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时排水合流管道截流系统的污染物截留率和溢流量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文进 张怀宇 李树苑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6,共4页
根据实测数据研究了降雨时排水合流管道截流系统的污染物截留率和溢流量。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四条合流管截流系统的污染物截留率都随雨水最大流量瓯。与旱流污水流量Qdr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大雨的Qmax/Qdr为8.9~9,截流倍数,n... 根据实测数据研究了降雨时排水合流管道截流系统的污染物截留率和溢流量。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四条合流管截流系统的污染物截留率都随雨水最大流量瓯。与旱流污水流量Qdr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大雨的Qmax/Qdr为8.9~9,截流倍数,n0=1时,污染物的平均截留率为30.9%;暴雨的Qmax/Qdr为24.9,且n0=1时,污染物的平均截留率为9.6%。截流式合流管的Qmax/Qdr应小于2(n0+1)。大雨、暴雨的各管污染物溢流量,随其合流水的流量、污染物浓度的迅速升高而同步增大。暴雨虽经n0=5的截流,其CODcr溢流总量仍然很大,等于降雨时段内该合流管旱流污水所含CODCr。总量的9.8倍。在暴雨溢流造成严重污染的地区,如有条件,可采用滞留池(塘)、湿地对高峰流量时的合流水进行调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管道 溢流 截流倍数 污染物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时截流式合流管的污染物截留率的取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文进 张怀宇 +1 位作者 李树苑 陈才高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48,共4页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的污染物截留率取决于雨水最大流量与旱流污水流量的比值(Qmax/Qdr)及雨水平均流量与旱流污水流量的比值(Qave/Qdr)。比值越大,则截留率越低。中雨的Qmax/Qdr=3.94时,n0=1的污染物(COD、TN、TP、SS)截留率平均为59.07...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的污染物截留率取决于雨水最大流量与旱流污水流量的比值(Qmax/Qdr)及雨水平均流量与旱流污水流量的比值(Qave/Qdr)。比值越大,则截留率越低。中雨的Qmax/Qdr=3.94时,n0=1的污染物(COD、TN、TP、SS)截留率平均为59.07%,n0=4时为100%,中雨时的截留率很高;大雨的Qmax/Qdr=8.86时,n0=1的截留率平均为33.84%,n0=5时为92.04%;暴雨的Qmax/Qdr=24.9时,n0=1的截留率平均为9.64%,n0=5时为43.34%,暴雨时的截留率很低。建议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的设计中,取Qmax/Qdr<2(n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 污染物截留率 截流倍数 Qmax/Qdr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旭东 孔喜鑫 +2 位作者 梁异璞 赵阳 于涛铭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795-1799,共5页
实验以1 mol/L的NaCl溶液为汲取液,以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分散染料印染废水为原料液,探究不同染料类型、膜朝向及温度对正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情况下的膜污染情况。正渗透处理两种染料都有很高的水通量;AL-FS模式初始水通量为14.79 L... 实验以1 mol/L的NaCl溶液为汲取液,以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分散染料印染废水为原料液,探究不同染料类型、膜朝向及温度对正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情况下的膜污染情况。正渗透处理两种染料都有很高的水通量;AL-FS模式初始水通量为14.79 L/(m^(2)∙h),COD截留率为98.8%,色度为99.2%。AL-DS模式下分别为17.82 L/(m^(2)∙h)、93.2%和93.9%;温度由15℃升高到35℃,水通量增加了5.6%,COD截留率降低了1.1%,色度截留率降低了1.2%;超声清洗后AL-FS模式下恢复率为94.3%,AL-DS模式下为91.2%。AL-FS模式优于AL-DS,水通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膜清洗水通量恢复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模拟印废水 污染物截留率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