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差序嵌入与治理赋权——基于霍山石斛产业的历时性观察
1
作者 毛春梅 姚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3,共12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方政府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文章基于嵌入理论和赋权理论,构筑“差序嵌入-治理赋权”的分析框架,并对霍山石斛产业发展实践进行历时性观察,以剖析地方政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场域,...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方政府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文章基于嵌入理论和赋权理论,构筑“差序嵌入-治理赋权”的分析框架,并对霍山石斛产业发展实践进行历时性观察,以剖析地方政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场域,地方政府根据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采取差异化的嵌入与赋权模式,助推产业振兴。产业艰难起步期,面对资源稀缺的挑战,地方政府采取“制度嵌入+科技赋权”的产业振兴模式,通过任务导向型资源拼凑,促进乡村产业内生;产业规模成长期,面对规模受限的问题,地方政府转向“关系嵌入+要素赋权”的产业振兴模式,利用乡村关系网络,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与规范化,增强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产业适应调整期,面对内外部激烈的竞争,地方政府采取“资本嵌入+品牌赋权”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引入工商资本,实现乡村产业品牌建设和产品升级,最终促进乡村内外部主体的协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产业振兴 差序嵌入 治理赋权 内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危机与治理赋权——以浙江省五水共治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超峰 薛美琴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5期65-70,共6页
水环境危机虽然早已是国际上比较热议的话题,但是我国特殊的发展阶段以及特有增长模式,使得水环境治理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环境治理作为极具公共性质的民生工程,必须在理顺宏观机制的同时,需要更加清晰的探明其微观运行机制... 水环境危机虽然早已是国际上比较热议的话题,但是我国特殊的发展阶段以及特有增长模式,使得水环境治理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环境治理作为极具公共性质的民生工程,必须在理顺宏观机制的同时,需要更加清晰的探明其微观运行机制。而赋权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共治理模式是理顺宏微观机制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治理赋权,从微观机制上理顺治水过程中存在的利益、偏好以及持续的多元因素,是水环境治理持续有效推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共治 治理赋权 路径选择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式治理: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场域建构逻辑
3
作者 王强 《现代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组织结构变革是中小学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学校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战略内容和发展模式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从场域视角审视中小学组织结构变革的案例,构建“资本—权力—文化”场域理论框架,剖析中小学组织结构变革的赋... 组织结构变革是中小学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学校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战略内容和发展模式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从场域视角审视中小学组织结构变革的案例,构建“资本—权力—文化”场域理论框架,剖析中小学组织结构变革的赋权式治理机制,以期揭示在动态复杂的场域环境下,学校应如何通过合理配置资本、分配职权及塑造文化等实现组织结构变革,进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与内在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组织结构 中小学治理 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赋权: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治理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向勇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1,共8页
赋权是一个主体赋予另一主体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技术赋权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创意赋权。创意赋权机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互动系统和有机结合体,包括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积累、人才资源和政策方略等构成要素。创意赋权机... 赋权是一个主体赋予另一主体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技术赋权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创意赋权。创意赋权机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互动系统和有机结合体,包括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积累、人才资源和政策方略等构成要素。创意赋权机制具有自主性赋权、关系性赋权和场景性赋权的治理特性,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生产性赋权、平台性赋权和消费性赋权的协同治理体系。创意赋权机制尝试探索一种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同—协商—共识”的社会共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机制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治理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共生视角下地摊经济的赋权式治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卫小将 黄雨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141,I0016,I0017,共12页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地摊经济及其有效治理再次成为一个焦点性议题。现代主义的刚性治理、福利多元主义的柔性治理及象征性治理都没有彻底摆脱“一抓就息,一放就乱”的治理困局。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模式将国家与摊贩视作一种主客体对...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地摊经济及其有效治理再次成为一个焦点性议题。现代主义的刚性治理、福利多元主义的柔性治理及象征性治理都没有彻底摆脱“一抓就息,一放就乱”的治理困局。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模式将国家与摊贩视作一种主客体对立关系,摊贩被动接受各种治理术的叠加运作,缺少主体性和参与感。有鉴于此,尝试打破原有对立关系,基于一种利益共生的分析视角,吸纳摊贩进入治理主体,通过引导其激发生命动力、发展可行能力、构建自助团体、建立行业组织以及推动社区教育、法律制度承认等策略实现赋权式治理,进而推进城市的精细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摊经济 利益共生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区数字贫困的赋权治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姚乐野 谢楠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58,158,共10页
数字技术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数据治理为机制,正在重组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的主体行为和互动方式,为数字社会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凉山彝区作为刚走出规模化、深度绝对贫困陷阱的区域,在数字化转型的“马太效应”格局中又面临着... 数字技术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数据治理为机制,正在重组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的主体行为和互动方式,为数字社会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凉山彝区作为刚走出规模化、深度绝对贫困陷阱的区域,在数字化转型的“马太效应”格局中又面临着数字贫困陷阱。从治理主体的权能视角看,数字技术对该区域内的政府、市场和社会治理主体的赋权功能尚未应然显现,呈现出阶段性的治理主体失权特征。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制度保障、成本承担、信息化水平的目标与手段失衡;市场的转型基础、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失调;社会的场景营造、数字素养的能力增长与发展进程的要求失速。基于区域特征,通过国家权力的能动嵌入和在地化治理主体能力的激活,促进“技术赋权”效能提升,可有效遏制数字贫困对该区域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区 数字贫困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式治理:乡村生态治理的空间行动逻辑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秋文 孙迎联 《地方治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67-76,M0004,共11页
传统科层制线性治理在乡村生态治理中存在着空间失语的治理失灵问题。从空间视角审视乡村生态治理实践的案例,建构出一个包含“经济空间-权力空间-文化空间”的空间理论框架,以剖析乡村生态空间治理的赋权式治理机制。多重利益结构为赋... 传统科层制线性治理在乡村生态治理中存在着空间失语的治理失灵问题。从空间视角审视乡村生态治理实践的案例,建构出一个包含“经济空间-权力空间-文化空间”的空间理论框架,以剖析乡村生态空间治理的赋权式治理机制。多重利益结构为赋权式治理提供了经济空间基础,而基于经济空间结构可形成“前台”和“后台”相互转换的权力空间秩序,打破了政府和农民的权力体制壁垒和边界。地方文化空间基于乡村社会内外身份结构和“面子观”,为权力空间秩序良好运转提供社会结构基础,形成“经济-权力-文化”三维一体的整体空间关系治理。因此,应推动生态空间治理从自然实体要素治理转向空间关系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生态治理 治理 空间治理 经济空间 力空间 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赋权治理”的实施成效及影响路径研究——以句容市陈庄村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辰 杨槿 刘铭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53-56,共4页
乡村振兴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行动,江苏省涌现出不同主体推动、不同组织架构、不同实施路径的乡村建设实践。研究选取句容陈庄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研究案例地,分析其内蕴的“赋权治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与成效,指出通过信息赋权调整决... 乡村振兴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行动,江苏省涌现出不同主体推动、不同组织架构、不同实施路径的乡村建设实践。研究选取句容陈庄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研究案例地,分析其内蕴的“赋权治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与成效,指出通过信息赋权调整决策信息、制度赋权激发参与意识、教育赋权实现知识扩散,以及陈庄村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建议乡村建设应鼓励多方主体协同共治,形成还权赋能的路径方式,有效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治理 规划实施 特色田园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导向型全球治理:缘起、内涵与中国方案
9
作者 刘凯 许利平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24年第6期1-26,179,共27页
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过程中,西方“赋权”型治理模式因未能充分回应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诉求而面临困境。随着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增强,中国等新兴国家提供了以发展为导向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发展导向型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是发展,制度建... 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过程中,西方“赋权”型治理模式因未能充分回应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诉求而面临困境。随着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增强,中国等新兴国家提供了以发展为导向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发展导向型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是发展,制度建设立足于发展目标,在发展中解决社会问题,呈现共同需求驱动、包容性援助和共生式合作特征。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通过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发展导向型全球治理的实践方案。尽管中国方案面临着治理模式竞争、集体行动困境、美国政治极化等挑战,但“全球南方”的崛起将为发展导向型全球治理提供内在动力并拓展实践路径。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系统路径是带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与“全球南方”伙伴共同发展,中国的全球治理实践与“全球南方”崛起互相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治理 发展导向型治理 全球发展倡议 “一带一路”“全球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治理:来自厦门市S区的实证案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元超 《科学发展》 CAS 2017年第2期87-93,共7页
包容性治理实质是治理理论和包容性发展理论的"合璧"。内生具有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治理过程的开放以及治理成果的共享,包容性发展回应了治理可能的"本末置换"期待,而人才是治理的最终服务对象,人的价值才是治理... 包容性治理实质是治理理论和包容性发展理论的"合璧"。内生具有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治理过程的开放以及治理成果的共享,包容性发展回应了治理可能的"本末置换"期待,而人才是治理的最终服务对象,人的价值才是治理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尺度。它回答了我们为何治理、实现怎样的治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包容性治理 -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