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2O-BAF与A^2O工艺处理较高C/N比生活污水时的污泥沉降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欣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建华 陈永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8-1203,共6页
考察2种工艺处理较高ρ(COD)/ρ(TN)(简写为C/N)生活污水时的污泥沉降性,系统在污水C/N比为7.1左右的情况下,稳定运行30d。实验结果表明:A2O-BAF工艺的沉降性远远好于普通A2O工艺,前者无污泥膨胀之虞,而后者比较严重,主要原因为:A2O-BA... 考察2种工艺处理较高ρ(COD)/ρ(TN)(简写为C/N)生活污水时的污泥沉降性,系统在污水C/N比为7.1左右的情况下,稳定运行30d。实验结果表明:A2O-BAF工艺的沉降性远远好于普通A2O工艺,前者无污泥膨胀之虞,而后者比较严重,主要原因为:A2O-BAF工艺缺氧段长,好氧段短,能有效抑制丝状菌性膨胀;A2O-BAF工艺污泥含磷量是普通A2O工艺的2倍多,前者为6%左右,而后者为3%左右,前者污泥密度高;A2O-BAF工艺面临的污泥上浮问题远不如普通A2O工艺严重,絮体更实,凝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BAF工艺 A2O工艺 污泥沉降性 污泥膨胀 污泥含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好氧环境中Cu^2+对活性污泥沉降性及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永臻 张健伟 +1 位作者 王杰 张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50-1756,共7页
为研究Cu^(2+)在缺氧和好氧不同环境中对活性污泥沉降性及脱氮性能的影响,在3个完全相同以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中,采用以乙酸钠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废水,待系统的硝化反硝化过程运行稳定后,SBR 1#作为对照试验,每周期分别... 为研究Cu^(2+)在缺氧和好氧不同环境中对活性污泥沉降性及脱氮性能的影响,在3个完全相同以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中,采用以乙酸钠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废水,待系统的硝化反硝化过程运行稳定后,SBR 1#作为对照试验,每周期分别在SBR 2#的缺氧段和SBR 3#的好氧段投加Cu SO4溶液,每次按反应器内5mg/L Cu^(2+)投加.研究结果表明:在缺氧段投加Cu^(2+)能引发污泥膨胀,而在好氧段投加Cu^(2+)并未引起污泥沉降性的恶化;在缺好氧环境中Cu^(2+)都未引起丝状菌的大量增殖;Cu^(2+)能刺激微生物分泌更多的胞外聚合物抵御Cu^(2+)的毒害作用,抑制微生物贮存聚-β-羟基烷酸酯(PHA)的能力;在SBR 2#的缺氧段投加Cu^(2+)有利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形成,但长期投加并不能维持短程硝化,而在SBR 3#的好氧段投加Cu^(2+)后,系统迅速丧失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沉降性 铜离子 丝状菌 胞外聚合物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MO对曝气池中污泥沉降性能及出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仉春华 胡冰 +2 位作者 苏胜男 马艳 仲丽丽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98-399,403,共3页
采用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A/O工艺的实验装置处理生活污水,以考察投加生物水处理剂LLMO对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性能以及处理水水质(CODCr、TOC、T-N)的影响。通过15 d的观察,结果表明出水CODCr、、TOC、T-N都比较稳定,曝气池的悬浮... 采用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A/O工艺的实验装置处理生活污水,以考察投加生物水处理剂LLMO对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性能以及处理水水质(CODCr、TOC、T-N)的影响。通过15 d的观察,结果表明出水CODCr、、TOC、T-N都比较稳定,曝气池的悬浮物浓度(MLSS)、污泥容积指数(SVI)总体趋势亦比较稳定且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水处理剂 污泥 污泥浓度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OD/N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天然 成杰民 王汉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文章采用SBR法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不同N元素含量(以BOD/N记)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BOD/N为100/5和100/3的条件下,污泥沉降性良好;在进水BOD/N为100/1时,发生轻微由黏性菌胶团过量生长引起的非丝状菌膨胀。实验中还... 文章采用SBR法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不同N元素含量(以BOD/N记)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BOD/N为100/5和100/3的条件下,污泥沉降性良好;在进水BOD/N为100/1时,发生轻微由黏性菌胶团过量生长引起的非丝状菌膨胀。实验中还研究了在不同N元素含量时污泥微生物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污泥浓度(MLSS)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沉降性 氮元素 BOD/N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宋华龙 袁舟 +1 位作者 戴海润 张小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13期84-84,共1页
物化污泥絮体细小沉降性差且机械脱水难度高。本实验利用生化污泥吸附性强、沉降性好的特点,选择适当比例与物化污泥进行混合微曝气,明显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混合污泥的SV30从87%降至37%,并经中试验证,经过4小时曝气,污泥浓度明显下降,... 物化污泥絮体细小沉降性差且机械脱水难度高。本实验利用生化污泥吸附性强、沉降性好的特点,选择适当比例与物化污泥进行混合微曝气,明显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混合污泥的SV30从87%降至37%,并经中试验证,经过4小时曝气,污泥浓度明显下降,减容率为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沉降性 微曝气 减容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活性污泥中污泥质量浓度对沉降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彭赵旭 彭永臻 +2 位作者 于振波 刘旭亮 柴同志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23-26,48,共5页
为了考察污泥质量浓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采用100 mL量筒进行批沉降试验,分别研究了不膨胀污泥、丝状菌膨胀污泥和非丝状菌膨胀污泥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过低时,所有污泥都具有沉速快,泥水分界面模糊,... 为了考察污泥质量浓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采用100 mL量筒进行批沉降试验,分别研究了不膨胀污泥、丝状菌膨胀污泥和非丝状菌膨胀污泥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过低时,所有污泥都具有沉速快,泥水分界面模糊,沉后上清液浑浊的特性.当质量浓度升高时,沉速都会减慢,且泥水分界面分别因拥挤沉淀(不膨胀污泥)和交联分离(膨胀污泥)作用而变得清晰.当用污泥沉降比(SV)来表征沉降性时,不膨胀污泥对质量浓度变化敏感,而膨胀污泥则一直保持在90%以上.当用污泥容积指数(SVI)来表征沉降性时,对不膨胀污泥取沉降60 min的SVI可消除质量浓度的影响.对膨胀污泥需要设定一个特定质量浓度下的标准值,其他质量浓度下的SVI按照反比例关系换算到该质量浓度下再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丝状菌膨胀 污泥沉降性 拥挤沉淀 交联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诱发的A/O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变化与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聂琨 陈希 +2 位作者 袁林江 南亚萍 郭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3-1413,共11页
本试验平行运行了两套A/O生物强化除磷系统,通过观测温度诱发的污泥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索了温度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从20℃升至25℃能够有效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而从20℃降至15℃可以使污泥沉降性... 本试验平行运行了两套A/O生物强化除磷系统,通过观测温度诱发的污泥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索了温度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从20℃升至25℃能够有效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而从20℃降至15℃可以使污泥沉降性急剧恶化.升温和降温均可导致EPS中蛋白质含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高温(25℃)能够抑制丝状菌的生长,而低温(15℃)会刺激Thiothrix II型丝状菌大量增殖.SPSS相关性分析显示,丝状菌的数量变化不大时,污泥含磷量和不可挥发性固体含量对沉降性影响显著,EPS的增加不利于污泥沉降,污泥密度与污泥沉降性无相关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表明,不同温度会导致不同优势菌的生长.受高温影响较大的细菌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受低温影响较大的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菌 污泥沉降性 EPS 污泥密度 污泥含磷量 温度 A/O除磷 PCR-DGGE
原文传递
进水碳磷比对SBR系统污泥沉降及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彭赵旭 王炬 +2 位作者 娄天宇 姜昆 牛宁琪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了探究磷冲击负荷对活性污泥系统特性的影响,采用厌氧-好氧运行的SBR进行试验,通过改变进水磷含量,研究了在进水碳磷比(质量浓度的比)为330/8、330/12、330/16和330/20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特性、污泥沉降性等方面的表现... 为了探究磷冲击负荷对活性污泥系统特性的影响,采用厌氧-好氧运行的SBR进行试验,通过改变进水磷含量,研究了在进水碳磷比(质量浓度的比)为330/8、330/12、330/16和330/20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特性、污泥沉降性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碳磷比降低会强化聚磷菌活性,改善污泥沉降性,显著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当进水碳磷比由330/8改变至330/20时,系统好氧段比吸磷量由9.502 mg/g增加到了17.764 mg/g,提升了86.95%。在磷浓度升高冲击作用下,聚磷菌厌氧释磷会吸收更多的有机物,试验出水水质得到提升。厌氧期间pH值下降速率与释磷速率显著相关(R^(2)为0.667),pH值曲线反映了系统中厌氧生物呼吸的特征。氧化还原电位(ORP)在厌氧阶段不断下降,在好氧阶段出现了2个平台期,通过在线监测ORP变化可以指示出PO_(4)^(3-)-P的质量浓度变化过程,并可确定厌氧释磷结束的时间点。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不变时,提高进水磷浓度可以使微生物活性增强,污泥沉降性能和系统脱氮除磷性能提高,给活性污泥系统带来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冲击负荷 污泥 SBR反应器 脱氮除磷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盐度波动对处于污泥膨胀的耐盐脱氮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彬彬 田凤蓉 +3 位作者 杨志林 王克云 胡聪 王开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91-1496,共6页
以处于污泥膨胀的耐盐脱氮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效容积为2和240L的SBR装置(编号1#和2#),在进水NH3-N浓度为40—100mg/L,pH为7.45~8.0,溶解氧为3~5mg/L,温度为28~30℃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不同NaCl盐度(0、10、20和30g... 以处于污泥膨胀的耐盐脱氮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效容积为2和240L的SBR装置(编号1#和2#),在进水NH3-N浓度为40—100mg/L,pH为7.45~8.0,溶解氧为3~5mg/L,温度为28~30℃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不同NaCl盐度(0、10、20和30g/L)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Cl盐度条件下,可以明显改善耐盐脱氮污泥的沉降性。NaCl盐度越高,污泥絮凝体体积减小、丝状菌及原生动物减少趋势越明显,污泥沉降性效果越好。在30g/L盐度时,1#和2#SBR的SV30分别从95%和80%降至53%和30%,SVI分别从185.5和170.8mL/g降至127.3和78.4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污泥膨胀 耐盐脱氮污泥 污泥沉降性
原文传递
污泥龄与污泥膨胀及沉降性能的关系
10
作者 王伟文 《今日科苑》 2007年第18期131-131,共1页
随着世界性的对污水处理力度的加强,对活性污泥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对污泥龄Qx与沉降性能的相关性作有意义的探讨。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单从污泥龄的影响以及污泥龄的控制来看并不简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 随着世界性的对污水处理力度的加强,对活性污泥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对污泥龄Qx与沉降性能的相关性作有意义的探讨。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单从污泥龄的影响以及污泥龄的控制来看并不简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污泥 污泥膨胀 污泥沉降性 污水处理 能要求 污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对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亚硝积累及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路聪聪 王淑莹 +3 位作者 葛士建 张琼 杨锦辉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41-2649,共9页
采用SBR缺氧/好氧反应工艺,研究了不同苯酚浓度对脱氮过程中亚硝积累与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浓度在0~90mg·L-1变化时系统出现2次明显亚硝酸盐积累,最终稳定维持在70%±5%,低浓度(0~30mg·L-1)系统亚硝酸盐积累... 采用SBR缺氧/好氧反应工艺,研究了不同苯酚浓度对脱氮过程中亚硝积累与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浓度在0~90mg·L-1变化时系统出现2次明显亚硝酸盐积累,最终稳定维持在70%±5%,低浓度(0~30mg·L-1)系统亚硝酸盐积累恢复是微生物改变自身结构及分泌胞外聚合物导致;高浓度(60~90mg·L-1)苯酚条件下亚硝积累是由于苯酚对AOB(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氨氮氧化细菌)和NOB(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亚硝酸氧化细菌)抑制作用引起的微生物种群改变形成。氨氮氧化速率和氮氧化物生成速率由10.85mg N.(g MLSS)-1.h-1和10.12mg N·g(MLSS)-1.h-1降低至2.79mg N·g(MLSS)-1.h-1和2.32mg N·g(MLSS)-1.h-1,亚硝酸盐积累率和氮氧化物生成速率呈现负相关性,与苯酚浓度呈正相关;荧光原位杂交表明苯酚的抑制使得硝化菌群结构发生了变化,AOB相对数量由2.80%增加为9.30%。苯酚的可降解性使得系统污泥浓度由2500mg·L-1左右上升至5870mg·L-1。当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胞外聚合物)总量由67.20mg.(g VSS)-1减少至32.10mg·g(VSS)-1时,SVI从165ml·g-1降到50ml·g-1。亚硝酸盐积累、丝状菌和胞外聚合物是引起活性污泥系统SVI变化的原因,其中NAR影响最大,丝状菌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亚硝积累 EPS 硝化速率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好氧处理及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伸 邓良伟 +3 位作者 徐则 郑丹 王兰 王霜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6,共5页
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废水处理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的控制参数有pH值、溶解氧(DO)、温度、污泥浓度、污泥负荷和污泥龄(SRT)等。其中,pH值是重要的调控因子,直接影响好氧处理污泥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代谢活力、表面特性。文章讨论... 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废水处理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的控制参数有pH值、溶解氧(DO)、温度、污泥浓度、污泥负荷和污泥龄(SRT)等。其中,pH值是重要的调控因子,直接影响好氧处理污泥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代谢活力、表面特性。文章讨论了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变化的原因和pH值变化对污染物去除(主要为有机物、氨氮和TP)的影响,并分析了pH值变化对污泥的沉降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好氧处理 污泥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颗粒对SBR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树涛 李素萍 +2 位作者 王未青 王志申 尤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75-2580,共6页
建立了模拟的SBR反应器,并研究了ZnO纳米颗粒(ZnO-NPs)对SBR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mg/L)ZnO-NPs对活性污泥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较高浓度下,ZnO-NPs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呼吸速率 EPS和SMP产量及其组成有机物降解效率等具... 建立了模拟的SBR反应器,并研究了ZnO纳米颗粒(ZnO-NPs)对SBR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mg/L)ZnO-NPs对活性污泥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较高浓度下,ZnO-NPs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呼吸速率 EPS和SMP产量及其组成有机物降解效率等具有明显影响.20,50,100mg/L ZnO-NPs使COD去除率分别降低8.1%,19.5%和27.7%,使污泥沉降性能分别降低24.2%,35.0%和36.0%,使MLVSS/MLSS比值分别降低8.0%,14.7%和21%,使活性污泥呼吸速率抑制率达到54.0%,79.0%和80.3%;使EPS产量分别降低29.0%,49.9%和65.4%,使SMP产量分别升高48.9%,102.6%和203.0%.研究表明,较高浓度ZnO-NPs能够抑制污泥代谢,降低活性污泥生物量,显著抑制活性污泥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颗粒(ZnO-NPs) 污泥 污泥沉降性 胞外聚合物(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对环境pH值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赵旭 彭永臻 +2 位作者 于振波 刘旭亮 柴同志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539-543,共5页
为了考察活性污泥系统对环境pH值变化的响应,采用四个小试SBR反应器进行平行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原水pH值和不同瞬时混合后pH值条件下,系统污水处理效果以及污泥沉降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许多生化反应(硝化、反硝化、放磷等)都消耗或产... 为了考察活性污泥系统对环境pH值变化的响应,采用四个小试SBR反应器进行平行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原水pH值和不同瞬时混合后pH值条件下,系统污水处理效果以及污泥沉降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许多生化反应(硝化、反硝化、放磷等)都消耗或产生碱度,以及水溶液中普遍存在的离子电离平衡,使活性污泥系统对环境pH值的变化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pH值与硝化过程关系密切,当系统pH值在7.2~8.2时,增加DO质量浓度可显著地升高硝化反应速率.当pH值<7.0时,硝化过程受到严重抑制,增加DO质量浓度的方法对提高硝化速率不再有效.另外,当pH值在7~8时,活性污泥放磷量和吸磷量都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当pH值进一步升高时,变化不再明显.活性污泥沉降性对pH值变化不敏感,试验期间差异不大.不同的是酸性条件下污泥沉后上清液较浑浊,而碱性条件下的污泥沉后上清液较清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污泥 脱氮除磷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冲击对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赵旭 彭志远 +2 位作者 田林青 张亚方 陈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11-414,431,共5页
为了研究有机负荷冲击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开展平行试验.通过调节进水有机物质量浓度,考察在不同有机负荷冲击下活性污泥系统除碳、脱氮、除磷、以及污泥性能等方面变化.结果表明,有机... 为了研究有机负荷冲击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开展平行试验.通过调节进水有机物质量浓度,考察在不同有机负荷冲击下活性污泥系统除碳、脱氮、除磷、以及污泥性能等方面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负荷骤降(从0.15~0.07 kg BOD_5/(kg MLSS·d))仅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稍有影响.当有机负荷骤增时(从0.15到0.30~0.45 kg BOD_5/(kg MLSS·d)),缺氧段吸附作用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地缓解进水冲击,但是长期时除碳、脱氮、除磷、污泥沉降性能均会显著恶化,且冲击程度越大恶化发生越早.与低负荷相比,高冲击负荷下活性污泥疏松多孔、粒径更大.且丝状菌增殖、污泥黏性增加、密度降低等因素导致污泥解体、沉降性变差、沉后出水浑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负荷 SBR 脱氮除磷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振波 彭永臻 +1 位作者 彭赵旭 柴同志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27-31,共5页
为了考察氮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5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按照缺氧/好氧的方式平行运行,通过调节不同的进水COD∶N比,考察了氮缺乏状态下活性污泥污泥系统的污泥沉降性,脱氮除磷性能,以及出水水质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氮... 为了考察氮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5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按照缺氧/好氧的方式平行运行,通过调节不同的进水COD∶N比,考察了氮缺乏状态下活性污泥污泥系统的污泥沉降性,脱氮除磷性能,以及出水水质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氮缺乏时,活性污泥仍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并且没有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当进水COD∶N比为100∶2时,活性污泥系统仍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能力,比释磷量约为14 mg-PO43-—P/g-MLSS,硝化速率约为1.26 mg-O2/g-VSS h-1.当进水COD∶N比高于100/0.75时,活性污泥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严重恶化,活性污泥质量浓度在逐渐的下降,MLSS由约2 200 mg/L下降至1 800 mg/L以下,微生物通过自食的方式缓解氮元素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缺乏 SBR 脱氮除磷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同时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振波 彭永臻 彭赵旭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2年第10期48-52,共5页
为了考察氮磷同时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2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按照缺氧/好氧的方式平行运行,通过调节不同的进水COD/N/P比,考察了氮磷同时缺乏状态下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沉降性、絮体形态、出水水质以及比耗氧速率等方面的... 为了考察氮磷同时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2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按照缺氧/好氧的方式平行运行,通过调节不同的进水COD/N/P比,考察了氮磷同时缺乏状态下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沉降性、絮体形态、出水水质以及比耗氧速率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氮磷同时缺乏时,当进水COD/N/P比为100/2/0.4时,活性污泥系统会发生丝状菌膨胀,而当进水COD/N/P为100/0.5/0.1时,污泥沉降性保持良好;各反应器的活性污泥浓度均在逐渐地下降,MLSS由约2200mg/L下降至1800mg/L以下;各反应器的比耗氧速率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COD的去除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缺乏 SBR 污泥沉降性 丝状菌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间歇气搅拌对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马东方 阳重阳 黄少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2,107,共6页
为分析缺氧池间歇气搅拌对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稳定性的影响,基于A2O工艺的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缺氧池采用间歇气搅拌和机械搅拌2种方式运行,对一体化设备的污泥沉降性和脱氮性能进行分析。缺氧池采用间歇气搅拌方式进行污泥混合... 为分析缺氧池间歇气搅拌对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稳定性的影响,基于A2O工艺的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缺氧池采用间歇气搅拌和机械搅拌2种方式运行,对一体化设备的污泥沉降性和脱氮性能进行分析。缺氧池采用间歇气搅拌方式进行污泥混合,可以有效截留缺氧污泥,提高缺氧池污泥浓度,改善污泥沉降性。间歇气搅拌的缺氧污泥浓度可以稳定维持在6807 mg/L,较机械搅拌运行时的缺氧池平均污泥浓度增加48.4%,而且间歇气搅拌的污泥体积指数(SVI)可以稳定保持在124 mL/g;此外,缺氧池气搅拌的间歇作用,延长了缺氧池的污泥停留时间,增强了一体化设备的缺氧反硝化能力,不仅可以降低出水TN,使得出水TN稳定达到8.29 mg/L,而且可以降低一体化设备的运行能耗,其平均运行能耗为0.59 kWh/m^(3),较传统的机械搅拌降低28.9%。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采用间歇气搅拌运行,在提高设备稳定性,减少设备维护,降低运行能耗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间歇气搅拌 污泥截留 污泥沉降性 一体化设备 农村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MBBR系统的快速启动及反硝化除磷特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淼 何成达 +3 位作者 王淑莹 张建华 吴军 彭永臻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针对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2/O+MBBR)双污泥系统,以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启动过程的污泥特性和反硝化除磷特性,基于脱氮除磷的代谢机理建立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启动过程历时21 d完成,污泥结构稳定... 针对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2/O+MBBR)双污泥系统,以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启动过程的污泥特性和反硝化除磷特性,基于脱氮除磷的代谢机理建立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启动过程历时21 d完成,污泥结构稳定且具有较好的污泥沉降性和生物活性;平均重量污泥浓度从1 189 mg/L增加到1 760 mg/L,SVI值在95 m L/g MLSS以下,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占聚磷菌(PAOs)的百分比从接种污泥时的10.87%增加到25.46%。启动过程,COD的去除效果基本稳定,A^2/O反应器可实现碳源的高效利用;硝化过程为反硝化除磷提供电子受体,TN的高效去除需要建立在NH+4-N氧化完全的基础上;PO_4^(3-)-P的去除特性与NO_3^--N的变化密切相关,除了缺氧区的同步脱氮除磷,好氧吸磷对稳定PO_4^(3-)-P出水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平均进水碳氮比为3.44的运行条件下,A^2/O+MBBR系统可实现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同步高效去除,稳定运行阶段出水COD、NH_4^+-N、TN和PO_4^(3-)-P浓度分别为38.5、1.15、14.2、0.15 mg/L,COD、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2.23%,74.72%和96.80%。DO、pH和ORP等实时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与脱氮除磷存在定量关系,稳定运行阶段厌氧区ORP为-398^-336 m V,反硝化过程pH值增幅0.55,ORP增加到-300^-175 m V,硝化过程pH值降低0.37。ORP、pH值可以直观地反映反硝化过程,pH值能够灵敏地反映硝化进程,实时控制参数的联合调控有利于促进系统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启动 污泥沉降性 反硝化除磷 实时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条件对亚硝化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冬 吴青 +4 位作者 梁瑜海 苏庆岭 张金库 卫家驹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6,共6页
为研究基质质量浓度和类型对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质量分数的影响,采用6个SBR反应器以不同氨氮质量浓度和不同基质为进水对比污泥中EPS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氨氮质量浓度为60~200 mg/L时,EPS质量分数随氨氮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氨氮质... 为研究基质质量浓度和类型对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质量分数的影响,采用6个SBR反应器以不同氨氮质量浓度和不同基质为进水对比污泥中EPS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氨氮质量浓度为60~200 mg/L时,EPS质量分数随氨氮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氨氮质量浓度超过200 mg/L时,EPS质量分数无明显增加;多糖与蛋白质的比与氨氮质量浓度线性相关,R2为0.972 3;污泥中EPS组分受基质类型的影响,以葡萄糖为基质的污泥EPS组分中多糖质量分数偏高,以生活污水为基质的污泥EPS组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偏高;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具有可降解性,当基质缺乏时可作为碳源、能源被微生物消耗;EPS影响污泥沉降性,随EPS质量分数增加,SVI呈逐渐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反应器 氨氮质量浓度 基质类型 胞外聚合物 污泥沉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