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代雕塑和现代陶艺的浪漫主义传承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春秋
《广西轻工业》
2010年第9期126-127,共2页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是有根可寻的,优秀的动人心魄的东西总能传承不息。汉代是中国雕塑发展的一个颠峰盛世,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汉文化为雕塑艺术注入了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无穷力量,雕塑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汉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代人...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是有根可寻的,优秀的动人心魄的东西总能传承不息。汉代是中国雕塑发展的一个颠峰盛世,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汉文化为雕塑艺术注入了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无穷力量,雕塑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汉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代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在陶艺上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汉代雕塑的浪漫主义到现代陶艺的浪漫主义,消失的、传承的、和新发掘的都是值得思考总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浪漫主义
现代陶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雕塑美学形态对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启示及策略研究
2
作者
刘庆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5-17,共3页
汉代雕塑对审美意识中人性与神性沟通有良好反映,而人性觉醒在此成为重要转折点,大量雕塑开始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符号出现,其审美形态表现为速度、力量、朴拙与意象四个方面。徐州作为汉文化沿承较好的城市之一,汉代雕塑审美形态的研究对...
汉代雕塑对审美意识中人性与神性沟通有良好反映,而人性觉醒在此成为重要转折点,大量雕塑开始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符号出现,其审美形态表现为速度、力量、朴拙与意象四个方面。徐州作为汉文化沿承较好的城市之一,汉代雕塑审美形态的研究对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启示作用,体现在汉代雕塑审美形态符号的系统化及"扬弃"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美学形态
写意性
徐州城市公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汉代雕塑写意风格对徐州公共艺术的影响
3
作者
刘庆慧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1期14-,24,共2页
写意性表现手法是两汉雕塑艺术的显著特征,这种表现形式分别从形体的夸张变形处理、技法上线条的灵活运用及雕与绘的混合表现处理手法和广泛的题材三个方面来讲,写意性处理手法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深入研究汉代雕塑的写意性处理手法对...
写意性表现手法是两汉雕塑艺术的显著特征,这种表现形式分别从形体的夸张变形处理、技法上线条的灵活运用及雕与绘的混合表现处理手法和广泛的题材三个方面来讲,写意性处理手法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深入研究汉代雕塑的写意性处理手法对于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塑造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写意性
城市公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雕塑显现的大美追求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晓红
《美术大观》
2016年第5期47-47,共1页
汉代雕塑从三个方面呈现出汉代以大为美的审美追求:体量之大的审美风尚,气势雄浑的审美理想,天真浪漫的审美情趣。这些对大美的追求相互交叉渗透,从而使汉代艺术走向一种崇高美。这也正是汉代审美精神与其他时代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汉代雕塑
以大为美
气势雄沉
天真浪漫
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代雕塑中的写意性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士强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12期34-35,共2页
作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典范的汉代雕塑,其所具有的写意性在雕塑史上独树一帜。不同于秦雕塑高度写实的具象风格,在创作技法、意蕴传达等方面,汉代雕塑体现出向意象风格的转变,这种艺术取向对当下的雕塑创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写意性
塑造技法
意蕴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赢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1期119-119,共1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一些外来文化的进入影响和冲击着传统文化,导致在当今雕塑美学中,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怎样在当代雕塑美学中发展和传承传统雕塑美学精神,本文以汉代雕塑美学为切入点,探究汉代雕塑美学...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一些外来文化的进入影响和冲击着传统文化,导致在当今雕塑美学中,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怎样在当代雕塑美学中发展和传承传统雕塑美学精神,本文以汉代雕塑美学为切入点,探究汉代雕塑美学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方向,以及怎样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发挥传统的汉代美学精神,体现更浓厚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特点。同时,汉代雕塑为当代雕塑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资源与理念,提高了中国雕塑在艺术领域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美学精神
当代
雕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符号学视野下的雕塑艺术研究——以汉代雕塑为例
被引量:
1
7
作者
叶颖博
《科教文汇》
2009年第36期270-271,共2页
符号学理论在三个层面得以界定,为雕塑艺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雕塑首先是一种图像式的、可以视见的符号形式,其次,作为一种标志性的符号,体现出对象之间的因果与时空关系,而雕塑的象征符号则与时代精神和约定俗成的观念相联系。通过...
符号学理论在三个层面得以界定,为雕塑艺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雕塑首先是一种图像式的、可以视见的符号形式,其次,作为一种标志性的符号,体现出对象之间的因果与时空关系,而雕塑的象征符号则与时代精神和约定俗成的观念相联系。通过对汉代雕塑的符号学分析,说明借助符号学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雕塑乃至其他艺术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象征
汉代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汉代雕塑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异同
8
作者
肖钰佳
《艺术科技》
2023年第3期90-92,共3页
雕塑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曾在古希腊、古埃及、中国出现,并借米开朗基罗、罗丹之手流传。现代的亨利·摩尔和贾科梅蒂也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雕塑艺术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
雕塑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曾在古希腊、古埃及、中国出现,并借米开朗基罗、罗丹之手流传。现代的亨利·摩尔和贾科梅蒂也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雕塑艺术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公元1世纪左右就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中国汉代和古罗马时期在雕塑艺术领域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基于此,文章比较中国汉代和古罗马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制度、表现形式、民族习俗等,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古罗马
雕塑
造型风格
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中国汉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9
作者
杨志刚
《数码设计》
2017年第9期264-264,共1页
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散聚着祖国大地的古代雕塑艺术,是我们伟大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艺术遗产。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很多文化艺术被湮没了,而凝聚民族文化精神的硬质材料雕塑作品却被保存了下来。成了众多艺术文化中的至宝。也可...
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散聚着祖国大地的古代雕塑艺术,是我们伟大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艺术遗产。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很多文化艺术被湮没了,而凝聚民族文化精神的硬质材料雕塑作品却被保存了下来。成了众多艺术文化中的至宝。也可以称为一部珍贵的"石头书"他生动的记录了东方民族的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文化精气神。雕塑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之一,从古希腊时候的维纳斯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到米开朗基罗、罗丹的青铜雕塑,再到现代的亨利摩尔雕塑。贾科梅蒂的架上雕塑。书写了人类艺术历史上辉煌的篇章。中国汉代的雕塑艺术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东方艺术,也是东方美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凭藉着点雄浑厚朴、神情兼备和不同材质的表现与运用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并且在传统艺苑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汉代雕塑
造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雕塑的写意性
10
作者
张超
《广东蚕业》
2019年第6期108-108,110,共2页
汉代雕塑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汉代雕塑中具有的写意性比较独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雕塑。并且在传达思想以及创作手法上都不同于传统雕塑,因此对于这种雕塑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以写意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写意性...
汉代雕塑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汉代雕塑中具有的写意性比较独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雕塑。并且在传达思想以及创作手法上都不同于传统雕塑,因此对于这种雕塑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以写意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写意性雕塑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从三个方面对汉代写意性雕塑的造型方法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写意性
造型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马踏飞燕”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启示
被引量:
1
11
作者
丁硕赜
《天工》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当代雕塑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人们应当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让其继续发扬和传承,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马踏飞燕
雕塑
创作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写意雕塑引发的思索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春霞
《艺海》
2009年第5期68-68,共1页
写意,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它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抓住作品的某些特征,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及理想,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
关键词
写意
雕塑
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权利主体
汉代雕塑
古代
雕塑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雕塑艺术风格及造型特点探析
13
作者
徐凯歌
《现代装饰(理论)》
2014年第5期158-158,共1页
汉代疆域统一、国势强盛,两汉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勃勃生机,以其雄浑率直的博大气质和不朽的业绩而闻名于世,汉代雕塑艺术的特点,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雕刻技巧等方面,造诣极高,汉代雕塑古朴、雄健、浪漫纤秀、写实和写意的造型特点体现了...
汉代疆域统一、国势强盛,两汉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勃勃生机,以其雄浑率直的博大气质和不朽的业绩而闻名于世,汉代雕塑艺术的特点,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雕刻技巧等方面,造诣极高,汉代雕塑古朴、雄健、浪漫纤秀、写实和写意的造型特点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传统雕塑艺术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里程碑,我们应当学习其传统艺术精华和塑造特点,并运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风格
造型特点
雕塑
艺术
艺术创作
文化艺术
文化特征
创作才能
霍去病墓
艺术作品
原文传递
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研究
14
作者
苏小琴
《大观(论坛)》
2018年第7期163-164,共2页
汉代是我国人文昌盛的一个时代,该时代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具有极强的大汉气象性,其礼乐文化更是被后世所吸纳。汉代的雕塑艺术风格和两汉时期的审美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主张到更为广阔的环境中探究大美,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利用...
汉代是我国人文昌盛的一个时代,该时代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具有极强的大汉气象性,其礼乐文化更是被后世所吸纳。汉代的雕塑艺术风格和两汉时期的审美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主张到更为广阔的环境中探究大美,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利用雕塑来反馈出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就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进行论述,通过对汉代雕塑艺术风格形成文化历史发展背景进行研讨,归纳总结其雕塑艺术的特点,深入探究影响汉代雕塑造型设计以及构建的各类因素,挖掘其雕塑的造物理念,明确其文化内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风格
造型特征
原文传递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
7
15
作者
孙照金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这对雕塑艺术瑰宝历经沧桑,记录了从唐代至今天对它们的研究保护过程。本文对它们的传承渊源、造型特点、审美观念、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汉代雕塑
南阳市
中国
文物考古
原文传递
凹凸画与6-8世纪中国雕塑造型方式之变的关联
被引量:
1
16
作者
薛问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7,I0012,共8页
唐代雕塑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一,造像尤为其中翘楚,本文分析唐代造像与凹凸画造型方式的共性,通过比较其与汉代造型方式间的区别,说明唐代雕塑造型方式中底层观念的变化,进而从造型机制角度回应唐代雕塑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传统
雕塑
造型
汉代雕塑
唐代
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特征研究——以霍去病墓石刻为例
17
作者
王美艳
雷淑媛
《艺术教育》
2017年第9期161-162,共2页
汉代雕塑艺术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高峰,展现了中国汉代艺术中的审美文化结构和特征。汉代雕塑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霍去病墓石刻为例...
汉代雕塑艺术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高峰,展现了中国汉代艺术中的审美文化结构和特征。汉代雕塑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霍去病墓石刻为例,探讨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特征,希望能对进一步研究汉代雕塑艺术美学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审美
美学特征
原文传递
当代雕塑中的汉代雕塑元素转化:重塑历史与文化
18
作者
王洪福
《雕塑》
2023年第6期74-75,共2页
本文研究汉代雕塑元素在当代雕塑中的转化,探讨其对历史与文化的影响。汉代雕塑以写意性造型语言为特征,注重意味与情态表达。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卢波、蔡志松等艺术家如何将汉代元素融入作品中。这种融合不仅传承了汉代文化,也拓展了...
本文研究汉代雕塑元素在当代雕塑中的转化,探讨其对历史与文化的影响。汉代雕塑以写意性造型语言为特征,注重意味与情态表达。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卢波、蔡志松等艺术家如何将汉代元素融入作品中。这种融合不仅传承了汉代文化,也拓展了审美观念。文章强调汉代元素在当代雕塑中的持久潜力,为历史和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塑造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元素
当代
雕塑
历史与文化
审美观念
融合转化
原文传递
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探析
19
作者
杨扬
《东方艺术》
2016年第S1期66-68,共3页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疆域统一且国力强盛,汉朝的文化表现出了独特的'大汉气象',被秦朝中断的传统文化由此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和那个时代盛行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两汉时期的思想家都把&...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疆域统一且国力强盛,汉朝的文化表现出了独特的'大汉气象',被秦朝中断的传统文化由此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和那个时代盛行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两汉时期的思想家都把'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作为基本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主张人们要去更辽阔深远的环境里寻找大美,并且要将这种美再现出来,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汉代雕塑往往具有古朴、气势雄浑的特点。汉朝的雕塑作品主要强调'天人合一'的协调性,这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雕塑
艺术
两汉时期
雕塑
作品
审美观念
美学思想
汉代
社会
思想主张
中国历史
运动感
原文传递
汉代雕塑艺术风格中的美学思想
20
作者
荆慧
《美术文献》
2022年第1期17-19,共3页
汉代艺术在中国艺术文化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汉代雕塑艺术有着艺术早期阶段的质朴与纯真,在汉代众多的艺术文化形式中成就突出。任何艺术形式都深深植根于所处时代的文化,体现着这一时代的文化精神内核,因此我们既可以从汉代雕...
汉代艺术在中国艺术文化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汉代雕塑艺术有着艺术早期阶段的质朴与纯真,在汉代众多的艺术文化形式中成就突出。任何艺术形式都深深植根于所处时代的文化,体现着这一时代的文化精神内核,因此我们既可以从汉代雕塑中体会汉代的主流思想与文化背景,又可以从中发现汉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正因为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汉代文化作为支撑,汉代艺术才异彩纷呈,在中国艺术史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基于汉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分析汉代雕塑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风格
美学思想
原文传递
题名
汉代雕塑和现代陶艺的浪漫主义传承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春秋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广西轻工业》
2010年第9期126-127,共2页
文摘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是有根可寻的,优秀的动人心魄的东西总能传承不息。汉代是中国雕塑发展的一个颠峰盛世,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汉文化为雕塑艺术注入了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无穷力量,雕塑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汉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代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在陶艺上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汉代雕塑的浪漫主义到现代陶艺的浪漫主义,消失的、传承的、和新发掘的都是值得思考总结的。
关键词
汉代雕塑
浪漫主义
现代陶艺
分类号
J314.8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雕塑美学形态对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启示及策略研究
2
作者
刘庆慧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5-17,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汉文化语境下的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形态研究>(2012SJD760070)
文摘
汉代雕塑对审美意识中人性与神性沟通有良好反映,而人性觉醒在此成为重要转折点,大量雕塑开始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符号出现,其审美形态表现为速度、力量、朴拙与意象四个方面。徐州作为汉文化沿承较好的城市之一,汉代雕塑审美形态的研究对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启示作用,体现在汉代雕塑审美形态符号的系统化及"扬弃"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汉代雕塑
美学形态
写意性
徐州城市公共艺术
分类号
F2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汉代雕塑写意风格对徐州公共艺术的影响
3
作者
刘庆慧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1期14-,24,共2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60070)
文摘
写意性表现手法是两汉雕塑艺术的显著特征,这种表现形式分别从形体的夸张变形处理、技法上线条的灵活运用及雕与绘的混合表现处理手法和广泛的题材三个方面来讲,写意性处理手法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深入研究汉代雕塑的写意性处理手法对于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塑造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写意性
城市公共艺术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J3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雕塑显现的大美追求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晓红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
出处
《美术大观》
2016年第5期47-47,共1页
文摘
汉代雕塑从三个方面呈现出汉代以大为美的审美追求:体量之大的审美风尚,气势雄浑的审美理想,天真浪漫的审美情趣。这些对大美的追求相互交叉渗透,从而使汉代艺术走向一种崇高美。这也正是汉代审美精神与其他时代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汉代雕塑
以大为美
气势雄沉
天真浪漫
崇高
分类号
J3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代雕塑中的写意性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士强
机构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12期34-35,共2页
文摘
作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典范的汉代雕塑,其所具有的写意性在雕塑史上独树一帜。不同于秦雕塑高度写实的具象风格,在创作技法、意蕴传达等方面,汉代雕塑体现出向意象风格的转变,这种艺术取向对当下的雕塑创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写意性
塑造技法
意蕴传达
分类号
J3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赢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1期119-119,共1页
文摘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一些外来文化的进入影响和冲击着传统文化,导致在当今雕塑美学中,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怎样在当代雕塑美学中发展和传承传统雕塑美学精神,本文以汉代雕塑美学为切入点,探究汉代雕塑美学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方向,以及怎样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发挥传统的汉代美学精神,体现更浓厚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特点。同时,汉代雕塑为当代雕塑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资源与理念,提高了中国雕塑在艺术领域的地位。
关键词
汉代雕塑
美学精神
当代
雕塑
应用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符号学视野下的雕塑艺术研究——以汉代雕塑为例
被引量:
1
7
作者
叶颖博
机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出处
《科教文汇》
2009年第36期270-271,共2页
文摘
符号学理论在三个层面得以界定,为雕塑艺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雕塑首先是一种图像式的、可以视见的符号形式,其次,作为一种标志性的符号,体现出对象之间的因果与时空关系,而雕塑的象征符号则与时代精神和约定俗成的观念相联系。通过对汉代雕塑的符号学分析,说明借助符号学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雕塑乃至其他艺术品的理解。
关键词
符号
象征
汉代雕塑
分类号
J314.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汉代雕塑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异同
8
作者
肖钰佳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23年第3期90-92,共3页
文摘
雕塑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曾在古希腊、古埃及、中国出现,并借米开朗基罗、罗丹之手流传。现代的亨利·摩尔和贾科梅蒂也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雕塑艺术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公元1世纪左右就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中国汉代和古罗马时期在雕塑艺术领域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基于此,文章比较中国汉代和古罗马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制度、表现形式、民族习俗等,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异同。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古罗马
雕塑
造型风格
表现形态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中国汉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9
作者
杨志刚
机构
湖南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数码设计》
2017年第9期264-264,共1页
文摘
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散聚着祖国大地的古代雕塑艺术,是我们伟大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艺术遗产。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很多文化艺术被湮没了,而凝聚民族文化精神的硬质材料雕塑作品却被保存了下来。成了众多艺术文化中的至宝。也可以称为一部珍贵的"石头书"他生动的记录了东方民族的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文化精气神。雕塑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之一,从古希腊时候的维纳斯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到米开朗基罗、罗丹的青铜雕塑,再到现代的亨利摩尔雕塑。贾科梅蒂的架上雕塑。书写了人类艺术历史上辉煌的篇章。中国汉代的雕塑艺术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东方艺术,也是东方美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凭藉着点雄浑厚朴、神情兼备和不同材质的表现与运用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并且在传统艺苑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
汉代雕塑
造型特点
Keywords
China
Han dynasty sculpture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J3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雕塑的写意性
10
作者
张超
机构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出处
《广东蚕业》
2019年第6期108-108,110,共2页
文摘
汉代雕塑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汉代雕塑中具有的写意性比较独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雕塑。并且在传达思想以及创作手法上都不同于传统雕塑,因此对于这种雕塑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以写意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写意性雕塑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从三个方面对汉代写意性雕塑的造型方法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写意性
造型手法
分类号
J3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马踏飞燕”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启示
被引量:
1
11
作者
丁硕赜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
出处
《天工》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基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3年度工艺美术科研课题(实践类一般项目)“广西三江侗族传统纹样的现代设计运用——以‘又几’品牌为例”(课题编号:CNACS2023-Ⅱ-10)。
文摘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当代雕塑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人们应当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让其继续发扬和传承,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汉代雕塑
马踏飞燕
雕塑
创作
传承
创新
分类号
J3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写意雕塑引发的思索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春霞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
出处
《艺海》
2009年第5期68-68,共1页
文摘
写意,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它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抓住作品的某些特征,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及理想,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
关键词
写意
雕塑
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权利主体
汉代雕塑
古代
雕塑
艺术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雕塑艺术风格及造型特点探析
13
作者
徐凯歌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现代装饰(理论)》
2014年第5期158-158,共1页
文摘
汉代疆域统一、国势强盛,两汉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勃勃生机,以其雄浑率直的博大气质和不朽的业绩而闻名于世,汉代雕塑艺术的特点,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雕刻技巧等方面,造诣极高,汉代雕塑古朴、雄健、浪漫纤秀、写实和写意的造型特点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传统雕塑艺术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里程碑,我们应当学习其传统艺术精华和塑造特点,并运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风格
造型特点
雕塑
艺术
艺术创作
文化艺术
文化特征
创作才能
霍去病墓
艺术作品
分类号
J309.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研究
14
作者
苏小琴
机构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大观(论坛)》
2018年第7期163-164,共2页
文摘
汉代是我国人文昌盛的一个时代,该时代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具有极强的大汉气象性,其礼乐文化更是被后世所吸纳。汉代的雕塑艺术风格和两汉时期的审美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主张到更为广阔的环境中探究大美,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利用雕塑来反馈出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就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进行论述,通过对汉代雕塑艺术风格形成文化历史发展背景进行研讨,归纳总结其雕塑艺术的特点,深入探究影响汉代雕塑造型设计以及构建的各类因素,挖掘其雕塑的造物理念,明确其文化内涵需求。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风格
造型特征
分类号
J309.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
7
15
作者
孙照金
机构
南阳师院美术系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文摘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这对雕塑艺术瑰宝历经沧桑,记录了从唐代至今天对它们的研究保护过程。本文对它们的传承渊源、造型特点、审美观念、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汉代雕塑
南阳市
中国
文物考古
Keywords
Han dynasty
Tian Lu
Bi Xie
artistic style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凹凸画与6-8世纪中国雕塑造型方式之变的关联
被引量:
1
16
作者
薛问问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7,I001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子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造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唐代雕塑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一,造像尤为其中翘楚,本文分析唐代造像与凹凸画造型方式的共性,通过比较其与汉代造型方式间的区别,说明唐代雕塑造型方式中底层观念的变化,进而从造型机制角度回应唐代雕塑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传统
雕塑
造型
汉代雕塑
唐代
雕塑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sculpture
plastic
sculpture of the Han Dynasty
sculp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分类号
J306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特征研究——以霍去病墓石刻为例
17
作者
王美艳
雷淑媛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
出处
《艺术教育》
2017年第9期161-162,共2页
文摘
汉代雕塑艺术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高峰,展现了中国汉代艺术中的审美文化结构和特征。汉代雕塑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霍去病墓石刻为例,探讨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特征,希望能对进一步研究汉代雕塑艺术美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审美
美学特征
分类号
J3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雕塑中的汉代雕塑元素转化:重塑历史与文化
18
作者
王洪福
机构
俄罗斯国立工艺美术大学
出处
《雕塑》
2023年第6期74-75,共2页
文摘
本文研究汉代雕塑元素在当代雕塑中的转化,探讨其对历史与文化的影响。汉代雕塑以写意性造型语言为特征,注重意味与情态表达。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卢波、蔡志松等艺术家如何将汉代元素融入作品中。这种融合不仅传承了汉代文化,也拓展了审美观念。文章强调汉代元素在当代雕塑中的持久潜力,为历史和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塑造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元素
当代
雕塑
历史与文化
审美观念
融合转化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探析
19
作者
杨扬
机构
河南博物院
出处
《东方艺术》
2016年第S1期66-68,共3页
文摘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疆域统一且国力强盛,汉朝的文化表现出了独特的'大汉气象',被秦朝中断的传统文化由此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和那个时代盛行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两汉时期的思想家都把'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作为基本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主张人们要去更辽阔深远的环境里寻找大美,并且要将这种美再现出来,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汉代雕塑往往具有古朴、气势雄浑的特点。汉朝的雕塑作品主要强调'天人合一'的协调性,这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
关键词
汉代雕塑
雕塑
艺术
两汉时期
雕塑
作品
审美观念
美学思想
汉代
社会
思想主张
中国历史
运动感
分类号
J309.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汉代雕塑艺术风格中的美学思想
20
作者
荆慧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
出处
《美术文献》
2022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汉代艺术在中国艺术文化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汉代雕塑艺术有着艺术早期阶段的质朴与纯真,在汉代众多的艺术文化形式中成就突出。任何艺术形式都深深植根于所处时代的文化,体现着这一时代的文化精神内核,因此我们既可以从汉代雕塑中体会汉代的主流思想与文化背景,又可以从中发现汉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正因为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汉代文化作为支撑,汉代艺术才异彩纷呈,在中国艺术史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基于汉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分析汉代雕塑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汉代雕塑
艺术风格
美学思想
分类号
J30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代雕塑和现代陶艺的浪漫主义传承
张春秋
《广西轻工业》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代雕塑美学形态对徐州城市公共艺术启示及策略研究
刘庆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析汉代雕塑写意风格对徐州公共艺术的影响
刘庆慧
《艺术科技》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代雕塑显现的大美追求
刘晓红
《美术大观》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汉代雕塑中的写意性
李士强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
李赢
《艺术科技》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符号学视野下的雕塑艺术研究——以汉代雕塑为例
叶颖博
《科教文汇》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中国汉代雕塑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异同
肖钰佳
《艺术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析中国汉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杨志刚
《数码设计》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汉代雕塑的写意性
张超
《广东蚕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汉代“马踏飞燕”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启示
丁硕赜
《天工》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汉代写意雕塑引发的思索
刘春霞
《艺海》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汉代雕塑艺术风格及造型特点探析
徐凯歌
《现代装饰(理论)》
2014
0
原文传递
14
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研究
苏小琴
《大观(论坛)》
2018
0
原文传递
15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的艺术特色
孙照金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5
7
原文传递
16
凹凸画与6-8世纪中国雕塑造型方式之变的关联
薛问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特征研究——以霍去病墓石刻为例
王美艳
雷淑媛
《艺术教育》
2017
0
原文传递
18
当代雕塑中的汉代雕塑元素转化:重塑历史与文化
王洪福
《雕塑》
2023
0
原文传递
19
汉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和造型探析
杨扬
《东方艺术》
2016
0
原文传递
20
汉代雕塑艺术风格中的美学思想
荆慧
《美术文献》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