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8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替沙星拉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微观结构的理论研究
1
作者 陈玉锋 任黎英 +3 位作者 陈慧 赵宁 韩金玲 李雨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2,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M06-2X/6-311G(d,p)基组水平下对加替沙星分子的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振动频率,采用VEDA4软件基于势能分布(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PED)计算结果对特征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M06-2X/6-311G(d,p)基组水平下对加替沙星分子的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振动频率,采用VEDA4软件基于势能分布(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PED)计算结果对特征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指认,并和实验光谱进行了对比.绘制了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分子可能发生亲电和亲核反应的位点.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计算了加替沙星分子的激发态,讨论了加替沙星分子内的电子跃迁.该研究为分析加替沙星的光谱和电子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密度泛函理论 拉曼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奈诺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治疗效果与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刘溦 刘岩岩 张雪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苹果酸奈诺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治疗效果与耐药性。方法选择2023年01月至2024年08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AP,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80例C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苹果酸奈诺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治疗效果与耐药性。方法选择2023年01月至2024年08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AP,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80例C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使用苹果酸奈诺沙星治疗,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采集入组对象痰液标本,记录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治疗总有效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7d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用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用药7d后两组IL-6、TNF-α、hs-CRP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80例CAP的痰液标本内共分离出病原菌45株,其中2株(4.44%)革兰氏阳性菌,40株(88.89%)革兰氏阴性菌,3株(6.67%)真菌;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苹果酸奈诺沙星耐药性为0,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较高,>9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较高,为80%,鲍氏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80%。结论苹果酸奈诺沙星治疗CAP效果略优于左氧氟沙星,而CAP主要耐药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同病原菌耐药性差异明显,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苹果酸奈诺沙星 炎症反应 耐药性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活化PMS去除水中加替沙星
3
作者 杨群 李红艳 +4 位作者 张峰 毛立波 崔佳丽 董颖虹 郭紫瑞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8-1099,共12页
以农业废弃物废菌棒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性能的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Co-N@MSBC),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并用Co-N@MSBC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加替沙... 以农业废弃物废菌棒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性能的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Co-N@MSBC),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并用Co-N@MSBC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加替沙星(GAT)。结果表明,与PMS、MSBC、MSBC/PMS、CoN@MSBC相比,最佳条件下,Co-N@MSBC/PMS体系在60min内对GAT的去除率高达96.5%,且在宽pH(3~11)范围均保持90%以上的GAT去除率;Cl^(-)、NO_(3)^(-)和HCO_(3)^(-)对GAT去除有一定抑制作用,H_(2)PO_(4)^(-)有轻微促进作用。Co-N@MSBC经过3次循环利用后对用自来水和超纯水配置的GAT去除率均高于8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淬灭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_(2))共同参与降解。体系存在亚稳态络合物介导的非自由基途径。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表明,GAT去除过程中存在三元体系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即PMS、Co-N@MSBC和GAT分别充当电子受体、电子桥和电子供体,且掺杂的Co、N促进PMS与Co-N@MSBC之间的电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 高级氧化 加替沙星 过一硫酸盐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布沙星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
4
作者 盛利强 刘玉乾 +3 位作者 丁秋雨 王艺翰 王亚晶 黄险峰 《合成化学》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合成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扎布沙星的关键中间体,通过对文献路线的分析,基于经济高效的原则,采用了一条合理的合成路线,以N-(2-氰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丙烯氰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环合等8步反应,成功地得到了合成扎布沙星所需的... 为合成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扎布沙星的关键中间体,通过对文献路线的分析,基于经济高效的原则,采用了一条合理的合成路线,以N-(2-氰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丙烯氰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环合等8步反应,成功地得到了合成扎布沙星所需的关键中间体2-三氟乙酰基-2,6-二氮杂-螺[3,4]辛烷-8-酮-甲基肟甲磺酸盐,总收率20.5%。本文优化了扎布沙星关键中间体合成路线,整条路线反应条件温和、中间体纯度高,为进一步放大工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菌药 扎布沙星 中间体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鲜肉中马波沙星的检测
5
作者 陈秀金 王雪晴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张敏 牛华伟 刘恒言 安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79-285,共7页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修饰过程进行表征。用差分脉冲伏安法优化传感器的电化学检测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马波沙星进行定量检测。响应峰值电流变化量与马波沙星在0.5~4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 ng/mL。传感器对猪肉、鸡肉和牛肉样品的检测限分别为0.09、0.10、0.09μg/kg,添加回收率为82.81%~101.99%,检测结果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波沙星 金纳米粒子 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鲜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芳基喹啉——莫昔沙星后的最强有力的抗结核药物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天民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1期4-4,共1页
关键词 莫昔沙星 抗结核药物 左氧氟沙星 喹啉 耐多药结核病 氟喹诺酮类药 环丙沙星 司帕沙星 FQs 实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静注加替沙星后血液及其眼组织分布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摘要 被引量:2
7
作者 毛郴 周远大 杨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加替沙星 药代动力学研究 眼组织分布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摘要 血液 静注 家兔 氟罗沙星 环丙沙星 G^+菌 氧氟沙星 分枝杆菌 第三代 厌氧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药作用 病原体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洛美沙星乳霜剂的制备
8
作者 陈腾 李文茂 李世根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180-181,共2页
洛美沙星为近年来新开发的诺酮类抗菌药。动物感染模型体内抗菌效力试验表明:体内抗菌活性比诺氟沙星强2~4倍,比氧氟沙星强1~2倍,抗菌效果明显优于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临床验证表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作... 洛美沙星为近年来新开发的诺酮类抗菌药。动物感染模型体内抗菌效力试验表明:体内抗菌活性比诺氟沙星强2~4倍,比氧氟沙星强1~2倍,抗菌效果明显优于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临床验证表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作用迅速、药渗力强、分布广、组织浓度高,毒副作用小、用量少、疗程短等优点。我们制备盐酸洛美沙星乳霜剂,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洛美沙星 乳霜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体内抗菌 动物感染模型 氢氧化钠溶液 依诺沙星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元瓜环与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及司帕沙星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佟玲 牟兰 +3 位作者 薛赛凤 祝黔江 陶朱 曾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6-450,共5页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八元瓜环与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及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体系的性质,考察了溶液酸度对作用体系的影响。在pH小于8.0的范围内,八元瓜环分别与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形成1∶1、与司帕沙星形成...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八元瓜环与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及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体系的性质,考察了溶液酸度对作用体系的影响。在pH小于8.0的范围内,八元瓜环分别与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形成1∶1、与司帕沙星形成2∶1的稳定的主客体化合物;测定了不同pH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均在103-104L.mol^-1(司帕沙星体系为1011L2.mol^-2)范围;同时测定了各作用体系的荧光发射和紫外吸收分析性能参数,药物客体的浓度线性范围达2-3个数量级,检测限为10-9-10-8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元瓜环 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加替沙星 司帕沙星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联合甲硝唑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姜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8-0030,共3页
探讨和研究加替沙星联合甲硝唑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尿路感染病人并随机分两组,参考组只使用加替沙星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甲硝唑片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细菌清除率更高,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 探讨和研究加替沙星联合甲硝唑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尿路感染病人并随机分两组,参考组只使用加替沙星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甲硝唑片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细菌清除率更高,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更低,β2-MG、HBP水平同样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且均无严重症状。结论 治疗尿路感染,使用加替沙星联合甲硝唑片,是一种治疗效果颇佳,且安全性也值得信赖的临床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甲硝唑 尿路感染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喹诺酮类药物帕珠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野 刘峥 刘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0-42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宜基层地区的快速分析多种喹诺酮类药物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AlltechAlltimaC18(1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柠檬酸(0.2mol/L)∶(甲醇∶乙腈=3∶1)(84∶1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5nm;进样量10μl。结... 目的建立一种适宜基层地区的快速分析多种喹诺酮类药物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AlltechAlltimaC18(1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柠檬酸(0.2mol/L)∶(甲醇∶乙腈=3∶1)(84∶1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5nm;进样量10μl。结果帕珠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8~0.40mg/ml、0.04~0.20mg/ml和0.04~0.20m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8.6%、101.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3.0、8.2和9.6ng。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可靠,可作为快速检验帕珠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制剂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珠沙星 洛美沙星 左氧氟沙星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诺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李春 张心怡 +1 位作者 王丹丹 张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8-0041,共4页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治疗中应用奈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集CAP病例(均收治于本院,共计70例,采集起止时间2022.1-2023.12),划分至2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A组(入组例数:35;用药方案:左氧氟沙星)、B组(入组例数:35...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治疗中应用奈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集CAP病例(均收治于本院,共计70例,采集起止时间2022.1-2023.12),划分至2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A组(入组例数:35;用药方案:左氧氟沙星)、B组(入组例数:35;用药方案:奈诺沙星);统计指标: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疗效[88.57% vs 94.29%]:无统计差异(P>0.05)。肺部阴影吸收>50%、咳嗽/咳痰、发热、肺啰音消失时间:对比A组,B组均更短(均P<0.05)。炎症水平[hs-CRP、PCT、PCT、WBC]:用药前,无差异(P>0.05);用药1周,组内数据对比,A、B组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组间数据对比,较A组,B组更低(均P<0.05)。不良反应[8.58% vs 11.44%]: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CAP治疗中,应用奈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均具有良好效果与安全性,但前者可更好地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诺沙星 左氧氟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炎症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治疗老年肺炎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13
作者 刘晓莉 张艳 崔元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5-0178,共4页
以老年肺炎患者为例,予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探讨并分析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62例患者(2023.04至2024.04),按1:1交替分组法,分成A(左氧氟沙星注射液)、B(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组,比对、分析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以老年肺炎患者为例,予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探讨并分析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62例患者(2023.04至2024.04),按1:1交替分组法,分成A(左氧氟沙星注射液)、B(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组,比对、分析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A组为74.19%(23/31),B组为93.55%(29/31),后者>前者(2=4.292,P=0.03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水平:B组<A组(P<0.05)。(3)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25.81%(8/31),B组为3.23%(1/31),后者<前者(2=4.679,P=0.031)。结论 对老年肺炎患者,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炎 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 左氧氟沙星 有效性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沼渣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加替沙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楠 殷进 +3 位作者 高润 梁声振 贾晓曼 罗芸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探究生物炭(BC)活化过硫酸氢钾(PMS)去除加替沙星(GAT)的机制,本实验以厨余沼渣为原料,制备沼渣生物炭,并进行改性处理得到钴炭复合材料(Co-BC)。探索了Co-BC活化PMS降解GAT的机理,研究了催化剂投加量、PMS溶液浓度、初始pH和反应温度... 为探究生物炭(BC)活化过硫酸氢钾(PMS)去除加替沙星(GAT)的机制,本实验以厨余沼渣为原料,制备沼渣生物炭,并进行改性处理得到钴炭复合材料(Co-BC)。探索了Co-BC活化PMS降解GAT的机理,研究了催化剂投加量、PMS溶液浓度、初始pH和反应温度对GAT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探究了Co-BC活化PMS的反应机制及其作为催化剂的可再生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得到改善,Co元素以CoO晶体形式存在于材料表面,且含有丰富羧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Co-BC活化PMS体系对GAT的降解效果最佳,材料投加量和PMS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高温碱性条件有利于反应进行;Co-BC活化PMS体系过程中存在自由基和非自由基两种机制协同降解机制;所制备的材料具备良好的再生性能,研究结论为水体中GAT的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过硫酸盐 加替沙星 催化剂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妥沙星延长离体豚鼠心肌动作电位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曙玉 韩圣娜 +3 位作者 景莹 成树模 乔鹏 张朝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2-755,共4页
目的观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安妥沙星(ATFX)对豚鼠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微电极记录豚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结果(1)当刺激周长为1000 ms时,各浓度的司帕沙星(SPX)均显著性延长APD50和APD90(P<0.05),而左氧氟沙星(LVFX)和ATFX在... 目的观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安妥沙星(ATFX)对豚鼠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微电极记录豚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结果(1)当刺激周长为1000 ms时,各浓度的司帕沙星(SPX)均显著性延长APD50和APD90(P<0.05),而左氧氟沙星(LVFX)和ATFX在浓度超过10μmol/L时明显延长APD90(P<0.05),且ATFX延长APD90的效应明显弱于LVFX和SPX。(2)用E-4031阻断IKr电流,ATFX延长APD90的效应部分被逆转;而用Chro-manol 293B阻断IKs电流,ATFX延长APD90的效应仍存在(P<0.05);但E-4031和Chromanol 293B共同作用阻断IK电流后,ATFX延长APD90的效应可明显被逆转。(3)在药物浓度为10μmol/L时,随着刺激周长的延长,3种药物虽呈不同程度延长APD90,但相差无显著性,提示药物引起的APD延长无明显的频率依赖性。结论ATFX可能通过抑制IKr电流而延长APD,但其效应明显弱于LVFX和SP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妥沙星 左氧氟沙星 司帕沙星 动作电位 乳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等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95株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晓兵 孙艳 +4 位作者 裴斐 徐红 陆志华 马培琴 王睿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等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95株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 性。方法:根据NCCLs标准,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对95株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在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莫西沙...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等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95株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 性。方法:根据NCCLs标准,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对95株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在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包括PRSP)抗菌活性最高,MIC90为0.125,肺炎链球菌对 莫西沙星敏感率在95.78%以上。其次是司帕沙星,敏感率在90.53%;氧氟沙星敏感率最低,为82.10%。 结论: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莫西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敏感率 体外抗菌活性 司帕沙星 氧氟沙星 结论 目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尿路感染5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汤俊达 邱冬豪 +4 位作者 蔡宏 周敏捷 费晓 徐群红 王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尿路感染 盐酸莫西沙星 沙星注射液 疗效分析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加替沙星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郑莉 梁德荣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加替沙星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抗菌活性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研制成功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建良 夏昕晖 黄素丹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2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莫西沙星组52例口服莫西沙星(400mg,1次/d),加替沙星组50例口服加替沙星(200mg,2次/d),环丙沙星组48...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莫西沙星组52例口服莫西沙星(400mg,1次/d),加替沙星组50例口服加替沙星(200mg,2次/d),环丙沙星组48例口服环丙沙星(200mg,2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3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48/52),90.00%(45/50)和64.58%(31/48);病原体清除率分别为93.33%(56/60),88.52%(54/61)和57.89%(33/57)。莫西沙星组、加替沙星组与环丙沙星组比较两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高效、安全、服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泌尿生殖系 支原体感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西他沙星的新的抗结核方案治疗准广泛耐药肺结核一例
20
作者 张帆 陈晓红 +1 位作者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0-1413,共4页
目前,全球范围内耐药结核病患者数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耐药结核病主要依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但对于准广泛耐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现有二线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极为有限,而新药的研发又异常缓慢。因此,从目前... 目前,全球范围内耐药结核病患者数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耐药结核病主要依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但对于准广泛耐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现有二线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极为有限,而新药的研发又异常缓慢。因此,从目前已上市药品中筛选出可能具有抗结核活性的药物,对于治疗耐药结核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针对1例病史11年、迁延不愈、治疗困难的准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探索性使用包含西他沙星的全新抗结核口服方案(即利奈唑胺、贝达喹啉、环丝氨酸、氯法齐明、西他沙星等5药联合)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现笔者报道其诊治过程,以为准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准广泛耐药 药物疗法 西他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