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志荣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诊治荨麻疹经验
1
作者 赵丹 《河南中医》 2025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冯志荣教授认为,风邪为荨麻疹的重要致病因素,秉承“治风必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核心理念,提出“血瘀风动”理论。冯教授认为,在荨麻疹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血瘀”和“风动”是两大重要致病因素,“风动”为标,“血瘀”为本。将荨麻疹的... 冯志荣教授认为,风邪为荨麻疹的重要致病因素,秉承“治风必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核心理念,提出“血瘀风动”理论。冯教授认为,在荨麻疹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血瘀”和“风动”是两大重要致病因素,“风动”为标,“血瘀”为本。将荨麻疹的病机分为热灼血瘀、寒凝血瘀、血虚滞瘀,以“治血则内风熄,祛风则外风去”为治则。在治疗时,分别予以凉血、温经、养血之法,并以活血祛风法贯穿治疗始终。热盛血瘀证常用方剂为清营汤或消风散加减,寒凝血瘀证常用方剂为麻黄桂枝各半汤或当归四逆汤加减,血虚风燥证常用方剂为当归饮子加减。此外,冯教授还重视预防调护,在实际临床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严谨态度,充分考虑地域、时令、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血行风自灭” 活血祛风法 “血瘀风动” 冯志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中医李果烈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分期论治帕金森病经验
2
作者 俞新浪 张家康 +3 位作者 崔琪 刘晓宇 徐成成 陆艳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前,临床上帕金森病大多从脏腑辨证、阴阳辨证等角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为了不断发展完善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李果烈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理论基础,从全新的视角基于“血... 目前,临床上帕金森病大多从脏腑辨证、阴阳辨证等角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为了不断发展完善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李果烈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理论基础,从全新的视角基于“血的转化”详细论述了帕金森病的病机演变规律,认为帕金森病的进展过程就是“风动”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风动”的变化过程就是“血”的转化过程,其发展大致沿“血热”-“血瘀”-“血虚”的方向不断进展。因此,李老在帕金森病的早中晚期调节阴阳的同时分别配伍凉血、活血、补血的理血药物。核心治法为早期滋阴清热,凉血息风;中期阴阳双补,化瘀止颤;晚期温补肾阳,补益气血。李果烈教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辨证论治,将该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获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名医经验 病机 辨证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健教授基于“治风先治血”论治小儿慢性荨麻疹经验
3
作者 何川南 郑健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荨麻疹是儿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发无定处,时隐时现,并伴有剧烈瘙痒,皮疹一般能自行消退,不会留下痕迹,但部分患儿病情易反复、... 荨麻疹是儿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发无定处,时隐时现,并伴有剧烈瘙痒,皮疹一般能自行消退,不会留下痕迹,但部分患儿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根据病程长短,每周发作≥2次,持续≥6周者为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病程长,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慢性荨麻疹 四物消风饮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治民 林熙明 +1 位作者 邓欢欢 林长青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风瘙痒”的范畴。风邪是造成皮肤瘙痒的最主要病理因素。“治风先治血”理论被广泛用于治疗以风证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以血病为因,风病...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风瘙痒”的范畴。风邪是造成皮肤瘙痒的最主要病理因素。“治风先治血”理论被广泛用于治疗以风证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以血病为因,风病为果;以阴虚内热、伤津耗血为本,津血耗伤、内生风邪为标的病机特点,并从“调血消风治其标,滋阴养血求其本,兼顾他邪防生变”三个层面论治本病,为中医药理论指导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病机特点 临床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世增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分期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5
作者 朱英豪 吴佳琦 +1 位作者 段晓征 朱世增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朱世增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机关键是风邪和瘀血,提出风是内外邪风,血是络脉瘀血和脏腑血虚,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提出“诸般哮证皆因气壅,止哮贵在理血息风”,主张分期论治。哮即发主攻邪,发作期息风活血,化瘀定喘,常以血府逐瘀汤、桃... 朱世增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机关键是风邪和瘀血,提出风是内外邪风,血是络脉瘀血和脏腑血虚,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提出“诸般哮证皆因气壅,止哮贵在理血息风”,主张分期论治。哮即发主攻邪,发作期息风活血,化瘀定喘,常以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为基础,配合“风药”与“血药”进行加减治疗;哮已缓主固本,缓解期养血和血,固护营卫,常用玉屏风散、肾气丸,配合蛤蚧与皂荚、熟地黄与何首乌等对药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病 分期 朱世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探讨白彦萍治疗皮肤瘙痒诸症的经验
6
作者 吴豆豆 陈柏林 +4 位作者 蔡锐 刘家邑 刘茜玮 周相男 白彦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82-85,共4页
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探讨白彦萍教授治疗皮肤瘙痒诸症的经验。白教授临床诊治皮肤瘙痒诸症常着眼于风血辨证。从疾病成因、病因论治及用药方法均可见“治风先治血”之法的运用。并附验案2则。
关键词 皮肤病 瘙痒症 神经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中医药疗法 专家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泽龙基于“治病先治心”理论诊治失眠经验
7
作者 方杨 刘成 +2 位作者 吴宝珍 扶姣梅 贺泽龙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39-41,共3页
介绍贺泽龙教授基于“治病先治心”理论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贺教授认为失眠的主要病因可以责之于五志不调,主要分为心神失养、心火亢盛、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证,并分别确立滋阴养血,宁心安神、清心泻火,安神助眠、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介绍贺泽龙教授基于“治病先治心”理论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贺教授认为失眠的主要病因可以责之于五志不调,主要分为心神失养、心火亢盛、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证,并分别确立滋阴养血,宁心安神、清心泻火,安神助眠、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滋养心脾,补益安神安的治法,以安和五脏,调畅情志,使身心同调,气机通达,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附效案1则,以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名医经验 贺泽龙
原文传递
结合案例浅析矿山裸露高陡边坡治理修复复绿工程
8
作者 缑恒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061-064,共4页
为实现历史遗留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和振兴赣南苏区提出的“构筑南方屏障,建设生态赣州”的治理目标,江西某钨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矿场周边因采矿活动形成的高陡裸露边坡进行工程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复绿工程,裸露边坡处于矿区... 为实现历史遗留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和振兴赣南苏区提出的“构筑南方屏障,建设生态赣州”的治理目标,江西某钨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矿场周边因采矿活动形成的高陡裸露边坡进行工程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复绿工程,裸露边坡处于矿区视觉敏感地段,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很大影响,通过治理矿山和旅游都可得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土喷播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血先治风”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明杰 黄淑芬 +3 位作者 罗在琼 郑国庆 陈福安 吴正国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3年第9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风” 临床应用 研究 血瘀证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艳丽教授基于“治风先治血”探讨芪归润燥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晗 张天博 +4 位作者 曲韵 刘馨 王晶晶 姚春海 宋艳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本文介绍宋艳丽教授从“治风先治血”角度辨治特应性皮炎经验。宋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包括血虚、血燥、血瘀、血热生风等,临床采用益气生血、养阴润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治法,并应用经验方芪归润燥方治疗,效果明显。因此... 本文介绍宋艳丽教授从“治风先治血”角度辨治特应性皮炎经验。宋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包括血虚、血燥、血瘀、血热生风等,临床采用益气生血、养阴润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治法,并应用经验方芪归润燥方治疗,效果明显。因此,本文简要阐述“治风先治血”的理论内涵,并基于此探讨特应性皮炎相关病因病机,归纳本病“血”的虚实变化,进而引出宋教授应用芪归润燥方治疗本病的临床见解,侧重探讨组方思路和用药特色,并举验案,以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血虚风燥 芪归润燥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旴江医家“治风先治血”思想探骊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来勇 涂国卿 汤群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5-586,共2页
从血燥须用养血之剂则风不除而血去论述肝风血燥热者不宜使用天麻须用养血药物,得血则燥自灭;从贼风偏枯先宜养血方论述中风的内虚病因,也可看作补阳还五汤的先声;从阴阳两竭抽搐先治血论述凡误汗、失血、泄泻、痘疹以及产后老弱小儿诸... 从血燥须用养血之剂则风不除而血去论述肝风血燥热者不宜使用天麻须用养血药物,得血则燥自灭;从贼风偏枯先宜养血方论述中风的内虚病因,也可看作补阳还五汤的先声;从阴阳两竭抽搐先治血论述凡误汗、失血、泄泻、痘疹以及产后老弱小儿诸人阴血失守先当治血养阴,进而探骊旴江医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学术思想及意义,论证旴江医家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经典理论的特殊贡献,考证旴江医家对于确立和发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临床准则起到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医家 陈自明 思想探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在针灸治疗行痹中之我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岩 周震 +1 位作者 孟凡征 李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7期5-6,共2页
许多针灸教科书中存在“治疗行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的处方及治则的观点,行痹的成因应当是外风为主,李中梓《医宗必读.痹》中:“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 许多针灸教科书中存在“治疗行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的处方及治则的观点,行痹的成因应当是外风为主,李中梓《医宗必读.痹》中:“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原文尤指用药,针灸虽可应用这一理论,但是又有着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后世医家虽多有引用,但是这条治则主要适用于内风,且在内科方剂中多有体现,笔者认为造成针灸教科书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断章取义,并提出临床该病的针灸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风自灭” 行痹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论治行痹述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天贵 王炳恒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5期965-968,共4页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及典型病案,对“行痹”的发病特点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机制进行了整理、归纳及探讨,以期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行痹的病机形成系统认知。风为百病之长,行痹发病以风邪为主,由...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及典型病案,对“行痹”的发病特点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机制进行了整理、归纳及探讨,以期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行痹的病机形成系统认知。风为百病之长,行痹发病以风邪为主,由外因和内因共同致病。风与血密切相关,风致血病,血治风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涵义有三:一为调理血促使体内之风祛除;二为制约风药的燥烈;三为通过治血使集体无法生成内风,同时外风难袭。历代医家治疗行痹时广泛应用该理论,但各有特点。该理论适用于行痹治疗,亦可于多种痹证的治疗中应用,包括善后调理。治疗行痹时,须根据病机,治风时首先治血,但不可仅仅治血,常多法合用进而达到血行风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痹 血行风自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风先治血理论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运用阐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成辉 任宝琦 黄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9-81,共3页
在晁恩祥教授以风论治哮喘的基础上,结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探讨活血、补血、凉血疗法在哮喘中的应用:从血论治过敏性皮炎如荨麻疹、湿疹具有良好效果,肺皮同病理论下,亦可应用于哮喘;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均有使用活血通络法治... 在晁恩祥教授以风论治哮喘的基础上,结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探讨活血、补血、凉血疗法在哮喘中的应用:从血论治过敏性皮炎如荨麻疹、湿疹具有良好效果,肺皮同病理论下,亦可应用于哮喘;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均有使用活血通络法治疗哮喘的经验和临床研究。活血类药物如川芎、丹参、三七、银杏叶、桃仁、红花、牛膝、红景天等,从中医整体观和久病必瘀机理,可贯穿哮喘急性期和缓解期全病程,无论寒热虚实,标本兼治;补血类药物如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阿胶、紫河车等,从体质调节理论和久病必虚,适用于哮喘缓解期,改善预后,治本为主;凉血类药物如生地黄、玄参、丹皮、赤芍、紫草等,从热极生风理论,可应用于阴虚质哮喘、热哮等,佐助为主。重视从血论治哮喘,正确使用活血、补血、凉血药物在哮喘不同证候和状况中,可明显改善症状和获取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咳先治气的中医机理及临床运用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薛艳 张炜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4-17,共4页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咳嗽的关键病机,气病生痰、痰阻气机常致肺失宣肃发为咳嗽。止咳化痰为咳嗽的重要治法,再论止咳、化痰之法,则以"治气"为要--或益气、温气、纳气以复肺脾肾之机能而化痰止咳,抑或理气、降气、清气以调肝胃...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咳嗽的关键病机,气病生痰、痰阻气机常致肺失宣肃发为咳嗽。止咳化痰为咳嗽的重要治法,再论止咳、化痰之法,则以"治气"为要--或益气、温气、纳气以复肺脾肾之机能而化痰止咳,抑或理气、降气、清气以调肝胃肺(大肠)之气机进而止咳化痰。临证宜深谙"治咳先治气"的中医机理,重视治气在咳嗽治疗中的关键作用,灵活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化痰止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风先治血”应用于中风病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腾 聂志玲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7期1097-1097,1106,共2页
1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中风的发病虽然有外风与内风之说,但其病理性质乃属于本虚标实证,其中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导致卒中。中风... 1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中风的发病虽然有外风与内风之说,但其病理性质乃属于本虚标实证,其中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导致卒中。中风病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痨先实脾论培土生金在肺痨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庆银 张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733-735,共3页
中医治疗肺痨着眼于整体,提出"治痨先实脾",即以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痨,通过补益肺气,使气血得充,生化有源,疾病向愈。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辨证论治,使金水相生,阴阳协调。从"治痨先实脾"论"培土生金&... 中医治疗肺痨着眼于整体,提出"治痨先实脾",即以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痨,通过补益肺气,使气血得充,生化有源,疾病向愈。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辨证论治,使金水相生,阴阳协调。从"治痨先实脾"论"培土生金",能加强中医药在肺痨病治疗中的作用,有效减少西药治疗的毒副作用,并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从整体着眼,中西医结合抗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生金 实脾 肺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风先治血试述血府逐瘀汤在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家成 常静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91-94,共4页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最早由南宋陈自明提出,后世医者在此基础上拓展发挥为从血治疗外风和内风相关疾病并获得一定疗效。作者在临证时常使用血府逐瘀汤从“治血”的角度治疗颤病这一“风证”而屡屡获效,总结分析后认为:颤病之...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最早由南宋陈自明提出,后世医者在此基础上拓展发挥为从血治疗外风和内风相关疾病并获得一定疗效。作者在临证时常使用血府逐瘀汤从“治血”的角度治疗颤病这一“风证”而屡屡获效,总结分析后认为:颤病之形成,多因肝之气血阴阳失调、肝气疏泄失常而致经脉血瘀,经脉血瘀再逢肝气过盛,肝气受阻不能畅行,遂鼓动于筋脉肌肉中,使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而生颤病;治疗当用活血之法疏通气行之路,即“治风当治气,治气须行血,血行载气去,气散则风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风自灭 血府逐瘀汤 风证 颤病 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风先治血之皮肤病验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宝宽 周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7-18,共2页
目的:总结以治血为主、疏风为辅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证属血虚风燥证之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结果:养血和血为主,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获得了理想效果。结论:以当归饮子为主方,治疗... 目的:总结以治血为主、疏风为辅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证属血虚风燥证之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结果:养血和血为主,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获得了理想效果。结论:以当归饮子为主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疗效满意,可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荨麻疹 湿疹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病先治”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甘欣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1-92,共2页
根据“未病先治”的治疗法则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小柴胡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柴胡汤通过激活巨噬细胞的功能 ,增强机体非... 根据“未病先治”的治疗法则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小柴胡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柴胡汤通过激活巨噬细胞的功能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 ,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杀灭微小残留病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中医 免疫 小柴胡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