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汝南郡农业发展原因探析
1
作者 余全有 《天中学刊》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西汉,汝南郡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郡,东汉,人口仅次于南阳郡,它是当时公认的中土大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当时汝南郡农业经济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开发较早,优越的自然条件,秦末农民战争影响相对较小,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 西汉,汝南郡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郡,东汉,人口仅次于南阳郡,它是当时公认的中土大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当时汝南郡农业经济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开发较早,优越的自然条件,秦末农民战争影响相对较小,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重视水利兴修,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粮食替代品生产等原因所致。而这些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对今天发展农业生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汝南郡 农业发展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时期的汝南郡
2
作者 郑长兴 郭超 《天中学刊》 1997年第4期12-16,共5页
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汝南郡处于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带,社会经济和前代相比得到了较大发展,文化教育特别发达,出现了众多历史名人和高级官吏,对汉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两汉 东汉 汝南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汝南郡方士考略
3
作者 马永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东汉时汝南郡方士活动频繁、形象各异,他们或为官一方,或独以占名,或以降妖除魔为己任、或兼精儒家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汝南郡为天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地民众对鬼神的盲目崇拜、东汉年间谶纬之术的广泛传... 东汉时汝南郡方士活动频繁、形象各异,他们或为官一方,或独以占名,或以降妖除魔为己任、或兼精儒家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汝南郡为天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地民众对鬼神的盲目崇拜、东汉年间谶纬之术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东汉汝南郡方士对社会也有一定的贡献。对东汉汝南郡方士的活动进行探究,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对东汉社会进行更准确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汝南郡 方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汝南郡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探
4
作者 方婷婷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第4期32-35,共4页
汉代的汝南郡,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南东南部、安徽阜阳一带。两汉时期汝南郡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优越的农业生产环境、郡中人口数量达到全国前列、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陂塘水利的兴修、粮食种植业以及其他多种经营模式的... 汉代的汝南郡,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南东南部、安徽阜阳一带。两汉时期汝南郡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优越的农业生产环境、郡中人口数量达到全国前列、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陂塘水利的兴修、粮食种植业以及其他多种经营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汝南郡 农业 人口 陂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和文物略论汉代汝南郡治
5
作者 赵振华 《理财(经济)》 2023年第9期91-93,共3页
西汉的汝南郡治究竟在上蔡还是在平舆至今不能定论,以至影响了有关县史志、文物志的编写。从现存《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有关“汝南郡”的资料来看,因受战争影响,汝南郡人口变化很大,县邑虽有增损,但皆辖三十七县... 西汉的汝南郡治究竟在上蔡还是在平舆至今不能定论,以至影响了有关县史志、文物志的编写。从现存《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有关“汝南郡”的资料来看,因受战争影响,汝南郡人口变化很大,县邑虽有增损,但皆辖三十七县汝南郡治所在地“平舆”。二志皆把“平舆”列为汝南郡的首县。《大清一统志·汝宁府·古迹篇》以及明末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也都记录了汝南郡治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南郡 大清一统志 《汉书·地理志》 郡国志 《读史方舆纪要》 平舆 县邑 汝宁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汉末年汝南郡的月旦评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子彦 李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4-90,共7页
东汉末年 ,汝南地区许劭、许靖兄弟主持的月旦评闻名遐迩 ,盛极一时 ,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选官制度以及稍后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均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月旦评虽为时不长 ,但在史坛和文坛上留下了深深的烙痕 ,以致后人对其评... 东汉末年 ,汝南地区许劭、许靖兄弟主持的月旦评闻名遐迩 ,盛极一时 ,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选官制度以及稍后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均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月旦评虽为时不长 ,但在史坛和文坛上留下了深深的烙痕 ,以致后人对其评论纷纷 ,褒贬不一。由于史料较少等原因 ,迄今亦无专文论列 ,本文缀合零散资料 ,结合东汉末年的政治社会形势 ,探究月旦评的特征及其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原因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末年 汝南郡 月旦评 选拔人才 品评人物
原文传递
《大周故汝南郡王墓志》考释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敏 《唐史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大周故汝南郡王墓志》出土于西安,收录于《秦晋豫新出土墓志蒐佚》第二册<sup>[1]</sup>。这方墓志非常重要,墓主李隆悌是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六子、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弟,皇室贵胄,身份尊贵。但因英年早逝... 《大周故汝南郡王墓志》出土于西安,收录于《秦晋豫新出土墓志蒐佚》第二册<sup>[1]</sup>。这方墓志非常重要,墓主李隆悌是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六子、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弟,皇室贵胄,身份尊贵。但因英年早逝,史籍对其事迹语焉不详,所以其墓志内容对我们了解李隆悌生平有很大帮助。墓志录文如下:大周故汝南郡王墓志王讳隆悌,字幼明,陇西成纪人也。昔者龙光柱史,弘道德于东周;猨臂将军,建功名于西汉。武昭之经纶霸业,奄宅瓜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南郡 唐睿宗 武昭 柱史 墓主 大周 成纪 白鹿原 天皇大帝 天族
原文传递
谈兵法·解三国(七)
8
作者 老路 《孙子研究》 2024年第6期110-118,共9页
一、满宠:《孙子兵法》退孙权满宠是曹操任兖州牧时的从事。曹操为大将军后,又聘请他暂代西曹属官,任许县县令,后被曹操任命为汝南郡太守。关羽围攻襄阳时,满宠协助曹仁驻扎樊城抵御关羽。于禁的兵马被关羽擒灭后,关羽加紧了对樊城的进攻。
关键词 汝南郡 西曹 属官 樊城 关羽 孙权 满宠 曹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头大哥
9
作者 吕航 《中国商界》 2024年第1期232-232,共1页
汉末三国,英雄会聚。有想匡济天下的曹操,就有想改朝换代的袁绍。建宁四年(171年),26岁的袁绍终于脱下孝服,结束了匪夷所思的六年丧期,从家乡豫州汝南郡来到帝都洛阳,发起成立反宦官团体——帝国精英小密圈,张邈、许攸、伍琼、刘岱以及... 汉末三国,英雄会聚。有想匡济天下的曹操,就有想改朝换代的袁绍。建宁四年(171年),26岁的袁绍终于脱下孝服,结束了匪夷所思的六年丧期,从家乡豫州汝南郡来到帝都洛阳,发起成立反宦官团体——帝国精英小密圈,张邈、许攸、伍琼、刘岱以及曹操等人相继加入。作为带头大哥,长得帅是必须的,《三国志》和《后汉书》均夸奖袁绍“姿貌威容”。袁绍大哥不仅形象好、气质佳,还特别有钱。他出手阔绰,周济朋友,馈赠礼物,十分潇洒。相比帅气的外表和花不完的钱财,袁绍的家族背景最是羡煞他人。袁绍出身于东汉帝国中晚期最显赫的家族——汝南袁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南郡 袁绍 丧期 《后汉书》 《三国志》 汉末三国 家族背景 出手阔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夷探论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修松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2期14-21,共8页
一、淮夷族源考关于淮夷的起源,目前大体有三种观点.1.淮夷属东夷,起源于今山东地区.2.是鸟夷的一支,起源于今河北燕山一带.3.是淮河流域的土著居民.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说法较为合理,但必须予以进一步深入的论证.某些成说,还需修正.淮夷... 一、淮夷族源考关于淮夷的起源,目前大体有三种观点.1.淮夷属东夷,起源于今山东地区.2.是鸟夷的一支,起源于今河北燕山一带.3.是淮河流域的土著居民.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说法较为合理,但必须予以进一步深入的论证.某些成说,还需修正.淮夷的淮,甲骨文作”佳”,金文也多作“佳.《说文》:“佳,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可知,淮夷应该是以某些短尾鸟为图腾的部落集团,属于东方的鸟夷.《路史·国名纪》据《世本》定淮夷嬴姓,为少昊之后.少昊氏正是鸟夷集团的祖先.相传少昊氏“以鸟名官”,《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少昊氏多以“鸟”名氏,另有“五雉、“九扈”,“五鸠”等以鸟为图腾的族氏.其中的“祝鸠氏”即淮夷、“佳”又作“(隹鸟)”,郝懿行《尔雅义疏》云:“祝鸠、佳,其声相转,(鸟隹)借作佳”.《说文》:“(鸟隹),祝鸠也”.《逸周书·王会解》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夷 探论 徐夷 周王朝 缘陵 周公东征 汝南郡 陶文 《左传》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南姓氏源流及郡望堂号文化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爱军 牛君仪 王宝红 《天中学刊》 2011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历史时期的汝南郡,因商周诸侯王国林立和汉代经济、文化繁荣,历史名人辈出,成为我国历史望族和姓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袁、周、许等20余姓均起源与汝南或和汝南有着密切关系。近两千年以来,这些家族迁居到世界各地仍不忘家族故园,自称郡... 历史时期的汝南郡,因商周诸侯王国林立和汉代经济、文化繁荣,历史名人辈出,成为我国历史望族和姓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袁、周、许等20余姓均起源与汝南或和汝南有着密切关系。近两千年以来,这些家族迁居到世界各地仍不忘家族故园,自称郡望汝南、祠堂使用汝南堂的堂号表示纪念家族起源,使家族文化得以永恒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汝南姓氏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南郡 姓氏源流 汝南堂 郡望堂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变迁与汉唐时期蔡州的农业水利事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文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2,共6页
蔡州位于淮河上游北部的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水系发达,适宜水旱两类农业作物种植,受气温变化影响不大,加上重视水利兴修,因而是两汉时期的重要农业产区,经济、文化地位随之上升到全国前列。受南北朝战乱影响,蔡州农业荒废、水利失修,导... 蔡州位于淮河上游北部的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水系发达,适宜水旱两类农业作物种植,受气温变化影响不大,加上重视水利兴修,因而是两汉时期的重要农业产区,经济、文化地位随之上升到全国前列。受南北朝战乱影响,蔡州农业荒废、水利失修,导致土质变坏。隋唐时期虽有恢复,却不复往日盛况,同时旱地作物逐渐取代水稻成为主要农作物。这个变化的背后是受地理位置限制的蔡州在经济、文化地位上的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蔡州(汝南郡) 地理环境 农业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阜阳农业发展初探
13
作者 张光全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农业发展 阜阳 农业生产关系 汝南郡 铁农具 农业开发 两汉时期 兴修水利 灌溉农业 《史记·货殖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器物铭文中的“工”
14
作者 徐莉莉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在东汉器物铭文中常出现"工"字,多见于东汉铜器洗和弩钱的铭文里。我们分析铭文里的"工",发现其常见用法为物勒工名,即标明造作此器物的工匠。如:建初元年工杨吴造。四湅八石。(580.建初元年钱)汝南郡八石弩钱郭。... 在东汉器物铭文中常出现"工"字,多见于东汉铜器洗和弩钱的铭文里。我们分析铭文里的"工",发现其常见用法为物勒工名,即标明造作此器物的工匠。如:建初元年工杨吴造。四湅八石。(580.建初元年钱)汝南郡八石弩钱郭。永平十八年工李仲造。(581.永平十八年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南郡 永初 车攻 延熹 建初 汉安 小雅 时则训 议兵 魏都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中”与“天中文化”再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清珍 《天中学刊》 200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古时的“天中”大地相当广阔,绝不仅仅局限于今天的驻马店市,“天中”之名由来已久。“天中文化”具有中(过渡性)、正(正统性)、全(折射性)的特点。天中文化无论是天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曾以其独特的魅力名扬中外,影响深远,为中... 古时的“天中”大地相当广阔,绝不仅仅局限于今天的驻马店市,“天中”之名由来已久。“天中文化”具有中(过渡性)、正(正统性)、全(折射性)的特点。天中文化无论是天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曾以其独特的魅力名扬中外,影响深远,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中 天中文化 驻马店市 汝南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朝荆郢雍州侨、左郡建置看汉胡蛮的迁徙与融合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64-70,共7页
从南朝荆郢雍州侨、左郡建置看汉胡蛮的迁徙与融合张雄南朝时期荆、郑、雍州地区的民族迁徙与融合,是该地区汉民族形成历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荆、鄂、雍诸州包括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东晋以来,由于遗民南渡,建置了... 从南朝荆郢雍州侨、左郡建置看汉胡蛮的迁徙与融合张雄南朝时期荆、郑、雍州地区的民族迁徙与融合,是该地区汉民族形成历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荆、鄂、雍诸州包括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东晋以来,由于遗民南渡,建置了许多侨郡。这些侨郡,“不依城土,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郡 雍州 河东郡 南齐书 襄阳 宋书 汝南郡 荆州 左县 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朝义阳郡沿革与地望考辨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泉 鲁西奇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6-83,共8页
魏晋南朝义阳郡沿革与地望考辨石泉鲁西奇一、魏晋南朝义阳郡沿革(一)汉末章陵郡与魏、晋、宋义阳郡《宋书州郡志》(卷36,以下简称《宋志》”)司州刺史“义阳太守”条云:“魏文帝立,后省,晋武帝又立。《太康地志》、《永初郡... 魏晋南朝义阳郡沿革与地望考辨石泉鲁西奇一、魏晋南朝义阳郡沿革(一)汉末章陵郡与魏、晋、宋义阳郡《宋书州郡志》(卷36,以下简称《宋志》”)司州刺史“义阳太守”条云:“魏文帝立,后省,晋武帝又立。《太康地志》、《永初郡国》、何《志》并属荆州.徐则南豫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朝 水经注 南阳盆地 汝南郡 州刺史 地望 故城 平阳县 石城山 太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晏昌贵 《历史地理》 2006年第1期41-51,共11页
《秩律》为《二年律令》中的一种。据同墓所出历谱,截止于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当即吕后二年所颁行之律令。这是这批竹简的时代下限。从《秩律》所载地名沿革看,宜成,即南郡之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池阳,惠帝四年置。新成,惠帝四... 《秩律》为《二年律令》中的一种。据同墓所出历谱,截止于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当即吕后二年所颁行之律令。这是这批竹简的时代下限。从《秩律》所载地名沿革看,宜成,即南郡之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池阳,惠帝四年置。新成,惠帝四年置。灵州,惠帝四年置。圜阳,惠帝五年置。圜阴,惠帝五年置。长安西市,惠帝六年起。时间最晚为惠帝六年(前189年)。所以,《秩律》地名的时间断限当在惠帝六年至吕后二年之间。换言之,《秩律》所反映的是惠帝六年至吕后二年,很可能就是吕后二年的政区地理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年律令 汝南郡 父城 上党郡 魏郡 云中郡 沛郡 汾阴 淮阳国 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补汉简所见县名与里名 被引量:2
19
作者 晏昌贵 《历史地理》 CSSCI 2012年第1期249-255,共7页
1991年,周振鹤先生利用新旧汉简,在吴昌廉《居延汉简所见郡国县邑乡里统属表》、①何双全《〈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②二文的基础上,重作整理,撰著《新旧汉简所见县名与里名》一文(以下简称"周文")。
关键词 汉简 汝南郡 大河郡 悬泉 金关 流沙坠简 简文 淮阳国 《汉志》 沛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泉县历史沿革考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家敏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6期77-81,86,共6页
关键词 历史沿革 临泉县 汝南郡 平舆县 地理志 南北朝 《水经注》 后汉书 固始县 阜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