2 位作者 张鸣 周瑜 徐兵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528-531,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为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 目的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为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5万单位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病死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9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均显著升高,治疗组呼吸频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住院时间 住重症监护室时间 病死率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胰胆炎合剂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青 罗俊 +3 位作者 赵亮 付琦芳 张蕾 李维凤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研究胰胆炎合剂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乌... 目的研究胰胆炎合剂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单位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中,静滴时间2 h,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胰胆炎合剂,1袋/次,2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淀粉酶(AMY)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胆炎合剂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CRP、WBC、AMY和LDH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炎合剂 注射用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恢复时间 生化指标 C反应蛋白 淀粉酶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认知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梁玉柱 龚清安 习小萌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623-1628,共6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认知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拟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按照随...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认知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拟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54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0.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之后以0.3μ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前30 min。乌司他汀联合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0.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2 kU/kg注射用乌司他丁,之后右美托咪定以0.3μg/(kg·h)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前30 min,乌司他丁以1 kU/(kg·h)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呈降低趋势(P<0.05),并且术后1、3 d,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同期右美托咪定组(P<0.05)。苏醒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均显著降低(P<0.05),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组FEV1、FEV1/FVC、FEV1%pred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先上升后逐渐下降(P<0.05),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组T1至T5基线处血清IL-6、TNF-α、PCT、CRP水平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术后1、3 d,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 d,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术后3 d两组谵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可减少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肺功能、认知功能的损伤,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 注射用乌司他丁 结直肠癌 肺功能 认知功能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莉 王萌 王玉同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885-1889,共5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比阿培南,0.3 g加...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比阿培南,0.3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1次/8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注射用乌司他丁,25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和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P-C)、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注射用比阿培南 重症肺炎 肺表面活性蛋白 炎性因子 肺部啰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