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视域下沉浸式戏剧的优势与发展策略
1
作者 崔依然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5年第1期144-147,共4页
随着文旅产业不断发展,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文化消费的体验,产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文化本身的融合,期望打造具有文化认同感、游客体验感的空间,与消费者良性互动。在这一背景下,沉浸式戏剧作为兼具文化性和娱乐性的作品形式理应受到重视,... 随着文旅产业不断发展,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文化消费的体验,产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文化本身的融合,期望打造具有文化认同感、游客体验感的空间,与消费者良性互动。在这一背景下,沉浸式戏剧作为兼具文化性和娱乐性的作品形式理应受到重视,打造满足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和旅游体验感的文旅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沉浸式戏剧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沉浸式戏剧策划与实施
2
作者 郝倩倩 廖红 +2 位作者 李敏 耿娴 李竞萌 《今日科苑》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基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沉浸式戏剧,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有益于重塑博物馆物理空间、展览展示以及和公众之间的对话交流模式,创新文化表达和知识传播方式。本文在梳理基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沉浸式戏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释其特... 基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沉浸式戏剧,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有益于重塑博物馆物理空间、展览展示以及和公众之间的对话交流模式,创新文化表达和知识传播方式。本文在梳理基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沉浸式戏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释其特征,以中国科技馆创编的沉浸式游园剧《文明的烛火》为例,详细分析选题策划、剧本撰写、场景设计、演员遴选及演出总结等开发实施关键环节,并从内容编创、运营管理、人才培养、跨界合作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沉浸式戏剧 科学 文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沉浸式戏剧本体的美学特征
3
作者 齐慧姝 王小龙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沉浸式戏剧作为环境戏剧理论的后现代衍生概念,已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市场的“顶流”,亦是中国现代化戏剧的主要形态之一。当观众进入到一个如真如幻的沉浸式戏剧世界里,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戏剧之间的关系逐渐模糊,两者之间发生了主客体的交... 沉浸式戏剧作为环境戏剧理论的后现代衍生概念,已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市场的“顶流”,亦是中国现代化戏剧的主要形态之一。当观众进入到一个如真如幻的沉浸式戏剧世界里,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戏剧之间的关系逐渐模糊,两者之间发生了主客体的交互与转换。即沉浸式戏剧相较于传统戏剧在本体的美学特征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促使戏剧的一度、二度、三度创作在戏剧本体内部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尤其体现在沉浸式戏剧的文本叙事、戏剧情绪、观演关系三个维度,并分别展现出“非线性”“多维性”“即时性”的独特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戏剧本体 戏剧美学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戏剧空间叙事策略及创新发展——以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为例
4
作者 冯玲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2期153-158,共6页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是基于清代苏州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改编的国内首个沉浸式昆曲项目,其通过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和浸入式的感官体验,成功将古典园林和百戏之祖昆曲双遗联袂,探索“传统戏剧+沉浸式演艺”的当代表达...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是基于清代苏州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改编的国内首个沉浸式昆曲项目,其通过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和浸入式的感官体验,成功将古典园林和百戏之祖昆曲双遗联袂,探索“传统戏剧+沉浸式演艺”的当代表达,彰显中国人“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诗意生活美学,堪称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案例。文章主要探讨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在空间还原与剧情体验、场景氛围与情感交流,以及空间转换与观演参与等维度的叙事策略,并对沉浸式空间建构下戏曲表演的良性发展,提出内容深耕、形式回归,以及业态融合等维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昆曲 《浮生六记》园林版 空间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戏剧新型观演关系初探--以《不眠之夜》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泓铭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演员和观众是戏剧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观演关系影响着戏剧发展的方方面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沉浸式戏剧这一全新的戏剧类型闯入了人们的视线,其注重观众参与的感官体验的特性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观演方式,也使得观演关系出现了... 演员和观众是戏剧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观演关系影响着戏剧发展的方方面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沉浸式戏剧这一全新的戏剧类型闯入了人们的视线,其注重观众参与的感官体验的特性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观演方式,也使得观演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本文将以《不眠之夜》为例,分析沉浸式戏剧呈现出的新型观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新型观演关系 不眠之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沉浸式戏剧本土化实践及发展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慧滢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9-11,共3页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与沉浸式戏剧的结合,并对国外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和中国的本土化实践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概述了数字媒体艺术在戏剧中的应用,阐述了沉浸式戏剧的叙事模式和空间特征。然后,分析国外沉浸式戏剧的演进路径及...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与沉浸式戏剧的结合,并对国外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和中国的本土化实践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概述了数字媒体艺术在戏剧中的应用,阐述了沉浸式戏剧的叙事模式和空间特征。然后,分析国外沉浸式戏剧的演进路径及其代表作品,为中国本土实践提供借鉴。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揭示了本土化沉浸式戏剧的独特属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凸显其独特优势。最后,从叙事模式、技术应用、艺术表现和社会影响等角度,对中国本土化与国外沉浸式戏剧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本土化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沉浸式戏剧 叙事模 叙事空间 本土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人艺首部沉浸式戏剧《雀起无声》的本土化探究
7
作者 曾理 《福建史志》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沉浸式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样态,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模式,赋予观众最大的观看自由与参与的机会,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同时,沉浸式戏剧要求剧情与演出环境、文化氛围相融合,这与现今倡导文旅融合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福建... 沉浸式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样态,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模式,赋予观众最大的观看自由与参与的机会,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同时,沉浸式戏剧要求剧情与演出环境、文化氛围相融合,这与现今倡导文旅融合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福建人艺首部沉浸式戏剧《雀起无声》的艺术特点与本土化特征,探寻沉浸式戏剧加强本土化特征、鉴定本土化路径的具体策略与意义,以期促进福州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雀起无声》 文旅融合 福州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沉浸式戏剧的感知模式——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
8
作者 王天璋 曹华强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100-103,共4页
沉浸式戏剧是当代全新的戏剧观演形式,注重对观演者的感知进行调动,是对传统戏剧模式的颠覆。借鉴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案例,对其感知模式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发现,“只有河南·... 沉浸式戏剧是当代全新的戏剧观演形式,注重对观演者的感知进行调动,是对传统戏剧模式的颠覆。借鉴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案例,对其感知模式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发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虽具有沉浸式的戏剧形式,但同时也注重明确的价值传达。通过调动观演者的“视域结构”、结合具身经验激活“情境空间”,确认了戏剧审美主体的在场性。在一种解蔽式的戏剧体验模式中,重构了一种更为丰富、开放的中原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具身感知 意义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戏剧赋能文旅发展探析
9
作者 杨思凡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1期183-185,192,共4页
目的:近年来,戏剧艺术在多元场景下迎来了发展突破期。各地文旅部门依靠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沉浸式戏剧,这一戏剧形式逐步衍生出文旅融合新地标,但由于发展历程短,各地区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存在差异。鉴于此,文章分析沉浸式戏剧发展... 目的:近年来,戏剧艺术在多元场景下迎来了发展突破期。各地文旅部门依靠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沉浸式戏剧,这一戏剧形式逐步衍生出文旅融合新地标,但由于发展历程短,各地区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存在差异。鉴于此,文章分析沉浸式戏剧发展概况和不足,探讨其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的可能。方法:应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展开分析。结果:以盐城市为例,研究发现,打造盐城市特色沉浸式戏剧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弘扬城市文脉,重视舞台布景设计,融入地方性元素,构建反馈机制,打造城市品牌。结论:打造盐城特色沉浸式戏剧需要深入挖掘和利用盐城的“四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文化、蓝色文化、白色文化和绿色文化。如此不仅能够弘扬城市文脉,还能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打造沉浸式戏剧要注重观众的多重感官体验,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结合现代科技,如VR/AR技术,以及多模态技术,可以强化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沉浸式戏剧赋能文旅发展,可在舞台布景设计中融入盐城的地域元素,利用盐城的自然资源和空间条件,如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丹顶鹤保护区等,构建沉浸式戏剧的故事环境,创新沉浸式戏剧与旅游行业融合路径,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文旅产业 赋能 互动 城市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表情:原创沉浸式戏剧在上海的空间解码与话语探索
10
作者 佟童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回望与思考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伦敦密德萨斯大学当代表演高级研究员约瑟芬·马洪(Josephine Machon)曾将观众的这一感受比作“浸泡在水中”,象征接受者的感官体验就像被裹卷到另一种介质。12016年,... 回望与思考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伦敦密德萨斯大学当代表演高级研究员约瑟芬·马洪(Josephine Machon)曾将观众的这一感受比作“浸泡在水中”,象征接受者的感官体验就像被裹卷到另一种介质。12016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携手英国制作公司潘奇醉客(Punchdrunk)将曾风靡纽约、伦敦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引入上海,其独特的观演体验使许多年轻观众为之一振,有人甚至“一剧多刷”打破了正常的购票频率。投资者很快嗅到商机,一系列海外沉浸式戏剧IP短时间内抢占了上海市场,这一戏剧概念也迅速辐射至全国,在“万物皆可沉浸”的大环境趋势下,沉浸式戏剧被更多冠以“商业性”及“泛娱乐”等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体验 上海文广 约瑟芬 接受者 沉浸式戏剧 泛娱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戏剧:环境塑造与观众情感共鸣的关系
11
作者 管晨煜 《艺术家》 202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沉浸式戏剧,作为当代戏剧艺术的一门创新领域,已经改变了我们对舞台表演的传统看法。它不但是简单的演出,更是一场引人入胜的互动冒险,建立在精心的环境塑造、观众培训、演员选用和道具准备之上。沉浸式戏剧通过环境的塑造,可以使观众... 沉浸式戏剧,作为当代戏剧艺术的一门创新领域,已经改变了我们对舞台表演的传统看法。它不但是简单的演出,更是一场引人入胜的互动冒险,建立在精心的环境塑造、观众培训、演员选用和道具准备之上。沉浸式戏剧通过环境的塑造,可以使观众的心跳同步,让房间内的每个细节、每个元素都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戏剧体验。本文深入研究这些要素如何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个超越传统观演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共鸣 环境塑造 创新领域 舞台表演 当代戏剧 超越传统 沉浸式戏剧 戏剧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与山, 海与海--评沉浸式戏剧《只有峨眉山》
12
作者 春霞 《音乐世界》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山与山,相连。海与海,相接。人与人的故事,周而复始地上演。当灯光缓缓亮起,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熟悉的世界--王潮歌导演的作品《只有峨眉山》正在上演……作为继《又见平遥》《又见敦煌》之后的“只有系列”开篇之作,这部作品... 山与山,相连。海与海,相接。人与人的故事,周而复始地上演。当灯光缓缓亮起,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熟悉的世界--王潮歌导演的作品《只有峨眉山》正在上演……作为继《又见平遥》《又见敦煌》之后的“只有系列”开篇之作,这部作品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关于家乡、故土与情感的沉浸式体验。不同于传统的戏剧表演,沉浸式戏剧让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见平遥》 峨眉山 沉浸体验 戏剧表演 旁观者 沉浸式戏剧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特色文化与沉浸式戏剧融合策略及实践——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
13
作者 王道灿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160-162,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戏剧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地域特色文化与沉浸式戏剧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创作策略。本文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探讨了地域特色文化与沉浸式戏剧的融合策略及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戏剧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地域特色文化与沉浸式戏剧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创作策略。本文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探讨了地域特色文化与沉浸式戏剧的融合策略及实践,分析了该剧在推广地域文化、提升戏剧体验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对于未来地域特色文化与沉浸式戏剧融合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特色文化 沉浸式戏剧 融合策略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沉浸式戏剧观演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威 《戏剧之家》 2020年第7期16-17,共2页
沉浸式戏剧一改传统戏剧的空间分布,将舞台和观众席融为一体,不仅使戏剧空间构造发生转变,也使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观演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断接近,心理距离大大缩小,产生了更为直接的互动交流,是对于传统戏剧的改革创... 沉浸式戏剧一改传统戏剧的空间分布,将舞台和观众席融为一体,不仅使戏剧空间构造发生转变,也使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观演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断接近,心理距离大大缩小,产生了更为直接的互动交流,是对于传统戏剧的改革创新,是对新型戏剧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演关系 沉浸式戏剧 空间 探索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戏剧在建筑空间中的表达——以麦金侬的《不眠之夜》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滨 索起利 叶洪图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2期262-263,共2页
沉浸式戏剧打破了戏剧表演的"第四面墙",缩减了观演直线距离的同时也将观演空间的地位凸显出来,发挥观者对空间支配的主观能动性,让观者更好地介入剧本、情节与表演,拓宽了对剧本解读方式的多样性,强调了空间在沉浸式戏剧中... 沉浸式戏剧打破了戏剧表演的"第四面墙",缩减了观演直线距离的同时也将观演空间的地位凸显出来,发挥观者对空间支配的主观能动性,让观者更好地介入剧本、情节与表演,拓宽了对剧本解读方式的多样性,强调了空间在沉浸式戏剧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以麦金侬的《不眠之夜》为例,从空间结构、戏剧情节及这两者的时间性来探讨建筑空间对沉浸式戏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不眠之夜 空间结构 情节 时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沉浸式戏剧走进自闭症儿童的心灵世界——由《暴风雨也不怕》带来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彦洁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1期42-43,57,共3页
自闭症儿童是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的弱势群体,以社交沟通障碍及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沉浸式戏剧所具有的强烈的互动性和浸入感的特点,以"诱导""吸引""共情""合作"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是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的弱势群体,以社交沟通障碍及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沉浸式戏剧所具有的强烈的互动性和浸入感的特点,以"诱导""吸引""共情""合作"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自闭症儿童孤独的内心世界并激发个人潜能。《暴风雨也不怕》作为专为自闭症儿童创作的沉浸式戏剧,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多感官的互动体验、演员们优秀的专业素养,以及在与儿童互动中传达出的"倾听、等待、尊重、不评价"的理念,深深打动观众并为我们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自闭症儿童 《暴风雨也不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沉浸——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成长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子涵 《艺苑》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近年来,中国的戏剧舞台发展十分迅速,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实验、新思想、新形式的戏剧,沉浸式戏剧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发展,日益壮大,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文章对中国的沉浸式戏剧进行了研究,较为仔细地梳理了沉浸式戏... 近年来,中国的戏剧舞台发展十分迅速,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实验、新思想、新形式的戏剧,沉浸式戏剧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发展,日益壮大,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文章对中国的沉浸式戏剧进行了研究,较为仔细地梳理了沉浸式戏剧的前世今生,重点分析了沉浸式戏剧与环境戏剧的关系;以环境戏剧的诞生到沉浸式戏剧的起步为主要论述,并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于环境戏剧的探索进行类比,试图将沉浸式戏剧理解为环境戏剧的后现代延伸;同时,以《不眠之夜》以及《死水边的美人鱼》这两部沉浸式戏剧为主要范例,试图分析沉浸式戏剧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东西方之间沉浸式戏剧的差异。最后,还对当下中国式沉浸剧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基本上肯定了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环境戏剧 发展趋势 中外差异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沉浸式戏剧: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艳颖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7期24-24,26,共2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戏剧舞台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利用新技术、具有新思想和新形式的戏剧,沉浸式戏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发展,日益壮大,逐渐获得了大众的喜...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戏剧舞台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利用新技术、具有新思想和新形式的戏剧,沉浸式戏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发展,日益壮大,逐渐获得了大众的喜爱。本文将对中国的沉浸式戏剧进行研究,并对沉浸式戏剧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重点分析沉浸式戏剧与环境戏剧的关系,并就此进行中西类比。以《不眠之夜》和《死水边的美人鱼》这两部沉浸式戏剧为例对我国沉浸式戏剧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东西方之间沉浸式戏剧的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国式沉浸剧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戏剧 环境戏剧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戏剧与特殊场地演出的渊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薇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7期10-11,共2页
沉浸式戏剧在近几十年内迅速发展,它作为一个戏剧流派不仅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要想更好地发展沉浸式戏剧的内容形式,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历史,而特殊场地演出与沉浸式戏剧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将追寻沉浸式戏... 沉浸式戏剧在近几十年内迅速发展,它作为一个戏剧流派不仅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要想更好地发展沉浸式戏剧的内容形式,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历史,而特殊场地演出与沉浸式戏剧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将追寻沉浸式戏剧与特殊场地演出这类戏剧演出样式的渊源,希望为中国戏剧研究者以及艺术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场地演出 沉浸式戏剧 当代戏剧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