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57
1
作者
王进安
袁广均
+1 位作者
张军
徐凤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所研制的长岩心驱替实验装置 ,考虑了相似条件对岩心长度的需要 ,以及多次接触混相其物理化学过程的阶段性和机理的复杂性。该装置可以在油藏条件下实施多种驱替实验 ,这些实验包括 :水驱或气驱二次采油实验 ;利用注入溶剂 (如氮气、碳...
所研制的长岩心驱替实验装置 ,考虑了相似条件对岩心长度的需要 ,以及多次接触混相其物理化学过程的阶段性和机理的复杂性。该装置可以在油藏条件下实施多种驱替实验 ,这些实验包括 :水驱或气驱二次采油实验 ;利用注入溶剂 (如氮气、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 )或注入聚合物、胶态分散凝胶等化学驱油剂开展三次采油动态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该装置岩心长为 2m ,其工作压力、温度分别为 60MPa、15 0℃。利用该实验装置成功地进行了注二氧化碳驱替实验 ,得到了文 184块油藏流体在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过程中的压力、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等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岩心
注二氧化碳驱油
提高采收率
物理模拟实验
采
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_2成因及充注驱油的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
29
2
作者
王振峰
何家雄
+1 位作者
张树林
刘宝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3,共6页
在获取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 ,对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 的成因及充注驱油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 可划分为壳源型岩石化学成因、壳源型有机成因、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成因 4种成因类型 ;其中 ,莺歌...
在获取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 ,对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 的成因及充注驱油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 可划分为壳源型岩石化学成因、壳源型有机成因、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成因 4种成因类型 ;其中 ,莺歌海盆地壳源型及壳幔混合型CO2 运聚成藏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分层分块多期局部上侵活动与上新统—中新统海相含钙砂泥岩的物理化学综合作用 ;琼东南盆地东部及珠江口盆地火山幔源型CO2 成藏主要受控于幔源型火山活动及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展布 ;CO2 运聚成藏中 ,其充注驱油过程主要受运聚输导条件及气源供给等诸多地质关键因素的制约和控制。由于CO2 充注驱替往往导致油气藏中油气再分配或重新组合 ,并引起原来的油气产出及产状特征发生变化 ,故容易形成新的油藏或气藏。因此 ,可以将CO2 充注驱油特征作为判识油气成藏动态过程的示踪标志 ,用于预测油气运聚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大陆边缘盆地
二氧化碳
气藏
二氧化碳
成因
二氧化碳
充
注
驱
油
油
气成藏
油
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结合,创建能源发展多元化新时代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德生
李伯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对2007年世界及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21世纪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担任能源家族中的重要角色。我国石油工业要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自主创新,实现超常规发展、节约型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油田注水开发是...
对2007年世界及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21世纪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担任能源家族中的重要角色。我国石油工业要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自主创新,实现超常规发展、节约型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油田注水开发是我国提高采收率的核心技术,今后应推广注二氧化碳达到增油与减排的双重目的。21世纪为能源发展的多元化时代,22世纪人类将建成一个由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保障的经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
油
远景资源量
探明储量
可采储量
注二氧化碳驱油
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57
1
作者
王进安
袁广均
张军
徐凤廷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辽河油田分公司冷家油田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文摘
所研制的长岩心驱替实验装置 ,考虑了相似条件对岩心长度的需要 ,以及多次接触混相其物理化学过程的阶段性和机理的复杂性。该装置可以在油藏条件下实施多种驱替实验 ,这些实验包括 :水驱或气驱二次采油实验 ;利用注入溶剂 (如氮气、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 )或注入聚合物、胶态分散凝胶等化学驱油剂开展三次采油动态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该装置岩心长为 2m ,其工作压力、温度分别为 60MPa、15 0℃。利用该实验装置成功地进行了注二氧化碳驱替实验 ,得到了文 184块油藏流体在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过程中的压力、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等重要参数。
关键词
长岩心
注二氧化碳驱油
提高采收率
物理模拟实验
采
油
Keywords
long core, carbon dioxide, displacement, recovery, physical modelling, experiment
分类号
TE35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_2成因及充注驱油的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
29
2
作者
王振峰
何家雄
张树林
刘宝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海石油南海西部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3,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2 0 0 2AA61 50 4 0 )"海洋非烃气(CO2 )资源的判别技术"项目资助
文摘
在获取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 ,对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 的成因及充注驱油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 可划分为壳源型岩石化学成因、壳源型有机成因、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成因 4种成因类型 ;其中 ,莺歌海盆地壳源型及壳幔混合型CO2 运聚成藏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分层分块多期局部上侵活动与上新统—中新统海相含钙砂泥岩的物理化学综合作用 ;琼东南盆地东部及珠江口盆地火山幔源型CO2 成藏主要受控于幔源型火山活动及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展布 ;CO2 运聚成藏中 ,其充注驱油过程主要受运聚输导条件及气源供给等诸多地质关键因素的制约和控制。由于CO2 充注驱替往往导致油气藏中油气再分配或重新组合 ,并引起原来的油气产出及产状特征发生变化 ,故容易形成新的油藏或气藏。因此 ,可以将CO2 充注驱油特征作为判识油气成藏动态过程的示踪标志 ,用于预测油气运聚状态 。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大陆边缘盆地
二氧化碳
气藏
二氧化碳
成因
二氧化碳
充
注
驱
油
油
气成藏
油
气分布
Keywords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al basin
carbon dioxide reservoir
carbon dioxide genesis
carbon dioxide infilling and oil displacement
hydrocarbon reservoir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结合,创建能源发展多元化新时代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德生
李伯华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3-406,共4页
文摘
对2007年世界及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21世纪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担任能源家族中的重要角色。我国石油工业要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自主创新,实现超常规发展、节约型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油田注水开发是我国提高采收率的核心技术,今后应推广注二氧化碳达到增油与减排的双重目的。21世纪为能源发展的多元化时代,22世纪人类将建成一个由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保障的经济社会。
关键词
石
油
远景资源量
探明储量
可采储量
注二氧化碳驱油
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
Keywords
petroleum potential resource
proved reserve
recoverable reserve
CO2 injection
oil displacement
renewable resource
new energy source
分类号
TE0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王进安
袁广均
张军
徐凤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
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_2成因及充注驱油的石油地质意义
王振峰
何家雄
张树林
刘宝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结合,创建能源发展多元化新时代
李德生
李伯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