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造纸废水灌溉对沙漠人工林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伏小勇
任珺
陈学民
侯培强
展宗城
白炜
牛磊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8-41,共4页
-
文摘
通过对造纸废水灌溉沙漠人工林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研究表明,相同深度土壤的容重随着灌溉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孔隙度随着灌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对照区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的变化相反,说明造纸废水灌溉对沙漠人工林土壤的物理特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土壤中含盐量随污灌年限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说明随着植物的生长其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吸收与吸附作用,但大多数植物对盐的需求非常有限。
-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沙漠人工林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盐碱化
-
Keywords
papermaking wastewater
desert plantation
soil bulk density
soil porosity
salinization
-
分类号
X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田晓萍
占玉芳
马力
滕玉风
钱万建
-
机构
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林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6期35-3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240)。
-
文摘
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设置典型调查样地,调查分析了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林植物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类型,描述了物种的地理成分、区系特征和生活型谱。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林共有种子植物48种,分属14科41属,物种组成以藜科、禾本科和菊科等植物为主。2)群落植物的科、属、种区系成分类型多样,温带成分占优势,其次为地中海区-西亚-中亚分布成分,具有温带荒漠性和古老性;科的分布型有3个分布型2个亚型,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可归入8个分布型4个亚型;生活型谱以1年生植物(37.5%)为主,地下芽植物(27.1%)次之。3)研究区植被可划分为3个典型群落:梭梭群落、胡杨群落和红柳群落。梭梭群落是主要建群种,分布面积广、物种数较多,优势种梭梭的重要值在0.34~0.73。胡杨群落和红柳群落分布面积少,群落盖度较低,植被稀疏。
-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活型
沙漠人工林
河西走廊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河西走廊几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鲁延芳
占玉芳
滕玉风
甄伟玲
-
机构
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222-228,共7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21JR7RG880)。
-
文摘
为了解植物种子萌发适应干旱环境的基本特性,以河西走廊人工梭梭林中重要值较大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红砂(Reaumuriasoongarica)、多枝柽柳(Tamarixramosissima)、雾冰藜(Bassiadasyphylla)、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刺沙篷(Salsola ruthenica)、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等10种植物种子为对象,对其萌发率、萌发开始时间、平均萌发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0种荒漠植物种子在Log尺度下均呈正态分布,种子大小与萌发持续时间、萌发开始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萌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2)萌发率正态分布曲线呈现单峰型,除沙蓬、刺沙篷外,其余8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大于20%,说明荒漠植物具有较高的萌发特性;萌发开始时间呈单峰型,1—3d内开始萌发的植物占90%,说明荒漠种子萌发时间较短;持续萌发时间呈单峰型,梭梭持续萌发时间最短;平均萌发时间呈单峰型,红砂平均萌发时间最长。(3)聚类分析显示,10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分为快速萌发型和缓慢萌发型,主要受外界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也是荒漠植物生存策略的重要环节。
-
关键词
河西走廊
荒漠植物
人工沙漠林
萌发特性
-
Keywords
Hexi Corridor
desert plant
artificial desert forest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