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9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实践话语
1
作者 李晓辉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5年第1期99-114,共16页
构建、创新中国法学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需要立足于中国法治的当代实践,也需要梳理、挖掘既有的话语资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法哲学的核心话语之一,是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重要话语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理论的实践话语以时代... 构建、创新中国法学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需要立足于中国法治的当代实践,也需要梳理、挖掘既有的话语资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法哲学的核心话语之一,是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重要话语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理论的实践话语以时代主题为线索,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伊始,以实践话语开启法学界思想解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法与实践理性为核心问题展开的法律实践研究;21世纪以来,在法教义学、社科法学、政法理论等多元维度上展开的实践话语表达。法学理论的实践话语具有联结功能,能够建立起理论与规范、经验与规范、价值与规范之联系。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法学实践话语的整体叙事结构,为实践话语的赓续、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历史框架。中国法学实践话语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属性、中国属性和世界法治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相契合的、自主话语形式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话语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法治实践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法学理论创新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8,178,179,共18页
旨在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法学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提供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与发展法学的理论创新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构造了发展... 旨在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法学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提供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与发展法学的理论创新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构造了发展法学的新背景,要求从系统主义维度进一步创新发展法学理论;另一方面,系统主义发展法学理论在方法论、制度体系、理论体系三个维度的递进式创新,有助于促进与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体而言,在方法论创新方面,发展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应融入系统论方法以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进行以中国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新综合研究,指导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创新;在制度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促进全面发展出发,通过合理配置发展权利、义务与责任,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包容型制度体系;在理论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发生论、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方面进一步创新,在发展研究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为世界法学理论之进步与世界共同发展之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法学学科 系统主义发展法学理论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时代我国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延超 《江汉学术》 2024年第1期45-57,共13页
在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法学及其理论体系迅速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学科分支。新兴的人工智能法学不仅重构了传统的法学研究对象,也带来了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正义观念。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ChatG... 在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法学及其理论体系迅速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学科分支。新兴的人工智能法学不仅重构了传统的法学研究对象,也带来了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正义观念。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ChatGPT)的出现密不可分,后者在推动理论更新、促进法治实践全面提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在建设自身的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得益于已有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研究水平的不均和学科间壁垒的存在,成为建设中的难题。未来的工作需要将基本概念、框架建设以及多维、动态、可进化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重点。技术的进步将不断推动法学理论的演变。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转变为法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确保人类价值观、权利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构建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需要避免技术的潜在恶意应用,同时引导它向善。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努力,更是社会对于法律新概念和实践的重塑。这一工作涉及多学科合作,需要全球共识的形成和实践的更新,对法治的未来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人工智能 AI 人工智能法学 法学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现时代向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卢丽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溯源正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而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在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系统执行上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推动其不断地时代化、中国化。文章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溯源正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而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在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系统执行上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推动其不断地时代化、中国化。文章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大背景下,结合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现状和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要求,以“现时代向度”视角切入,系统探讨新时代新征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时代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中国化 现时代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传统法学理论资源现代转换
5
作者 张师伟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5-38,124,共15页
中国百余年来的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及法治政府建构,始终处在西方现代法学知识的强有力影响之下。伴随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西方法学强势影响下的法学知识体系在实践解释上逐渐显得捉襟见肘,在概念体系及理论逻辑上也暴露出了明... 中国百余年来的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及法治政府建构,始终处在西方现代法学知识的强有力影响之下。伴随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西方法学强势影响下的法学知识体系在实践解释上逐渐显得捉襟见肘,在概念体系及理论逻辑上也暴露出了明显问题,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遂提上了议事日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在理论上固然要妥善处理法治实践与法学知识的辩证关系,立足于中国法治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尤其是涉及法学基本概念体系的提炼,以及法学思维方式及理论架构的优化,宜从中华传统优秀法学理论资源中汲取优质理论资源,通过“第二个结合”,获得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时代 法学理论资源 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法治国家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法发[2024]2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24年第6期6-12,共7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高质量研究促进高质量司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现就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法学理论研究制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高质量研究促进高质量司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现就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法学理论研究制定本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法学教育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例研究六人谈:判例研究及其对中国法学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伟 李友根 +5 位作者 朱芒 章剑生 解亘 朱晓喆 陈越峰 湛中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陈越峰:各位学友,在刚刚非常精彩的沙龙主题报告之后,我们接下来进入真正的沙龙时间。有这个机会和六位一直致力于判例研究,有深厚耕耘,并且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的教授对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这个机会也很难得。
关键词 判例研究 法学理论 中国 主题报告 研究成果 沙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法学理论述评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国华 冯玉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本文重点评析了后现代主义“法学”在学术研究范式上的转变及其对传统法律理论的挑战,并就我们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如何扬弃西方法学理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法学理论 研究范式 现代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传光 张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1,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也开始了中国化历程,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存在着马...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也开始了中国化历程,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是一致的,存在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实践主导模式的实践层面,二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文化扬弃的文化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中国化 路径 实践层面 文化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文显 黄文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一、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二。
关键词 高校 法学理论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法学理论的要点和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蔡守秋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5-95,共11页
文章分析了关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法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认为该理论是说明环境法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理论 ,是对环境法的长远发展、总体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理论 ,是将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环境法治的理论。
关键词 环境法 环境法学基本理论 法学理论 人与自然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洪义 李晓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0,共5页
在法律实证主义兴起以前,最有影响力的法律理论几乎都将世俗法律的效力归结为某种"高级法"的权威,因此,法律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控制的,当然也就无所谓理性立法。古典自然法理论提出"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在承认人... 在法律实证主义兴起以前,最有影响力的法律理论几乎都将世俗法律的效力归结为某种"高级法"的权威,因此,法律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控制的,当然也就无所谓理性立法。古典自然法理论提出"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在承认人的理性能力的前提下,更是将法律归结为人的理性活动的结果,即所谓理性主义法律观。但在法律实证主义视野内,立法并非纯粹的科学活动,而是政治行为的结果,后者并非都是理性的,所以,立法也就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法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法律与立法的分离,促使法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司法化"的转变,现代法律科学正是在这个法律规则及其适用的意义上具有了"科学"的含义。20世纪末产生的立法法理学,则尝试拆除法律与立法之间的篱笆,揭示出立法中的理性及其可能性,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化法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法” 理性 立法 立法法理学 法学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51
13
作者 舒国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39-47,共9页
抽象的法学理论在 19世纪之前是由法学外的思考者们来推进发展的 ,法律家与专业外的法律思考者之区别在于他们始终不能完全游离于各个时代发生效力的实在法。面对实在法 ,抽象法学理论的姿态有时是极为尴尬的。二战以后 ,法学家们有关... 抽象的法学理论在 19世纪之前是由法学外的思考者们来推进发展的 ,法律家与专业外的法律思考者之区别在于他们始终不能完全游离于各个时代发生效力的实在法。面对实在法 ,抽象法学理论的姿态有时是极为尴尬的。二战以后 ,法学家们有关“疑难案件”所引发的理论论争为抽象法学理论续造生命活力做出了贡献。建立在现代逻辑、语言哲学、语用学和对话理论基础上的法律论证理论在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悄然兴起。尽管这个理论本身在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 (特别是有关法律的道德评价之类的实质哲学问题 )方面还存在着应用的局限性和具体方案上的缺陷 ,但它代表着一种在实在法之实践问题上寻求多知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法学理论 方法论 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教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法学理论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昌祖 励立庆 《高等农业教育》 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
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对其合法性地位的审视。文中从实施“依法治校”战略的根本点出发,对该项制度作了法理分析,并提出了依法实施该项制度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高校 领导制度 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决定的法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 被引量:53
15
作者 徐祥民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由国内十六位著名法理学家合作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在2003年修订后的第二版中增加了一章“法与生态文明”。法理学家在教材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需要法律确认和保护”。[1... 由国内十六位著名法理学家合作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在2003年修订后的第二版中增加了一章“法与生态文明”。法理学家在教材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需要法律确认和保护”。[1]本刊在此推出由徐祥民教授主持的同题笔谈,不仅从法理的层面阐述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而且结合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法学理论发展,做了言简意赅的表达,反映了学者们对“法与生态文明”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生态文明 法学理论 革命 环境法制建设 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 课程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成有 陈令华 韦松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27,共6页
法学幼稚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学研究方法的贫乏和幼稚,振兴中国法学必须更新法学研究的方法。本文详尽地回顾比较了中西方法学研究的方法,指出了中国法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缺陷,在评说中提出了推动中国法学繁荣的方法体会。~~~~~... 法学幼稚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学研究方法的贫乏和幼稚,振兴中国法学必须更新法学研究的方法。本文详尽地回顾比较了中西方法学研究的方法,指出了中国法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缺陷,在评说中提出了推动中国法学繁荣的方法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方法 法学理论 法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方法论 中国法学 比较方法 历史考查 历史方法 法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理论的实践向度——理论与实践难题的探索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晓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9,192,共9页
针对几十年来我国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以及人们对理论"无用"的抱怨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法学理论自有其实践品格,它与法律实践之间具有同一性与互动性。这对于谋求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发挥法学理论在法律... 针对几十年来我国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以及人们对理论"无用"的抱怨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法学理论自有其实践品格,它与法律实践之间具有同一性与互动性。这对于谋求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发挥法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促进我国法学与法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 法律思维 法律实践 实践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理论创新与中国的软实力——对法律与社会研究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季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5-14,共10页
中国法学理论界濒临着严重的衰退,应当对权力的赤裸行使产生的法律秩序的正当性危机有所关注。解决这种软实力匮乏形成的危机,就要有充分权威的法律。当下中国更有必要发展拉兹的权威学说,强调严格的法治精神,使得缺陷反过来通过民主而... 中国法学理论界濒临着严重的衰退,应当对权力的赤裸行使产生的法律秩序的正当性危机有所关注。解决这种软实力匮乏形成的危机,就要有充分权威的法律。当下中国更有必要发展拉兹的权威学说,强调严格的法治精神,使得缺陷反过来通过民主而改善。由此,政府应把民主政治与程序正义结合起来提供公共物品,该机制设计离不开从法社会学角度加以经验论证,并且要以开放的心态促进中西方之间的对话。这种在法律与社会的互动中进行的理论创新,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 软实力 机制设计 法社会学 开放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文献——对《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解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文显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4,共7页
《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出台,在新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文件站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从近期和远期目标两方面擘画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目标... 《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出台,在新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文件站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从近期和远期目标两方面擘画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坚持遵循规律、坚持“两个结合”等原则,确立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推动改革完善法学院校体系、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创新发展法学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格局。明确规定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及协同机制,创设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学教育体系 法学理论研究体系 法学院校体系 法学教育领导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以法官审判行为为例的场域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瞿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31-36,80,共7页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域"等多重场域中,而"多重场域彼此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场域中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当多重场域的影响与法官的审判行为发生冲突时,法官的审判行为就具有了选择的可能,这种经过选择的审判结果往往是偏离法律规范的,而隐藏在背后主导法官审判选择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法官审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