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漠嘎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延年 郭亦然 +1 位作者 艾路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5-595,共1页
关键词 沙漠嘎种子 化学成分 中药 菊科 蒿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沙漠嘎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延年 魏宁漪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3-475,共3页
关键词 沙漠嘎种子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中药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嘎种子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延年 艾路 乔延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4,共2页
从沙漠嘎种子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 ,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测定 ,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 (Ⅰ )、豆甾醇 (Ⅱ )、豆甾醇 3 O β D 葡萄糖苷 (Ⅲ )、肉桂酸 (Ⅳ )及 5 羟基 7,4′ 二甲氧基二氢黄酮 (Ⅴ ) ,五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沙漠嘎 种子 豆甾醇-葡萄糖苷 5-羟基-7 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沙漠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忠海 杨阳 王延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8-639,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沙漠嘎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探讨其抗风湿物质基础。方法用90%乙醇提取后分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中药沙... 目的研究中药沙漠嘎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探讨其抗风湿物质基础。方法用90%乙醇提取后分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中药沙漠嘎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②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③3,5,3′,4′-四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④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⑤金合欢素;⑥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结论化合物13,5,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嘎 化学成分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嘎不同部位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林燕 马群 +3 位作者 白洁 冯欣 石航 乔延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测定蒙药沙漠嘎不同部位总黄酮和艾纳香素的含量,为合理开发沙漠嘎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橙皮素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艾纳香素含量。结果:沙漠嘎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艾纳香素... 目的:测定蒙药沙漠嘎不同部位总黄酮和艾纳香素的含量,为合理开发沙漠嘎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橙皮素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艾纳香素含量。结果:沙漠嘎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不同,有较大差异:其中叶的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较高,而以6月份采收的叶含量最高;茎的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较低。结论:沙漠嘎不同部位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存在差异,为传统用药习惯嫩枝叶入药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嘎 总黄酮 艾纳香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嘎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湉 王志鑫 +5 位作者 母磊鑫 王凯赫 徐广 吉莉 马群 乔延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 分离鉴定沙漠嘎具有抗哮喘活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以明确其抗哮喘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ctadecylsilyl, ODS)柱层析法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沙漠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 目的 分离鉴定沙漠嘎具有抗哮喘活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以明确其抗哮喘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ctadecylsilyl, ODS)柱层析法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沙漠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分辨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沙漠嘎具有抗哮喘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种化学成分,分别为帕得马亭(Ⅰ)、甲基-3-(4′-羟苯基)香豆酸(Ⅱ)、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Ⅲ)、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Ⅳ)、茵陈蒿香豆酸A(Ⅴ)、圣草酚-7-甲醚(Ⅵ)。结论 首次从沙漠嘎中分离并鉴定了化合物Ⅰ~Ⅵ,为沙漠嘎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及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嘎 抗哮喘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嘎HPLC特征图谱研究
7
作者 刘湉 马群 +6 位作者 王志鑫 高艳艳 姜悦 陈国超 李双双 杨飞 乔延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1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建立沙漠嘎的HPLC特征图谱,为沙漠嘎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以乙腈-0. 1%甲酸(30∶7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 0 m L·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 目的:建立沙漠嘎的HPLC特征图谱,为沙漠嘎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以乙腈-0. 1%甲酸(30∶7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 0 m L·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温:2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建立了沙漠嘎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8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中5个特征峰分别被指认为李属素、甲基3-(4'-羟苯基)香豆酸、圣草酚-7-甲醚、茵陈蒿香豆酸A、异樱花亭。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为沙漠嘎药材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嘎 HPLC特征图谱 圣草酚-7-甲醚 异樱花亭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沙漠嘎种子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8
作者 刘玉华 王丹 +1 位作者 杨丹 王延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优化沙漠嘎种子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对沙漠嘎种子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2%,超声时间为40 m... 目的:优化沙漠嘎种子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对沙漠嘎种子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2%,超声时间为40 min,液料比为61.1∶1,在该提取条件下,沙漠嘎种子总黄酮提取率为1.52 mg·g^-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为沙漠嘎种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 沙漠嘎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分析
9
作者 陈皓锐 经思思 +6 位作者 叶苏蒙 代天金 吴立鹏 苗平 马红丽 吴雨箫 陈俊英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33,共10页
为探究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利用2001—2023年的MOD17A3HGF NPP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重要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库布其沙漠年均NPP的时空变化... 为探究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利用2001—2023年的MOD17A3HGF NPP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重要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库布其沙漠年均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潜在蒸散发、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水汽压亏缺量、风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2023年库布其沙漠年均NPP为108.60 g/(m^(2)·a),范围为75.69~134.97 g/(m^(2)·a),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植被NPP主要分布在呼和木独镇西北部、吉日嘎朗图镇北部以及独贵塔拉镇东北部和南部。库布其沙漠地区植被NPP总体上为极显著增加趋势,稳定性波动较大,空间变异性显著。未来趋势分析表明,73.58%植被NPP具有反持续性,揭示了未来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可能出现与当前变化趋势相反的情况。植被NPP与温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的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56%和98.07%;植被NPP与风速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比例最高,达60.57%和75.57%。潜在蒸散发和降水量为影响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变化的主导因子。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存在较强的时空异质性。本研究为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其沙漠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相关系数 气象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固化沙漠砂室内试验研究
10
作者 童小东 陈文义 +2 位作者 慈祥 孙任运 黎冰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共9页
土地沙化是关乎人类社会存续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沙化土的防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黏度高、无污染和富含养分等优点,若能利用其固化沙漠砂,则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选用生物高分子聚合物黄原胶(XG)、瓜尔... 土地沙化是关乎人类社会存续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沙化土的防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黏度高、无污染和富含养分等优点,若能利用其固化沙漠砂,则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选用生物高分子聚合物黄原胶(XG)、瓜尔胶(GG)及二者的等质量混合物(MG)分别固化沙漠砂,对比分析了固化沙漠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胶砂比、龄期及温度循环次数的相关关系,研究了不同溶液质量分数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的促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固化沙漠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长先增后减,随温度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减小,三种材料固化沙漠砂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比较结果为:XG>MG>GG;质量分数为0.1%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的促生效果要优于质量分数为0.2%的溶液,三种材料促生性能的比较结果为:XG> MG>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高分子聚合物 固化 沙漠 无侧限抗压强度 温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绿洲地区传统建筑遮阳模式研究
11
作者 师晓静 孙自然 朱彬 《华中建筑》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我国沙漠绿洲地区太阳辐射强、夏季干热、冬季干冷,该地区气候和环境条件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独特的挑战。遮阳是沙漠绿洲地区建筑中调节光环境和夏季防热最为有效的传统绿色智慧之一。该文在对吐鲁番、敦煌两地传统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后,将... 我国沙漠绿洲地区太阳辐射强、夏季干热、冬季干冷,该地区气候和环境条件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独特的挑战。遮阳是沙漠绿洲地区建筑中调节光环境和夏季防热最为有效的传统绿色智慧之一。该文在对吐鲁番、敦煌两地传统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后,将该地区传统建筑遮阳从聚落、院落到建筑三个层面分析,每种模式通过具体的形式化、图示化的方式予以展现,为沙漠绿洲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遮阳的传承与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绿洲 传统建筑 遮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钢管掺沙漠砂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沙吾列提·拜开依 阿力马斯·叶尔布拉提 古丽迪·努尔特列克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为探明掺沙漠砂混凝土对构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相同含钢率为基础制作了两种强度等级的掺沙漠砂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RC)、钢管混凝土(CFST)和配筋钢管混凝土(RCFST)短柱试件,为了对比同时制作了相同的普通混凝土短柱试件。对照分析... 为探明掺沙漠砂混凝土对构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相同含钢率为基础制作了两种强度等级的掺沙漠砂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RC)、钢管混凝土(CFST)和配筋钢管混凝土(RCFST)短柱试件,为了对比同时制作了相同的普通混凝土短柱试件。对照分析了破坏模式、峰值荷载、力学性能和延性,并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RCFST承载力是否等于CFST与纵筋强度的叠加。结果表明:掺有沙漠砂的RC、CFST和RCFST短柱轴压力学性能与相对应的普通混凝土试件相似,沙漠砂的掺入对构件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在相同含钢率下CFST与RCFST峰值荷载及延性相接近;现行规范公式可计算掺沙漠砂混凝土的CFST与RCFST轴压承载力,RCFST承载力可用CFST与纵筋强度的叠加承载力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配筋钢管混凝土短柱 相同含钢率 延性 承载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沙漠草方格压沙装备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王云德 刘孜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44-46,51,共4页
针对沙漠化治理中传统人工压沙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化沙漠草方格压沙装备。该装备结合现代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草方格铺设系统、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可适应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压沙作业需求,采... 针对沙漠化治理中传统人工压沙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化沙漠草方格压沙装备。该装备结合现代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草方格铺设系统、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可适应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压沙作业需求,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设备关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野外试验验证其性能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装备具备作业效率高、草方格铺设均匀、地形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有效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沙漠化治理效率,为沙漠生态修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治理 草方格 智能装备 压沙设备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沙漠草方格压沙装置自动巡航控制系统
14
作者 王云德 刘孜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传统的压沙作业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耗时,为进一步提升沙漠治理过程中草方格压沙操作的效率和精度。该文集成GPS导航、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使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规划最佳作业路径,实现自动避障和精准压沙... 传统的压沙作业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耗时,为进一步提升沙漠治理过程中草方格压沙操作的效率和精度。该文集成GPS导航、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使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规划最佳作业路径,实现自动避障和精准压沙操作,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能够根据地形变化自动调整装置的速度和工作深度,保证作业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沙漠治理的机械化程度和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为沙漠化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治理 草方格压沙 自动巡航控制系统 GPS导航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与对策——以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为例
15
作者 孙琴 闫睿 +2 位作者 范琳 赵彬汀 贾毅立 《林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位于库布齐沙漠中段,经过多年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总场在库布齐沙漠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公益林防护体系,对区域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及森林资源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从生态公益林缓解库布齐沙漠风沙危害、遏制沙... 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位于库布齐沙漠中段,经过多年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总场在库布齐沙漠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公益林防护体系,对区域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及森林资源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从生态公益林缓解库布齐沙漠风沙危害、遏制沙化土地扩展、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等方面对造林总场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管护费用不足、投资标准较低、土地权属纠纷、低效林得不到及时改造等方面的问题;并从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拓宽公益林补偿范围、加强监测评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管护力度、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公益林建设成效、提高公益林质量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造林总场 成效 对策 库布齐沙漠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蓝藻和绿藻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16
作者 刘悦 徐杰 +4 位作者 杜玲 何玉萍 刘雪锋 尹强 孟元发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31,共11页
人工培育生物结皮技术是荒漠化防治的一项新技术,优良藻种选育为构建人工生物结皮的关键。采集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蓝藻门、绿藻门的物种进行形态鉴定,采用计数法统计不同植被、不同季节生物结皮蓝藻和绿藻物种的丰富度及优势藻组成,运... 人工培育生物结皮技术是荒漠化防治的一项新技术,优良藻种选育为构建人工生物结皮的关键。采集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蓝藻门、绿藻门的物种进行形态鉴定,采用计数法统计不同植被、不同季节生物结皮蓝藻和绿藻物种的丰富度及优势藻组成,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20个纯化藻株的系统发育位置,为库布齐沙漠人工构建生物结皮优良藻种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共有蓝、绿藻14科27属78种,其中蓝藻5科10属40种,绿藻9科17属38种,不同植被和季节生物结皮藻类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人工修复植被藻类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自然发育植被,围封植被藻类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未围封植被,冬季藻类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春、夏、秋季。2)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优势藻在属水平上基本相似,蓝藻主要为鞘丝藻属(Lyngbya)、颤藻属(Oscillatoria)、微鞘藻属(Microcolus)等,绿藻为小球藻属(Chlorella)、衣藻属(Chlamydomonas)、栅藻属(Scenedesmus)等。其中,蓝藻栖藓鞘丝藻(Lyngbya mucicola)、柔细颤藻(Oscillatoria subtilissima)、具鞘微鞘藻(Microcolus vaginatus)、微鞘藻(Microcolus sp.)和绿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马拉蒙衣藻(Chlamydomonas maramuresensis)、爪哇栅藻(Scenedesmus javaensis)和扁盘栅藻(Scenedesmus platydiscus)为库布齐沙漠优势藻。3)对20个纯化藻株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和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并基于检测数据构建了2株蓝藻和18株绿藻系统发育树,验证了其系统发育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生物结皮 优势藻 形态 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沙漠砂混凝土耐久性分析
17
作者 段欣池 李志强 +2 位作者 周阳 李刚 王凌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4,161,共7页
为研究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沙漠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沙漠砂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以有效孔隙率、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相对硫酸根离子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合SEM微观扫描电镜、X射线单晶衍射,探究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 为研究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沙漠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沙漠砂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以有效孔隙率、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相对硫酸根离子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合SEM微观扫描电镜、X射线单晶衍射,探究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沙漠砂混凝土的劣化规律及机理并建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结果表明:沙漠砂不改变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但增加沙漠砂替代率能够提高Ca(OH)_(2)的消耗量与C-S-H的生成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有效孔隙率,抑制混凝土内部初始裂缝产生,减弱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抗压强度退化。沙漠砂替代率为40%的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经历150次硫酸盐-干湿循环后,有效孔隙率上升40.58%,抗压强度降低7.06%,0~4 mm深度下的硫酸根离子含量为0.720%,各项指标优于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黄土过渡带典型区农业系统演变及碳排放空间格局
18
作者 吴颖欣 梁伟 +4 位作者 苟芬 傅伯杰 吕一河 李海宝 王佳怡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42-3156,共15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加速和粮食需求激增,农业活动不断向高原和旱地等脆弱区域扩展,这些区域往往是大规模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重点投资区。前期调研发现沙漠黄土过渡带这一具有重要生态与生产价值的区域通过大规模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促进生态... 随着全球城市化加速和粮食需求激增,农业活动不断向高原和旱地等脆弱区域扩展,这些区域往往是大规模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重点投资区。前期调研发现沙漠黄土过渡带这一具有重要生态与生产价值的区域通过大规模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农业现代化转型,提高当地社区收入。然而农业快速发展伴随的碳排放问题对区域生态和全球气候构成威胁,因此本研究聚焦于榆阳区,深入探究农业碳排放规律和空间格局,根据作物分布和农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环节,构建榆阳区地块尺度农业碳排放计算框架,利用空间相关性模型测算农业碳排放的空间集聚规律,旨在评估农业活动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区域农业发展并未破坏现有的植被恢复成果,从2000年到2020年,农田面积约增加28.49%,NDVI上升地区面积为6975.62 km^(2);(2)农业系统在生产规模和经济产出上都有了显著的增长,水浇地由2000年的30721 hm^(2)增长到2020年的60298 hm^(2),农牧业产值从2000年到2020年增长16.39倍;(3)榆阳区农业碳排放总量为35.602×10^(4) t,化肥、灌溉、肠胃发酵、粪便排放产生的碳排放量多;(4)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格局。建议北部高-高聚集区域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农资投入,南部低-低聚集区域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太阳能提水灌溉技术,实现区域农业低碳绿色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碳排放监督管理、农业各区碳排放优化策略提供参考,推动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空间格局 空间相关性 沙漠黄土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盐湖碳酸盐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9
作者 李全聪 雷国良 +4 位作者 赵晖 朱芸 孙婉婷 于源 江戈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湖泊碳酸盐的形成与湖水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是记录湖泊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6个湖泊中2种类型的碳酸盐(钙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为研究对象,基于稳定碳、氧以及团簇同位素(Δ_(47))指标,对比分析了2... 湖泊碳酸盐的形成与湖水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是记录湖泊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6个湖泊中2种类型的碳酸盐(钙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为研究对象,基于稳定碳、氧以及团簇同位素(Δ_(47))指标,对比分析了2种碳酸盐的沉淀过程及其所揭示的环境信息。研究表明:(1)巴丹吉林沙漠6个湖泊中钙华与沉积物2种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著不同,钙华沉积的氧同位素显著较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偏负。(2)湖泊沉积物碳酸盐的团簇同位素温度[T(Δ_(47))]与区域夏季温度接近;而钙华碳酸盐的T(Δ_(47))低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3)基于氧同位素和T(Δ_(47))估算的碳酸盐沉淀水体δ^(18)O显示,形成钙华碳酸盐的水体δ^(18)O记录了泉水与湖水混合的信号。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盐湖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为长时间尺度上揭示沙漠湖泊的水文演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碳酸盐 钙华 团簇同位素 巴丹吉林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及强度机理研究
20
作者 王姗 吴楠 +3 位作者 屠兴福 王玉山 王锐 周阳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工艺为成型压力20 MPa、蒸压时间8 h、蒸压温度18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合适的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会促进沙漠砂蒸压砖内部物理化学反应,使水化产物C-S-H快速形成网状连锁结构,提高砖体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对硬化的蒸压砖试块相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过高的温度和过长蒸压时间会使主要提供强度的水化产物C-S-H转变为水钙沸石,不利于强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蒸压砖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水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