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原断陷古近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招君 孙平昌 +4 位作者 杜江峰 方石 陈永成 贾建亮 孟庆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汤原断陷新安村组-达连河组中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岩性鉴定、粒度分析等资料,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并进一步识别出8个微相。从扇三角洲平原到扇三角洲前缘,不同... 汤原断陷新安村组-达连河组中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岩性鉴定、粒度分析等资料,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并进一步识别出8个微相。从扇三角洲平原到扇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的沉积特征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沉积物结构如支撑关系由杂基支撑到颗粒支撑,颗粒间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颗粒分选由差到好,成熟度由低到高,沉积物的粒度由粗变细等;沉积层理构造由扇三角洲平原砂砾混杂的块状层理到前缘小型低角度的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等;概率累计曲线由扇三角洲平原的一段式、低角度两段式到扇三角洲前缘的斜率较大的二段式、三段式;在C-M图上,扇三角洲平原的点群多在C、M值较大的PQ段,前缘多在OR、RS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岩心特征、粒度分析等资料得出扇三角洲的水动力机制主要为牵引流沉积,少量重力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新安村组 达连河组 扇三角洲 粒度分析 沉积特征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舒地堑汤原断陷古近系湖底扇沉积与层序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玉平 刘招君 +3 位作者 董清水 杨建国 王世辉 郭璇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3-28,共6页
通过对依舒地堑汤原断陷古近系的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和粒度分析,发现研究区存在湖底扇沉积。依据岩石岩性、沉积构造、垂向组合,将湖底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内扇主要发育碎屑流(水下泥石流);中扇以颗粒流和浊流最为常见;外... 通过对依舒地堑汤原断陷古近系的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和粒度分析,发现研究区存在湖底扇沉积。依据岩石岩性、沉积构造、垂向组合,将湖底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内扇主要发育碎屑流(水下泥石流);中扇以颗粒流和浊流最为常见;外扇发育远源浊积岩。在三级层序中湖底扇沉积体系有两类组合形式:①退积型:即内扇→中扇→外扇,反映了一个从进积型到退积型准层序组的叠加方式,揭示了从低水位体系域到水进体系域变化趋势;②进积型:外扇→中扇→内扇,反映了一个从加积型到进积型准层序组的叠加方式,揭示了从高水位体系域到水退体系域变化趋势。湖底扇主要发育于低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 层序 汤原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北部汤原断陷断块体运动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世辉 杨建国 +1 位作者 梁晓东 钟延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1-1127,共7页
应用构造运动学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对汤原断陷基底和各断块体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证实断陷内第Ⅳ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大,第Ⅴ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小;通过对15个块体的实例计算总结出不同构造、不同时期断块体的翘倾... 应用构造运动学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对汤原断陷基底和各断块体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证实断陷内第Ⅳ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大,第Ⅴ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小;通过对15个块体的实例计算总结出不同构造、不同时期断块体的翘倾运动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汤原断陷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藏类型。伸展运动和压扭性挤压运动形成构造油气藏,伸展运动早、中期在向斜部位形成岩性油气藏,断块体翘倾运动和抬升剥蚀作用形成地层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构造演化 断块体 伸展运动 翘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舒地堑汤原断陷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气藏类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金生 杨建国 +1 位作者 郭庆霞 唐金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3-600,共8页
利用依—舒地堑汤原断陷32口井的钻井、录井和测井资料及地球化学资料,研究断陷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其天然气成藏条件和气藏类型。根据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编制各层构造图,发现和落实各构造层发育的圈闭。在此基础上,对汤原断陷天然... 利用依—舒地堑汤原断陷32口井的钻井、录井和测井资料及地球化学资料,研究断陷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其天然气成藏条件和气藏类型。根据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编制各层构造图,发现和落实各构造层发育的圈闭。在此基础上,对汤原断陷天然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汤原断陷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白垩系和古近系乌云组、新安村组、达连河组一段、宝泉岭组一段;储集层主要发育于白垩系和古近系乌云组、新安村组、达连河组二段、宝泉岭组二段;盖层主要为古近系达连河组一段、宝泉岭组一段。汤原断陷发育自生自储、下生上储、新生古储3种类型生储盖组合。钻井证实汤原断陷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岩性气藏2种类型气藏,依据地震资料及邻区已知油气藏资料推测汤原断陷还发育构造气藏和地层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气藏类型 构造评价 汤原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特点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海波 刘晋威 +1 位作者 张立国 郭庆霞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非常发育,主要为NE、NEE、EW和NW四个方向。根据目前钻探结果分析,断陷油气主要分布在汤原断陷中轴线以东的中央凸起带和东部凹陷带,紧邻东兴和东发次凹。油气藏类型主要发...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非常发育,主要为NE、NEE、EW和NW四个方向。根据目前钻探结果分析,断陷油气主要分布在汤原断陷中轴线以东的中央凸起带和东部凹陷带,紧邻东兴和东发次凹。油气藏类型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预测可能还发育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油气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制约汤原断陷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是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油气勘探的方向和有利区为:在层系上应首先优选古近系的达连河组、新安村组及乌云组;在平面上应优选东兴和东发次凹及其上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断裂构造特征 油气藏 勘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汤原断陷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建国 刘俊来 +1 位作者 吴河勇 刘纯高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30,共4页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对汤原断陷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选取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发育史分析.综合研究认为汤原断陷发育的断裂主要有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北东向断层控制着断陷的走向和次级构造带的走向,使汤原断陷...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对汤原断陷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选取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发育史分析.综合研究认为汤原断陷发育的断裂主要有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北东向断层控制着断陷的走向和次级构造带的走向,使汤原断陷呈东西分带的特点;北西向断层与北东向断层相互切割,使汤原断陷呈现南北分块的特点.汤原断陷现今构造特征总体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断陷经历了3个演化时期和6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展布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汤原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古近纪砂岩重矿物组合与物源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洪伟 杨建国 林东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46,共5页
采用相关分析及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汤原断陷20口钻孔古新世—渐新世的砂岩中重矿物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研究区重矿物组合纵向上变化规律明显受构造因素的控制,横向上的分布受物源区源岩性质的影响。结合古水流方向、沉积相特征和岩屑所... 采用相关分析及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汤原断陷20口钻孔古新世—渐新世的砂岩中重矿物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研究区重矿物组合纵向上变化规律明显受构造因素的控制,横向上的分布受物源区源岩性质的影响。结合古水流方向、沉积相特征和岩屑所反映的源区岩性特点,恢复了汤原断陷古近系物源方向主要为北西和南东两个方向,母岩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具有少量的中高级变质岩和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组合 物源分析 古近纪 汤原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约束地震岩性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汤原断陷达连河组SD_2段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建亮 刘招君 +3 位作者 陈永成 王世辉 方石 杨建国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39-344,共6页
为精细刻画汤原断陷达连河组的岩性展布,运用测井约束地震岩性预测方法,利用研究区丰富的井震及钻井资料,拟合速度-岩性间的函数关系,经高精度层序地层约束后,进行岩性预测。预测结果符合率达86%,揭示了目的层岩性空间展布规律:沉积厚... 为精细刻画汤原断陷达连河组的岩性展布,运用测井约束地震岩性预测方法,利用研究区丰富的井震及钻井资料,拟合速度-岩性间的函数关系,经高精度层序地层约束后,进行岩性预测。预测结果符合率达86%,揭示了目的层岩性空间展布规律:沉积厚度高值区和砂体厚度中心主要分布于控盆断裂一侧,在研究区内主要分布于靠近盆缘断裂的东部凹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测井约束地震 速度-岩性 岩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汤原断陷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其演化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河勇 杨建国 +2 位作者 王世辉 王洪伟 林东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7-545,共9页
利用汤原断陷29口井岩心、录井、测井和1028km二维地震资料,对汤原断陷古近系沉积相类形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识别出3种沉积相、7种沉积亚相和17种沉积微相。明确了汤原断陷邻近陡坡带一侧湖底扇和湖泊相发育,缓坡带一侧扇三角洲发育... 利用汤原断陷29口井岩心、录井、测井和1028km二维地震资料,对汤原断陷古近系沉积相类形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识别出3种沉积相、7种沉积亚相和17种沉积微相。明确了汤原断陷邻近陡坡带一侧湖底扇和湖泊相发育,缓坡带一侧扇三角洲发育,邻近断陷的中央次级隆起带湖底扇和扇三角洲发育。汤原断陷古近系湖盆经历了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汤原断陷 古近系 沉积相类型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柳蓉 刘招君 +1 位作者 杨建国 王世辉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7-372,共6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建立汤原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2个超层序、11个三级层序。运用体系域四分法在断陷两侧三级层序内同一体系域内识别出了相近的沉积体系。汤原断陷古近系主要发...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建立汤原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2个超层序、11个三级层序。运用体系域四分法在断陷两侧三级层序内同一体系域内识别出了相近的沉积体系。汤原断陷古近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扇三角洲半深湖、扇三角洲湖底扇半深湖、扇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和扇三角洲滨浅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古近系 层序地层格架 体系城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天然气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军虎 王世辉 +1 位作者 陈春瑞 金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从天然气组分、同位素分布、储层流体包裹体及自生伊利石定年等方面分析了汤原断陷的天然气特征.研究认为:断陷西部、中部以生物气和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为主,断陷东部以油型气为主,同时存在非烃气,断陷中部存在少量非烃气混入气、油型... 从天然气组分、同位素分布、储层流体包裹体及自生伊利石定年等方面分析了汤原断陷的天然气特征.研究认为:断陷西部、中部以生物气和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为主,断陷东部以油型气为主,同时存在非烃气,断陷中部存在少量非烃气混入气、油型气,且有2口井发现了生物乙烷气;含烃包裹体丰度较高,且西部高于中部及东部;储集层流体包裹体盐水均一化温度分布呈双峰态,断陷可能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均一化温度值东部高于中部及西部;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龄为14.6~10.5 Ma,成藏时间为富锦组沉积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天然气特征 碳同位素 生物乙烷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沉积演化及下第三系达连河组沉积相 被引量:6
12
作者 尚育秋 钟延秋 张立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为基础,应用构造学、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汤原断陷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得出白垩系沉积时为断陷期,以滨浅湖-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到末期断陷整体抬升,白垩系遭受剥蚀。乌云组和新... 以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为基础,应用构造学、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汤原断陷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得出白垩系沉积时为断陷期,以滨浅湖-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到末期断陷整体抬升,白垩系遭受剥蚀。乌云组和新安村沉积时为强烈断陷期,以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并发育扇三角洲和湖底扇。达连河组沉积时期断陷持续拉张,断陷以半深湖和滨浅湖沉积为主,湖底扇和扇三角洲发育。宝一段沉积时期,断陷进入断坳转化阶段,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宝二段时期断陷遭受区域挤压,湖泊开始萎缩,断陷进入萎缩阶段,主要为滨浅湖沉积。上第三系早期湖泊急剧变浅,断陷进入消亡阶段。达连河组有利储层为扇三角洲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和湖底扇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断裂 沉积相 扇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中生界地层及含油气远景预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白新华 罗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通过地震地层学研究,结合钻井、地球化学、油气显示的资料,并对汤原断陷及其周边盆地中生界地层分布的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区中生界地层气源丰富,是汤原断陷潜在的油气勘探目的层。断陷内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 本文通过地震地层学研究,结合钻井、地球化学、油气显示的资料,并对汤原断陷及其周边盆地中生界地层分布的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区中生界地层气源丰富,是汤原断陷潜在的油气勘探目的层。断陷内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斜坡逆冲背斜带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中生界 地层 油气藏 含油气 远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变径迹测年法在汤原断陷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清华 张莹 王庆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裂变径迹测年法原理,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汤原断陷下第三系达连河组至宝泉岭组段的碎屑沉积岩的地质年龄。并重新厘定了本区下第三系达连河组与宝泉岭组的地质界线。
关键词 汤原断陷 裂变径迹测年法 达连河组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相春 王振平 孔令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6,共5页
主要论述了汤原断陷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原油(显示)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指出汤原断陷内检出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源岩及原油(显示)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原油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表... 主要论述了汤原断陷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原油(显示)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指出汤原断陷内检出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源岩及原油(显示)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原油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区源岩有机质以陆源输入为主,水生生物只在个别样品中占有一定比例;沉积环境普遍存在着弱氧化—弱还原的成煤环境;古气候条件比较湿润;成熟度普遍较低,多数样品尚未进入生油门限。区内的原油(显示)应该来自类型不同的两种源岩,在探井中油显示未见高、过成熟特征,多为低熟到成熟阶段的产物。相对而言,宝泉岭组和白垩系的源岩母质类型较好,而新安村组、乌云组、白垩系的成熟度更有利于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生物标志化合物 源岩 原油 地球化学 有机质成熟度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早第三纪介形类新发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清华 张莹 金学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对汤原断陷下第三系中新发现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研究,新建了两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并对含介形类化石的达连河组和宝泉岭组的地质时代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早第三系 达连河组 油田地质 介形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古近纪构造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桂英 王洪伟 +2 位作者 安明胜 赵玉珍 张维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搞清汤原断陷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指导下步油气勘探,从研究汤原断陷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入手,结合钻探情况,分析了断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断陷在古近纪经历了初始断陷、强烈断陷、断凹转化和断陷消亡的... 为搞清汤原断陷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指导下步油气勘探,从研究汤原断陷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入手,结合钻探情况,分析了断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断陷在古近纪经历了初始断陷、强烈断陷、断凹转化和断陷消亡的过程,随之充填了多套生、储、盖组合,伴随断层的幕式活动,形成了逆牵引背斜、断块、断层遮挡和断层-岩性等多种类型油气藏。指出了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东部凹陷带控盆断裂附近,断块、断层遮挡和断层-岩性等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构造复杂的中央隆起带,对进一步加大汤原断陷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罗群 白新华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47-251,共5页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陆相盆地。盆地内断裂极为发育。断裂的发育主要有 N E向和 N W - N W W 方向,断裂的分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群的特征。按断裂的成因类型可划分出7 种类型。断裂对油气生成、运聚及成藏的控...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陆相盆地。盆地内断裂极为发育。断裂的发育主要有 N E向和 N W - N W W 方向,断裂的分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群的特征。按断裂的成因类型可划分出7 种类型。断裂对油气生成、运聚及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基底大断裂控制了烃源岩的展布,主干断裂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分布,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作用,断裂的封闭性为油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控制作用 汤原断陷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构造活动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玉峰 王孔伟 +1 位作者 王始波 孙德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4,共6页
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这些层序在形成时经历了拉张裂陷、快速沉降、挤压回返等不同的构造阶段,因此层序发育特征各有特点。在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简单裂陷层序发育巨厚的粗碎屑低位沉积体系域... 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这些层序在形成时经历了拉张裂陷、快速沉降、挤压回返等不同的构造阶段,因此层序发育特征各有特点。在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简单裂陷层序发育巨厚的粗碎屑低位沉积体系域;在快速沉降背景下形成的层序发育下细上粗的湖泊收缩体系域;而在挤压回返背景下形成的简单坳陷层序规模较小,湖泊相不发育。在断裂活动和基底沉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快速坳断层序和快速断坳层序都能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但快速坳断层序的生储盖组合更好。关键词汤原断陷构造活动层序地层层序类型第一作者简介杨玉峰男34岁工程师(博士生)沉积学层序地层学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近海盆地的地层沉积研究,其基本观点为地层层序的几何形态及岩性特征主要受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以及气候四个因素的控制[1]。陆相盆地层序的形成同样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只不过各因素作用的程度与海相盆地有一定的区别。在陆相盆地中,构造运动对盆地充填序列的控制是第一位重要因素[2]。构造活动(包括基底沉降和断裂活动)对陆相湖盆可容纳空间和地层展布的控制作用比海相盆地更明显。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可容纳空间决定了层序发育的规模、速度和空间的几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构造活动 层序地层 第三纪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及其在汤原断陷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群 白新华 张树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8,共9页
地质构造复杂、相应剧烈是陆相断陷盆地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常使地震资料的品质受到很大影响,给地震资料的正确解释带来了很大困难.断裂解释模型的多少、地质观点的差异和解释经验又造成同一地区不同的解释人员不同的解释结果。笔者... 地质构造复杂、相应剧烈是陆相断陷盆地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常使地震资料的品质受到很大影响,给地震资料的正确解释带来了很大困难.断裂解释模型的多少、地质观点的差异和解释经验又造成同一地区不同的解释人员不同的解释结果。笔者在广泛调研陆相断陷盆地基础上,总结前人解释经验,运用“平衡地质创面”等理论方法,计对防相断陷盆地的特点,建立了“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该技术对减少人为因素,消除解释的多解性.使地震资料解释更为合理有益挂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区 地震资料解释 汤原断陷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