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浩杰 张昌民 +5 位作者 盖姗姗 于文政 李进 袁海涵 张莉 刘洪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地质甜点预测难度大。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如何准确识别与预测井间储层成岩相亟需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地质甜点预测难度大。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如何准确识别与预测井间储层成岩相亟需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研究,认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与交代作用,可划分为强溶蚀+绿泥石包壳、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中等钙质胶结溶蚀、强钙质胶结及压实致密等5种成岩相。基于测井资料,利用岩石物理参数、物性参数对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了综合识别,确定其垂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强溶蚀+绿泥石包壳和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这两种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三角洲主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储层物性较好,是油层发育的主要部位。基于成岩相与地震纵波阻抗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优势成岩相纵波阻抗相对较低,可通过纵波阻抗的数值分布特征预测优势成岩相分布。因此利用三维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成果开展了成岩相分布预测,根据纵波阻抗与不同类型成岩相对应关系落实了优势成岩相发育区。结果表明,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Y301—Y302井区以及西北部Y1井区,呈局部连片分布发育。储层成岩相识别可以为超深层地质甜点的分布预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成岩相 成岩作用 永进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永进油田超深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秦涛 孙金波 +3 位作者 王伟 刘学明 孔德峰 邱春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永进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Ⅲ区块,储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前期勘探中采用四开制井身结构,随后调整为三开制,二开及以下地层钻进过程中复杂情况频发,井壁稳定性差,钻完井时效低,且前期已完钻井储层污染严重,... 永进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Ⅲ区块,储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前期勘探中采用四开制井身结构,随后调整为三开制,二开及以下地层钻进过程中复杂情况频发,井壁稳定性差,钻完井时效低,且前期已完钻井储层污染严重,制约了永进油田勘探与开发进程。为此,基于对该区超深井钻井液技术难点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稳定井壁技术对策,据此针对二开长裸眼井段,研选聚胺强抑制钻井液体系;针对三开复杂地层,研选合成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两种钻井液体系经过评价实验与现场应用,均获良好结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钻井液体系均具备较强的抑制性能、封堵性能,针对三开复杂地层的合成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兼具储层保护性能。两种钻井液体系在永进油田9口井的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1)两种钻井液体系辅以现场施工工艺,所形成的超深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切实可行,能够保证应用井在二开长裸眼井段及三开复杂地层钻进过程中井壁稳定,起下钻通畅,中完及完井作业顺利;(2)对比前期完钻的8口井,应用超深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顺利完钻的9口井,井身质量明显提高,钻井、完井时效显著提升(平均钻井周期缩短69.61%,平均完井周期缩短65.29%,平均机械钻速提高80.88%),取得了良好的优快钻井效果;(3)钻井液对储层的污染性小,取得了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应用井完井试油获得稳定高产工业油气流,首次实现了对永进油田油气储量的有效动用。结论认为,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在永进油田超深井钻井中的成功应用,为该区块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对其他区块超深井或存在井壁失稳问题井的钻井液技术研究亦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进油田 超深井 井壁稳定 聚胺强抑制钻井液 合成基强封堵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震融合孔隙压力预测技术——以永进油田齐古组为例
3
作者 殷鹏飞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井震资料来预测深部复杂地层的孔隙压力,提高压力预测结果的精度;区别于传统使用单一资料进行压力预测的方法,研究通过整合实际钻探数据和井震资料,构建高精度的井震融合速度场;对压力系统的超压现象及其主控因素进行深... 为了更好地利用井震资料来预测深部复杂地层的孔隙压力,提高压力预测结果的精度;区别于传统使用单一资料进行压力预测的方法,研究通过整合实际钻探数据和井震资料,构建高精度的井震融合速度场;对压力系统的超压现象及其主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反复对比预测参数优选出最适合的压力预测模型,以所构建的速度场为基石,进一步建立与真实地质状况高度吻合的高精度三维压力场。改善方法技术,实现从传统的简化预测模式到针对具体工作区域特性的精准压力预测的转变。将这一技术体系应用于永进油田齐古组,取得显著成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井震融合方法的压力预测误差明显低于传统方法。通过实钻资料对速度场进行校正,并参考超压成因来建立压力预测模型,使得压力预测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地质情况,为该区域的后续勘探、开发以及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进油田 异常压力 压力预测 速度场 压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以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74
4
作者 焦翠华 夏冬冬 +3 位作者 王军 刘磊 盛文波 程培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10-3~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合静态、动态资料及岩石物理实验,综合利用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物性试...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10-3~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合静态、动态资料及岩石物理实验,综合利用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物性试油法、核磁共振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驱替压力法等6种方法,确定了该储层有效物性下限孔隙度为6%、渗透率为0.08×10-3μm2,为有效厚度划分及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厚度 物性下限 特低孔 特低渗储层 永进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超压储层发育机制及控制因素——以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金铎 曾治平 +3 位作者 宫亚军 牛靖靖 马骥 陈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9,共7页
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领域推进,针对深层有利储层发育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埋深大,储层致密,超压强度大,但含油层段物性明显较好,超压流体与物性演化过程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为此,以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 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领域推进,针对深层有利储层发育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埋深大,储层致密,超压强度大,但含油层段物性明显较好,超压流体与物性演化过程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为此,以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的成岩、物性、压力及油气充注过程等成藏关键要素的演化过程及其时空匹配关系为核心,开展有利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高孔带的形成与低岩屑含量、早期超压充注、成岩抑制、水力破裂及次生溶蚀5类作用有关。其相互作用机制为:相对于高岩屑含量砂岩,低岩屑含量砂岩压实程度弱,原生孔保存较好,早期超压含烃流体优先充注原生高孔带,超压进一步延缓原生高孔带压实,受烃类流体充注及绿泥石薄膜等成岩抑制作用,高孔含油段的孔隙度基本保持不变;强超压同时形成水力裂缝,进一步改善了储层渗透性;依赖于原生孔和水力裂缝提供的流体活动场所和空间,原生孔保存较好或裂缝较发育层段次生溶蚀增孔也较显著,总保孔量约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流体 有利储层 成岩演化 侏罗系 永进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进油田西山窑组砂岩储层尖灭线的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军华 范腾腾 +2 位作者 杨勇 杜玉山 刘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70,279,共11页
永进油田属于典型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砂体范围的准确预测是勘探成功的关键,而砂体尖灭线的识别直接影响砂体范围圈定的精度。尖灭点识别的方法较多,但直接用剖面解释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而基于调谐厚度的方法存在应用条件的... 永进油田属于典型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砂体范围的准确预测是勘探成功的关键,而砂体尖灭线的识别直接影响砂体范围圈定的精度。尖灭点识别的方法较多,但直接用剖面解释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而基于调谐厚度的方法存在应用条件的限制问题,基于瞬时谱分析的地震属性方法则存在分辨率的问题。通过建立不同地质模型进行正演研究与分析,优选出识别砂体尖灭点效果较好的上覆地层下波谷幅值属性。理论测试表明,该属性比剖面直接解释和瞬时相位识别的尖灭点更接近真实位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考虑到研究区目的层分辨率低、不同砂组相互叠置等问题,结合谱分解技术,沿上覆地层下波谷同相轴提取了分频数据体的下波谷幅值属性,通过切片能清晰地识别出永进油田西山窑二、三砂组主力油层的尖灭线,且计算结果与实际井资料相符,为该区域砂体范围刻画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方法对同类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尖灭点识别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 下波谷幅值 波峰幅值 瞬时相位 永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进油田深层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胥豪 唐洪林 +2 位作者 董广华 陈二丁 孙荣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6期84-88,92,共6页
永进油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是油气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工程事故频发,油气资源难以有效动用。为了进一步评价该油田储量和研究有效动用方式,部署了永3-侧平1井。分析认为,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为山前构造应力挤压、黏土矿物吸水膨胀... 永进油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是油气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工程事故频发,油气资源难以有效动用。为了进一步评价该油田储量和研究有效动用方式,部署了永3-侧平1井。分析认为,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为山前构造应力挤压、黏土矿物吸水膨胀、微裂缝扩张,采取合成基钻井液技术,提高钻井液密度,降低滤失量并加强封堵,成功遏制了地层坍塌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采取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技术、侧钻开窗技术、钻头和钻具组合优选技术、高温地质导向技术、安全钻进技术,顺利完成了永3-侧平1井施工,累计产油已过万吨,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为油田钻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进油田 水平井 井眼轨迹 复杂情况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超深层致密砂岩裂缝测井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浩杰 盖姗姗 +3 位作者 于文政 刘洪平 张昌民 张莉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592-598,共7页
裂缝是影响永进油田超深层致密砂岩油气层产能的重要因素,但多种类型裂缝的发育导致其测井识别难度大。在研究区裂缝系统描述的基础上,划分裂缝类型,系统分析不同类型裂缝的常规测井特征,采用曲线重构放大裂缝信号,综合利用小波分解和... 裂缝是影响永进油田超深层致密砂岩油气层产能的重要因素,但多种类型裂缝的发育导致其测井识别难度大。在研究区裂缝系统描述的基础上,划分裂缝类型,系统分析不同类型裂缝的常规测井特征,采用曲线重构放大裂缝信号,综合利用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法开展裂缝识别。结果显示,研究区以水平缝为主,少见垂直缝和高角度斜交缝。裂缝发育段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基于重构曲线的小波分解能够识别薄层水平缝、垂直缝和高角度斜交缝,但对于厚层水平缝发育段识别效果较差,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法能够同时识别大段水平缝以及薄层裂缝。该技术思路可有效识别研究区裂缝发育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识别 永进油田 水平缝 小波分解 支持向量机 裂缝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油藏成岩演化及成藏史 被引量:10
9
作者 任新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埋深为5600~6400 m,为深层—超深层低孔低渗储集层。为揭示储集层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沥青荧光颜色分析等手段,分析了中侏罗统西山窑...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埋深为5600~6400 m,为深层—超深层低孔低渗储集层。为揭示储集层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沥青荧光颜色分析等手段,分析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集层特征、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油气充注史。研究结果表明,永进油田西山窑组经历了3期成岩—油气充注过程,每期成岩作用均因一期油气充注而终止;第一期充注的原油在构造抬升过程中遭受氧化,生成大量碳质沥青占据孔隙;第二期成岩作用末期发生大规模油气充注,形成超压油藏,油气充注抑制了储集层胶结减孔作用,溶解早期孔隙中充填的碳质沥青增加储集层空间,是油气成藏及储集层物性改善和保持的关键期,该期所成油藏是永进油田主要的勘探目标;第三期成岩作用,地层快速深埋压实,储集层物性变差,该期有少量高成熟油气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永进油田 西山窑组 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 成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层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臣强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5,共4页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的主力油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埋藏深约6 000 m,储层物性具特低孔、特低渗的特点。油井试油试采结果表明,储层物性是制约永进油田西山窑组油层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通过大量测井资料、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的主力油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埋藏深约6 000 m,储层物性具特低孔、特低渗的特点。油井试油试采结果表明,储层物性是制约永进油田西山窑组油层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通过大量测井资料、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认为,深埋作用、胶结作用、、异常高压、泥质含量及溶蚀作用是导致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层特低孔、特低渗的根本原因,据储层演化历程模拟出西山窑组储层孔隙的演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进油田 西山窑组 储层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进油田中生界低阻油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臣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23期41-43,共3页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中生界油层具有低电阻率特征,多数油层与临近水层相比较,电阻率增大不到2倍,影响了油层在测井资料上的判识。通过大量的岩心资料分析,认为泥质含量、岩石粒度、地层水矿化度、构造倾角是本区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中生界油层具有低电阻率特征,多数油层与临近水层相比较,电阻率增大不到2倍,影响了油层在测井资料上的判识。通过大量的岩心资料分析,认为泥质含量、岩石粒度、地层水矿化度、构造倾角是本区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此为基础研究了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进油田 中生界 低阻油层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特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储层分类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晓霞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9-484,共6页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和清水河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储层。引入毛细管曲线分形维和BP神经网络方法,将研究区的储层分为3类。通...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和清水河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储层。引入毛细管曲线分形维和BP神经网络方法,将研究区的储层分为3类。通过建立样品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孔隙大小分布的分形几何模型计算了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实现样品储层的分类;用BP神经网络方法输入5个节点数,即分形维和4条测井曲线系列(包括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深侧向和浅侧向电阻率),输出1个节点数,即1条深度连续的分形维曲线,实现全井段储层精细分类及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特低孔隙度 超低渗透率 毛细管曲线分形维 BP神经网络 准噶尔盆地 永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波阻抗反演在永进油田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敏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19-20,共2页
通过已钻井证实,永进油田虽然具有多层系、多类型复合含油整装的特点,但其勘探目的层埋深大(约为6000m),地震地质条件较差,油气藏储层物性较差且十分复杂,单井产能下降较快,严重制约了永进油田的勘探开发效率。利用伪波阻抗反演技术对... 通过已钻井证实,永进油田虽然具有多层系、多类型复合含油整装的特点,但其勘探目的层埋深大(约为6000m),地震地质条件较差,油气藏储层物性较差且十分复杂,单井产能下降较快,严重制约了永进油田的勘探开发效率。利用伪波阻抗反演技术对该区的储层进行了研究,并与地震属性相结合,预测出了储层发育相对较好的区域。该方法为永进油田的开发、特别是水平井或复杂结构井的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 拟声波曲线 伪波阻抗反演 永进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邱春阳 吴晓文 +2 位作者 秦涛 张海青 王宝田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75-379,共5页
为提高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勘探与开发效益,提高探井钻探成功率,通过调研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已完钻井井壁失稳现状,分析永进油田井壁失稳地层岩石理化性能,明确了永进油田井壁失稳机理,并据此制订了稳定井壁的钻井液技术措施,研发了铝胺... 为提高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勘探与开发效益,提高探井钻探成功率,通过调研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已完钻井井壁失稳现状,分析永进油田井壁失稳地层岩石理化性能,明确了永进油田井壁失稳机理,并据此制订了稳定井壁的钻井液技术措施,研发了铝胺成膜防塌钻井液体系.评价实验表明,铝胺成膜防塌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强,封堵性能好,油层保护性能好,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永进油田井壁稳定及储层保护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进油田 井壁失稳 钻井液 铝胺基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特低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燕 齐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超深层、特低渗储层渗滤能力差,传统的储层分类评价难以细分界限的特点,引入毛管曲线分形维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是一种分形结构,可以用分形维数来定量描述其复杂程度。通过建立毛管压力曲线... 针对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超深层、特低渗储层渗滤能力差,传统的储层分类评价难以细分界限的特点,引入毛管曲线分形维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是一种分形结构,可以用分形维数来定量描述其复杂程度。通过建立毛管压力曲线和孔隙大小分布的分形几何模型,计算了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用BP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输入5个节点数,即分形维和四条测井曲线系列(包括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深侧向和浅侧向电阻率),输出1个节点数,即一条深度连续的分形维曲线。网络预测值与实验值精度基本一致,根据上述方法原则求取了各井的分形维曲线,用以储层的精细分类及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永进油田 特低渗储层 毛管曲线分形维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16
作者 孙晓霞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10-3~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由于该类储层结构复杂,利用测井信息精确地求解储层物性参数难度很大。本文以取...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10-3~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由于该类储层结构复杂,利用测井信息精确地求解储层物性参数难度很大。本文以取芯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西山窑组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7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该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地质建模和方案设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永进油田 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波阻抗反演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敏 《油气地球物理》 2007年第1期43-44,共2页
永进油田目的层产状平缓,断层不发育,储层厚度小、埋深大、描述困难。运用伪波阻抗技术对该区的储层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自然伽马 拟声波曲线 伪波阻抗反演 永进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基钻井液条件下岩屑定性荧光录井法——以永进油田为例
18
作者 张德尧 李继良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西部油区永进油田,其主力油藏埋藏深度多在5000米以下为深层低渗透油藏,合成基钻井液因具有对井壁支撑性好可防止井壁垮塌,并减少井内各种复杂情况发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该油田钻井工程中。但该类型钻井液被加入了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西部油区永进油田,其主力油藏埋藏深度多在5000米以下为深层低渗透油藏,合成基钻井液因具有对井壁支撑性好可防止井壁垮塌,并减少井内各种复杂情况发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该油田钻井工程中。但该类型钻井液被加入了各种强荧光类添加剂,导致在进行岩屑定性荧光录井时,该钻井液在岩屑表面形成的油膜会造成假油气荧光显示,使得荧光录井的结果不准确,对发现和评价油层造成了极大不利影响。通过钻井现场开展的大量实验和分析实际应用结果,明确了合成基钻井液条件下含油岩屑判断标准,总结了合成基钻井液条件下岩屑定性荧光录井法。该方法可用于同类型钻井液条件下的岩屑定性荧光录井,并对其结果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基钻井液 含油岩屑判断标准 岩屑定性荧光录井 永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上储层地震描述技术——以永进油田西山窑组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玉山 范腾腾 +2 位作者 张军华 张在金 刘磊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62-1568,共7页
在油气勘探中,煤层的存在会对之上或之下的储层产生影响,给储层精确描述带来困难.永进油田西山窑组主力油层下方存在多套煤层,严重影响了储层的精细刻画.从正演模拟可以看出:1)煤层的强反射压制了储层同相轴,使储层呈弱反射特征;2)... 在油气勘探中,煤层的存在会对之上或之下的储层产生影响,给储层精确描述带来困难.永进油田西山窑组主力油层下方存在多套煤层,严重影响了储层的精细刻画.从正演模拟可以看出:1)煤层的强反射压制了储层同相轴,使储层呈弱反射特征;2)对合成地震记录做广义S变换(GST),煤层形成的GST谱能量团"亮点"叠置在目的层上,将储层的有效信息掩盖.分析实际资料还可以看出,该区存在目的层埋藏深(6000 m左右)、单层薄(最大8 m),主频低(约25 Hz)等难点.基于此,先利用匹配追踪技术进行煤层剥离,其中最佳匹配控制参数通过井旁道去煤层试验获取,对于本区相位选择范围为-2~0,尺度因子取0.95为好;再利用GST较高的时频分辨率特性,对有效信息集中在18~36 Hz频谱成分的目的层,在时频域进行分频重构.实际资料处理后,剖面及谱的能量团"亮点"能很好地对应储层,砂体反演的纵向厚度及横向分布范围与井点吻合度提高,GST分频重构则进一步凸显了本区储层特征.研究对深化永进油田及西部类似区块的储层认识,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上储层 匹配追踪 GST 分频重构 永进油田 深层
原文传递
永进地区清水河1砂组地震沉积微相研究
20
作者 盛文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1-113,共3页
永进油田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昌吉凹陷西段,北邻马桥凸起,区块南部临近山前构造带,西部为车排子凸起南端,为胜利西部发现的深层超低渗透油藏,其地层从石炭系-第四系均有发育,主要目的层系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和白垩系清水河组(朱... 永进油田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昌吉凹陷西段,北邻马桥凸起,区块南部临近山前构造带,西部为车排子凸起南端,为胜利西部发现的深层超低渗透油藏,其地层从石炭系-第四系均有发育,主要目的层系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和白垩系清水河组(朱允辉,2008;贺振建,2009;修金磊等,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波形差异 清水河组 永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