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日葵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分析定位和表达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芳 孙瑞芬 +3 位作者 郭树春 于海峰 乔慧蕾 李素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8,共8页
该研究利用前期获得的向日葵耐盐相关基因E3泛素连接酶基因序列(HERC2),构建瞬时表达载体Cam-35S-HERC2-GFP,采用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RT-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HERC2在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根、下胚轴和... 该研究利用前期获得的向日葵耐盐相关基因E3泛素连接酶基因序列(HERC2),构建瞬时表达载体Cam-35S-HERC2-GFP,采用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RT-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HERC2在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根、下胚轴和叶中的表达差异;构建HERC2植物表达载体pPZP221-HERC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ERC2导入烟草,进行耐盐功能验证。结果表明:(1)HERC2蛋白定位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2)受到NaCl胁迫后,HERC2基因在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中均上调表达,但耐盐品种中的表达量较高。(3)HERC2基因的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向日葵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耐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E3泛素连接酶基因HERC2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耐盐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泛素连接酶基因OsHUB2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炜 朱永生 +6 位作者 连玲 周平 蔡秋华 王颖姮 谢鸿光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41-645,共5页
在已获得水稻泛素连接酶基因OsHUB2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基础上,根据OsHUB2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分别为OsHUB2-1、OsHUB2-2、OsHUB2-3,通过RT-PCR筛选条带特异单一的引物,real time PCR(qRT-PCR)方法验证最适合检测OsHUB2的反应条件。结... 在已获得水稻泛素连接酶基因OsHUB2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基础上,根据OsHUB2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分别为OsHUB2-1、OsHUB2-2、OsHUB2-3,通过RT-PCR筛选条带特异单一的引物,real time PCR(qRT-PCR)方法验证最适合检测OsHUB2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OsHUB2-F3R3扩增的PCR产物特异性最强,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等指标都在理想范围内,同时该引物能很好地区分对照及转基因材料,进而筛选出OsHUB2基因上调表达的转基因植株。Realtime体系的建立与优化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水稻泛素连接酶基因OsHUB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泛素连接酶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笃斯越橘E3连接酶基因VuARI2的克隆及其抗寒功能分析
3
作者 张润梅 乌凤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0-1432,共13页
【目的】通过克隆笃斯越橘E3泛素连接酶基因VuARI2及分析其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探索笃斯越橘VuARI2基因在低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方法】以笃斯越橘为材料,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茎中克隆获得VuARI2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通过克隆笃斯越橘E3泛素连接酶基因VuARI2及分析其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探索笃斯越橘VuARI2基因在低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方法】以笃斯越橘为材料,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茎中克隆获得VuARI2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用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及低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VuARI2并对其进行冷驯化后表达水平、生理指标及冰冻处理后的抗寒性分析。【结果】VuARI2基因编码区长1770 bp,编码589个氨基酸。泛素连接酶VuARI2与野山茶、咖啡树、葡萄和河岸葡萄ARI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关系较近。qRT-PCR结果显示,VuARI2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和花芽中VuARI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茎中;茎和花芽VuARI2表达受低温诱导较显著。转基因植物的VuARI2基因表达量在冷驯化后显著高于野生型;总叶绿素含量降幅显著低于野生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而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冷驯化后转基因植物在冰冻低温下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提高了植物抗寒性。【结论】克隆获得了笃斯越橘VuARI2基因,过表达VuARI2基因可以提高植物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橘 泛素连接酶基因VuARI2 基因克隆 冷驯化 功能分析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基因CG4911敲除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叶晓蕾 樊晓兰 +3 位作者 王爽爽 张岩 金龙金 林鑫华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9-446,共8页
蛋白质的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基因转录、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干细胞的维持等过程。泛素连接酶E3(ubiqutin ligase)是泛素化过程中关键酶。但许多E3基因在发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还不明确。该研究以黑... 蛋白质的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基因转录、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干细胞的维持等过程。泛素连接酶E3(ubiqutin ligase)是泛素化过程中关键酶。但许多E3基因在发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还不明确。该研究以黑腹果蝇为模式动物,研究泛素连接酶家族一个重要基因CG4911的功能及分子机制。获得CG4911基因敲除果蝇,CG4911敲除果蝇纯合子可活。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G4911在胚胎发育早期表达。通过构建CG4911-pUAST-3HA重组子转染Hela细胞,确定CG4911定位于细胞质中,其表达并无修饰作用,并且过表达基因CG4911可导致背板发育缺陷。该研究首次获得了CG4911基因敲除果蝇和CG4911转基因果蝇,并初步探索了F-box基因CG4911的功能,为进一步阐明泛素连接酶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连接酶基因 RNA干扰 原位杂交 果蝇
原文传递
泛癌中CBLL1的差异表达、预后及其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甘佳宜 汪佳星 +1 位作者 曾雨露 庞丽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202-0207,共6页
分析m6A甲基转移酶Cbl原癌基因E3泛素蛋白连接酶样1基因(Hakai,CBLL1)在泛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从tcga的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取了多种不同的癌症病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了CBLL1基因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的... 分析m6A甲基转移酶Cbl原癌基因E3泛素蛋白连接酶样1基因(Hakai,CBLL1)在泛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从tcga的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取了多种不同的癌症病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了CBLL1基因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的表现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CBLL1在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浸润方面的影响。结果 CBLL1基因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导致了直肠癌、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远期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肾上腺皮质癌、膀胱尿路上皮癌及头颈癌患者远期PFS更短。在直肠癌、肾透明细胞癌、膀胱尿路上皮癌和头颈癌中,CBLL1的表达水平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及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关(P<0.05)。结论 CBLL1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与直肠癌、肾透明细胞癌、膀胱尿路上皮癌和头颈癌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通过抑制免疫浸润及增加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原癌基因E3泛素蛋白连接酶样1 生物信息学 泛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杏仁核神经信号通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恐惧消退的影响
6
作者 宋凯 张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19-3624,3631,共7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恐惧消退的干预作用,以及对杏仁核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WWP2)/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 目的:探究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恐惧消退的干预作用,以及对杏仁核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WWP2)/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增强的连续单一应激法构建PTSD模型,随后电针治疗21 d,通过旷场实验、场景化条件化恐惧反应实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免疫共沉淀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评价电针的干预效应。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距离、穿越中央格数量及直立次数均少(P<0.05),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在恐惧消退训练期和恐惧重建检测阶段大鼠的僵直时间百分比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杏仁核WWP2、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低(P<0.05),PTEN蛋白表达高(P<0.05)。电针组上述蛋白表达变化逆转(P<0.05),PTEN与WWP2的结合能力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杏仁核组织中SYN、GAP-43蛋白阳性表达低(P<0.05),电针组杏仁核组织中SYN、GAP-43蛋白阳性表达高(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改善PTSD大鼠的自主活动和探索行为,促进恐惧记忆的消退,以上作用与杏仁核WWP2/PTEN/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及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惧记忆 杏仁核 电针 杏仁核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WWP2)/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