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光绪《苏州府志》江苏按察使史实考异九则
- 1
-
-
作者
李峰
王晋玲
-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苏州大学图书馆
-
出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31-33,共3页
-
文摘
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及《清实录》等资料,就光绪《苏州府志》江苏按察使表有关官员姓名、籍贯或旗籍和到任与否等史实予以订补。
-
关键词
光绪《苏州府志》
江苏按察使
史实订补
-
Keywords
"Suzhou Fuzhi" in the GuangXu Period
Jiangsu Anchashi
amendments
-
分类号
G291.53
[文化科学]
-
-
题名清代江苏按察使姓名、籍贯与出身考异
- 2
-
-
作者
王晋玲
-
机构
苏州大学图书馆
-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
-
文摘
根据有关清代按察使之上谕、奏折、履历等档案及起居注册、实录和志传家乘等资料,对江苏按察使有关姓名、籍贯或旗籍、出身等记载歧异之史实进行考订。
-
关键词
清代
江苏按察使
史实考异
-
分类号
D691.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聚合古城文化资源,探索以文聚心新路径
- 3
-
-
作者
周璇
林怡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华人时刊》
2024年第10期87-87,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紧紧围绕古城保护更新工作,聚合古城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学习线路,聚思想、谋发展,画好团结奋斗“同心圆”。激活思想引领“向心力”街道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串联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忠仁祠、德寿坊等11处历史文化遗址,打造了一条融爱国人士、民主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侨界人士、各族群众于一体的学习线路。
-
关键词
民主党派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古城文化
古城保护
江苏按察使
历史文化遗址
同心圆
向心力
-
分类号
D6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过云楼秘藏俞樾信札的发现
- 4
-
-
作者
张之望
张嵋珥
-
机构
苏州大学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第10期41-43,共3页
-
文摘
这批新发现的过云楼秘藏名人信札、手稿的鉴定、整理工作,我们是在苏州过云楼后人以及早年与顾氏家族一起共同工作过,20世纪"文革"期间负责保管过云楼藏品的权威文物鉴定专家的共同配合努力下进行的。在当今这鱼龙混杂、全民收藏的时代,这项工作应该讲是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始终怀着对苏州地方文化名片—"过云楼"的敬畏之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慎地工作着。
-
关键词
文化名片
江苏按察使
文物鉴定
翁同龢
浙江巡抚
许广
兵备道
江南省
红笺
写作时间
-
分类号
K87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吴中七老”的朋友圈
- 5
-
-
作者
沈慧瑛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馆)
-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77,共3页
-
文摘
一部《清史稿》,以宏大叙事方式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历史。然而,正史远不及民间留存的野史笔记生动。苏州市档案馆馆藏《过云楼日记》《顾文彬年谱》和《吴郡真率会图》等珍贵档案资料,鲜活地重现了晚清江南士绅的生活图景。进入同治后期、光绪年间(1870年后),出现了所谓中兴迹象。作为江苏省会的苏州,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重创,经济、文化重新走上正常轨道,兴起了新一轮修建私家园林热潮。
-
关键词
顾文彬
私家园林
太平天国运动
《清史稿》
档案馆馆藏
朋友圈
潘曾玮
光绪年间
江苏按察使
潘遵祁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虚白斋尺牍笺注(四)
- 6
-
-
作者
张书才
樊志宾
-
机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
-
出处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2期17-86,共70页
-
文摘
虚白斋尺牍卷二陶村手辑一致两江署总制郎抚军昨诣金陵,极蒙雅爱,感不去心,忝在知己,正无庸套谢耳。兹启者:舍弟徐州知州姜焯叩谒崇辕,伏乞老世台于进见时不惜金玉之音,百凡指示,俾得知所遵循;并望慈云之覆,此后诸事,恐多未谙。
-
关键词
江苏按察使
太夫人
大弟
抚院
运使
蒋陈锡
汉军
徐元梦
镶红旗
臬司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泛称与特指:明清时期的江南与江南省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段伟
-
出处
《历史地理》
CSSCI
2008年第1期76-87,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清代地理考据研究”(批准号:06JJD770021)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推进计划金苗项目“明清时期的江南与江南省”(08JM022)资助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江南"是近些年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地区,关于"江南"地区的论著多不胜数,检索《中国期刊网》1994—2007年的历史类文章,以"江南"为题的文章就已经超过了300篇。可以说,学界对"江南"区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但非常奇怪的是,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地域界定,却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这样就造成有些学者不得不在文章开始时对所研究的"江南"
-
关键词
江南省
布政使司
安徽巡抚
江苏按察使
行中书省
凤阳巡抚
康熙朝
江宁巡抚
右布政使
顺治二年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裕谦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成琳
-
出处
《天中学刊》
1991年第4期42-45,共4页
-
文摘
本文着重评述了民族英雄裕谦在鸦片战争中的凛然正气,并以此反映和表现中华民族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
关键词
外来侵略
爱国主义精神
翰林院庶吉士
英军
逆夷
江苏巡抚
江苏按察使
琦善
以身殉国
两江总督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的禁烟活动
- 9
-
-
作者
李景恩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44-47,共4页
-
文摘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在鸦片战争期间高举禁烟爱国的旗帜,为捍卫中华民族的权益而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然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却是在鸦片战争前就开始了的。对于这一点,人们涉及的就比较少了。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力所能及的探讨,以就教于同仁学者。十九世纪前期的英国是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国家,在进行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它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在早期的中英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的政策,英国的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打开销路,因此英国总是处于入超的地位。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几经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作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侵略和掠夺的工具。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中,西方殖民主义者就向中国输入鸦片638,119箱,按当时市价折合白银约六亿两,相当于七亿美元。英国是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最大国家。鸦片贸易给英国带来了血腥的暴利,然而,却给中国留下了无穷的祸害。
-
关键词
鸦片烟
外国侵略者
琦善
贩卖鸦片
吸食者
江苏按察使
文武官员
十九世纪
江苏巡抚
屡试屡验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林则徐赈荒
- 10
-
-
作者
杨晓东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5年第4期54-55,共2页
-
文摘
“大吏救其灾,特设当牛局”林则徐虎门销烟,名垂青史。他在江苏按察使一年半任内,政绩卓著。刑政方面,他亲自断案,治狱严明,因而有“林青天”的美誉。“处理赈务,能因时因地制宜,果断坚决,切实有效。道光三年(公元1823)夏,江苏暴雨涨水,三十多州、县泛滥遭灾,情况严重。苏南尤甚。据记载:当时“淫雨害稼,低区尽行淹没,街市上水,几有蛙黾共处之厄。唯亭东南被灾尤甚。”(《元和唯亭志》)“岁大饥,七月甲戌玉遮山裂。(《民国吴县志》)《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记载更详:
-
关键词
江苏按察使
虎门销烟
续修
大饥
遮山
甲戌
合志
三年
循吏传
五言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代禁止淫秽书画戏曲的言论
- 11
-
-
作者
吴育频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
文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创造了历史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历史的精文明。人们的健康的思想,以及对事物的真善美的鉴别能力,总是在同假丑恶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中逐步完善并增强起来的。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从政府到下层民众,却有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淫书淫画对社会的污染毒害作用,因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在阶级社会中,人是被划分为阶级的。
-
关键词
书淫
鉴别能力
下层民众
桂宫梯
江苏按察使
皇清奏议
八旗都统
江苏巡抚
唐确慎公集
条奏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 12
-
-
作者
朱兰英
-
出处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1期30-35,共6页
-
文摘
林则徐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他曾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作出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仅就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爱国主义,这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反对外来侵略以谋求民族独立。
-
关键词
爱国主义思想
社会改革
中国近代史
历史范畴
外来侵略
“经世致用”
鸦片战争时期
江苏巡抚
政治生活
江苏按察使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道光帝在禁烟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 13
-
-
作者
杨维
-
机构
海军工程学院
-
出处
《福建论坛》
1983年第1期90-94,共5页
-
文摘
道光帝生于乾隆盛世间的1782年,死于1850年。他的一生,恰好与清帝国由盛转衰、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相始终。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正是发生在道光时期。因此,在道光帝这个人物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特征.同时,在这“数千年未有之奇变”中,封建地主阶级的许多表现,也集中反映在道光帝身上。可以说,这个人物既有时代的特征,又有阶级的特性。因此,研究鸦片战争的历史,必须研究道光帝,应该对他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现在,我仅对道光帝在禁烟高潮中的地位与作用,给予评说。
-
关键词
禁烟运动
道光时期
中国近代史
奏摺
封建地主阶级
盛京将军
福建巡抚
江苏巡抚
江苏按察使
鸦片烟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徐士林和他的谳牍——《守皖谳词》《巡漳谳词》
- 14
-
-
作者
毕玉清
-
出处
《山东图书馆学刊》
1984年第2期62-63,共2页
-
文摘
徐士林,字式儒,号雨峰,晚号岊山老人,山东文登县西南爬山后徐家村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卒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徐士林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进士,由教习授内阁中书,雍正二年(1724年)迁刑部主事,四年(1726年)迁员外郎,五年(1727年)授安庆府知府,十年(1732年)擢江苏按察使,因失察私铸,降补汀漳道。乾隆五年(1740年)授江苏巡抚,次年病逝,终年五十八岁。著有《岊山集》。
-
关键词
徐士林
江苏按察使
康熙二十三年
江苏巡抚
汀漳道
雍正二年
安庆府
徐家村
内阁中书
文登县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从政遗规》中的为官准则
- 15
-
-
作者
王秋爽
-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刊部
-
出处
《群众》
2023年第18期65-66,共2页
-
文摘
《从政遗规》是中国古代重要官箴著作,是陈宏谋编辑的《五种遗规》之一。陈宏谋(1696—1771),是雍正、乾隆时期的清官、名臣,曾任江苏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湖南巡抚等职,至补授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共任职四十八年,曾在地方上从政三十余年。
-
关键词
东阁大学士
陈宏谋
官箴
工部尚书
乾隆时期
湖南巡抚
江苏按察使
五种遗规
-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林则徐在苏州
- 16
-
-
作者
王晓薇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39-40,共2页
-
文摘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出生于清贫的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刻苦,以“童年擅文”知名乡里。由于其家境贫寒,传说林家每到除夕才吃得到一餐炒豆腐,林则徐自小就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有了切身体会,故出仕后,他常存一颗报国忧民之心。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起林则徐,自然会联想到他是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
关键词
说林
中国近代史
炒豆腐
侯官
平民百姓
字元
削职为民
江苏按察使
登门拜访
苏州地区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说“上方山香火复盛”
- 17
-
-
作者
启迪
-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姑苏城西南郊上方山的五通祠始建于明初。据说明太祖定鼎分封后曾追赠阵亡的将士,进而思及兵卒,于是取五人为伍的意思,封作“五通”。鉴于那些兵卒死无所依,遂令每逢寺庙晏神,就得设筵享五通。“五通神”便因此而来。但是由于兵卒在生前就惯于奸淫掳掠,所以据信他们死后仍然扰乱民间。例如上方山的五通神(乡俗称为“上方老爷”)就往往要“娶”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妾;凡被“老爷”看中的,不久便会横死——当“姨太太”去也!可见五通神的“出身”既不高贵,行为又极恶劣,乃是十足的邪神。
-
关键词
上方山
五通神
明初
卒死
汤斌
所依
江苏按察使
上疏
淫祠
苏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农民出身的疆臣
- 18
-
-
作者
玉千
-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28-28,共1页
-
文摘
徐士林(?—1741).字贰儒,号雨峰,山东文登人,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士林少时听到邻近书塾传来琅琅的读书声,非常羡慕,渴望自己也能读书,于是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要求送他入塾读书,表示一定“奋志励学”.
-
关键词
疆臣
徐士林
农民出身
江苏巡抚
江苏按察使
汀漳道
读书声
书塾
安庆府
庶常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陈宏谋的为官之要
- 19
-
-
作者
陈伟
-
机构
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
-
出处
《群众》
2020年第20期63-64,共2页
-
文摘
陈宏谋(1696—1771),清朝中期的理学名臣,为官四十八年,政迹遍布十二行省。陈宏谋曾与江苏结下不解之缘,担任过扬州府知府、江宁布政使、江苏按察使等官职,曾两次任江苏巡抚,前后达五年之久。《清史稿》评价陈宏谋:"乾隆间论疆吏之贤者,尹继善与陈宏谋其最也……宏谋劳心焦思,不遑夙夜,而民感之则同。宏谋学尤醇,所至惓惓民生风俗,古所谓大儒之效也。"
-
关键词
《清史稿》
江苏巡抚
江苏按察使
尹继善
陈宏谋
疆吏
清朝中期
布政使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梁章钜治水实践研究
- 20
-
-
作者
王雨萌
-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炎黄地理》
2022年第9期10-12,共3页
-
文摘
梁章钜是清道光年间的名臣,历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护理江苏巡抚、广西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其在江苏为官时间最长,达8年之久,并前后4次代理巡抚,颇有政绩。而江苏水患、旱灾频发,尤其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农田受灾程度颇为严重。因而在其就任期间,梁章钜十分关注江苏的水利建设,致力于治河,造福于民。他主持修治了泖湖、吴淞江、浏河,又修复了练湖牌坝、徒阳运河,同时筹款整治孟渎三河,改善了江苏百姓的生活,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
关键词
水利建设
江苏巡抚
受灾程度
广西巡抚
吴淞江
江苏按察使
清嘉庆
两江总督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