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何鸟飞 赵绪涛 +1 位作者 李开祥 杜德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除用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用油外,油菜还可以作饲料、绿肥、生物柴油等多功能用途。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油菜选育效率,加快...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除用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用油外,油菜还可以作饲料、绿肥、生物柴油等多功能用途。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油菜选育效率,加快了油菜产业的育种进程,使得我国油菜育种进入高速稳步发展的状态,对油菜高产、抗逆及高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为主要内容,比较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传统育种的优缺点,介绍了常见的分子标记的类型及特点,分别从油菜产量、品质、抗逆育种、适宜生育期、适应机械化收割、油菜观花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品种选育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给油菜育种提供的便利,同时分析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方面的局限性,展望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一步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为后续我国油菜高效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DNA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油菜育种态势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 陈春燕 +1 位作者 唐莎 何希德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油菜是四川省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在摸清四川省油菜生产发展现状及油菜育种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油菜育种发展态势,以促进四川省油菜育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油菜育种 发展态势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抗寒性和寒旱区油菜育种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积铭 张耀文 +3 位作者 郭安强 翟兰菊 李和平 李爱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1-144,共14页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进展,对寒旱区冬油菜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从选择指标与方法、遗传规律、选育方法、筛选效果、种质分类、分子机理研究等6个方面和选育方法、育成品种、品种的抗寒性分级和品种的...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进展,对寒旱区冬油菜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从选择指标与方法、遗传规律、选育方法、筛选效果、种质分类、分子机理研究等6个方面和选育方法、育成品种、品种的抗寒性分级和品种的适应性筛选等4个方面分别对冬油菜的抗寒性、抗寒性品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途径创制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筛选出核心种质、开展抗寒机理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构建育种体系多途径开展抗寒性品种选育、综合筛选提高品种的适应性、推行配套栽培技术促进品种产量水平的发挥提高效益等6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寒旱区油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寒旱区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后利 《作物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5-7,15,共4页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油菜育种是以产量和熟期为育种主要目标,育成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品种200余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了甘蓝型改良品种30余个,推广面积在百万亩以上有10余个优良品种,使我国在世界上成为甘蓝型油菜面积最大的...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油菜育种是以产量和熟期为育种主要目标,育成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品种200余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了甘蓝型改良品种30余个,推广面积在百万亩以上有10余个优良品种,使我国在世界上成为甘蓝型油菜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到1985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已达4.938千公顷,总产量5.815千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黄籽油菜 芥菜 复果 白菜类蔬菜 甘蓝型油菜 油菜育种 白菜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菜育种和产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莫鉴国 余勤 +1 位作者 李万渠 彭云强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4-5,共2页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菜籽油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用油,约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40%.目前,我国年消费食用植物油约2 300万t,但自产不到1 000万t(其中菜籽油约450万t),自给率约占40%多,自给安全水平低.我国油菜育种经历了系统选育、...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菜籽油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用油,约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40%.目前,我国年消费食用植物油约2 300万t,但自产不到1 000万t(其中菜籽油约450万t),自给率约占40%多,自给安全水平低.我国油菜育种经历了系统选育、常规育种、品质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以及目前的"品质+杂优"等阶段,品种潜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使得我国油菜单产从1949年的32.5 kg/亩提高到2008年的120 kg/亩左右,新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单产达到了200 kg/亩以上.在我国油菜育种和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本文仅就其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硫苷含量 早熟油菜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萨如拉 《西藏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从控制油菜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起源及分类、辅助育种、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油菜育种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品质分析方法
7
作者 王宁惠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3,共2页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北方和南方均有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双低油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各地油菜育种单位相继开展了品质分析工作。由于芥酸、硫甙的含量均是受有关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在油菜育种工作中...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北方和南方均有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双低油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各地油菜育种单位相继开展了品质分析工作。由于芥酸、硫甙的含量均是受有关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在油菜育种工作中.需要对大量的杂交后代进行品质分析.以筛选出优质的单株或单粒种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油菜育种单位相继开展了油菜品质分析工作.由于不断地提高技术和改进方法.使油菜品质分析的检测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油菜品质分析项目主要有含油量、芥酸、脂肪酸组分、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品质分析 硫代葡萄糖甙 种植面积 脂肪酸组分 油料作物 油菜产业 遗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油菜育种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英 冯志峰 +3 位作者 习广清 谌国鹏 罗纪石 郝兴顺 《汉中科技》 2010年第5期17-19,共3页
阐述了汉中油菜育种科研经历的五个阶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60年代初,为常规育种阶段,选育出了常规品种早丰系列,为汉中的油菜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90年代末,从常规育种转入杂交育种阶段,引进试验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替换了早丰... 阐述了汉中油菜育种科研经历的五个阶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60年代初,为常规育种阶段,选育出了常规品种早丰系列,为汉中的油菜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90年代末,从常规育种转入杂交育种阶段,引进试验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替换了早丰系列,成为全市主推品种。本世纪初.推广双低油菜品种,制定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规程,使汉中油菜生产上了新的台阶。20064年开展了品质育种。通过细胞质不育系选育,选育出312A,通过省品种审定;保持系、恢复系改良和选育取得较好进展。运用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改良保持系、恢复系1200余份,利用36份。杂交育种取得成果,2008年推荐汉油杂07-1、汉油杂06-8两个杂交组合,参加全省区试,表现优良。在创造种质资源和培育油菜新品种途径上,正在开展染色体杂交技术应用和小孢子培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油菜育种 种研进展 五个育种阶段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河南省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程辉 王友华 +4 位作者 蓝黎明 余新春 胡建涛 严德远 何道君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15-16,共2页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1~2005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信阳试点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角粒数>主花序角数>主花序长度>总角数>株高>主花序角长>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结角密度>分枝部...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1~2005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信阳试点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角粒数>主花序角数>主花序长度>总角数>株高>主花序角长>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结角密度>分枝部位>千粒重>不育株率。说明在河南省与油菜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主要性状为角粒数、主花序角数、主花序长度,并以此确定了河南省油菜杂交组合及高产品种的选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油菜育种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在转基因油菜育种方面的应用
10
作者 张凤丽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5期35-35,共1页
一、转化的目的基因 (一)转化品质改良基因 1、油菜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改良。通常情况下,种子中的油脂和蛋白质占有量分别为40%和20%,种子中的贮藏蛋白主要为napin和cruciferin。Kohno—Murase等将编码napin蛋白的反义基因导入w... 一、转化的目的基因 (一)转化品质改良基因 1、油菜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改良。通常情况下,种子中的油脂和蛋白质占有量分别为40%和20%,种子中的贮藏蛋白主要为napin和cruciferin。Kohno—Murase等将编码napin蛋白的反义基因导入wester,发现转基因后代种子中cruciferin的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4~1.5倍,但蛋白质的增加,并没有影响种子脂肪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后代 油菜育种 分子遗传学 实验技术 种子贮藏蛋白 应用 种子脂肪酸 目的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洒下丰收喜 油菜花开一生情——记著名油菜育种家邹崇顺研究员
11
作者 李震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7期1-1,5,共2页
金黄的油菜田里常有一位身材高大的学者往返穿梭、百般忙碌着:江南数省的高产油菜基地里都留下了他深情的脚步和辛勤的汗水。如果说国家领导人颁发的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鲜红烫金证书,见证了邹崇顺这位育种专家的功绩;那么万千... 金黄的油菜田里常有一位身材高大的学者往返穿梭、百般忙碌着:江南数省的高产油菜基地里都留下了他深情的脚步和辛勤的汗水。如果说国家领导人颁发的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鲜红烫金证书,见证了邹崇顺这位育种专家的功绩;那么万千农民脸上丰收的笑意和感激的话语,则成全了他一生的理想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研究员 油菜 国家科技进步奖 阳光 国家领导人 育种专家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油菜育种的开拓者——记油菜育种专家李殿荣研究员
12
作者 常红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9期1-1,共1页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是我国著名油菜育种专家。他从事油菜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35年来,先后育成秦油2号、秦优7号等11个油菜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产油菜籽51.4亿kg,新增产值120亿元,为我国的油菜科研和生产发...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是我国著名油菜育种专家。他从事油菜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35年来,先后育成秦油2号、秦优7号等11个油菜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产油菜籽51.4亿kg,新增产值120亿元,为我国的油菜科研和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育成的油菜品种,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以上成果奖8项、油菜育种技术发明专利4项和植物新品种权1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育种专家 研究员 三系杂交 开拓者 植物新品种权 油菜品种 发明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春凤 《湖南农业》 2012年第5期29-29,共1页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各国都致力于油菜的育种工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油菜育种中。分子标记是指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也即可识别的等位基因或基因组中任...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各国都致力于油菜的育种工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油菜育种中。分子标记是指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也即可识别的等位基因或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相对差异的片断。在遗传学中,分子标记主要应用于连锁分析、遗传作图、基因定位、序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技术 油菜育种 应用 分子生物学 遗传多态性 油料作物 育种工作 生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油菜育种创新团队简介
14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浙江大学油菜育种创新团队由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周伟军教授领衔,秉承前辈沈惠聪教授,在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培育和综合利用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服务“三农”、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开展油菜新品种培育和美丽... 浙江大学油菜育种创新团队由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周伟军教授领衔,秉承前辈沈惠聪教授,在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培育和综合利用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服务“三农”、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开展油菜新品种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10多年来,该团队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如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Wallace Cowling、德国波恩大学Annaliese Mason、华中农业大学邹珺、浙江理工大学许玲)合作,采用芸薹属种间杂交、胚挽救、分子聚合育种等前沿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4篇入选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科学指标 高被引论文 德国波恩大学 油菜育种 新品种培育 学术期刊 创新团队 工程院院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油菜育种团队简介
15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0-1500,共1页
浙江农业科学院油菜育种组主要从事甘蓝型油菜高产、高油份、高油酸、早熟、黄籽油菜常规种、杂交种的选育和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承担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成果转化、省重大油菜育种专项、省重点"... 浙江农业科学院油菜育种组主要从事甘蓝型油菜高产、高油份、高油酸、早熟、黄籽油菜常规种、杂交种的选育和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承担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成果转化、省重大油菜育种专项、省重点"三农五方"推广项目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育成油菜新品种18个,其中13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油菜产业 常规种 机械化生产 栽培技术 推广项目 品种审定 双低油菜 油份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的油菜育种
16
作者 刘琦 《世界农业》 1983年第5期17-19,共3页
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油菜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约340万公顷,单产为每公顷1.1—1.3吨(折合每亩150—180斤)。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各占50%,均属春性类型,全生育期为90—105天。 加拿大于1943年开始种植油菜,主要供工业用,五十年代才开始榨... 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油菜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约340万公顷,单产为每公顷1.1—1.3吨(折合每亩150—180斤)。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各占50%,均属春性类型,全生育期为90—105天。 加拿大于1943年开始种植油菜,主要供工业用,五十年代才开始榨油食用。随着油菜生产和加工工业的发展,菜油和菜籽饼的品质问题愈来愈令人关注,其原因是常规油菜品种的菜油芥酸含量高。科学实验证明,高芥酸影响雄性小白鼠的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菜籽饼 加拿大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油菜品种 芥酸含量 葡萄糖 双低品种 芥子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凡的脚步——记优秀共产党员、油菜育种专家侯国佐
17
作者 景伯平 《党的生活(贵州)》 2003年第7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优秀共产党员 油菜育种 杂交油菜制种 油研七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构建油菜育种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18
作者 本刊通讯员 《内江科技》 2015年第3期17-17,共1页
本刊讯 2014年,突破性油料育种攻关团队围绕品种选育、材料创制、制种技术和配套技术四个关键,经过持续多年的协同攻关,初步构建了油菜育种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关键词 技术支撑体系 油菜育种 产业链 四川 品种选育 育种攻关 配套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油菜育种要突破高海拔瓶颈
19
《青海科技》 2015年第5期55-55,共1页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兰家村村民胡生贵种植“青杂5号“油菜已经有6年时间了,现在每亩的产量在500斤左右,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也种过‘青油14号’和’青杂3号’,现在基本都种‘青杂5号’了。这个品种产量高,也稳定,而且虫子...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兰家村村民胡生贵种植“青杂5号“油菜已经有6年时间了,现在每亩的产量在500斤左右,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也种过‘青油14号’和’青杂3号’,现在基本都种‘青杂5号’了。这个品种产量高,也稳定,而且虫子吃的少,出油率也高,2斤6两菜籽就能出一斤油,以前的品种基本都要3斤左右才出一斤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育种 青海省 高海拔 青油14号 青杂3号 产量高 互助县 出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油菜育种研究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20
《农村百事通》 2014年第9期13-13,共1页
前不久,湖北省召开2013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油菜高含油量聚合育种技术及应用”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该研究使我国油菜含油量研究和育种跃居了世界领先水平。
关键词 油菜育种 技术发明 湖北省 中国农业科学院 高油 高含油量 科技奖励 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