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R与云模型的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
1
作者 贺正齐 周到 +1 位作者 张振扬 费义涵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47,共7页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三大战略性基础资源在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的复杂关联关系,开展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研究。以我国盐碱地这一重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SR分析法建立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三大战略性基础资源在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的复杂关联关系,开展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研究。以我国盐碱地这一重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SR分析法建立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云模型、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构建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典型盐碱地区东营市。结果表明:东营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及其在农业生产与能源开采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三者协同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区盐碱化改造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盐碱地区 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 PSR模型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发展度评价
2
作者 顾王婧 吴兆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4-240,共7页
为研究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WEFN)的协同发展状况,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从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后的距离协同度模型为基础,与TOP... 为研究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WEFN)的协同发展状况,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从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后的距离协同度模型为基础,与TOPSIS和灰色关联理论等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综合协同发展模型,并以太湖流域为例,测算2007—2019年各子系统的发展度、协同度,评价其协同发展状况及WEFN的协同发展度。结果表明,太湖流域WEFN协同发展度总体处于中等发展阶段,且存在由中等向良好阶段发展的趋势,呈波动上升。太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各子系统发展度、协同度与协同发展度存在差距,但基本处于中等与良好阶段。其中,水资源子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较高,而能源对水资源及粮食的协同度是影响流域协同发展度的主要因素。子系统间协同度偏低是造成WEFN协同发展度较弱的原因,应以提高能源在水资源、粮食相关产业中的利用效率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突破口,促进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协同发展度 灰色关联 协同优化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式及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水的核心地位
3
作者 韩子晨 王兵兵 +1 位作者 万魁 蒋一凡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97-204,共8页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合偏离度整体保持在0.135以下的低水平,但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2001—2020年粮食产量和能源开采量均保持上升态势,粮食产量较高。前期能源开采量大于粮食产量,2005年后,粮食产量高速增长,远超过能源开采量。综合效益持续升高,协同模型的经济效益较理想。据此,提出增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内部的联动性和共生性、科学规划水资源调配、能源开采和粮食生产等资源一体化调配方案、提高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水平、拓宽资源跨区流动路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协同模型 一体化配置 综合偏离度 综合经济效益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
4
作者 李刚 康迪 +2 位作者 郝铭 梁流涛 贺来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1,142,共9页
水、能源、粮食是实现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的关键要素与有力支撑。在分析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协同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9年黄河流域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水-能源-粮食关... 水、能源、粮食是实现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的关键要素与有力支撑。在分析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协同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9年黄河流域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的协同安全度,利用核密度函数、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综合安全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态势,空间上整体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态势;②研究期内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度的空间差异变化较明显,空间格局由研究初期“下游>上游>中游”向研究末期“下游>中游>上游”演变;③社会发展水平、教育状况、创新投入水平和投资水平对协同安全度产生正向影响,经济运行水平、贸易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则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 协同安全 时空特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的协同优化 被引量:81
5
作者 彭少明 郑小康 +1 位作者 王煜 蒋桂芹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1-690,共10页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能源和粮食主产区,然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能源、粮食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优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之间的关系,引入协同学原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整体分析框架,建立具有总分结构、互馈关联的协同优化模型,采用...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能源和粮食主产区,然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能源、粮食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优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之间的关系,引入协同学原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整体分析框架,建立具有总分结构、互馈关联的协同优化模型,采用多要素均衡智能算法,提出黄河流域粮食生产、能源开发与水资源调配一体优化的布局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优化,2030年增加流域供水量23.98亿m3;优化了流域粮食生产布局,人均粮食产量提高12%;优选了能源产业规模和结构,煤炭开采、石油加工和火电总装机分别增加了2.86倍、4.08倍和0.80倍;在满足生活、生态环境用水的同时实现了粮食增收、能源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能源 粮食 协同优化 布局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长征 沈婷 +1 位作者 徐慎晖 于杰 《水利经济》 2023年第1期55-61,105,共8页
以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分析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外部水资源、能源、粮食压力突出问题,得出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具有复杂性、安全系统具有脆弱... 以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分析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外部水资源、能源、粮食压力突出问题,得出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具有复杂性、安全系统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极端天气短期内激发了特大型城市资源需求,加剧了资源供应中断的风险,从而影响特大型城市资源安全。指出应通过“硬件”治理(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治理(“点线面”多主体协同治理)两个方面的安全风险韧性治理路径,应对当前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治理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特大型城市 水资源能源粮食 安全风险 韧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CGPM的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军飞 陈琳 +1 位作者 刘黎明 支彦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3-133,共11页
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耦合关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通用灰色预... 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耦合关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通用灰色预测模型(CGPM)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综合评价及预测模型.以我国典型区域内蒙古为例,对其2007-2016年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未来5年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内蒙古2007-2016年WEF系统安全水平从2007-2009年较为稳定,2009-2010年明显下滑,之后安全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对内蒙古WEF系统安全综合指数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1内蒙古WEF系统安全水平持续改善.最后,结合内蒙古实际,提出了加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管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灰通用预测模型 安全评价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资源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雪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6期77-79,119,共4页
为实现辽宁省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协同发展,首先,对辽宁省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安全协同关系进行分析并检验;其次,构建辽宁省水资源与粮食安全耦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程度;最后,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对辽宁省未来十年水资源与粮... 为实现辽宁省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协同发展,首先,对辽宁省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安全协同关系进行分析并检验;其次,构建辽宁省水资源与粮食安全耦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程度;最后,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对辽宁省未来十年水资源与粮食安全协同程度进行预测。结果发现辽宁省水资源与粮食安全存在协调互动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研究结果对辽宁省水资源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粮食安全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粮食—能源的发展纽带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趋势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宏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6期172-175,共4页
水、粮食与能源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最为根本的要素,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水资源—粮食—能源安全纽带关系,并且这种纽带关系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水资源安全在水资源—粮食—能源安全纽带中扮演了... 水、粮食与能源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最为根本的要素,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水资源—粮食—能源安全纽带关系,并且这种纽带关系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水资源安全在水资源—粮食—能源安全纽带中扮演了中心角色。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应积极参与并引领水资源—粮食—能源安全纽带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纽带 气候变化 生态文明 水资源粮食能源”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晶 刘翠善 +2 位作者 李潇 王国庆 鲍振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32,共9页
为保障我国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安全,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进行协同安全性评价。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构建我国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 为保障我国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安全,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进行协同安全性评价。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构建我国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2007—2016年全国及各省区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对全国及不同地区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进行协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全国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的协同安全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北京、天津和上海等省级行政区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综合协同安全度较高;而宁夏、新疆和重庆等地区综合协同安全度低;大部分省区关联系统综合协同安全度水平2012—2016年高于2007—201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水-能源-粮食关联系统 协同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虹 于杰 赵又霖 《水利经济》 2021年第5期24-29,80,共7页
水资源、能源、粮食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演化和趋势,对Web of Science上1985—2021年1188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最早集中于水资源能源、水资源... 水资源、能源、粮食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演化和趋势,对Web of Science上1985—2021年1188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最早集中于水资源能源、水资源粮食以及水生态方面的研究,2018—2021年,重点集中于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循环经济等复合环境下探索三者命运共同体式的纽带关系。随着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在三者中选择适当的系统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水资源、能源、粮食的协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 系统边界 资源利用率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评《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波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然而粮食进口量也不断上涨,粮食安全长期处在紧平衡状态下。生态环境转变使我国北方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复种指数上升,种植面积扩大,然而干旱缺水制约了粮食新增潜力的提升。我国淡水资源总量28 000亿m^3...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然而粮食进口量也不断上涨,粮食安全长期处在紧平衡状态下。生态环境转变使我国北方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复种指数上升,种植面积扩大,然而干旱缺水制约了粮食新增潜力的提升。我国淡水资源总量28 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排名世界第四。但是南北区域水土资源分布不均,我国虽然不缺水资源,但缺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未能很好地实现全国江河联网沟通。我国还存在很大一部分耕地为旱地,有待发展节水补充灌溉农业。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即为水资源安全的问题。所以,我国应当推进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一书,对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展开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总产量 全球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协同发展 生态环境 水土资源 水资源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保障水安全、粮食安全为目标 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和农村水利工作
13
作者 张玉忠 《陕西水利》 2015年第3期11-13,共3页
一、正确认识当前水资源、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是各级对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认识不足,在水利规划设计、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配置调配等方面自觉落实"三条红线"的意识不强。我省水资源刚性需求压力突出,预计到2020和2030年,全省... 一、正确认识当前水资源、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是各级对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认识不足,在水利规划设计、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配置调配等方面自觉落实"三条红线"的意识不强。我省水资源刚性需求压力突出,预计到2020和2030年,全省总需水量相比红线控制目标,用水缺口约将达9亿立方米和10亿立方米。受黄河"八七"分水方案制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新丝路经济带等用水指标也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 粮食安全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保护 水利规划设计 用水指标 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需水量 化工基地 陕北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粮食‒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珊 王建华 +4 位作者 刘合 朱永楠 何国华 李溦 黄洪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0-190,共11页
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粮食、能源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系统识别水‒粮食‒能源安全形势并提出应对措施,是该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科学认识水‒粮食‒能源纽带关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判了地区水资源、粮食、能... 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粮食、能源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系统识别水‒粮食‒能源安全形势并提出应对措施,是该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科学认识水‒粮食‒能源纽带关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判了地区水资源、粮食、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剖析了水‒粮食‒能源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水‒粮食‒能源协同安全的“四化一创”保障战略框架。研究建议,重视水资源在纽带关系中的核心作用,实现水资源支撑作用最大化;将能源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最大化;强化农业用水支撑,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作用最大化;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粮食、能源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干扰的最小化;加强基础科技研究,发展水‒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粮食能源 协同发展 黄河上中游 高质量发展 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贾绍凤研究员:寻求水、能源、粮食安全共赢解决方案——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绍凤 陈贵锋 +4 位作者 姜文来 王红瑞 娄华君 张士锋 韦凤年 《中国水利》 2017年第11期59-62,共4页
水、能源、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能源行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粮食和农业发展同样离不开水资源,三者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依存,存在着脆弱的平衡关系,若未经过详细分析和科学评估,人为过度干预任一领域,均有可能影响甚至... 水、能源、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能源行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粮食和农业发展同样离不开水资源,三者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依存,存在着脆弱的平衡关系,若未经过详细分析和科学评估,人为过度干预任一领域,均有可能影响甚至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并引发严重的后果。如何寻找三者之间的共赢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以我国重要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市为案例,开展水与能源协同对策研究,详细分析了在"十三五"不同的能源发展情境下,能源行业对当地水资源供应的需求和影响,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该项目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概念在我国的推广与实践应用,有利于破解当前的资源困境。本期特别邀请贾绍凤研究员及有关嘉宾共同探讨水、能源、粮食协同发展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供应 能源行业 粮食安全 鄂尔多斯市 内蒙古自治区 研究员 对话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能源基地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及保障技术
16
作者 蒋桂芹 《治黄科技信息》 2022年第5期16-17,共2页
任务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书编号:2017YFC0404604执行期限:2017年07月至2021年04月牵头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赵麦换1研究背景水、能源和粮食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水安全、能源安全和... 任务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书编号:2017YFC0404604执行期限:2017年07月至2021年04月牵头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赵麦换1研究背景水、能源和粮食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水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均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西北地区缺水富能稳粮,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粮食与水资源的系统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及保障技术,对于科学揭示、协同优化水—能源—粮食相互作用的纽带关系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保障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带关系 能源基地 粮食安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协同优化 勘测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跨界流域水能源和粮食安全的合作
17
《治黄科技信息》 2018年第6期22-29,共8页
在国际上,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讨论主要围绕在高度重视国际流域管理的议题上,其中一个关键议题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水、能源和粮食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方式。另一重要议题是促进各国的社会经济增长,确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与广大利益相... 在国际上,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讨论主要围绕在高度重视国际流域管理的议题上,其中一个关键议题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水、能源和粮食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方式。另一重要议题是促进各国的社会经济增长,确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与广大利益相关者共享增长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管理 粮食安全 流域管理 能源 可持续发展道路 合作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18
作者 李孝忠 《新闻传播》 2024年第2期5-5,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以绿色龙江建设为引领,加大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屏障 环境保护力度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商品粮生产基地 原材料基地 协同推进 粮食安全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领域如何协同管理 “生态文明、低碳经济转型下的水-能源-农业纽带关系和协同管理”研讨会召开
19
作者 何潭振 《地球》 2018年第10期34-34,共1页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水、能源和粮食种植之间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领域产生传导效应,构成国家、区域甚至全球的安全问题。经济和人口增长对能源、粮食和水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能源和农业也面临着水资源的约束。作为最大...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水、能源和粮食种植之间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领域产生传导效应,构成国家、区域甚至全球的安全问题。经济和人口增长对能源、粮食和水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能源和农业也面临着水资源的约束。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水资源 协同管理 能源 生态文明 农业 低碳 粮食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状能源与水纽带关系定量识别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国华 姜珊 +5 位作者 赵勇 王建华 朱永楠 何凡 韩昕雪琦 李海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70,共7页
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为研究时段,分析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能及电力生产耗水。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电总量为10828.1亿kW·h,占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7.2%,终端用水是最大的耗能环节;2017年我国电... 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为研究时段,分析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能及电力生产耗水。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电总量为10828.1亿kW·h,占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7.2%,终端用水是最大的耗能环节;2017年我国电力生产过程耗水量为65.7亿m^3,占当年全社会耗水总量的2%;火电是我国最耗水的电源,其耗水量占全国电力开发耗水总量的78%。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实现能源-水协同安全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能源 纽带关系 协同安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