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法官能动性:权利保障与权力回应——兼析规则与法官能动性共生的民事司法模式之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福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7,共8页
民事法官所享有的依法合理解释、平衡、选择法律以及填补法律缺漏的特有能动性是两大法系国家的一致选择。审视我国法官能动性所经历的严苛限制、悄然使之到日益凸显的过程,揭示了处于经验层面的法官能动性的失范现象及其主要根源。为... 民事法官所享有的依法合理解释、平衡、选择法律以及填补法律缺漏的特有能动性是两大法系国家的一致选择。审视我国法官能动性所经历的严苛限制、悄然使之到日益凸显的过程,揭示了处于经验层面的法官能动性的失范现象及其主要根源。为确保法官能动性应有功效的发挥,我们应着力从核心理念、追求目标、基本原则、明析规则、技术规范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规则与法官能动性共生的民事司法运作模式,以强调法律解释和辩证推理等司法技术在解决法律确定性弱化问题的功用时,克服逻辑推演的局限性,实现民事诉讼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 法官能动性 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能动性概念的引出与诠释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显森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认识和实践法官裁量权以及理解和践行能动司法遭遇多重困境,客观上需要从法官办理案件行为及其过程的本质属性出发,认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法律规则的知识性与非自足性理论以及诉讼认识的历史性与诉讼... 认识和实践法官裁量权以及理解和践行能动司法遭遇多重困境,客观上需要从法官办理案件行为及其过程的本质属性出发,认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法律规则的知识性与非自足性理论以及诉讼认识的历史性与诉讼过程的动态性理论,是认识和发展法官能动性的理论依据。法官能动性在本质上是作为"主体"的法官对作为"客体"的案件,应当具有的有差别的能动行为及认识活动过程。相对于法官裁量权和能动司法而言,法官能动性在根本上属于认知范畴,其内容更为丰富,产生和发展以及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都具有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能动性 人的主体性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法官能动性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福勇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法官能动性是民事法官享有的合理解释、平衡、选择法律和填补法律漏洞的权力,其实践价值是弥补法律局限、准确认定事实、实现诉讼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立法与司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现实需... 法官能动性是民事法官享有的合理解释、平衡、选择法律和填补法律漏洞的权力,其实践价值是弥补法律局限、准确认定事实、实现诉讼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立法与司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现实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要通过立法规范法官能动性的发挥,确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理念,构建由法官主导的诉讼模式,制定和完善与审理配套的相关措施,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能动性 理论蕴含 实践价值 现状 具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过程中的法官能动性及其条件 被引量:1
4
作者 房东升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4期55-56,共2页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面对事实和法律并作出司法判决,是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要保证法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法官本身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知识、经验和能力,社会也要从客观环境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 司法过程 法官能动性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能动性的确立与规制——以民事诉讼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福勇 《理论界》 2007年第9期89-90,共2页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能动性是行使司法裁量权的一种常态和理性,这是两大法系国家的一致选择。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意识形态要求法官严格解释和适用规则。实践中,法官能动司法是不争的事实,且有日益扩张的趋势。法官能动司法犹如一把双刃剑,...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能动性是行使司法裁量权的一种常态和理性,这是两大法系国家的一致选择。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意识形态要求法官严格解释和适用规则。实践中,法官能动司法是不争的事实,且有日益扩张的趋势。法官能动司法犹如一把双刃剑,正视该问题,且给予足够的尊重与规制,对继续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法官能动性 确立 规制
原文传递
法官能动性的涵义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显森 《法律方法》 CSSCI 2014年第1期92-105,共14页
法官作为认知主体,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具有能动性。法官能动性具有司法性、过程性、历史性、差异性等诸多特点。多维度探讨法官能动性能够深化认识与指导实践。理念意义上的法官能动性,是指理性的法官能动性观念。规则意义上的法官能动性... 法官作为认知主体,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具有能动性。法官能动性具有司法性、过程性、历史性、差异性等诸多特点。多维度探讨法官能动性能够深化认识与指导实践。理念意义上的法官能动性,是指理性的法官能动性观念。规则意义上的法官能动性是指法律规范规定或司法案例体现的主体能动性。行为意义上的法官能动性,既包括法律明确规定的行为,还包括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没有先例指引的法官能动性。方法意义上的法官能动性,主要指法官在选择或运用法律论证方法、法律推理方法以及利益衡量方法等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能动性 司法理念 法律规则 能动行为 司法方法
原文传递
法律适用中的法官及其能动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董皞 《法律适用》 2001年第8期36-41,57,共7页
关键词 法律适用 法官能动性 主观能动 适用法律 法律解释 法律漏洞 案件事实 成文法 司法解释 解释法律
原文传递
刑事司法“精神病人”认定机制研究——美国制度给予的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潘侠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9-85,共7页
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何认定刑事司法中的"精神病人"却依然是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棘手难题。环视美国,精神抗辩制度由来已久,关于刑... 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何认定刑事司法中的"精神病人"却依然是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棘手难题。环视美国,精神抗辩制度由来已久,关于刑事精神病人的认定思路也相对成熟规整。美国制度撇开对"精神病人"医学概念的刨根问底,将其纳入既定的程序机制内解决的处理思路,不失为刑事法领域处理精神病问题的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人 精神病鉴定意见 庭审参与 法官能动性 刑事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重新释读 被引量:19
9
作者 蔡彦敏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向纵深持续发展的情势下 ,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重新释读十分必要。作者认为 ,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包括法律上的实体纠纷事实和程序上的事实。法律上的实体纠纷事实具有集客观性、正当程序性、... 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向纵深持续发展的情势下 ,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重新释读十分必要。作者认为 ,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包括法律上的实体纠纷事实和程序上的事实。法律上的实体纠纷事实具有集客观性、正当程序性、主观性于一体的性征。而对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奉行 ,要求我们特别关注法律的局限性与法官的能动性问题 ,探究有关法官基于自由裁量权补充发展法律及其与以法律为准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事实 法律 法官能动性 自由裁量权 法律局限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