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汉纪》汉桓帝诏举独行之士年代校证
1
作者 秦进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2-29,共8页
《后汉纪》记载元嘉元年十一月辛巳,京师地震,汉桓帝诏举独行之士,安平崔寔郡举诣公车,称病不对,退而论世事。此事年代令人怀疑,需要校勘证实。通过探讨具体与笼统的"桓帝初",比较《后汉书》纪传内容的相互联系与对应,考察崔... 《后汉纪》记载元嘉元年十一月辛巳,京师地震,汉桓帝诏举独行之士,安平崔寔郡举诣公车,称病不对,退而论世事。此事年代令人怀疑,需要校勘证实。通过探讨具体与笼统的"桓帝初",比较《后汉书》纪传内容的相互联系与对应,考察崔寔与征辟、推荐者交集的任职时间,探究崔寔元嘉年间著作东观的情形,辨析崔寔官职的升迁,多角度辨正分析,认为汉桓帝诏举独行之士的年代当是《后汉书·孝桓帝纪》记载的建和元年四月庚寅,崔寔诣公车当在其后,而非《后汉纪》记载的元嘉元年十一月辛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纪》 汉桓帝 诏举独行之士 崔寔 建和元年 元嘉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桓帝的骂名是怎么来的?
2
作者 王元 《各界》 2010年第10期65-68,共4页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对汉桓帝都不会陌生,书中人物一说起天下大势,开口就是“桓帝、灵帝以来,朝政败坏……”。汉桓帝刘志连出场都没出,就留下了千古恶名。
关键词 汉桓帝 历史 三国时期 党锢事件
原文传递
汉魏六朝史评中的汉桓帝形象
3
作者 杜林渊 杨戈 《秦汉研究》 2023年第2期1-18,共18页
汉魏以来,伴随着东汉王朝皇权的衰落,对桓帝等汉末诸帝的批判,不仅成为董卓笼络党人名士、意图否定东汉皇统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成为曹魏王朝论证其禅代合法性的重要理据。由此,魏晋以来所见有关东汉兴亡之鉴出现了许多“讨伐”桓、灵二... 汉魏以来,伴随着东汉王朝皇权的衰落,对桓帝等汉末诸帝的批判,不仅成为董卓笼络党人名士、意图否定东汉皇统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成为曹魏王朝论证其禅代合法性的重要理据。由此,魏晋以来所见有关东汉兴亡之鉴出现了许多“讨伐”桓、灵二帝的评论,这样的认识也对其后众家《后汉书》的书写产生了影响。至南朝范晔著《后汉书》,其对桓帝的论赞,在这些前人之见的基础之上,同时还受到了来自史家自身认知以及所谓“补续”《东观汉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桓帝 范晔 后汉书 东观汉记
原文传递
韩康卖药,言不二价
4
作者 许敬生 《河南中医》 2006年第12期3-3,共1页
关键词 “韩康卖药 言不二价” 韩康 汉桓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之桑田 昔为沧海——古鱼类化石印证长江流域曾存在古海洋
5
作者 盖志琨 山显任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2年第4期4-11,共8页
“沧海桑田”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讲述的是在汉桓帝时,麻姑受神仙王远之召,降于蔡经家中。年十八,却自称“已见东海三次变桑田”,后世将此引申为成语“沧海桑田”。事实上,沧... “沧海桑田”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讲述的是在汉桓帝时,麻姑受神仙王远之召,降于蔡经家中。年十八,却自称“已见东海三次变桑田”,后世将此引申为成语“沧海桑田”。事实上,沧海桑田从地球变化角度来看只是地质过程中不起眼的小变化,从时间尺度来说不过是地球历史上“一眨眼的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传 地质过程 汉桓帝 时间尺度 变化角度 麻姑 沧海 古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讳视角下看《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路路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4-51,59,共9页
前人研究《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方法多样,从古代文化常识着手则较为客观。关于《古诗十九首》所涉及的避讳问题,前人只是简单论述"盈"字触犯汉惠帝刘盈,并未进行系统性的整理研究,从而存在一定研究空间。依据避讳可知,第12首... 前人研究《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方法多样,从古代文化常识着手则较为客观。关于《古诗十九首》所涉及的避讳问题,前人只是简单论述"盈"字触犯汉惠帝刘盈,并未进行系统性的整理研究,从而存在一定研究空间。依据避讳可知,第12首中"荡涤放情志"与东汉桓帝刘志名讳相冲。桓帝追尊其父蠡吾侯刘翼为孝崇皇,而第16首中"亮无晨风翼"与刘翼名讳相冲。据此,认为该组诗产生于东汉桓帝时期显然是错误的。曹氏家族在宛城之战中遭受重创,"游戏宛洛"也不应出自曹植之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避讳 创作年代 汉桓帝 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大麦行》赏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炎 《惠阳师专学报》 1991年第1期89-90,共2页
大麦行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归故乡。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代便由统一进入了分裂的时期。在这时期里,... 大麦行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归故乡。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代便由统一进入了分裂的时期。在这时期里,一些怀有野心的地方军阀(如某些节度使)拥兵自重,不仅逐渐形成封建割据势力,而且破坏了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有些少数民族与唐王朝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向内地侵扰。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王朝 地方军阀 割据势力 和睦关系 部领 唐帝国 东至 唐军 汉桓帝 山南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岳华山庙碑》和章太炎先生的《跋》
8
作者 沈家骏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66-67,共2页
我国刻石始于周秦,刻碑之兴,当在汉季(后汉)。碑字体有多种,隶书是常见的一种。《西岳华山庙碑》是隶书的精品。此碑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关键词 西岳华山庙碑 延熹 章太炎先生 汉桓帝 华山庙 检校礼部尚书 八年 观察使 史晨 周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刍议
9
作者 邓文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2年第1期70-71,共2页
“翻译”用法异议“翻译”一词出于隋唐时代。《隋书·经籍志》载“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本是指把印度的佛经翻译成汉语。这就是“翻译”一词的本义。后来引申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 “翻译”用法异议“翻译”一词出于隋唐时代。《隋书·经籍志》载“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本是指把印度的佛经翻译成汉语。这就是“翻译”一词的本义。后来引申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所谓“一种语言文字”与“另一种语言文字”很显然是指截然不同的两个语种、两种文字。然而我们今天常把用古代汉民族语言表达的作品改成用现代汉民族语言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汉民族语言 安息国 佛经翻译 远指代词 隋唐时代 汉桓帝 汉字简化 基本义 近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葛亮用人之道研究
10
作者 黄常忠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9-11,共3页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名驰中外的治国兴邦的能臣,“智慧的化身”。他的一生有很多建树,特别是在人才问题上,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时至共和国的今天,仍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价值。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治国之...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名驰中外的治国兴邦的能臣,“智慧的化身”。他的一生有很多建树,特别是在人才问题上,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时至共和国的今天,仍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价值。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这是诸葛亮治国安邦的主导思想。他曾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西汉所以一度兴隆,是因为君主能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东汉桓帝、灵帝采取相反作法,政治上就衰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桓帝 近贤 安邦 治国之道 《出师表》 蜀军 刘禅 向宠 奉义将军 为官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官吏的裁冗
11
作者 韩丰聚 《领导科学》 1987年第7期37-38,共2页
在我国封建时代,一般比较明达的统治者,在注重选贤任能的同时,都重视对那些繁杂的机构和不能尽职或力不胜任的冗官进行裁并和裁减,其目的在于提高统治效能。古时设官原分实职和备职。《正字通·冖部》云:“古设官分职,人有常守,转... 在我国封建时代,一般比较明达的统治者,在注重选贤任能的同时,都重视对那些繁杂的机构和不能尽职或力不胜任的冗官进行裁并和裁减,其目的在于提高统治效能。古时设官原分实职和备职。《正字通·冖部》云:“古设官分职,人有常守,转移执事,不可无人,故有冗员备使令。”那时,为了临时应急而故意多设了一套人马。这些人平时无专职,实际上是一些坐食俸禄的闲散人员,被称作冗官、冗员或冗散。尔后,有的统治者为了安插嫡亲,搞“为人择官”或“因缘嬖幸(受宠爱之人),受赂卖爵”(《后汉书·皇甫规传》),也有的为笼络控制属臣,而“割置州县以宠禄之”(《资治通鉴》卷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规 《资治通鉴》 字通 临时应急 汉桓帝 右领军 东汉初 为官择人 门下省 唐太宗李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隶书的继承与创新
12
作者 李传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2-95,共4页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四大书体(真、草、隶、篆)之一。它的发展和成熟,主要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桓帝、灵帝之际,已经发展到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完美精丽的鼎盛时期。东汉以后,各朝各代都有工隶专家和作品问世,但都跳不出汉隶的范畴。其影...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四大书体(真、草、隶、篆)之一。它的发展和成熟,主要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桓帝、灵帝之际,已经发展到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完美精丽的鼎盛时期。东汉以后,各朝各代都有工隶专家和作品问世,但都跳不出汉隶的范畴。其影响也无法与汉隶相比。因此,对隶书的继承,应该以汉隶为主。汉代留给我们优秀的隶书遗产很多,计有金属铭刻、印玺、简牍、缣帛、瓦当及碑刻。特别是碑刻文字,多为汉代名家和书坛高手书丹,精工刻制的,因而,它是汉隶的主流和正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习 文字内容 汉桓帝 礼器碑 曹全碑 续书谱 退笔 结体 张迁碑 乙瑛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华盦时期《西岳华山庙碑》拓本题跋系年
13
作者 魏小虎 《上海文博论丛》 2012年第1期27-29,4,共4页
《西岳华山庙碑》,立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明嘉靖四十三年(1556)毁于地震。传世原石拓本仅存4件,即长垣本、四明本、华阴本、顺德本,素为金石家、书法家所重。长垣本现藏东京上野书道博物馆,四明本、华阴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 西岳华山庙碑 书道博物馆 长垣 汉桓帝 华阴 明本 顺德 明嘉靖 李葆恂 观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冀
14
《中国科技信息》 2003年第10期21-21,共1页
梁冀,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东汉弄臣。小时候的梁冀长得其貌不扬,而且口吃,读书也不多,好喝酒,戏耍赌博、斗鸡走狗,无所不为,是个标准的不良少年。
关键词 梁冀 东汉时期 汉桓帝 单超 羽林军 政治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纳妾”之谜
15
作者 史未 《中州今古》 2004年第10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方朔 中国皇帝 侍中郎 侍妾 摇摇头 金马门 流萍 汉桓帝 七十二 丁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上君子”是指什么人
16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第8期13-13,共1页
东汉时许州人陈寔shí曾做过汉桓帝刘志的太丘长(官职)。陈寔很注重修养。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潜入陈寔的卧室,悄悄爬到屋梁上隐蔽起来准备伺机作案。陈寔看见了,不慌不忙地起床整理拂拭,打扫卫生。然后命仆人把儿孙们都叫起来。不一... 东汉时许州人陈寔shí曾做过汉桓帝刘志的太丘长(官职)。陈寔很注重修养。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潜入陈寔的卧室,悄悄爬到屋梁上隐蔽起来准备伺机作案。陈寔看见了,不慌不忙地起床整理拂拭,打扫卫生。然后命仆人把儿孙们都叫起来。不一会儿,儿孙们齐集了一屋,陈寔严肃地训话道:“那些不能自勉自励,品德败坏的人,不一定本来就不好,是他不严格要求自己,才恶习成性,逐步堕落的。你们看,梁上的这位君子就是这样的人。”趴在梁上的小偷大吃一惊,跳到地上,对着陈寔叩头认罪。从此,人们便戏称小偷为“梁上君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桓帝 小偷 陈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家方祖——张仲景
17
作者 魏靖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3年第11期80-80,共1页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发生了三次大疫,...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发生了三次大疫,灵帝时发生了五次大疫,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当时,南阳地区也接连发生瘟疫,许多人因此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医学著作 疫病流行 汉桓帝 医学家 南阳地区 河南南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风情走过 三千年
18
作者 田嘉 《中国产业》 1994年第1期86-87,共2页
初闻"桂林山水甲天下,无锡山水甲江南"时,不免心生疑惑。虽然几日的游览,也领略了这颗"太湖明珠"的万种风情,但总以为仅仅是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已,并没有实在的文化审美内涵,因而不足为奇。及至游览了无锡的古文化遗... 初闻"桂林山水甲天下,无锡山水甲江南"时,不免心生疑惑。虽然几日的游览,也领略了这颗"太湖明珠"的万种风情,但总以为仅仅是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已,并没有实在的文化审美内涵,因而不足为奇。及至游览了无锡的古文化遗址"泰伯庙"、"泰伯墓"和旅游新景观"吴文化公园"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属于江南的醇厚的文化意蕴。无锡之美,渊缘于此。无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的商代。当文明犹如星星之火而四周一片蛮荒的时候,周王后裔泰伯、仲雍为让贤避位,南奔荆蛮在梅里(今无锡梅村)筑城而居,建立起"勾吴"国,将中原文化传播至此,从而开创了三千年灿烂吴文化之先河。始建于东汉桓帝年间的泰伯庙和泰伯墓,就是为纪念泰伯开发吴地的功绩而立的。它坐落在江南最古老的运河——伯读河南边,几经劫难而保存至今,看尽了梅村几千年的沧桑。先贤孔子对泰伯极为推崇,称其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伯 桂林山水甲天下 审美内涵 吴文化 仲雍 古文化遗址 文化公园 梅里 文化传播 汉桓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郡县吏的人生路 碑刻中的两汉地方治理
19
作者 首阳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第6期88-99,共12页
《后汉书·党列传》中收录了一句东汉桓帝时,流传中原的民谣:“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但坐啸。”原来,当年的汝南太守宗资和南阳太守成,不约而同地将郡中政务委托给功曹范涝(字孟博)、岑蛭(字公孝)... 《后汉书·党列传》中收录了一句东汉桓帝时,流传中原的民谣:“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但坐啸。”原来,当年的汝南太守宗资和南阳太守成,不约而同地将郡中政务委托给功曹范涝(字孟博)、岑蛭(字公孝)处置,两位太守遂被百姓传为只负责签名盖章的木偶。不过,宗、成二人并非贪图逸乐之辈,他们选中的代理人确实是抱负与才干兼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桓帝 汝南 弘农 功曹 太守 公孝 两汉 后汉书
原文传递
大度的境界
20
作者 张雨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 2024年第12期33-34,共2页
大度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气量,更是一种胸怀。大度,就得心特宽、心特大,能容人、能容事。“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大度,是一种豁达容人的优秀品格,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刘宽是东汉桓帝时的官员,当过刺史、太守,最... 大度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气量,更是一种胸怀。大度,就得心特宽、心特大,能容人、能容事。“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大度,是一种豁达容人的优秀品格,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刘宽是东汉桓帝时的官员,当过刺史、太守,最后做到中央大员太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桓帝 优秀品格 豁达 大度 境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