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建芳 李涛平 +3 位作者 冯媛 李丹青 李晓琳 罗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与其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并简易预测有效的治疗压力公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确诊为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肺功能测定和人工气道压力滴定。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压力和肺功...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与其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并简易预测有效的治疗压力公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确诊为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肺功能测定和人工气道压力滴定。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压力和肺功能指标(潮气量、一秒量、中心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力等)。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压力与肺功能各项指标无相关关系,与颈围、腹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氧降指数有相关关系。根据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按α=0.05检验水准),只有氧降指数(P=0.002)和平均血氧饱和度(P=0.034)两个变量进入以治疗压力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中,且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压力与氧降指数及平均血氧饱和度有线性回归关系,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压力与肺功能无相关关系。预测公式为:有效治疗压力=24.262+0.044×氧降指数-0.19×平均血氧饱和度,在无人工压力滴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此公式预测治疗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压力 肺功能 预测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动正压通气治疗压力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思颖 鲁垚皓 +2 位作者 廖金萍 况九龙 何丽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自动正压通气(Auto-PAP)治疗压力值的相关影响因素,归纳压力预测值的回归函数。方法:选取于我院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符合OSAHS诊断并行自动压力滴定治疗的患者101例,回归性分析患...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自动正压通气(Auto-PAP)治疗压力值的相关影响因素,归纳压力预测值的回归函数。方法:选取于我院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符合OSAHS诊断并行自动压力滴定治疗的患者101例,回归性分析患者Auto-PAP滴定的90%治疗压力值(P90)与年龄、体重指数、颈腰围、血压以及呼吸暂停指数(AHI)等PSG指标以及压力滴定治疗后残余AHI等的关系。结果:P90与体重指数、颈围、收缩压、AH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LT90%)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06、0.239、0.224、0.256、-0.352、-0.263、0.027,P均<0.05)。选取上述指标与P90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可纳入回归方程的指标有MSaO2、收缩压两项(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31、-0.187;P值分别为0.001、0.047)。最终得出的P90预测值函数方程为:P90=20.703+0.022×收缩压-0.144×MSaO2。结论:OSAHS患者P90与肥胖程度、呼吸暂停、缺氧程度、患者血压等多因素相关,其P90预测值函数方程为:P90=20.703+0.022×收缩压-0.144×MSa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 治疗压力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皮肤病理性瘢痕压力治疗压力测量仪的研制
3
作者 钟宇 李虹 +8 位作者 陈大夫 王德怀 黄智勇 牛文化 张定敏 罗鹏 王晓 赵伟 周建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1641-1644,共4页
目的:本文介绍一种智能化测量人体体表受压强度测量仪的研制方法。方法:通过压力传感器作为体表受外施(如弹力绷带、包扎材料等)压力的测试探头;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放大后送入微控制处理器进行处理,即A/D变换,其变换过程全部由软件(C... 目的:本文介绍一种智能化测量人体体表受压强度测量仪的研制方法。方法:通过压力传感器作为体表受外施(如弹力绷带、包扎材料等)压力的测试探头;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放大后送入微控制处理器进行处理,即A/D变换,其变换过程全部由软件(C语言的程序代码)完成;结果用数码管(LED)定量显示。结果和结论:该测量仪在测量和调节压力时即时显示压力强度,如kgf/cm2、mmHg、kPa等压力强度值,数据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压力治疗 压力强度 C语言 A/D变换 自动调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rini量表评估干预措施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梅 廖理芳 +1 位作者 穆守平 姚宝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量表评估干预措施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入院时间2020年3月至202...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量表评估干预措施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入院时间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为常规组,入院时间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为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行基于Caprini量表评估预防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观察两组DVT发生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基于Caprini量表评估干预措施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可明显提高下肢DVT预防效果,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空气波压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封包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5
作者 崔玉志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2年7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将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2年7月于泰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将1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普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Airpro 6000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中药封包干预,评价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检测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T、APTT及T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IB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结合中药封包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 中药封包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出血后痉挛性偏瘫康复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及足底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珊珊 沈军 +1 位作者 邹文卫 周莉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出血后痉挛性偏瘫康复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135例脑出血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出血后痉挛性偏瘫康复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135例脑出血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核心肌群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空气压力治疗仪+核心肌群训练干预,两组均在干预8周时进行效果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足底压力、平衡能力、跌倒风险。结果治疗8周,两组患者静态足跟内侧压力、外侧压力,动态足跟内侧压力、外侧压力相比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足跟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运动椭圆面积、运动长度相比治疗前降低,Berg平衡量表评分相比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相比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压力治疗仪用于脑出血后痉挛性偏瘫康复训练期间能增强患者足底压力,提高平衡能力,从而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痉挛性偏瘫 空气压力治疗 足底压力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蔡莲珠 颜小润 +1 位作者 张骄莹 温炜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析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在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82例,根据奇偶数字表法将纳入样本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 目的 探析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在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82例,根据奇偶数字表法将纳入样本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患肢周径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的80.49%高(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下肢周径均较对照组更小(P <0.05);观察组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聚集性(EA)均较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 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应用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肢周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肢体肿胀 穴位敷贴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电疗仪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婷婷 陈惠 《医疗装备》 202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下,中频电疗仪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目标导...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下,中频电疗仪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频电疗仪干预。比较两组肢体疼痛、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肢体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下,中频电疗仪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电疗仪 空气波压力治疗 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F压力测试系统监测订制压力套治疗增生性瘢痕1例
9
作者 郭梦薇 吴英 +4 位作者 彭倩 吴容婵 彭程 宋佳雪 张语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2期786-788,共3页
压力治疗是增生性瘢痕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保持有效的界面压力是决定压力治疗成败的关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1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使用订制压力套进行压力治疗,并采用MFF压力测试系统定期监测、调整瘢痕/压力套界... 压力治疗是增生性瘢痕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保持有效的界面压力是决定压力治疗成败的关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1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使用订制压力套进行压力治疗,并采用MFF压力测试系统定期监测、调整瘢痕/压力套界面压力,患者经6个多月治疗后,瘢痕改善明显,提示定期监测、调整压力套的压力可使增生性瘢痕压力治疗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治疗 增生性瘢痕 压力监测 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白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弹性水平、凝血指标、下肢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周,观察组患者术后PT、APTT值大于对照组,FIB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能够提高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凝血指标,防止其下肢肿胀及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 应激系统模型 颅脑外伤 心理弹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现场高压氧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治疗压力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兰生 许峰 +2 位作者 唐爱科 戴雪峰 严亦平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m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施工人员及国内外旅游者进入青藏高原呈增多趋势。在高海拔地区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就地治疗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的疗效优于药物及...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m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施工人员及国内外旅游者进入青藏高原呈增多趋势。在高海拔地区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就地治疗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的疗效优于药物及常规吸氧已为实践和文献证实,但治疗压力究竟多少为好、宜高还是宜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高压氧治疗 治疗压力 高原地区 海拔4500M PULMONARY 青藏高原 高海拔地区
原文传递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下肢持续被动活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广琴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下肢持续被动活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LEDVT预防...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下肢持续被动活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LEDVT预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下肢持续被动活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凝血指标、下肢功能变化、下肢肿胀、LE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及LE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简化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下肢持续被动活动预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防止下肢肿胀及LEDVT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 下肢持续被动活动 脑卒中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梅青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栓预防措施,试验...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栓预防措施,试验组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低切(LBV)及全血黏度高切(HBV)]水平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FIB、PV、LBV、HB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干预可有效延长TACE术后患者的PT、APTT,降低FIB水平和血液黏稠度,提高下肢DVT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 下肢早期功能锻炼 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陈晓雪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91-93,124,共4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贵州航天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贵州航天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住院时间、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干预效果,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整体生命质量和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 脑卒中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访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需求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永龙 Frank Richter +3 位作者 Fulk Brunner Birgid Lerche 张德平 郑培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0-561,共2页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的研究通过对随访期的nCPAP压力再滴定,以探讨随访期治疗压力需求变化趋势.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压力 缺氧
原文传递
循环压力治疗仪联合血栓操对肺癌术后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的影响
16
作者 张春付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循环压力治疗仪联合血栓操对肺癌术后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74例肺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循环压力治疗仪联合血栓操对肺癌术后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74例肺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干预,观察组行循环压力治疗仪联合血栓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6 h、7 d各项凝血指标、血流速度及术后VT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压力治疗仪联合血栓操可有效改善肺癌术后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流速度,增强VTE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压力治疗 血栓操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维护管理实践
17
作者 刘莎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各医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维护维修对于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着保障作用。当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维修缺乏相应的指导资料,该文对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梳理解决思路,形成相应的故障解决方案,...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各医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维护维修对于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着保障作用。当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维修缺乏相应的指导资料,该文对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梳理解决思路,形成相应的故障解决方案,旨在为工程师维护设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 故障 维护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赵丹丹 张世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7-0020,共4页
基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现状探讨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于我接受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ICU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对60例... 基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现状探讨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于我接受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ICU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对60例研究对象进行1~60的数字编号,按每组3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对应采取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控制、气囊压力测量表定时测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通气治疗效果相关评估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反流发生率、误吸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参照组呼气末正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动脉血氧合指指数及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呼气末正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均低于参照组,动脉血氧合指数高于参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的应用可起到较好的预防及缓解作用,有利于患者顺利脱机及病情康复,同时还可预防误吸、反流等危害患者生命的不良事件,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力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春阳 吴帆 +4 位作者 付西 邓韩彬 蒙俊甫 刘毅 呼永河 《西南军医》 2013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HBO)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按入组先后顺序随机将75例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0.20MPa高压氧组(HBO1组)和0.25MPa高压氧组(HBO2组),每组25例,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和术后1月的格...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HBO)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按入组先后顺序随机将75例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0.20MPa高压氧组(HBO1组)和0.25MPa高压氧组(HBO2组),每组25例,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和术后1月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出院前的治愈显效率。结果 (1)三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月后GCS评分均提高(P<0.05)。(2)治疗后HBO1组和HBO2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BO2组评分高于HBO1组(P<0.05)。(3)HBO1组和HBO2组的治愈显效率(76%和80%)明显高于对照组(48%)(P<0.05),但HBO1组和HBO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两种压力的HBO治疗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恢复均有良好促进作用,其中0.25MPa压力的HBO对患者的促醒作用可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治疗压力 颅脑外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脂质硬皮症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徐立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脂质硬皮症的疗效。方法 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诊治的脂质硬皮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例入组,分为对照组(16例)和实验组(19例)。对照组同时予以压力治疗、小剂量激素... 目的 探讨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脂质硬皮症的疗效。方法 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诊治的脂质硬皮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例入组,分为对照组(16例)和实验组(19例)。对照组同时予以压力治疗、小剂量激素短期治疗、静脉活性药物治疗、小剂量抗栓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舒洛地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和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8周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脂质硬皮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加用舒洛地特有利于更好更快的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硬皮症/硬化性脂膜炎 压力治疗 药物治疗 舒洛地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