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沉积物断代的质疑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信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6期93-94,共2页
据谢良胜等的2篇文章报道,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近29年来平均沉积厚度1.33 m,沉积速率4.6 cm/a,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而根据笔者的研究成果,该岩溶盆地中央部位沉积物剖面中,表征1963年沉积的137Cs峰值深度为40 cm,... 据谢良胜等的2篇文章报道,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近29年来平均沉积厚度1.33 m,沉积速率4.6 cm/a,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而根据笔者的研究成果,该岩溶盆地中央部位沉积物剖面中,表征1963年沉积的137Cs峰值深度为40 cm,减去犁耕层深度,1963年以来的沉积厚度为20 cm,年均沉积速率为0.44 cm/a,此值仅为谢良胜等研究结果4.6 cm/a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盆地 137Cs 沉积物断代 质疑 黔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及邻近海域沉积物^(137)Cs和^(210)Pb_(ex)断代的适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信宝 李进林 +1 位作者 李晨露 张润川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8-654,共7页
^(137)Cs和^(210)Pb_(ex)定年是确定近百年来浅层湖泊沉积物年代学框架的首选方法,然而,该方法在河口滩地及邻近海域沉积物断代中的适用性仍然不清。本文以渤海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通过钻孔采集了1929~1990年间四个不同成陆年限的淤... ^(137)Cs和^(210)Pb_(ex)定年是确定近百年来浅层湖泊沉积物年代学框架的首选方法,然而,该方法在河口滩地及邻近海域沉积物断代中的适用性仍然不清。本文以渤海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通过钻孔采集了1929~1990年间四个不同成陆年限的淤成土泥芯,分析了^(137)Cs和^(210)Pb_(ex)活度及粒度的深度分布特征;结合已报道的邻近海域水下地形特征、沉积物特性、沉积构造等资料,讨论了黄河口泥沙沉积和三角洲形成的特点,评价了沉积物^(137)Cs和^(210)Pb_(ex)断代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是由入海口冲积扇不断向前推进而形成,具有快速且不均匀沉积的特点。20世纪50~70年代大气层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137)Cs是黄河三角洲和邻近海域沉积物断代可靠的示踪物,含^(137)Cs的沉积物可被确定为1963年(或1954年)以来的沉积物。^(210)Pb_(ex)是大气持续沉降的天然放射性尘埃,不适用于具有快速且不均匀沉积特点的入海口水下冲积扇沉积物断代;水下冲积扇成陆后,地面继续承接^(210)Pb_(ex)核数沉降,因此,^(210)Pb_(ex)也不适用于黄河陆地三角洲的沉积物断代。泥沙的沉积速率在远离水下冲积扇的海域较低,且经水面沉降至海底的^(210)Pb_(ex)比例较高,沉积物的^(210)Pb_(ex)深度分布曲线形态类似于稳定环境的湖泊、海湾。计算沉积速率的CIC和CRS模型未考虑核素的向下扩散迁移过程,这可能会导致估算的黄河三角洲邻近海域泥沙沉积速率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邻近海域 ^(137)Cs ^(210)Pb_(ex) 沉积物断代
原文传递
中国湖泊沉积物^(137)Cs和^(210)Pb_(ex)断代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信宝 龙翼 +1 位作者 文安邦 贺秀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0-440,共11页
^(137)Cs和^(210)Pb_(ex)是湖泊沉积物断代常用的两种核素,沉积物中核素的深度分布,不但随核素的大气沉降量变化,也与流域环境变化和沉积后核素的再分布有关。我国环境复杂,人类活动强烈,^(137)Cs和^(21)Pb_(ex)深度分布的非理想曲线常... ^(137)Cs和^(210)Pb_(ex)是湖泊沉积物断代常用的两种核素,沉积物中核素的深度分布,不但随核素的大气沉降量变化,也与流域环境变化和沉积后核素的再分布有关。我国环境复杂,人类活动强烈,^(137)Cs和^(21)Pb_(ex)深度分布的非理想曲线常见于我国一些湖泊的沉积物。本文简要介绍了湖泊沉积物^(137)Cs和^(21)Pb_(ex)深度分布理想曲线和断代基本原理,在参阅大量有关中国湖泊沉积物^(137)Cs和^(21)Pb_(ex)断代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137)Cs和^(21)Pb_(ex)非理想深度分布曲线的解译和沉积物断代的几个常见问题。主要观点如下:1)我国湖泊沉积物不存在所谓的1974年和1986年蓄积峰;2)一些湖泊沉积出现的非单峰型^(137)Cs深度分布曲线,可能与人类活动或湖流扰动湖泊底泥、流域侵蚀产沙环境变化和^(137)Cs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补给等因素有关;3)沉积物中的核素垂向运移,不改变剖面中1963年^(137)Cs蓄积峰的位置,不影响其断代标志意义;4)流域环境突发事件引起的沉积剖面中的^(137)Cs和^(21)Pb_(ex)明显异常,是断代的可靠标志等。最后介绍了根据沉积剖面^(137)Cs和^(21)Pb_(ex)总量与本底值对比,求算沉积速率的核素质量平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断代 ^137CS ^210PBEX 湖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