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洛文化传播策略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陈静 《新闻文化建设》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河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新媒体渠道得到广泛传播,但当前传播过程中仍面临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本文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增强传播效果的关键,进而提出内容生产、受众互动和商业模式的融合策略。政府... 河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新媒体渠道得到广泛传播,但当前传播过程中仍面临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本文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增强传播效果的关键,进而提出内容生产、受众互动和商业模式的融合策略。政府的多维度角色和政策支持亦促进了河洛文化的繁荣。未来,要进一步优化传播环境,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河洛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新媒体 融合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客家祖地与河洛文化关系探究
2
作者 赖洪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宁化作为客家祖地,其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从客家文化、历史迁徙等方面揭示宁化客家文化在传承中原文化(河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客家祖地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宁化在客家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 宁化作为客家祖地,其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从客家文化、历史迁徙等方面揭示宁化客家文化在传承中原文化(河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客家祖地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宁化在客家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洛阳是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研究宁化客家祖地与洛阳及河洛文化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化 河洛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祖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河洛文化”诚征佳作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5-35,共1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000年的悠久历史,3000年的文化中心,1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续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000年的悠久历史,3000年的文化中心,1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我刊自1996年(时为《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河洛文化”栏目至今,已发表与河洛地区文化、文学、历史、考古、哲学、经济有关的稿件数百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文摘刊物全文转载多篇,曾获得李学勤、朱绍侯、高敏和王子今等知名学者赐稿并高度称赞。该栏目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为进一步强化本刊特色,把河洛文化研究“做实、做细、做深、做透”,打造本刊的学术品牌,现继续面向海内外学者诚征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人大复印资料 文摘刊物 社科学报 学术品牌 李学勤 朱绍侯 特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河洛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瑞青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研究解读河洛文化,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基于SiteSpace科学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以1984~2023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757篇河洛文化论文为...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研究解读河洛文化,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基于SiteSpace科学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以1984~2023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757篇河洛文化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发文时间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显”4个方面,探究其发展历程与现状。目前,河洛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仍有需要深入拓展的学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突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河洛文化中触摸中华民族的根脉
5
作者 李立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7期14-17,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关中文化、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4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齐鲁文化 河湟文化 关中文化 四大发明 黄河流域 《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河洛文化为底色三重沉浸式实践的社交礼仪实务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实践
6
作者 赵晓旭 肖静 +2 位作者 侯海燕 郑瑞娟 尹丹青 《环球慈善》 2024年第2期0091-0093,共3页
“这厢有礼 - 社交礼仪实务 ”课程秉承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相辅相成的原 则,培养跨学科综合性创新 型人才为目标,联合礼仪民俗专家以华夏礼仪宝典《周礼》为纲,以礼仪起源地的河洛文化为用,将上至民族国家、中 至集体、下至个人的礼... “这厢有礼 - 社交礼仪实务 ”课程秉承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相辅相成的原 则,培养跨学科综合性创新 型人才为目标,联合礼仪民俗专家以华夏礼仪宝典《周礼》为纲,以礼仪起源地的河洛文化为用,将上至民族国家、中 至集体、下至个人的礼仪知识串联,重构融汇古今中外的礼仪专题。课程立足学生对于良好的形象、举止、表达及应变 能力的礼仪需求,通过情景沉浸、角色沉浸以及地域环境沉浸的三重沉浸式实践,完成助力学生个人成长、增强文化自信、 激活弘扬文化使命的教学目标,形成了融汇中外古今,三重沉浸实践、河洛文化底色的课程思政体系。特别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部分,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双师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认同,在实践中传承。创立礼仪文化传播学生社团开展 第二课堂,并拓展相关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充分实践的空间与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沉浸式实践 社交礼仪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阎连科农民叙事中的河洛文化展示
7
作者 吉庆波 李玉华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5-20,共6页
阎连科是真正能够站在农民立场书写农民灵魂的作家之一,在展示河洛文化的过程中书写农民的苦难是其作品的一个主要表现内容。阎连科农民叙事的历史文化语境决定了河洛文化特点与作家“神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作品中代表着河洛... 阎连科是真正能够站在农民立场书写农民灵魂的作家之一,在展示河洛文化的过程中书写农民的苦难是其作品的一个主要表现内容。阎连科农民叙事的历史文化语境决定了河洛文化特点与作家“神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作品中代表着河洛文化的权力文化、伦理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使人们在进行审美分析的同时,进行现代性反思,体悟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叙事 苦难书写 河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河洛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展 任文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河洛文化富含思政元素,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要牢牢把握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英语专业的跨文化、跨语言优势,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将河洛文化有机融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构建以... 河洛文化富含思政元素,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要牢牢把握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英语专业的跨文化、跨语言优势,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将河洛文化有机融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河洛文化 地方高校 英语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洛文化传承下汉服IP品牌形象构建的研究
9
作者 王佳佳 石晶 张宁起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0期13-15,共3页
将河洛文化中的隋唐盛世、牡丹文化和诗词等元素符号在汉服中呈现与表达,并将其应用在牡丹节、龙门石窟景区建设等方面,构建汉服IP形象,有助于提高汉服品牌辨识度与价值感,提升河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河洛文化传承发展。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文化自信 汉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洛文化视角下对洛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10
作者 方德福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161-161,167,共2页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资源,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内涵丰富,是洛阳独特优势资源。文章从河洛文化定义内涵出发,阐释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梳理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给出建议:综合...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资源,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内涵丰富,是洛阳独特优势资源。文章从河洛文化定义内涵出发,阐释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梳理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给出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宣传效果;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河洛文化应用研究;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从而促进河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洛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河洛文化”诚征佳作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0-110,共1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 000年的悠久历史,3 000年的文化中心,1 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 000年的悠久历史,3 000年的文化中心,1 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我刊自1996年(时为《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河洛文化”栏目至今,已发表与河洛地区文化、文学、历史、考古、哲学、经济有关的稿件数百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文摘刊物全文转载多篇,曾获得李学勤、朱绍侯、高敏和王子今等知名学者赐稿并高度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资料 河洛文化 文摘刊物 李学勤 朱绍侯 洛阳工学院 华夏文明 特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河洛文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2
作者 姜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91-2023年间CNKI数据库中的河洛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的学术进展、研究趋势和重心转移。结果显示,过去30年中,河洛文化研究逐渐从宏观层面深化至微观层面,覆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 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91-2023年间CNKI数据库中的河洛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的学术进展、研究趋势和重心转移。结果显示,过去30年中,河洛文化研究逐渐从宏观层面深化至微观层面,覆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洛阳学、中原学、双槐树和河洛大鼓等众多领域。尽管学者之间的协同研究逐渐活跃,但合作网络的连通性仍需进一步增强,跨学科合作很有必要。在国家文化战略的支持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下,河洛文化将进一步展现其独特价值,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黄河文化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洛图》:河洛文化孕育下的人物群像塑造
13
作者 吕豪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河洛图》从民间视角出发,塑造了以康老爷子、周亭兰、康悔文以及仓爷、泡爷、马爷为代表的秉承河洛文化的人物群像。这些人物的共同特质是历经河洛文化的孕育、陶冶和熏染,以“留余”为准则,将仁义道德、诚实守信、...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河洛图》从民间视角出发,塑造了以康老爷子、周亭兰、康悔文以及仓爷、泡爷、马爷为代表的秉承河洛文化的人物群像。这些人物的共同特质是历经河洛文化的孕育、陶冶和熏染,以“留余”为准则,将仁义道德、诚实守信、家国情怀作为他们特别突出的精神内核,从而揭示了河洛康家百年兴旺发达的秘密,小说字里行间蕴藏着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正是这部作品真正的价值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佩甫 河洛图》 河洛文化 人物群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河洛文化”诚征佳作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8-78,共1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000年的悠久历史,3000年的文化中心,1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续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000年的悠久历史,3000年的文化中心,1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我刊自1996年(时为《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河洛文化”栏目至今,已发表与河洛地区文化、文学、历史、考古、哲学、经济有关的稿件数百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文摘刊物全文转载多篇,曾获得李学勤、朱绍侯、高敏和王子今等知名学者赐稿并高度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资料 河洛文化 文摘刊物 李学勤 朱绍侯 洛阳工学院 华夏文明 特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河洛文化”诚征佳作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34,共1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000年的悠久历史,3000年的文化中心,1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续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5000年的悠久历史,3000年的文化中心,1600年的帝王之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河洛文化。河洛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并将继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我刊自1996年(时为《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河洛文化”栏目至今,已发表与河洛地区文化、文学、历史、考古、哲学、经济有关的稿件数百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文摘刊物全文转载多篇,曾获得李学勤、朱绍侯、高敏和王子今等知名学者赐稿并高度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资料 河洛文化 文摘刊物 李学勤 朱绍侯 洛阳工学院 华夏文明 特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洛文化传承发展的三维探析
16
作者 刘振江 王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6-20,共5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河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发展需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走出符合新时代的崭新道路。河洛文化有其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容,推动河洛...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河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发展需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走出符合新时代的崭新道路。河洛文化有其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容,推动河洛文化传承发展对于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河洛文化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新时代传承发展河洛文化要加强制度保障、创新融合方式、丰富传播手段,以期推动河洛文化实现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河洛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传承发展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洛文化艺术在陶瓷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17
作者 肖凯伦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河洛文化艺术在陶瓷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也是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与河洛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研究河洛文... 本研究主要探讨河洛文化艺术在陶瓷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也是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与河洛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研究河洛文化的特点和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本研究将探索如何将河洛文化艺术与陶瓷文创产品的设计相结合,以陶瓷文创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来推动河洛文化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陶瓷艺术 文创产品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八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举行
18
《协商论坛》 2024年第11期4-5,共2页
10月25日,第十八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刘赐贵,河南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苏辉指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 10月25日,第十八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刘赐贵,河南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苏辉指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足迹从中原大地走向东南沿海,两度走进祖国宝岛台湾,有力推动河洛文化的学术研究、阐释宣传与赓续发展,推动河洛文化日益成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进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桥梁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盟中央 河洛文化 桥梁纽带 两岸同胞 东南沿海 河南省政协 宝岛台湾 中原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洛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思考
19
作者 姚晓燕 《新丝路》 2024年第19期0007-0009,共3页
加强文明互鉴,推动沿线文化交流合作与民心互通,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要任务。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在继承和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走出去... 加强文明互鉴,推动沿线文化交流合作与民心互通,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要任务。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在继承和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走出去”仍面临诸多困境。新时代,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深入挖掘河洛文化的精神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推动河洛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河洛文化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研究
20
作者 李振楠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从远古时代起,河洛地区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孕育了夏、商、周等伟大王朝,也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表现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 从远古时代起,河洛地区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孕育了夏、商、周等伟大王朝,也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表现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包含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瑰宝,以及陶瓷、绘画、雕塑等艺术珍品。本文概述了河洛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分析了河洛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列举了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的实践案例,提出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汉赋 实践案例 中华文明 宋词 艺术珍品 河洛地区 文学瑰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