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英语法庭辩论语篇的概念功能分析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公静
方琰
-
机构
清华大学外语系
-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6,共6页
-
文摘
对法律语言的语言学研究在近几十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现在尚不完善。这类研究多以语用学中的各种理论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对话的言外之意,难免会忽视语言本身内在的特点。本文尝试用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英语法庭辩论语言的特征。具体来说,本文以小句为主要分析单位,从概念功能入手,通过分析一个语篇及物系统中的动词过程类型和措辞特点等方面,来观察法庭辩论语言在概念功能的实现方面的特点及其所使用的辩论技巧的特点。
-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概念功能
及物系统
动词过程
法律语言
法庭辩论
-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以“评”说“法”:法庭辩论中的评价资源与实现手段
被引量:19
- 2
-
-
作者
张丽萍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
出处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3,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项目批准号06JJD740006
-
文摘
为了检验评价理论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其使用规律,本文分析了律师如何在强调客观性的法庭辩论中体现自己作为法律阐释者与辩护人的双重主观立场。分析结果表明,在解决法律纠纷的过程中,律师综合运用大量的态度系统与级差系统,使用多种语言手段,尤其是句法、篇章结构等非一致性表达方式,在庭审辩论中表现自己的主体意识与情态。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评价资源
主观性
-
Keywords
court debate
appraisal resources
subjectivity
-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介入资源与法庭辩论中说服的实现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潘小珏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5,共6页
-
文摘
合理运用介入资源有助于在法庭辩论中实现说服。本文用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作为框架分析法庭辩论话语,分析、比较各种介入资源的使用及其在说服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辩论双方怎样通过引用观点的来源展示自己的看法,归纳法庭辩论中为实现对法官的说服可采取的策略。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介入资源在法庭辩论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辩论双方可通过构建事实和表明立场来说明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进而说服法官做出时己方有利的判决。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评价理论
介入
说服
-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九型人格理论在法庭辩论中的运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于彩辉
付云岭
苏凤兰
-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
-
出处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4-86,共3页
-
文摘
九型人格是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九型人格论属人格心理学范畴,国内很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但是至今为止在与法庭辩论的问题上还没有学者加以探讨。在简要分析九型人格之后,结合目前法庭辩论技巧,提出了九型人格在法庭辩论过程中适用的观点。
-
关键词
九型人格
法庭辩论
技巧
-
Keywords
enneagram
court debate
skill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法庭辩论中的礼貌策略与说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文玲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84-87,共4页
-
文摘
中国律师使用了3种礼貌策略,即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的礼貌策略。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消极礼貌策略,其次是积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的礼貌策略。为了实现这些礼貌策略,律师使用了各种语言形式,最常见的依次是:限制语、将言者和听者非个人化、提供原因、尊重对方、设问以及包括言者和听者等。法庭辩论中使用礼貌策略与日常对话中使用礼貌策略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律师使用礼貌策略不仅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还可以通过与法官建立融洽的关系,更好地传递有利于己方当事人的信息,实现辩论的说服目的。
-
关键词
礼貌
说服
融洽关系
法庭辩论
面子保全理论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言语礼貌策略在法庭辩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陈文玲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出处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3-105,共3页
-
文摘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作者在律师法庭辩论的语料中辨别出三种礼貌策略: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的礼貌策略。这三种策略各有不同的语言实现形式。礼貌策略在法庭辩论中发挥的作用与其在日常对话中的作用并不相同。律师使用礼貌策略并不只是协调人际关系,而是使律师更顺畅地传递有利于己方当事人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律师实现最终的说服目的。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礼貌
面子保全理论
信息
说服
-
分类号
H051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英语律师法庭辩论词中的模糊限制语分析
被引量:4
- 7
-
-
作者
曲志英
-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5-68,79,共5页
-
基金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英汉律师辩论词中的模糊限制语分析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092039
-
文摘
根据Hyland提出的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模式,在英语律师法庭辩论词中辨别出三类模糊限制语:准确性指向类,说者指向类,听者指向类。文章对这三类模糊限制语的不同的语言实现方式及作用进行了详细探讨,期望能进一步加深对律师法庭辩论中语言策略运用的认识。
-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法庭辩论词
律师
准确性
听者
-
Keywords
hedges
arguments
lawyer
accuracy
listener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共同犯罪法庭辩论程序初探
- 8
-
-
作者
马贵翔
孔凡洲
-
机构
复旦大学法学院
-
出处
《金陵法律评论》
2014年第1期3-11,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犯罪诉讼程序研究"(13BFX07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共同犯罪法庭辩论程序依现行立法是指法庭调查之后,就共同犯罪案件的定罪量刑事实、证据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规则集合体。共同犯罪法庭辩论程序以诉讼效率为首要价值,兼具公正价值。共同犯罪法庭辩论程序应当包括辩论内容遵循先定罪后量刑的推进模式,辩方发言以公诉指控为原则、法庭指定顺序为例外,无利益则无辩论规则,法官依职权全程控制等基本规则,以及遵循先易后难、先重后轻和辩方内部辩论与控方整体回复相结合等具体规则。
-
关键词
共同犯罪
法庭辩论程序
规则
-
分类号
D926.1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法庭辩论中反驳的类型及方法
- 9
-
-
作者
张宗亮
-
机构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4期48-50,共3页
-
文摘
反驳,顾名思义,就是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的意见。在法庭辩论中,控辩双方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根据事实和法律,就被告有罪或无罪,罪重或罪轻,应从重或从轻处罚进行着激烈的争辩,其中,运用最多的往往是反驳,通过反驳,力图推翻对方的观点。确立自已的主张。...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反驳法
辩护人
被告人
公诉人
被害人
故意杀人罪
辩护律师
虚假性
故意伤害罪
-
分类号
D915.16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中国法庭辩论中律师语用移情策略研究
- 10
-
-
作者
胡锦芬
-
机构
闽南理工学院英语系
-
出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9期89-93,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13401S)
-
文摘
庭审的胜诉除了取决于法律、证据之外,往往还取决于语言策略的技巧。在中国的庭审中,律师在法庭辩论时往往选用大量语用移情策略,站在听者的角度组织语言,尊重听者的感受,满足听者的需求,力求实现双方的情感趋同,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最终达成其交际目的。
-
关键词
语用移情策略
律师法庭辩论
顺应论
-
Keywords
pragmatic empathy strategies
lawyers' argument
adaptation theory
-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浅谈卫生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法庭辩论策略
- 11
-
-
作者
王仁元
韩永华
金淑英
王水珍
沈际伟
陈耀荣
-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卫生防疫站
宁波市预防医学会
宁波市北仑区卫生防疫站
-
出处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1997年第4期191-192,共2页
-
文摘
探讨了卫生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应诉中对卫生行政机关有利的10种常用法庭辩论策略。各种方法灵活运用,有利于卫生行政机关取得胜诉。
-
关键词
行政诉讼
法庭辩论
策略
-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法庭辩论的语气情感作用
- 12
-
-
作者
孙小玫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出处
《律师世界》
2000年第10期25-28,共4页
-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被告
气势
审理
郑传本
辩护律师
律师
情感作用
心理重音
福尔
压道车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关于合并“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的庭审模式思考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李乾
张继峰
-
机构
复旦大学法学院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民一庭
西南政法大学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118-120,共3页
-
文摘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规整为两种程序功能,造成了司法实践中"二段式"审理思路,即前者主攻事实,后者统揽法律。该模式为司法实践所普遍采纳,已成习惯,但这种划分方式是否合理呢?文章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并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之结论,同时亦通过周边配套制度的设置以完善合并后的庭审程序。
-
关键词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二段式”审理思路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刑事法庭中法庭辩论阶段语篇的及物性研究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王晓静
李世新
王欣
-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系统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鲜有学者将及物性分析应用到庭审语篇当中。以刑事法庭中法庭辩论至被告人最后陈述阶段的10篇文本为语料,从及物性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发现,庭审语篇话语的过程类型是与庭审参与者的角色和作用密切相关的。
-
关键词
刑事法庭
法庭辩论
语篇
及物性
-
Keywords
criminal court
court debate
discourse
transitivity
-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浅谈我国律师的法庭辩论技巧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张亚利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法学系
-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5期141-144,共4页
-
文摘
律师的法庭辩论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律师法庭辩论的一般技巧、律师法庭辩论的应变技巧以及律师在法庭辩论中的避忌等。对于一个律师而言,法庭辩论的技巧固然重要,但一个健全的体制更是一个律师很好地开展其业务的重要保障。而我国的相关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
关键词
律师
法庭辩论
辩论技巧
-
分类号
D926.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辩、诡辩及法庭辩论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杜桂春
-
机构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81-82,共2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论辩和诡辩的概念界定 ,分析论辩与诡辩的本质区别以及在法庭论辩中如何揭露、反驳诡辩。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论辩
诡辩
司法制度
-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法庭辩论中的若干技巧问题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徐静村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8年第1期69-73,28,共6页
-
文摘
这是作者所著《律师学》一书中的一部分,本刊发表时作者略有删节。《律师学》即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律师界
听众
公诉人
辩护律师
技巧
注意力
审判人员
运用
始终保持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法庭辩论要注意正确推理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雍琦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3年第4期59-61,共3页
-
文摘
法庭辩论效果如何,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辩论艺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辩论艺术的高低,关键在于推理是否正确。因为,对一个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逻辑推理
辩护人
辩论艺术
被告人
行为事实
法律规定
大前提
小前提
从轻处罚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二难推理在法庭辩论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刘汉民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1年第3期40-42,共3页
-
文摘
二难推理在法庭辩论中已广泛应用,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陷对方于窘境,彻底击败论敌。因此分析、研究二难推理在法庭辩论中的运用及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二难推理
法律
律师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法庭辩论违反同一律的几种表现
- 20
-
-
作者
宋健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3年第3期34-35,53,共3页
-
文摘
同一律是人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同一律规则要求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一致性.不能忽此忽彼,前后相悖.似是而非。违背了这一规则,就会造成思想混乱。出现逻辑错误。法庭辩论中,违反同一律大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改变了使用的两个词语相同而内涵不同的概念,把非同一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这是一种偷天换日,混淆黑白,易使人上当受骗的诡辩手法。某法院曾审理了一起奸淫幼女案,法庭调查后,在第一轮辩论中,辩护人做了如下从轻辩护: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刑事处分。被告人在部队服役时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因此对被告人应从轻处罚。
-
关键词
法庭辩论
同一律
违反
概念使用
思维过程
奸淫幼女案
似是而非
逻辑错误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