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古典园林遗产展示与数字化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晨 王志茹 《园林》 2024年第9期19-28,共10页
传统文化创新展示与传播是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江南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对其创新展示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古典园林是一种时空融合艺术,追求山水画意与意境表达,数字化展示是对其价值的创... 传统文化创新展示与传播是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江南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对其创新展示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古典园林是一种时空融合艺术,追求山水画意与意境表达,数字化展示是对其价值的创新再解读,并注重感知与交互体验。基于苏州、扬州、上海具有代表性的18处江南古典园林的调研与评价,归纳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核心价值及其载体,发现当前展示内容集中在社会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传统文化、思想情感方面,而山水园林风格与意境、造园艺术体系与造园手法、江南民居营建的土地利用观与环境观三类价值展示不足或不全面,且内容形式与展示维度受限明显;展示途径以人工解说、展示牌与传统数字媒体为主,新型数字技术应用较少;展示过程缺少与游赏方式的深度融合,新颖性、多样性、互动性等方面有待提升。基于上述研究与分析,从展示内容明晰、展示途径创新与展示体验提升三方面提出江南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建议。研究结果对促进中国古典园林遗产数字化转型及创新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遗产数字化展示 遗产价值 数字创新技术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2
作者 黄宇宸 杨永娟 +2 位作者 王琪 孙媛媛 陈良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江南古典园林承载着丰富的植物文化内涵,但其植物文化在园林的应用程度日益式微。为探讨现代园林如何继承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文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江南古典园林文化的创新发展,基于前人研究,总结了园林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江南古典园林承载着丰富的植物文化内涵,但其植物文化在园林的应用程度日益式微。为探讨现代园林如何继承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文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江南古典园林文化的创新发展,基于前人研究,总结了园林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互联网传播对植物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江南园林植物文化不仅得以继承和创新,还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江南园林植物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江南园林植物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将为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奠定基础,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将传统园林文化、生态可持续性和现代园林设计相互融合,以促进园林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植物文化 继承创新 现代园林 生态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在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3
作者 俞茜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为探讨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如何融合与共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分析了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与现代居住区的需求,提出了注重生态效益、参与性和互动性... 为探讨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如何融合与共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分析了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与现代居住区的需求,提出了注重生态效益、参与性和互动性、可持续性发展等建议,得出两者可以协调统一并提升居住环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居住区 江南古典园林 植物景观 融合与共生 环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气候改善的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熊瑶 王亚杰 +2 位作者 赵铖 陈晨 时亚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5-300,共6页
以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例,定点实测园林中的微气候参数,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分析微气候在近地面的状态与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关系,定性定量地解读江南私家造园的空间营造理法。结果表明,园林中的水... 以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例,定点实测园林中的微气候参数,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分析微气候在近地面的状态与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关系,定性定量地解读江南私家造园的空间营造理法。结果表明,园林中的水体对微气候的优化效果最为明显,植物配置对微气候的优化主要体现在风速及湿度上,建筑形式会影响场地的温度及风力,场地地势的高低会明显影响场地风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江南古典园林 空间形态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微气候营造——以瞻园为例 被引量:34
5
作者 熊瑶 金梦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瞻园为例,探究江南古典园林空间中,与微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风速、温度、湿度等一系列气象元素的分布情况。在遵循气候适应性理念基础上,研究并归纳各要素密度、布局形式以及要素间的组合方式与冬季增温、避风、增湿,夏季降温、通风等... 以瞻园为例,探究江南古典园林空间中,与微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风速、温度、湿度等一系列气象元素的分布情况。在遵循气候适应性理念基础上,研究并归纳各要素密度、布局形式以及要素间的组合方式与冬季增温、避风、增湿,夏季降温、通风等微气候营造的关系,从而更加科学地解读传统私家造园对微气候环境优化和改善的具体理法,尤其为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小尺度开放空间的布局设计及空间组织提供设计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微气候 瞻园 江南古典园林 空间形态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妍 张铁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909-9910,共2页
介绍了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概况,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民宿设计中的自然观探析——以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为例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超 罗越 赵忠超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18期55-57,共3页
江南古典园林和乡村民宿在营造思想和文化背景上异中有同。该文通过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思想、手法的分析,探究传统园林思想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影响与价值。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自然观念 造园手法 民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乳交融——论诗、画艺术与江南古典园林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朝生 孙小力 《皖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48-149,156,共3页
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世人论说多就景而景、就法而法。其实这诸多造园手法,许多根本就是筑园者从诗、画等艺术形式中借鉴所得,它和中国山水诗画的演进息息相通。本文立足于从诗、画与园林构筑关系的角度,阐述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诗歌 绘画 构筑手法 小中见大手法 因借对比手法 虚实相生手法 流动变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的生态和谐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夏玉兰 郝日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江南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中所包涵的科学性对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的现代园林建设一方面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另一方面也应合理借鉴江南古典园林的成功经验,使更具有生态和谐性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生态 和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渊明美学思想对江南古典园林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560-1561,共2页
结合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内容与气质,围绕着崇尚自然、平淡达观、抱朴含真,分析了陶渊明诗歌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陶渊明美学思想对江南古典园林宁静自然、典雅清新、质朴素雅、意境深远的风格的影响。结合具体实例,指明... 结合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内容与气质,围绕着崇尚自然、平淡达观、抱朴含真,分析了陶渊明诗歌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陶渊明美学思想对江南古典园林宁静自然、典雅清新、质朴素雅、意境深远的风格的影响。结合具体实例,指明江南古典园林中多处直接以其诗文作为园名或景点题名,并指出陶渊明美学思想为文人园林树立了成功的理想范式,对造园者或园主人的审美心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为江南古典园林注入了一种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自然 平淡达观 审美心境 人本精神 江南古典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的生态意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四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为指导的江南古典园林,在浓缩自然、模山范水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营造了符合一定生态规律并且能满足当时特定环境容量要求的人工生态环境。它构成了园林诗情画意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人与自然良好... 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为指导的江南古典园林,在浓缩自然、模山范水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营造了符合一定生态规律并且能满足当时特定环境容量要求的人工生态环境。它构成了园林诗情画意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人与自然良好交互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自然美 人工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设计理论的江南古典园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舒 过伟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3-18,共6页
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却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常常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江南古典园林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照。本研究旨在挖掘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目的和设计要素,用以解决市民景观需... 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却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常常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江南古典园林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照。本研究旨在挖掘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目的和设计要素,用以解决市民景观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研究运用跨学科、比较、归纳演绎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在探讨江南古典园林建造目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其造园手法中的情感化设计表征,并进行了分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南古典园林的建造是以“安顿身心”“娱目欢心”“参悟众妙”为目的的,并形成了可以实现本能、行为、反思三层次需求的景观环境。研究最后指出,江南古典园林宜居、诗意的环境,与其情感设计特征有紧密关系,其营建手法值得今天的景观设计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景观需求 造园目的 造园手法 情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空间”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成志军 《中外建筑》 2003年第4期49-50,共2页
江南古典园林利用“小中见大”,“动静对比”,“步移景异”,“空间序列”等动观与静观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时空连续,空间流动的效果,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了“流动空间”这种手法。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流动空间” 时空连续 空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厅堂陈设的特点及成因——兼议江南古典园林建筑与室内陈设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正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1-45,共5页
明代初期以来,江南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屏风转变为屏门的样式,并由此形成了江南园林厅堂陈设布置的中心;厅堂建筑的方形结构和礼仪功能决定了其均衡对称同时又不乏灵动的陈设格局;而江南文风的兴盛又决定了江南园林厅堂尚... 明代初期以来,江南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屏风转变为屏门的样式,并由此形成了江南园林厅堂陈设布置的中心;厅堂建筑的方形结构和礼仪功能决定了其均衡对称同时又不乏灵动的陈设格局;而江南文风的兴盛又决定了江南园林厅堂尚古雅、重和谐的陈设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厅堂陈设 空间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以境出 情由境发——论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审美文化内涵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俊 《广东园林》 2011年第3期14-17,共4页
江南古典园林以意境取胜,注重塑造韵味。保存至今的,同时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多为文人园林,其建造设计者多为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文人画家,浸透了精致的文人主体情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其中的匾额楹联的设置更是这一意... 江南古典园林以意境取胜,注重塑造韵味。保存至今的,同时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多为文人园林,其建造设计者多为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文人画家,浸透了精致的文人主体情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其中的匾额楹联的设置更是这一意匠和文心的独特体现。"景以境出,情由境发",匾额楹联在意境创造中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匾额 楹联 审美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技法在苏州平门府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顺 《园林》 2017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以苏州平门府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基于"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借鉴江南古典园林的核心理念和造园技艺,对新中式景观设计应用开展了实地调查与内涵解读。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造园技艺 新中式景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营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郦文俊 《广东园林》 2013年第4期27-30,共4页
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技法独特,园林意境优美,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章尝试从苏州园林的实例出发,从环境、人文、建筑空间和植物山石等方面探索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特征,使传统园林艺术得以延续,并推动现代造园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环境美 人文美 空间美 意境美 工艺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风水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瑛 《园林》 2013年第6期72-77,共6页
风水又称堪舆、形法、理法、青囊、青乌、相宅、卜宅、图宅、阴阳等,均典出有因,最主要的别称“堪舆”,典出《淮南子》(目前所知).“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 风水又称堪舆、形法、理法、青囊、青乌、相宅、卜宅、图宅、阴阳等,均典出有因,最主要的别称“堪舆”,典出《淮南子》(目前所知).“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考古发掘,仰韶建筑遗址一般都出土在地理环境比较良好的区域一一背山面水,满足了生产、生活的要求。风水的实质即对于良好生活环境的追求。现风水流派主要有形势宗与理气宗两大类,理气宗多拘忌,封建迷信成分偏多,屡遭非议:而形势宗可谓风水主流,理性成分明显,在科学美学方面颇多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观 江南古典园林 生活环境 《淮南子》 考古发掘 地理环境 建筑遗址 封建迷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意境美之例证分析
19
作者 王一鸣 谢敏 +2 位作者 李雪 袁欣 杨秋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438-1442,共5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内涵在于其"境生象外"的意境魅力。意境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文章分别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官感知所体会的不同意境以及园林要素(山石、水体、建筑等)不同处...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内涵在于其"境生象外"的意境魅力。意境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文章分别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官感知所体会的不同意境以及园林要素(山石、水体、建筑等)不同处理的艺术手法上进行分析,以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视觉 听觉 嗅觉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景观发展的江南古典园林亲自然设计研究
20
作者 黄滢 尹珺 《艺术科技》 2017年第3期1-3,139,共4页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环境恶化问题逐渐成为现代景观发展要攻克的重点之一,亲自然设计模式作为江南古典园林审美形态之一,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立足于景观设计中的亲自然设计理念,基于现代景观发展对江...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环境恶化问题逐渐成为现代景观发展要攻克的重点之一,亲自然设计模式作为江南古典园林审美形态之一,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立足于景观设计中的亲自然设计理念,基于现代景观发展对江南古典园林的审美形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推动江南古典园林的亲自然设计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自然设计 景观设计 江南古典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