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6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造法式与帝王建制:《四库全书》收录“建筑文献”的考察与省思
1
作者 吴亚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不仅是一种图书分类方式,更建构出中国古人的思想文化体系和包罗万象的知识场域。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虽未将建筑设置为一个独立门类,却在经史二部收录约38部建筑专书... 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不仅是一种图书分类方式,更建构出中国古人的思想文化体系和包罗万象的知识场域。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虽未将建筑设置为一个独立门类,却在经史二部收录约38部建筑专书文献,于四部收录大量兼涉建筑的文献,同时删毁、漏收、未收部分建筑文献。《四库全书》将建筑文献视为安邦治国、证经明史的典籍,呈现一种融贯儒学、通经致用、浸染礼学、重道轻艺、肃清违碍、铸牢认同、裨益社稷、注重考证、力存善本、崇实黜虚的部类分布思想与典籍批评观念,而未能发掘其在建筑工艺方面的价值与功用。借鉴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知识文化体系来研究中国古代的艺术文献,可以进一步夯实中国古代艺术文献学的史料基础,挖掘中国古代建筑固有的知识系统、文化观念与思想价值,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建筑文献 营造法式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工官与建筑师职业比较研究——从《营造法式》与《建筑十书》谈起
2
作者 周甜甜 杨健 《中外建筑》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古代中国工官和西方建筑师是影响中西方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造法式》与《建筑十书》分别为中外建筑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专著书籍。通过对两者的编写目的、编纂体系以及具体内容等进行比较,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工官与建筑师职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工官和西方建筑师是影响中西方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造法式》与《建筑十书》分别为中外建筑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专著书籍。通过对两者的编写目的、编纂体系以及具体内容等进行比较,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工官与建筑师职业的发展,从社会职能、社会地位和建设思想3个方面,窥探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异同。为古代工官及建筑师的研究提供参考,丰富对古代建筑领域理论层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建筑十书 古代工官 古代建筑师 职业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格”到“法式”的转译:西方风格理论对近现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东遥 王巍 吴葱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时间节点,梳理了近现代西方建筑风格理论影响中国建筑及其遗产保护的“考察设计”“理论转译”“保护实践”3个阶段。“考察设计”即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研究以及营造学社之前的中国传统建筑复兴设计实践;... 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时间节点,梳理了近现代西方建筑风格理论影响中国建筑及其遗产保护的“考察设计”“理论转译”“保护实践”3个阶段。“考察设计”即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研究以及营造学社之前的中国传统建筑复兴设计实践;“理论转译”即西方建筑术语“风格”转译为传统词汇“法式”的过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包括传统营造术语中“法式”的含义、近现代建筑学界对“法式”的翻译以及《法式》与传统建筑研究中对“风格”的侧重等;最终,“风格”理论通过“法式”影响了新中国初期的遗产保护实践,“恢复原状”理念成为主导。评价个中得与失,以期对当今遗产保护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遗产保护 风格 法式 恢复原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式》大木作“缝”内涵考释(一):综述与文本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国源 侯梅 李陆斌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2期18-27,F0002,F0003,共12页
《营造法式》大木作各卷文本及图样皆有“缝”的记述与标记,对其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缝”具有重要的构造设计内涵。本文首先整理学界已有相关注释与专述,归纳出关于“缝”的多类观点。通过对《营造法式》文本记述内容的考释,揭示出大... 《营造法式》大木作各卷文本及图样皆有“缝”的记述与标记,对其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缝”具有重要的构造设计内涵。本文首先整理学界已有相关注释与专述,归纳出关于“缝”的多类观点。通过对《营造法式》文本记述内容的考释,揭示出大木作“缝”的两类基本内涵,着重关注“缝”对空间形态与空间尺度的构造控制作用,及其构造设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文本 大木 构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式》大木作“缝”内涵考释(二):图名与图样
5
作者 吴国源 侯梅 李陆斌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营造法式》大木作各卷文本及图样皆有“缝”的记述与标记,对其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缝”具有重要的构造设计内涵。本文以故宫本《营造法式》图样为基础,综合比对各版本图样,把握其中“缝”的绘制特点,进而对其图名与图示内涵详细解读... 《营造法式》大木作各卷文本及图样皆有“缝”的记述与标记,对其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缝”具有重要的构造设计内涵。本文以故宫本《营造法式》图样为基础,综合比对各版本图样,把握其中“缝”的绘制特点,进而对其图名与图示内涵详细解读,挖掘“缝”在传统木构营造逻辑中的构造设计图示内涵,并阐释其构造设计中不同层次的控制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图样 构造设计图示 整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的“芙蓉瓣”或“壸门”之模数意义探微
6
作者 王贵祥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2期4-17,共14页
基于对《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与小木作功限的反复阅读,对其中的佛道帐、转轮经藏、壁藏等小木作营造中出现的“芙蓉瓣”一词加以梳理分析,认为宋代小木作中暗含了某种模数化体系。并且注意到长度为1.2尺与0.66尺的芙蓉瓣,分别是佛道帐... 基于对《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与小木作功限的反复阅读,对其中的佛道帐、转轮经藏、壁藏等小木作营造中出现的“芙蓉瓣”一词加以梳理分析,认为宋代小木作中暗含了某种模数化体系。并且注意到长度为1.2尺与0.66尺的芙蓉瓣,分别是佛道帐与转轮经藏及壁藏之设计与营造中使用的模数单位长度。进一步分析,又发现牙脚帐坐“每一尺作一壸门,下施龟脚,合对铺作”做法中,可能存在长度为1.0尺的模数单位。在此基础上,又通过面广与进深尺寸及补间铺作数,推测出九脊小帐中亦可能存在长度为0.8尺的模数单位,而平面为曲尺形的壁帐中,则可能暗含长度为1.0尺的模数单位。以上可为揭示宋代小木作制品的设计与营造中巧妙的内在模数与造型韵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小木作 芙蓉瓣 壸门 模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诫诚之辨——《营造法式》编修者真名探赜
7
作者 陈斯亮 喻梦哲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北宋《营造法式》的编修者姓李字明仲,其名有“诫”和“诚”两种记载,至今仍存争议。根据文献中“李诚”对应不同时代的67人而“李诫”却均指向宋代同一人的独特现象,运用“概率分析校勘法”判定“诚”几乎不可能讹误为“诫”,文献所载... 北宋《营造法式》的编修者姓李字明仲,其名有“诫”和“诚”两种记载,至今仍存争议。根据文献中“李诚”对应不同时代的67人而“李诫”却均指向宋代同一人的独特现象,运用“概率分析校勘法”判定“诚”几乎不可能讹误为“诫”,文献所载之“李诫”应正确无误;继而通过考察李明仲与其兄李譓字智甫取名定字的密切关系,提出存在两种解释路径——其一是“李诫”说,此人终身未改名,文献中相关的“李诚”记载均为传抄讹误;其二是“原名李诚改名为李诫”说,重要证据是李明仲著有《续同姓名录》一书,与同名者闽清人李诚曾于汴京有时空交集,故推测其本名李诚,入仕后为避同名而改为李诫,文献中相关“李诚”记载可能因传抄讹误或沿袭本名所致。此人作为营造领域的历史人物,两说均支持称其为“李诫”而非“李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诫 李诚 概率分析校勘法 李譓 改名 《营造法式 《续同姓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式·附录》读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贵祥 《建筑史学刊》 2021年第1期19-29,共11页
本文以石印丁本《营造法式》书末附录为基础,并搜集附录所遗史料,加以梳理排列。对《营造法式》作者李诫家世及生平,石印丁本《营造法式》的保存、传抄情况,陶湘《识语》中所提其综合诸版所出版《营造法式》之版本依托情况,及傅熹年《... 本文以石印丁本《营造法式》书末附录为基础,并搜集附录所遗史料,加以梳理排列。对《营造法式》作者李诫家世及生平,石印丁本《营造法式》的保存、传抄情况,陶湘《识语》中所提其综合诸版所出版《营造法式》之版本依托情况,及傅熹年《营造法式合校本》所依托版本情况,分别列以表格。并结合陶湘《识语》等,对当下学界有关《营造法式》作者名称究为李诫、李诚之辩,增加一点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附录》 李诫家世与生平 《营造法式》传抄与保存 《营造法式》校订 《营造法式合校本》版本依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三步法式”辨治痤疮
9
作者 周岩 赵则阔 魏淑相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痤疮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其核心病机始于寒湿侵袭、皮肤玄府郁闭,后期多见脾肾两虚,脏腑失调贯穿疾病始终。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病机,笔者提出采用“序贯三步法式”治疗该病,分阶段序贯式治疗效果显著,可减... 痤疮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其核心病机始于寒湿侵袭、皮肤玄府郁闭,后期多见脾肾两虚,脏腑失调贯穿疾病始终。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病机,笔者提出采用“序贯三步法式”治疗该病,分阶段序贯式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临床经验 序贯法 序贯三步法式 方证组合辨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式》大木作技艺中的现代设计思想研究
10
作者 刘明国 张坤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深入研究古人的造物思想,追溯其源流,对于我们寻找传统的造物思维逻辑,把握传统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的设计活动,促进民族产业的发展、升级与迭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仔细研读《营造法式》,在细密的技术条款背后,我们发现了古人严密的哲学体... 深入研究古人的造物思想,追溯其源流,对于我们寻找传统的造物思维逻辑,把握传统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的设计活动,促进民族产业的发展、升级与迭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仔细研读《营造法式》,在细密的技术条款背后,我们发现了古人严密的哲学体系、深厚的思想理论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营造法式》不仅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艺的宝贵遗产,更是对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木构技艺 设计思想 体系化设计 形式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源激流:解读《营造法式》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及其对可持续设计的价值
11
作者 刘明国 张坤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6期185-187,共3页
李诫《营造法式》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华优秀文化因子,拨开细密的科技条目,可以发觉背后的技术思维、文化逻辑、思想源流、民族精神等一系列传统基因问题,它们植根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根柢处,启发着当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滋养着民... 李诫《营造法式》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华优秀文化因子,拨开细密的科技条目,可以发觉背后的技术思维、文化逻辑、思想源流、民族精神等一系列传统基因问题,它们植根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根柢处,启发着当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滋养着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希望。对这些文化因子进行开掘和激活,对当代可持续设计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当代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儒道释 造物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史到艺术史——评《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
12
作者 段牛斗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2期89-94,共6页
某一研究领域能否称为“学科”,首先要看学术化的程度,虽然学术演进有共性,但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独特路径。有的学科历史比较悠久,学术化程度较高;有的产生较晚,尚未发展出体系化的材料和方法,学术共同体仍在形成之中;还有的偏重社会实... 某一研究领域能否称为“学科”,首先要看学术化的程度,虽然学术演进有共性,但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独特路径。有的学科历史比较悠久,学术化程度较高;有的产生较晚,尚未发展出体系化的材料和方法,学术共同体仍在形成之中;还有的偏重社会实践,成果输出并不完全依赖理论研究。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必须意识到上述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学术共同体 学术化 中国古代建筑 复原图 技术史 成果输出 材料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秉绶“行书取法李东阳”说献疑——以其与法式善的交游为例
13
作者 高辉 《书法》 2024年第9期184-187,共4页
作为清代隶书中兴的代表书家,伊秉绞京官时期与法式善的交游反映了他在诗文唱和与书法应酬中的一个侧面。历来多有论者对其行书持“取法李东阳”的论调,论文综合法式善崇慕李东阳现象及其怀人诗对伊秉绞行书书风的评价,认为其诗中“书... 作为清代隶书中兴的代表书家,伊秉绞京官时期与法式善的交游反映了他在诗文唱和与书法应酬中的一个侧面。历来多有论者对其行书持“取法李东阳”的论调,论文综合法式善崇慕李东阳现象及其怀人诗对伊秉绞行书书风的评价,认为其诗中“书已西涯似”等语是对伊秉绶、李东阳二者书风相似性的描述和对伊秉绶人品书品的肯定,后世的伊秉绶“行书取法李东阳”论可能是以此为源头形成的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法式 怀人诗 寿李雅集
原文传递
法式浪漫的不羁 标致摩托XP400GT
14
作者 张华 李文韬(图) 《摩托车》 2024年第5期58-73,共16页
目前的国内踏板车市场“卷”字当道,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产品也越发同质化,尤其是中小排量踏板车,在配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比的更多是外观和价格。作为喜欢特立独行的法系品牌,标致的XP400 GT在中排量踏板车市场却令人耳目一新,这款车... 目前的国内踏板车市场“卷”字当道,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产品也越发同质化,尤其是中小排量踏板车,在配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比的更多是外观和价格。作为喜欢特立独行的法系品牌,标致的XP400 GT在中排量踏板车市场却令人耳目一新,这款车不光在外观上采取跨界风格,在细节设计上也非常另类,在大家拼价格的当下,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法式浪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板车 细节设计 小排量 特立独行 同质化 法式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子贲庸,诸侯疏杼”——试释南宋临安城官式建筑与《营造法式》记载之抵牾
15
作者 李威乐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5期77-81,共5页
根据南宋临安城官式建筑实例中建筑构件的规格制式与《营造法式》中记载不甚相符且普遍较北宋为小的现象分析,造成抵牾现象的原因包括:南宋营造部门的变化与其权力的下移;江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建筑风格、规格制式相异,匠人不同故营造手... 根据南宋临安城官式建筑实例中建筑构件的规格制式与《营造法式》中记载不甚相符且普遍较北宋为小的现象分析,造成抵牾现象的原因包括:南宋营造部门的变化与其权力的下移;江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建筑风格、规格制式相异,匠人不同故营造手法不同;南宋士大夫对江南文化的“入乡随俗”;南宋文官政治的痼疾、基层吏治腐败及行政管理能力下降。具体以近数十年考古发掘的南宋临安城恭圣仁烈皇后宅、府学、府治、御街、太庙、宗学等资料全面丰富的遗址为建筑实例,将所发掘的墁地方砖、柱础、道路用材、房屋上层建筑构件的规格制式与《营造法式》记载进行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临安城 官式建筑 建筑构件 规格制式 《营造法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造法式》的古建技艺标准化虚拟仿真智能数据库建设分析
16
作者 陈军月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S01期186-188,共3页
数字技术驱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我国古建筑保护和修缮行业亟待转型升级。我建技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如今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传承之困。虚拟仿真技术和智能数据库的应用为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提... 数字技术驱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我国古建筑保护和修缮行业亟待转型升级。我建技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如今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传承之困。虚拟仿真技术和智能数据库的应用为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虚拟仿真古建智能数据库的建设可提升模型数据质量、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古建的传承和发展。《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类设计规范和营造技艺能够在数据采集、数据库建构和古建技艺标准化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未来,虚拟仿真古建智能数据库将赋能古建筑保护修缮行业、元宇宙产业及高校文物建筑专业教学模式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古建技艺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式》中的力学类课程教学案例研究
17
作者 师访 韩红粉 陈中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7期80-84,共5页
《营造法式》是我国北宋时期编纂成书的建筑学巨著,全书共三十六卷、三百五十七篇、三千五百五十五条,详细论述了房屋建筑的设计、备材、施工、画作、管理等内容。该文归纳总结了书中的经典案例,可作为力学类课程梁的弯曲问题、稳定性... 《营造法式》是我国北宋时期编纂成书的建筑学巨著,全书共三十六卷、三百五十七篇、三千五百五十五条,详细论述了房屋建筑的设计、备材、施工、画作、管理等内容。该文归纳总结了书中的经典案例,可作为力学类课程梁的弯曲问题、稳定性问题、摩擦等重要内容的教学案例进行讲授,案例思政特色鲜明,可自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该研究对于丰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类课程教学案例及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材料力学 教学案例 教学改革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式》的技术源流及其与江南建筑的关联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十庆 《美术大观》 201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营造法式》作为以汴梁为都的北宋王朝颁行的建筑营缮法规制度,无疑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北方官式建筑的制度与做法。然细读《营造法式》,往往又有这么一种感觉,即《营造法式》在诸多方面与江南做法有相当的关联。其中既反映了宋代南北建... 《营造法式》作为以汴梁为都的北宋王朝颁行的建筑营缮法规制度,无疑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北方官式建筑的制度与做法。然细读《营造法式》,往往又有这么一种感觉,即《营造法式》在诸多方面与江南做法有相当的关联。其中既反映了宋代南北建筑技术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表现了唐宋以来南北建筑地域特色的不同倾向。本文就此论题,试作探讨。一、《营造法式》的江南背景1.汴京与江南的关联中国历史的发展自秦至隋唐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北宋王朝 补间铺作 大木作 金华天宁寺 营造法式 宋末 苏州云岩寺塔 技术交流 明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与《营造法式》:一部贯穿大半个世纪的学术史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贵祥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发现宋《营造法式》并刊印丁本《法式》,之后委托陶湘先生以《法式》诸版本勘核校对并出版陶本《营造法式》,接着朱先生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并延请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加盟,从此开启了中... 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发现宋《营造法式》并刊印丁本《法式》,之后委托陶湘先生以《法式》诸版本勘核校对并出版陶本《营造法式》,接着朱先生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并延请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加盟,从此开启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系统建构,与对宋《营造法式》这部古代建筑大书的深入探索。自梁思成于1925年由乃父处获得陶本《营造法式》到其加入学社,开展紧锣密鼓的古代建筑考察与研究,直至发现唐代佛光寺大殿,接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梁先生始终坚持以理解与研究宋《营造法式》为中心,以建构中国建筑史与诠释中国古代营造制度为目标的艰难学术之旅。自1919年朱启钤先生发现《营造法式》至梁先生的学术大作《〈营造法式〉注释》全本以《梁思成全集》第七卷的形式于200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其间经历的大半个世纪,正是几代中国学人在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奥秘这一学术道路上筚路蓝缕的真实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启钤 《营造法式 中国营造学社 梁思成 《〈营造法式〉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视觉下法式刺绣技艺与应用形态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漆为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1-56,共6页
法式刺绣以其独有的艺术美感成为高级时装中不可或缺的装饰手法。通过对比传统法式刺绣和当代法式刺绣的应用形态,阐述了新视觉下法式刺绣审美意识的转变。通过法式刺绣在纤维材料开发及设计需求上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新视觉下法式刺绣... 法式刺绣以其独有的艺术美感成为高级时装中不可或缺的装饰手法。通过对比传统法式刺绣和当代法式刺绣的应用形态,阐述了新视觉下法式刺绣审美意识的转变。通过法式刺绣在纤维材料开发及设计需求上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新视觉下法式刺绣在现代时尚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并为现代时尚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与法式刺绣结合运用提出创新设计思想,也为传统刺绣在当代设计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视觉 传统法式刺绣 当代法式刺绣 中国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