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唐里籍“河阳三城”考
1
作者 蒋晓春 李东岳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两宋之交的杰出画家李唐,其传世名迹《万壑松风图》《采薇图》均署“河阳李唐”款。《图绘宝鉴》将李唐籍里表述为“河阳三城”,此书虽由元末夏文彦编纂刊行,但记载李唐史料的第四卷,史源当为南宋文献,可信度较高。北朝时期陆续建成的... 两宋之交的杰出画家李唐,其传世名迹《万壑松风图》《采薇图》均署“河阳李唐”款。《图绘宝鉴》将李唐籍里表述为“河阳三城”,此书虽由元末夏文彦编纂刊行,但记载李唐史料的第四卷,史源当为南宋文献,可信度较高。北朝时期陆续建成的“河阳三城”,至唐、宋继续维持北城、中滩城、南城夹岸而城之形态,中以两段浮桥连锁,相关情况可由日本入华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所载内容印证。成寻巡礼五台山途经河阳三城,时中滩城已毁,经考,北城位于今河南孟州市区以南之黄河滩地,南城则位于对岸,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扣马村北黄河滩地一带。李唐赴都城东京开封前曾活动于河阳南、北二城间,故《图绘宝鉴》采信李唐里籍为河阳三城的表述,较一般认为的河阳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唐 《图绘宝鉴》 河阳三城 河阳 孟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家河阳坡段河道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2
作者 方军 《甘肃科技》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近年来,兰州市加快市级河流治理,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蔡家河阳坡段河道防洪能力不达标、“四乱”问题频发、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沿线脏乱差、生态环境恶化和河道行洪不畅等现状,通过建设护岸工程、建筑物工程和... 近年来,兰州市加快市级河流治理,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蔡家河阳坡段河道防洪能力不达标、“四乱”问题频发、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沿线脏乱差、生态环境恶化和河道行洪不畅等现状,通过建设护岸工程、建筑物工程和景观工程等河道治理措施,整治河槽、归顺水流,消除安全隐患,达到行洪标准,提升抗御洪水能力,保护皋兰县城及沿河企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达到河道治理预期效果,使周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为蔡家河皋兰县城段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幸福河湖创造必要条件。同时,通过多年河道治理启示,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今后兰州市市级河流、重点山洪沟道乃至其他类似区域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河道 效果评价 蔡家河阳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百年的绩奏河阳碑
3
作者 栾金灏 常斌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5年第8期17-17,共1页
在山东大学济阳区博物馆内,矗立着一通绩奏河阳碑,这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济阳沿河一带公民赠送给济阳县知事萧俊彩(字星甫),颂扬他治理黄河取得佳绩的颂德碑。绩奏,与奏绩意义相当,意为取得成绩,建立功绩。河阳,是济水之阳--济阳的地名... 在山东大学济阳区博物馆内,矗立着一通绩奏河阳碑,这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济阳沿河一带公民赠送给济阳县知事萧俊彩(字星甫),颂扬他治理黄河取得佳绩的颂德碑。绩奏,与奏绩意义相当,意为取得成绩,建立功绩。河阳,是济水之阳--济阳的地名代表。绩奏河阳,即歌颂在济阳建立的丰功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奏河阳 民国十三年 济阳 颂德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阳古民居:“稀罕”河阳耕读古村
4
作者 陈平(文/图) 《地图》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坐落于浙江省丽水市缉云县新建镇河阳村的河阳古民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浙中婺派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江南古村落活化石”。其拥有明清时期十大宗族庄园式民居建筑群和15座祠堂,幽深的巷道,蜿蜒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千年的故事。
关键词 浙中婺派建筑 明清时期 河阳古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河阳山歌中的依字行腔现象
5
作者 许珈闻 《当代音乐》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河阳山歌流传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东南部,是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研究对河阳山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发现,依字行腔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题材的河阳山歌中,是吴歌的典型特征之一... 河阳山歌流传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东南部,是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研究对河阳山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发现,依字行腔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题材的河阳山歌中,是吴歌的典型特征之一。当然,如同连读变调、装饰音等因素也会影响曲调走向。同时,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有声非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音乐 河阳山歌 依字行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根乡土中国 对话城乡关系:开启“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新型学术模式”--首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龚伟亮 张志华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152,共8页
以"构建平衡互哺的城乡关系"为主题的首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于2015年3月26日至3月30日成功举办,引发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反响。这是一次"植根乡土中国,对话城乡关系"的学术盛会。学术周... 以"构建平衡互哺的城乡关系"为主题的首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于2015年3月26日至3月30日成功举办,引发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反响。这是一次"植根乡土中国,对话城乡关系"的学术盛会。学术周不仅以饱满议程和丰富安排为城乡政策制定者、乡村建设实践者及乡土中国研究者搭建了探索与对话的平台,更凭借高远立意和精心组织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创新范式和方法论,从而为世界传播学术做出独特贡献提供了重要契机。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启了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新型学术模式。其与众不同的知识视野、问题意识、行动理念和"跨界"实践必将给新闻传播学界带来深远影响和长久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乡土中国 河阳论坛 乡村建设 创新
原文传递
河阳山歌文化论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跃华 尹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2,共2页
河阳山歌产生于张家港的河阳山一带,是当地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它带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和吴文化特性,2006年作为吴歌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将从河阳山歌的发展脉络、生态人文背景和传承方式几个... 河阳山歌产生于张家港的河阳山一带,是当地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它带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和吴文化特性,2006年作为吴歌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将从河阳山歌的发展脉络、生态人文背景和传承方式几个方面加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河阳山歌 人文环境 斫竹歌 音乐特征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阳山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磊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62-69,共8页
河阳山歌是吴歌中的一个重要支脉,是吴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从河阳山歌的起源、河阳山歌的主要内容与音乐特点以及河阳山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河阳山歌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古村落文化中的设计伦理现象——以浙江缙云河阳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斌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4,共4页
本文以河阳古村落文化为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古村落文化中的设计伦理现象,揭示了设计在古人生态伦理意识、氏族伦理关系以及伦理行为中的作用与影响,以期了解中国传统设计思维并在现实设计实践中得以借鉴。
关键词 河阳 古村落文化 伦理 设计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阳山歌社会功能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红霞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63,168,共3页
一、增强族群认同 河阳山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是风凰地区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张家港市乃至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个艺术标本。在数千年的传唱历史中,河阳人民的生活痕迹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们的歌声也飞越了岁月的沧桑,在日... 一、增强族群认同 河阳山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是风凰地区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张家港市乃至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个艺术标本。在数千年的传唱历史中,河阳人民的生活痕迹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们的歌声也飞越了岁月的沧桑,在日积月累中汇成了河阳山歌的大海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阳 社会功能 山歌 族群认同 风格独特 地区文化 民间音乐 张家港市
原文传递
听取“乡土文化复兴”的蛩音——第二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活动评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伟亮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4-154,共1页
2016年10月9日~12日,由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赵月枝策划和组织,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主办、丽水市瓯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协办,中国传媒大学... 2016年10月9日~12日,由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赵月枝策划和组织,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主办、丽水市瓯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协办,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支持的2016年批判传播学年会与第二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活动,在浙江缙云这个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古老山区小县成功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阳 文化复兴 政治经济学研究 乡村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 山区小县 加拿大国家 人文研究 康奈尔 科研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阳宣卷及其曲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玉香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4,共4页
河阳宣卷是流传于张家港市南部地区以河阳山为中心的一种民间地方曲艺,是张家港市的宣卷代表。它起源于古老的佛教音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于江苏、浙江和上海等江南地区广泛流行。这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存在&qu... 河阳宣卷是流传于张家港市南部地区以河阳山为中心的一种民间地方曲艺,是张家港市的宣卷代表。它起源于古老的佛教音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于江苏、浙江和上海等江南地区广泛流行。这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存在"接力断层"、"青黄不接"等现实问题。宣卷曲调是江南诸多戏剧曲调的重要源头之一,加强河阳宣卷及其曲调的研究,对保护、传承这一江南民间传统艺术瑰宝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阳宝卷 宣卷 说唱 宣卷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阳山歌”的文化传承与音乐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行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83-285,226,共4页
河阳山歌生长于江南水乡,有着丰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和吴文化传统,"吴侬软语"的乡音以及明媚的江南盛景,赋予了河阳山歌清新秀丽的旋律风格、委婉曲折的旋律进行和古朴厚重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河阳山歌 文化蕴涵 吴文化 文化传统 音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河阳古村落研究之方法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斌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3,共3页
古村落是历史的屐痕,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古村落多是采用按照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项研究,而我们则是按照内在的精神气脉来研究缙云河阳古村。研究思路是以问题为中心,采用层层追问的方式,来探讨古村落遗存物之间的精神关联;研究... 古村落是历史的屐痕,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古村落多是采用按照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项研究,而我们则是按照内在的精神气脉来研究缙云河阳古村。研究思路是以问题为中心,采用层层追问的方式,来探讨古村落遗存物之间的精神关联;研究方法是"以神驭物",即以河阳朱氏家族的精神气脉来驾驭古村落研究材料。做到"以神驭物",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洞察古人的内心深处,把握古村落的精神气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河阳 研究方法 以神驭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文化融入导游业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创新研究——以导游讲解张家港市河阳山歌馆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汝金珠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3,共5页
河阳山歌作为优秀的地方非遗文化,蕴含着导游业务课程思政的重要育人资源。将地方非遗文化融入导游讲解课程实践教学之中,探索以“河阳山歌+传承人工作室+实训”为特色的教学路径,将山歌教学与导游讲解人才培养机制相统一,构建导游业务... 河阳山歌作为优秀的地方非遗文化,蕴含着导游业务课程思政的重要育人资源。将地方非遗文化融入导游讲解课程实践教学之中,探索以“河阳山歌+传承人工作室+实训”为特色的教学路径,将山歌教学与导游讲解人才培养机制相统一,构建导游业务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歌文化 河阳山歌 思政元素 导游讲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初盛唐歌行与七言短歌的同构现象——兼论日本七言短歌“河阳十咏”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8,共9页
七言短歌是一种独立的诗歌体式,它源于汉代歌谣,兴盛于萧梁,与同在梁代兴起的齐梁体歌行关系紧密,两者体量不同,前者精于用短,后者善于用长,但在创作手法上呈现出同构性。入唐之后,七言短歌未被七绝取代,稳定地保持着自身的特点及其与... 七言短歌是一种独立的诗歌体式,它源于汉代歌谣,兴盛于萧梁,与同在梁代兴起的齐梁体歌行关系紧密,两者体量不同,前者精于用短,后者善于用长,但在创作手法上呈现出同构性。入唐之后,七言短歌未被七绝取代,稳定地保持着自身的特点及其与初盛唐歌行的同构性,继续发展。日本平安朝"河阳十咏"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七言短歌,在体式上与中土七言短歌相近,与平安朝齐梁体歌行也呈现出一定的同构性,但又具有平安诗歌"赋题"的共性。像"河阳十咏"一样留存于域外的独特诗歌体式,或许可以成为反观古代诗歌体式问题以及钩沉辑佚那些被忽视的文体现象的宝贵参考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短歌 初盛唐歌行 河阳十咏” 中日汉诗比较 诗体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山水格局正误解读——以浙江省缙云县河阳村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铁城 《华中建筑》 2007年第4期93-96,共4页
该文专题研究古村落自然生态环境格局,以浙江省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为全例,具体分析了村落选址的合理性和后人改造时的重大错误,特别提醒令人要慎重对待村落、城镇的自然遗产的识读和保护利用。
关键词 河阳 自然山水格局 正误分析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阳古村落人文景观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斌 王蓓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7-71,共5页
河阳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血缘古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章从村落的选址、规划布局、民居建筑等物质层面进行分析,以求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河阳人的人文思想和宗族观念,揭示出其中蕴含的人文景观内涵及其文化价值。
关键词 河阳 古村落 人文景观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跨界的立体式学术研讨新模式——第三届河阳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伟亮 《全球传媒学刊》 2017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第三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活动以"文化主体性与乡村发展:国家、市场与民间的联动"为主题,设置了村庄考察、专题报告、专题讨论、特设专场和总结圆桌等环节。本次活动在结构上结合了论文工作坊和论... 第三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活动以"文化主体性与乡村发展:国家、市场与民间的联动"为主题,设置了村庄考察、专题报告、专题讨论、特设专场和总结圆桌等环节。本次活动在结构上结合了论文工作坊和论坛形式,参加研讨的论文以2016年在"传播、文化与全球南方"国际联合暑期班期间通过团队调研形成初稿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为主,也吸收了本地学者的多篇文章,体现了融合不同学术目标的创新实践。不同的环节角度不同、各具关怀、精彩纷呈,多方位阐释了论坛主题,即激发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农村的内生活力,从而形成上动下顺、义利相融的国家、市场与民间的有机与良性互动。打造跨界的立体式学术研讨新模式,既是本次会议尽心设计的宗旨,也是贯穿三届河阳论坛的一种学术理念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阳论坛 文化主体性 乡村发展 跨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古典风雅艺术在河阳山歌中的独特蕴涵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丽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4,共3页
河阳山歌是江南地区民间歌舞的重要形式,也是完整保留并绵延传承吴地古典风雅意蕴的曲艺遗珠。吴地古音轻柔宛转、低亢有致,在与江南古典风雅意趣融合之后,更加具备了视听感受以及声乐价值。本文以河阳山歌中对于江南古典风雅蕴涵的传... 河阳山歌是江南地区民间歌舞的重要形式,也是完整保留并绵延传承吴地古典风雅意蕴的曲艺遗珠。吴地古音轻柔宛转、低亢有致,在与江南古典风雅意趣融合之后,更加具备了视听感受以及声乐价值。本文以河阳山歌中对于江南古典风雅蕴涵的传承、体现以及演变作为切入点,以山歌代表曲目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求全面探析这一山歌曲艺中古典风雅的独特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阳山歌 古典风雅 艺术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