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马慧强 韩增林 +3 位作者 彭飞 杜鹏 刘春涛 刘秀洋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提出新型开放型经济内涵,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首批10个省市区开放城市的开放型经济,重点分析了辽宁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开放型经济分为四大类:强开放区(沪)、开放区(津、粤、苏、浙)、一般开放区(辽、闽、鲁)、弱开放区(冀、... 提出新型开放型经济内涵,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首批10个省市区开放城市的开放型经济,重点分析了辽宁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开放型经济分为四大类:强开放区(沪)、开放区(津、粤、苏、浙)、一般开放区(辽、闽、鲁)、弱开放区(冀、桂);沿海开放型经济竞争优势总体偏弱,区域差异较大,北方低于南方;辽宁省开放型经济总得分位居中国沿海省市的第六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因子分析 中国沿海省市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沿海省市耕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关伟 汤姿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北方沿海省市(本文指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近1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中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算... 北方沿海省市(本文指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近1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中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算出因子总得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变化与人文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农业收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该区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沿海省市 耕地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凯 卢布 杨敬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简要分析了中国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现状、主要的海洋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上述分析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文中初步归纳了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近期发展目标及其区域布局。以广东省为例,该省2005年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7.7%,其... 简要分析了中国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现状、主要的海洋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上述分析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文中初步归纳了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近期发展目标及其区域布局。以广东省为例,该省2005年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7.7%,其主要产业、优势产业和今后应发展的海洋产业均为沿海旅游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海洋油气业等。2010年该省将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省市 海洋产业 现状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省市海陆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淑娟 肖健华 范佳凤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8-72,95,共5页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是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相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显示我国沿海省市陆海经济发展协调度普遍较低,且未呈现出明显变化。应在海陆经济发展总量、空间布局、经济结构、发展效率、可持续等方面...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是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相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显示我国沿海省市陆海经济发展协调度普遍较低,且未呈现出明显变化。应在海陆经济发展总量、空间布局、经济结构、发展效率、可持续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沿海省市陆海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省市 海洋经济 陆域经济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省市海洋资源比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宁凌 唐静 廖泽芳 《中国渔业经济》 2013年第1期141-149,共9页
论文选取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及滨海旅游资源五个方面对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进行了描述。同时,以此对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按其资源的丰度及开发程度将它们划分为4个阶层。通... 论文选取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及滨海旅游资源五个方面对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进行了描述。同时,以此对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按其资源的丰度及开发程度将它们划分为4个阶层。通过分析得出,广东省海洋资源综合实力最强,处于第一阶层;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上海市及天津市海洋资源优势突出,位于第二阶层;海南省、辽宁省、江苏省、河北省海洋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有限,位于第三阶层;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资源储量及开发程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第四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沿海省市 资源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广东与其他沿海省市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德权 刘晓星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8期73-75,共3页
文章试图探讨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以期为广东更好的发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协调 广东 其他沿海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省市扩内需保增长成效比较及做法借鉴——基于2009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长生 彭春华 胡霞 《岭南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79-83,共5页
沿海省市自去年底以来坚决贯彻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举措,并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相应举措,取得了率先企稳回升的成绩,沿海兄弟省市扩内需保增长举措中不乏值得广东借鉴之处。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 沿海省市 比较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省市旅游吸引半径测度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广海 尚修竹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6期128-137,共10页
旅游吸引半径体现了旅游供给对旅游需求作用的有效范围,是旅游目的地识别目标客源市场、探究旅游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基于距离衰减规律和效用论,运用旅游效用、旅游成本、旅游距离等概念通过数理推导构建旅游吸引半径模型,以我国沿... 旅游吸引半径体现了旅游供给对旅游需求作用的有效范围,是旅游目的地识别目标客源市场、探究旅游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基于距离衰减规律和效用论,运用旅游效用、旅游成本、旅游距离等概念通过数理推导构建旅游吸引半径模型,以我国沿海11省市为例,采用2007年、2011年样本数据,建立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各省市旅游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对沿海11省市旅游吸引半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沿海11省市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旅游吸引半径却缩小;山东、浙江、江苏、天津等省市旅游吸引半径已延伸至区外,兼顾短、中、长线旅游发展的同时可着重发展长线旅游,而福建、辽宁等省市旅游吸引半径较小,可着重发展中、短线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省市 吸引力 旅游吸引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沿海省市海洋渔业产出效率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萌 《南方农村》 2016年第1期26-30,共5页
海洋渔业资源产出效率的高低与否,关系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农业经济的促进程度,因此研究沿海省市渔业资源产出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沿海11个省市2005-2012年有关渔业资源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Malmquist... 海洋渔业资源产出效率的高低与否,关系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农业经济的促进程度,因此研究沿海省市渔业资源产出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沿海11个省市2005-2012年有关渔业资源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沿海11省市海洋渔业产出效率。结果显示:沿海省市的渔业产出效率不断完善,TFP的增长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增长作用的结果,而且技术进步的增长幅度略大于技术效率。其次,部分沿海省市渔业资源发展存在着纯技术无效或纯规模无效的现状,对于由此而导致的DEA无效的省市,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省市 渔业产出效率 MALMQUIST指数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1个沿海省市产业结构分析——基于辽宁的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筱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6X期20-22,共3页
科学合理地分析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和起点。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对我国沿海11个沿海省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状况,指出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内部各行业... 科学合理地分析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和起点。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对我国沿海11个沿海省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状况,指出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内部各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省市 辽宁省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对沿海省市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子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57-159,共3页
农产品价格走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人数增长缓慢、工资水平增长困难,是我国沿海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出问题。本文选取我国沿海省市中浙江省1996-2012年的农业经济增长数据,构建了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现代商贸流... 农产品价格走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人数增长缓慢、工资水平增长困难,是我国沿海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出问题。本文选取我国沿海省市中浙江省1996-2012年的农业经济增长数据,构建了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现代商贸流通发展与我国沿海农业生产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水平与我国沿海省市的农业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沿海省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出现增长态势。同时,劳动投入、农业资本投入以及农产品出口贸易都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总值,继而间接性地影响现代商贸流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分析 现代商贸流通 沿海省市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LNG储罐能否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闻达 《国际石油经济》 2010年第6期20-22,共3页
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建成投产的3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8个储罐只能部分满足广东、福建和上海市的季节调峰需求;2015年随着沿海天然气大动脉基本建成和储罐数量不断增加,储罐调峰能力将达到市场需求的11.7%,可以满足沿海省市储气... 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建成投产的3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8个储罐只能部分满足广东、福建和上海市的季节调峰需求;2015年随着沿海天然气大动脉基本建成和储罐数量不断增加,储罐调峰能力将达到市场需求的11.7%,可以满足沿海省市储气调峰的基本需要;2020年随着沿海天然气管网全面运营,储罐调峰能力可以达到16.2%,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为加快LNG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制定储气调峰总体规划和支持政策;对LNG项目和LNG储罐建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允许适当上调调峰气量和应急供气气量价格;政府和企业共建LNG战略储备罐等。企业在建设LNG项目时,要做到超前规划,留有储罐发展余地。适当增加LNG项目的储罐数量、汽化能力和管输能力,不仅能有效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同时这些大型LNG储罐还可以成为我国天然气储备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LNG) 储罐 调峰能力 沿海省市LNG项目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歌 《科技视界》 2014年第1期139-140,共2页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我国10个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的11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是:第一主成分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第二主成分是:经济发展活力;第三主成分是:外商投资进出口比重。此结论基本上是正确合理的,对评价...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我国10个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的11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是:第一主成分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第二主成分是:经济发展活力;第三主成分是:外商投资进出口比重。此结论基本上是正确合理的,对评价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提高评价过程效率、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省市 主成分分析 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对我国沿海省市(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
14
作者 康文豪 徐步云 张晓宁 《中国市场》 201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本文选取了我国沿海省市(区)2010年的13项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沿海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沿海省市(区) 经济指标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省市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时空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穆婷苇 黄灵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189-196,共8页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1个沿海省市2006—2016年的数据,从海洋-陆域系统耦合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选取Super-SBM方法分别对海陆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测算海陆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然后运用空间...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1个沿海省市2006—2016年的数据,从海洋-陆域系统耦合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选取Super-SBM方法分别对海陆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测算海陆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然后运用空间统计工具对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除上海、海南外,其他沿海省市海洋系统对陆域经济的助推均高于陆地系统对海洋经济的助推;②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广西的耦合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辽宁、浙江和广东处于轻度失调发展阶段;③耦合协调度2006—2008年呈负空间自相关,2009—2016年呈正空间自相关,超过45%的沿海省市处在低耦合协调度集聚的区域;④耦合协调度受相邻省市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经济驱动、政府调控、投资拉动、市场带动、科技推动与耦合协调度有正向溢出效应,环境倒逼与耦合协调度有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 耦合协调度 驱动力 沿海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省市制造业发展与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平 《科技和产业》 2007年第12期31-35,60,共6页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技术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本文以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沪苏浙闽鲁粤6省市为例,分析沿海...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技术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本文以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沪苏浙闽鲁粤6省市为例,分析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趋势特征,以及6省市之间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及缩小地区制造业发展差异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6省市 制造业 结构变动 发展转型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协调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嵩 孙才志 范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2-350,共9页
建立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的共生演化Logistic模型,通过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对Logistic模型中的基本指数进行求解,进一步计算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共生系数,结果表明:天津和上海两市发展模式已摆脱资源索取模式,其海洋... 建立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的共生演化Logistic模型,通过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对Logistic模型中的基本指数进行求解,进一步计算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共生系数,结果表明:天津和上海两市发展模式已摆脱资源索取模式,其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的探讨意义较小;其余沿海九省中,河北、江苏、广西和海南4省处于反向共生水平,辽宁和山东两省呈现并生模式,浙江和广东呈现出生态受益的偏利共生模式,福建则呈现出经济受害的偏利共生模式。根据沿海各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沿海省市今后的经济和生态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LOGISTIC模型 经济生态系统 沿海11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省市经济“稳中有进”
18
作者 胡晓娟 《浙江经济》 2013年第4期11-,共1页
2012年,面对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和国内经济调整下行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沿海主要省市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总量规模持续扩... 2012年,面对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和国内经济调整下行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沿海主要省市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明显趋缓.从总量看,江苏和山东均突破5万亿元大关,上海跨入2万亿元区间.从人均水平看,江苏和浙江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成为我国首批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标线的省份,沿海省市继续领跑全国.从增速看,粤苏鲁沪浙GDP增速分别同比下降1.8、0.9、1.1、0.7和1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增长呈现前低后回升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省市 浙江 经济 民间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暨沿海省市加快城市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在路桥举行
19
作者 俞忠勤 胡传利 《学习与思考》 1998年第7期47-47,共1页
5月27日至29日,中共路桥区委、路桥区人民政府和省社科院联合举办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暨沿海省市加快城市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在路桥召开。30多位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以及70多位论文作者参加了研讨会。大家集中在... 5月27日至29日,中共路桥区委、路桥区人民政府和省社科院联合举办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暨沿海省市加快城市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在路桥召开。30多位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以及70多位论文作者参加了研讨会。大家集中在五个问题上展开研讨,取得了认识上的深化。一、新时期解放思想一是必须坚持以生产力发展为价值取向,坚持生产力发展是最高的标准,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二是必须走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既大胆设想、大胆探索,又立足现实、创造特色;三是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建设 沿海省市 农村城市化 农村经济建设 城镇 路桥 理论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与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沿海省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20
作者 龚联华 《广东经济》 2019年第9期38-43,共6页
从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四省一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广东GDP总量仍居首位,但增速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位居第三,但增速位居第一,表明广东去年以来狠抓投资成效明显。广东消费、进出口总量均居首位但... 从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四省一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广东GDP总量仍居首位,但增速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位居第三,但增速位居第一,表明广东去年以来狠抓投资成效明显。广东消费、进出口总量均居首位但增速有所减弱。广东财政收支总量、金融资产总量均居第一,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江苏注重制造业投资,推动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浙江大力推进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上海大力抢抓国际科技中心建设;山东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并加快海洋强省建设。建议广东发挥好投资稳增长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激发消费增长潜力,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促进外贸稳增长,推进粤东西北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再展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经济指标 粤港澳大湾区 固定资产投资 中美贸易摩擦 沿海省市 全球价值链 进出口总量 现代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