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主要河口海湾富营养化特征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李俊龙 郑丙辉 +4 位作者 张铃松 金小伟 胡序朋 刘方 邵君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6-516,共11页
针对我国65个沿海河口海湾,基于自然地理数据及2007~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箱须图法、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河口海湾间富营养化特征、差异性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大型河口海湾的富营养化状态指标值相对较高,... 针对我国65个沿海河口海湾,基于自然地理数据及2007~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箱须图法、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河口海湾间富营养化特征、差异性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大型河口海湾的富营养化状态指标值相对较高,但河口海湾间富营养化响应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DIN、PO-4^(3-)-P和COD是河口海湾富营养化特征的第1主成分,DO和Chl-a是第2主成分,盐度、水深、潮差和面积等是第3主成分,河口海湾水体Chl-a浓度与TN入海量(P<0.01)、DIN(P<0.01)、PO_4^(3-)-P(P<0.05)、流量(P<0.01)、温度(P<0.05)呈显著性正相关,同时与潮差(P<0.05)和盐度(P<0.01)和DO(P<0.01)呈显著性负相关.表明营养盐入海量增多是引起河口海湾一系列富营养化症状的主要因素,但河口海湾自然属性会调节其富营养化状态,造成系统间响应特征的差异.潮差小于2.5m的河口海湾,其营养盐转化效率明显高于潮差大于2.5m的河口海湾.说明河口海湾潮差可通过改变水体滞留时间、垂直混合和光照条件等,调节浮游植物生物量对营养盐的敏感性.此外,与外海的水体交换,海洋生物的捕食,及其他形态营养盐的供给等作用,也会影响河口海湾水体Chl-a的水平,人类活动带来的营养盐输入,以及河口海湾特有的自然属性,共同决定了其富营养化特征的差异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湾 富营养化 差异分析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湾中排污混合区分析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永良 富国 +1 位作者 李玉梁 陈永灿 《水资源保护》 CAS 1993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是国家环保局“排污混合区分析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文中首先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排污混合区的定义和控制混合区的基本要求,以及混合区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其次分析讨论了感潮河口地区的设计水文条件,提出设计水文条件... 本文是国家环保局“排污混合区分析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文中首先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排污混合区的定义和控制混合区的基本要求,以及混合区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其次分析讨论了感潮河口地区的设计水文条件,提出设计水文条件涉及的主要因素和确定设计水文条件的基本方法,最后讨论混合区的计算方法。根据河口海湾的流动特点,提出远近区藕合的整体动态模型以及在准动态方法计算结果基础上的实用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河口海湾 混合区 设计水文条件 分析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滨海河口海湾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以长江口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宇 黄晓荣 +3 位作者 张婷婷 王妤 杨刚 庄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第4期59-63,共5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条件下,中国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研究热点开始关注国际公约中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学术界同类研究的差距。以长江口为例,由于河口海湾地区处于海洋、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条件下,中国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研究热点开始关注国际公约中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学术界同类研究的差距。以长江口为例,由于河口海湾地区处于海洋、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界面上,具有开放度高、敏感度高、脆弱性高和稳定性低的"三高一低"特征。针对长江口大量滩涂栖息地被围垦和侵占的现状,提出了在长江口受损湿地构建人工替代栖息地进行人工优化的途径。中国河口海湾研究不仅需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还要广泛争取国际组织的资助和合作,探索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参与动态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使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中国滨海河口海湾三角洲地区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河口海湾 湿地 人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湾型城市工程地质分区探索——以温州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一鸣 袁静 +1 位作者 仓飞 黄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24,共3页
河口海湾地带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空间,我国东南沿海上海、杭州等一系列重要城市位于河口海湾地带。另一方面,该区域地质地貌类型的复杂性也对城市规划发展形成制约。例如,温州位于瓯江河口海湾,丘陵... 河口海湾地带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空间,我国东南沿海上海、杭州等一系列重要城市位于河口海湾地带。另一方面,该区域地质地貌类型的复杂性也对城市规划发展形成制约。例如,温州位于瓯江河口海湾,丘陵山体与平原、水体交错分布,横向上岩性岩相变化大;地质历史上从早期的陆相为主到晚期的河口滨海环境为主不断更替,瓯江河口滨海平原区形成了海相软土与河流相砂砾石交互分布的多层结构(王一鸣等,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软土 工程地质分区 河口海湾 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围垦对防灾功能影响的景观生态机理研究——以钱塘江河口海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世瑕 王紫雯 吴赛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1-1288,共8页
以钱塘江河口海湾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与海洋动力学理论以及景观特征量化分析方法,探讨沿海岸地貌结构与潮能耗损之间的关系、滩涂围垦对沿海防灾功能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潮差削减率与景观特征指标间的综合模型.通过模型... 以钱塘江河口海湾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与海洋动力学理论以及景观特征量化分析方法,探讨沿海岸地貌结构与潮能耗损之间的关系、滩涂围垦对沿海防灾功能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潮差削减率与景观特征指标间的综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实测数据表明:舟山本岛和钱塘江河口段大规模滩涂围垦与开发建设,改变了沿岸景观结构和边界复杂度,使水动力作用减弱,潮差削减率减少,河口段潮差不减反增;河口洪水受潮水顶托作用加大、排水不畅导致河口海湾抵御灾害的功能减弱、加剧了水涝灾害的发生.探讨了沿海滩涂围垦与湿地合理利用的科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 河口海湾 景观量化指标 防灾 潮差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湾断面与潮量关系的一致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曾萃 朱宝土 唐子文 《浙江水利科技》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已有文献对海湾的断面面积的研究仅考虑潮量一个因素,进一步把考虑了径流、落潮历时、落潮含沙量的河口河相关系应用于海湾,用浙江省的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区域25个断面进行验证,其结果十分吻合。对河口河相关系进行全微分... 已有文献对海湾的断面面积的研究仅考虑潮量一个因素,进一步把考虑了径流、落潮历时、落潮含沙量的河口河相关系应用于海湾,用浙江省的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区域25个断面进行验证,其结果十分吻合。对河口河相关系进行全微分后,可以用来预测人类活动(如海湾内建水库、支汊堵坝、围垦等)对海湾断面变化,预测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对该河相关系经一定演算,揭示了河口、海湾关系的一致性的原因是它们都是满足床沙起动流速在合理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河口海湾 断面及潮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形态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王贵 张丽洁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12期1-5,共5页
讨论了河口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方法、重金属的时空分布以及重金属含量随沉积物粒度大小的变化 ;介绍了沉积物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形态研究方法以及形态研究的意义 ;对我国今后的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海湾河口 分布特征 海洋沉积物 重金属 存在形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湾生态环境容量估算及突发事故预测预警研究
8
作者 张广平 张晨晓 +4 位作者 邓绍云 卢士强 王彪 鲁栋梁 田五六 《中国科技成果》 2020年第5期46-47,51,共3页
河口海湾生态环境及突发事故影响对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保护管理好河口海湾生态环境,合理决策处理突发事故是摆在湾区发展面前的主要问题.本文顾及特定海湾海底地形及潮流水动力特征来估算海湾环境容量,解决... 河口海湾生态环境及突发事故影响对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保护管理好河口海湾生态环境,合理决策处理突发事故是摆在湾区发展面前的主要问题.本文顾及特定海湾海底地形及潮流水动力特征来估算海湾环境容量,解决了河口海湾污染物环境监管需要设定控制阈值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河口海湾污染物容量定量化软件应用,弥补了现有海湾环境容量监管.获取地域性动力学机制和参数,创建了原位培养实验与全周期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模型,阐述了河口海湾污染物迁移转化动力学过程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水质模型的偏差问题,实现了将海湾主要污染物纳物量准确性提高15%.基于海湾水污染物漂移扩散及风化模型方法来模拟海湾污染物漂移过程,基于网络GIS集成数值模拟技术,实现了河口海湾污染物排放及泄漏后精确漂流示踪,完成了河口海湾生态环境容量及突发事故平台,实现了单次突发污染物事故预测时间小于3分钟.在国内水文、环境、海洋、海事、供水调度等相关职能部门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及科学决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湾 环境容量 突发事故 溢油处理 预测预警
原文传递
长三角海湾河口水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志明 《嘉兴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3-67,共5页
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杭州湾、长江口两个典型海域的污染问题,认为现阶段长三角海湾河口水环境还存在多头管理且缺乏综合协调的管理机构、执法部门间的利益博弈加剧、基层政府海洋水环境管理组织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自于... 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杭州湾、长江口两个典型海域的污染问题,认为现阶段长三角海湾河口水环境还存在多头管理且缺乏综合协调的管理机构、执法部门间的利益博弈加剧、基层政府海洋水环境管理组织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自于管理体制的分散性、法规职责界定的模糊性和利益因素的驱动性三个方面。改善长三角海湾河口水环境的对策是组建长三角海湾河口水环境管理委员会、江、浙、沪各自组建水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水环境联合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区域水环境保护行政领导责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河口 水环境 管理体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河口型海湾港口规划理念及其在大连普兰店湾的应用
10
作者 丁文涛 王达川 左天立 《港口科技》 2020年第9期48-52,共5页
基于环湾地区综合开发、生态发展的理念,提出多河口型海湾港口规划愿景和原则,结合传统港口规划方法,研究多河口型海湾港口规划的技术路线,从而丰富港口规划体系。以大连港普湾港区为例,提出基于生态环保、城市产业、水利行洪、跨海通... 基于环湾地区综合开发、生态发展的理念,提出多河口型海湾港口规划愿景和原则,结合传统港口规划方法,研究多河口型海湾港口规划的技术路线,从而丰富港口规划体系。以大连港普湾港区为例,提出基于生态环保、城市产业、水利行洪、跨海通道等多因素复杂环境下的港口总体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引领、协同共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湾 大连普兰店湾 港口规划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湾河口水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石
11
作者 唐铁球 《嘉兴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6-81,共6页
通过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关文献与理论的梳理分析,提出海湾河口水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的四块理论基石: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湖泊流域水环境管理理论、环境产权理论、合作型环境治理理论,以期为建立海湾河口水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 通过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关文献与理论的梳理分析,提出海湾河口水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的四块理论基石: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湖泊流域水环境管理理论、环境产权理论、合作型环境治理理论,以期为建立海湾河口水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河口 水环境治理 环境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地区中新世坳陷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学分析
12
作者 滕玉波 刘豪 +1 位作者 周心怀 赵春晨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3年第6期308-318,共11页
黄河口地区新近纪坳陷湖盆萎缩期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盆大水浅、地形平缓;物源稳定、分割性弱;断裂发育、破碎性强等特征。导致钻测井、地震不整合特征不明显,因此运用传统的井震结合开展层序识别和划分难度较大。论文提出了以旋回... 黄河口地区新近纪坳陷湖盆萎缩期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盆大水浅、地形平缓;物源稳定、分割性弱;断裂发育、破碎性强等特征。导致钻测井、地震不整合特征不明显,因此运用传统的井震结合开展层序识别和划分难度较大。论文提出了以旋回分析为主、界面识别为辅、地震–钻井结合为统一,结合层序发育的规模、层序内部构成的异同来印证层序划分合理性的多技术、多方法联合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最后通过对关键界面(层序及体系域界面)井震结合的平面“网络”闭合解释和误差来评价层序划分的质量。据此将黄河口地区中新统划分了4个三级层序、8个体系域。各三级层序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差异性。“洼陷”和“沟谷”有利于富集砂体,且展布方向与区内新近纪断裂斜交,预示了各沉积时期发育的浅水三角洲砂体与断裂体系有很好的匹配关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盆地黄河口地区 中新世 坳陷湖盆萎缩期 层序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海湾型河口出海航道平面布置设计方案--以珠江口矾石水道为例
13
作者 刘浩 《珠江水运》 2023年第8期106-111,共6页
海湾型河口区的动力环境和滩槽演变受上游网河区下泄水沙和口外潮流波浪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得其出海航道的平面布置和尺度计算需综合考虑确定。本文以珠江口伶仃洋未来双通道之一的矾石水道为例,以二三维耦合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试验方法... 海湾型河口区的动力环境和滩槽演变受上游网河区下泄水沙和口外潮流波浪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得其出海航道的平面布置和尺度计算需综合考虑确定。本文以珠江口伶仃洋未来双通道之一的矾石水道为例,以二三维耦合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试验方法,从工程区域自然条件、滩槽演变、港区发展的适应性以及航道稳定性、未来升级的适应性等方面,对矾石水道航道平面布置进行论证分析并确定最优方案,为潮控海湾型河口出海航道的平面布置和航道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河口出海航道 珠江口 矾石水道 平面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ft3D在海湾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继民 张新周 +1 位作者 汤红亮 曾广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河口海湾电厂的温排水受到潮汐、波浪、盐度、风场等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对电厂所在水域的温排水运动的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型计算比一般水域的电厂温排水数值模型计算更为复杂。尝试运用Delft3D模型对北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的温排水进... 河口海湾电厂的温排水受到潮汐、波浪、盐度、风场等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对电厂所在水域的温排水运动的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型计算比一般水域的电厂温排水数值模型计算更为复杂。尝试运用Delft3D模型对北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的温排水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扩建工程4种排水口布置方案的计算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和物理模型试验吻合较好的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排水口布置方式,确定了温升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排水 数学模型 表层温升 取水温升 河口海湾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及厦门湾悬沙分布和输移沉积的多时相遥感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罗健 龚静怡 张行南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368-376,共9页
本文通过对九龙江口及厦门湾地区七个时相遥感资料的处理与信息提取,着重描述了该地区在不同时相、不同径流和不同潮流时刻的悬浮泥沙的分布、水流形态和泥沙输移状况。并且进行了泥沙来源、运动规律、沉积环境和岸线稳定性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 遥感 多时相分析 悬浮泥沙分布 河口海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海湾和河口潮汐沼泽湿地秋季上覆水营养盐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露露 杨平 +2 位作者 谭立山 仝川 黄佳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88-1796,共9页
2015年秋季,采集福建省福州市沿海兴化湾(福州一侧)、福清湾、闽江口、敖江口和罗源湾5个海湾和河口分布的潮汐沼泽湿地的上覆水,并测定上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他水体理化指标,探讨不同海湾和河口潮汐沼泽湿地上覆水营养盐浓度... 2015年秋季,采集福建省福州市沿海兴化湾(福州一侧)、福清湾、闽江口、敖江口和罗源湾5个海湾和河口分布的潮汐沼泽湿地的上覆水,并测定上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他水体理化指标,探讨不同海湾和河口潮汐沼泽湿地上覆水营养盐浓度形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①不同海湾和河口潮汐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福清湾氮、磷营养盐浓度均较高,兴化湾氮营养盐浓度最低,敖江口磷营养盐浓度最低,其中福清湾上覆水营养盐浓度主要受区域水产养殖、陆源污染、地形的影响,而兴化湾主要受潮汐影响显著;②植被类型对沼泽湿地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有一定影响,南方碱蓬群落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氮营养盐浓度较高,互花米草群落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较低;同一海湾或河口沼泽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不同,且规律复杂.潮汐、地表径流、植物群落、地形、人为活动均会对海湾和河口沼泽湿地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物群落 上覆水 营养盐 河口/海湾 福州
原文传递
最近40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乳山湾海岸变迁与冲淤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燕飞 王庆 +2 位作者 战超 王琳 张明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50,共10页
利用野外调查、遥感地貌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基于海图数字化的DEM等方法,研究了最近40年来乳山湾海岸地貌、海岸线和地貌冲淤状态演变,分析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大面积滩涂养殖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规模人类活动发生以前,... 利用野外调查、遥感地貌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基于海图数字化的DEM等方法,研究了最近40年来乳山湾海岸地貌、海岸线和地貌冲淤状态演变,分析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大面积滩涂养殖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规模人类活动发生以前,乳山湾潮流过程处于涨潮不对称控制状态,海湾地貌总体上处于淤积状态,地貌演变的总趋势是水域向潮滩、潮滩向海积平原转变。在最近40年里,乳山湾潮滩被大面积开发为养殖池,在潮滩和海积平原之间出现了一条人工地貌带——养殖池,阻断了原有的物质交换模式。其结果是,乳山湾海岸地貌发生显著改变,海湾虽仍处于涨潮不对称状态,但不对称性程度显著减弱,导致海湾淤积速率减缓,地貌冲淤状态向冲淤平衡甚至侵蚀状态转变。因此,最近40年来人类活动在乳山湾地貌演变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改变了原有的地貌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谷河口—潮汐汊道海湾 人类活动 地貌演变 乳山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和黄河口外表层海水中芳烃的组成、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璟 王春江 +1 位作者 赵冬至 朱雷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6-410,共5页
以渤海湾海域及黄河口外海域为研究区,采用GC/MS检测手段对两海域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分析其主要组成、分布、来源及输入方式,从而对多环芳烃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17种多环芳... 以渤海湾海域及黄河口外海域为研究区,采用GC/MS检测手段对两海域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分析其主要组成、分布、来源及输入方式,从而对多环芳烃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17种多环芳烃含量为82.6~181.8 ng/L,黄河口外海域为43.7~122.4 ng/L。与国内外其他海域海水或沉积物相比,研究区多环芳烃的污染属于中等水平;通过对研究区域表层海水中芳烃组成特征的分析得出,多环芳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黄河口外远岸海域多环芳烃以石油来源为主,兼有燃烧来源。两海域均为近岸以燃油排放为主,远岸以燃煤排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和黄河口 多环芳烃 污染源解析 溶解态有机质 颗粒态有机质
原文传递
渤海湾和黄河口外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璟 王春江 +1 位作者 赵冬至 朱雷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245,共4页
以渤海湾海域及黄河口外海域为研究区,采用GC/MS检测手段对两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有机质(〈0.7μm)及颗粒态有机质(〉0.7μm)的正构烷烃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分析其主要组成、分布、来源及输入方式,从而对正构烷烃类污... 以渤海湾海域及黄河口外海域为研究区,采用GC/MS检测手段对两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有机质(〈0.7μm)及颗粒态有机质(〉0.7μm)的正构烷烃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分析其主要组成、分布、来源及输入方式,从而对正构烷烃类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含量为1570.9~1950.4ng/L,黄河口外海域为353.1—672.7ng/L;通过对研究区域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组成特征的分析得出,其主要来源是陆源高等植物、石油类产品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物,藻类对其贡献不能忽视;研究还表明,正构烷烃在溶解态和颗粒态有机质中分布是不同的,而且呈现某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和黄河口 正构烷烃 污染源解析 溶解态有机质 颗粒态有机质
原文传递
THE BIOGEOCHEMISTRY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IN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AND WESTERN XIAMEN BAY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立 洪华生 +1 位作者 王海黎 陈伟琪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4-171,共8页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alysis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in samples from Western Xiamen Bay and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showed that their major carotenoids were fucoxanthin, peridinin, zeax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alysis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in samples from Western Xiamen Bay and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showed that their major carotenoids were fucoxanthin, peridinin, zeaxanthin, violaxanthin, and diadinoxanthin. Diatoms dominated in the spring bloom, dinoflagellates in summer. Violaxanthin and chlorophyll b indicated the appearance of chrysophytes and green algae, most of which were freshwater species. The high phytoplankton biomass region was located at the inner part of the bay. Diatoms and dinoflagellates dominated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contributing to over 50% of total biomass. All the main diagnostic carotenoids were significantly (P<0.01) correlated negatively to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limited by phosphorus. The high nega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P<0.0001) between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and peridinin (dinoflagellates indicator) implied the potential of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for triggering red tide event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MENTS CHLOROPHYLL carotenoids ESTUARY Xiamen B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