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职院校显隐融合法治教育模式研究
1
作者 杨丽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职业教育人才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是青少年普法的重要阵地,针对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形式单一、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显隐融合的法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 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职业教育人才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是青少年普法的重要阵地,针对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形式单一、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显隐融合的法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仰,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法治教育模式 显隐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模式分析
2
作者 陈春莲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效果,必须正确把握和阐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要求,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载体和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模式——“法治阶梯”教育模式
3
作者 孙新见 《科技资讯》 2013年第31期232-233,共2页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结合法治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法治阶梯"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把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法治信念的培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实践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当然...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结合法治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法治阶梯"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把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法治信念的培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实践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当然,这个模式能否满足当前法治教育的需要,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法治教育 法治阶梯”教育模式 法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公民性塑造 被引量:35
4
作者 马长山 李金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7,共10页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核心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因此,它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适应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战略要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核心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因此,它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适应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战略要求的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治启蒙工程。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公民教育模式,确立法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努力培养公民的民主法治理念、权利义务观念、民主参与能力和共同体伦理。为此,创新公民法治教育模式,探索多元共建的法治教育方式与路径,就显得重要而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法治教育 法治启蒙 公民性塑造 法治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5
作者 罗光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9-81,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模式要实现“价值—目标—行动”三个维度的转换,在价值上从工具主义到价值认同的转换,在目标上从规则普及到思维培育的转换,在行动上从被动守法到主动护法的转换。现实中大学生法治教育在“主体—内容—手段”上...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模式要实现“价值—目标—行动”三个维度的转换,在价值上从工具主义到价值认同的转换,在目标上从规则普及到思维培育的转换,在行动上从被动守法到主动护法的转换。现实中大学生法治教育在“主体—内容—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去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实现主导性和协作性的统一、时代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多样性和技术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模式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的公民法治精神塑造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金枝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7,共9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今天,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这必然在全社会促发广泛的公民参与,并对公民法治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实现从管理对象到合作伙伴、从政治动员到多元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今天,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这必然在全社会促发广泛的公民参与,并对公民法治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实现从管理对象到合作伙伴、从政治动员到多元参与、从规划设计到智慧治理的转变。因此,需要在借鉴域外多种法治教育模式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国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法治教育模式,通过创新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方式,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培育公民认知和践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核心的公民角色和权利义务,积极塑造和提升公民法治精神,从而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秩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公民品格 法治教育模式 法治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体”模式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
7
作者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年第7期3-6,共4页
新时代对改革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以"三维立体"法治教育模式对教学元素进行优化组合,让"叙事、阅读、体验"三位一体,丰富教育手段,使"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师生生生"立体交叉,拓展教育... 新时代对改革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以"三维立体"法治教育模式对教学元素进行优化组合,让"叙事、阅读、体验"三位一体,丰富教育手段,使"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师生生生"立体交叉,拓展教育维度,可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法治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法治教育 “三维立体”法治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