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艳如 李小明 +2 位作者 李军进 吴小君 郑永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对其发酵产物与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花脸香蘑不同培养方式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作用,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和液体摇瓶3种培养方式对花脸香蘑进行发酵培养,比较3种培养方式的花脸香...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对其发酵产物与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花脸香蘑不同培养方式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作用,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和液体摇瓶3种培养方式对花脸香蘑进行发酵培养,比较3种培养方式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液体摇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最低抑制量为6.25μg,而液体摇瓶发酵的菌丝体及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发酵培养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无抑制活性。由此可见,花脸香蘑不同发酵培养方式对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液体摇瓶发酵培养的发酵液中含有抗菌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水稻细条病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的发生发展及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维 刘芳丹 +5 位作者 陆展华 卢东柏 王石光 王晓飞 薛皦 何秀英 《农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15-20,共6页
近年来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对水稻的危害程度愈发严重,极大地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保证水稻安全生产,合理得当的防治措施和抗病品种的培育应用在生产上显得尤为重要。归纳了水稻细条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细... 近年来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对水稻的危害程度愈发严重,极大地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保证水稻安全生产,合理得当的防治措施和抗病品种的培育应用在生产上显得尤为重要。归纳了水稻细条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细条病菌的分离鉴定、水稻抗细条病材料的发掘与鉴定、抗细条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当前加强植物检验检疫、合理施肥控水、实时大田监控均能有效防治细条病的发生发展,而鉴定抗细条病水稻材料、克隆并利用抗病基因进行抗病品种的培育是控制该病害最有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发生发展 基因 检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时间对花脸香蘑抑制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艳如 吴小君 郑永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47-49,共3页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相关,发酵时间约在第12 d时花脸香蘑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发酵时间 水稻细条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青双与益穗素混配施用防水稻细条病试验
4
作者 徐伟亮 陈幼芳 蔡伟杰 《江西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38-39,共2页
益穗素与叶青双混配施用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单施叶青双的处理。有利于水稻后期健壮生长,达到增产。
关键词 益穗素 叶青双 增效作用 水稻细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发病程度与损失率关系调查初报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玉奇 余明志 乐承伟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1-221,共1页
水稻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已成我乡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且发病时间逐年提早,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造成为害损失极大。为了估测病害造成损失情况,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病害发病程度与损失关系的调查研究,现将... 水稻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已成我乡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且发病时间逐年提早,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造成为害损失极大。为了估测病害造成损失情况,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病害发病程度与损失关系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一、调查内容和方法:以汕优63为调查品种,分别在成熟期时对未受害叶、倒数一叶、倒数二叶、倒数三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程度 面积 检疫性 调查初报 调查品种 三叶 实粒数 损失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氯精浸种防治水稻细条病效果好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地壹 《福建农业》 1998年第3期17-17,共1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据调查,发病田块平均株发病率达77.8%,叶发病率66.5%,病情指数21.22,一般减产1—2成,严重的减产4成以上。 水稻细条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水肥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目前尚缺理...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据调查,发病田块平均株发病率达77.8%,叶发病率66.5%,病情指数21.22,一般减产1—2成,严重的减产4成以上。 水稻细条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水肥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目前尚缺理想的抗病品种,恶劣的气候条件是重要的诱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强氯精 防治水 药剂浸种试验 检疫性 诱发因子 水稻菌性 株发 品种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检测处理技术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7
作者 钱菊梅 王春林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0-160,共1页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病虫草害种类繁多。其中,能随种子人为传播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南方11个省(区)的300多个水稻主产县发生为害尤其严重,一般减产6%~20%,严重的减产60%以上,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但长期以来,由于细条病...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病虫草害种类繁多。其中,能随种子人为传播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南方11个省(区)的300多个水稻主产县发生为害尤其严重,一般减产6%~20%,严重的减产60%以上,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但长期以来,由于细条病种子传病流行规律不清,缺乏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和处理技术,直接影响到水稻种子,特别是海南岛南繁杂交稻种的调运和生产用种。1986年以来,全国植保总站组织农业部植检所、华南农大植保系、福建、广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植保总站 植物检疫对象 水稻种子 杂交稻种 南繁 南农大 虫草 生产用种 植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的防治
8
作者 黄庆 《河南科技》 2002年第8X期19-19,共1页
水稻细条病属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害一般损失可达4—5成。 目前,经疫情监测调查,有的地方水稻发生了细条病,重病田叶片发病率达75%。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植物检疫对象 疫情监测 新植霉素 可湿性粉剂 菌斑 暴雨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黄田镇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原因
9
作者 陈亚琴 《广西农学报》 2016年第1期23-25,共3页
为提出有效防控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措施,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访问方式,探讨黄田镇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原因。调查分析认为,黄田镇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农民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组合)和带菌种子,加... 为提出有效防控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措施,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访问方式,探讨黄田镇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原因。调查分析认为,黄田镇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农民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组合)和带菌种子,加上防治意识不强、田间肥水管理不恰当和种子市场混乱等。针对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原因,提出了强化检疫执法、清理病原环境、积极推广高产抗病品种、严把种子消毒关、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开展宣传和防控培训、加强肥水管理等防控水稻细条病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发生 流行 防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宁县水稻细条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初探
10
作者 陈光敏 程蕾 《种子科技》 2022年第5期91-93,共3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镇宁县)已有13年的发病史,对水稻种植产生较大的危害。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通过跟踪调查及相关试验,对该县水稻细条病发生规律进行系统性梳理。根据相关数据,研究探...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镇宁县)已有13年的发病史,对水稻种植产生较大的危害。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通过跟踪调查及相关试验,对该县水稻细条病发生规律进行系统性梳理。根据相关数据,研究探索水稻细条病在镇宁县发生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技术,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发生规律 防治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发生程度与损失率关系
11
作者 詹学锋 《生物灾害科学》 1998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发生程度 损失率 结实率 粒重比 总损失率 叶片面积 程度 正常水 植保植检
全文增补中
禾长蠕孢菌代谢产物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凯 段桂芳 +1 位作者 张建萍 余柳青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0-242,共3页
为了充分研究利用现有的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禾长蠕孢菌(Helmintho sporium gramineum Rabenhf. sp. echinochlone,HGE)发酵液及发酵液粗提物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步探讨。采用平板打孔灌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比较了禾长蠕孢菌发... 为了充分研究利用现有的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禾长蠕孢菌(Helmintho sporium gramineum Rabenhf. sp. echinochlone,HGE)发酵液及发酵液粗提物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步探讨。采用平板打孔灌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比较了禾长蠕孢菌发酵原液、粗毒素及对照药剂20%噻菌铜SC、72%农用链霉素SP和20%叶枯唑SP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禾长蠕孢菌的代谢产物粗毒素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长蠕孢菌 发酵液 粗毒素 水稻细条病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其防治
13
作者 汪真 《福建稻麦科技》 1989年第3期38-41,共4页
一、水稻细条病的发生与为害水稻细条病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tn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的简称。它是亚热带稻区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国内水稻检疫对象之一。该病全国最早在广东发现,1985年先后在广西、贵州、福建等11个省130多... 一、水稻细条病的发生与为害水稻细条病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tn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的简称。它是亚热带稻区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国内水稻检疫对象之一。该病全国最早在广东发现,1985年先后在广西、贵州、福建等11个省130多个县发生,现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稻区,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我省六十年代仅在沿海地区偶尔零星发生,到八十年代初开始从闽南、闽东逐渐向闽西闽北的龙岩、明溪、大田等地蔓延并逐年扩展。例如龙岩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为1.2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面积 长江以南 检疫对象 龙岩地区 沿海地区 菌性 田间症状 八十年代 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菌离体叶片检验法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荣生 韩美丽 +1 位作者 霍秀娟 梁志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检验法需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75~100μL/mL的苯丙咪唑,以保持鉴定叶片非感染部位叶色为绿色;鉴定期间培养温度以25~30℃为宜;接种用茵液浓度不低于3...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检验法需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75~100μL/mL的苯丙咪唑,以保持鉴定叶片非感染部位叶色为绿色;鉴定期间培养温度以25~30℃为宜;接种用茵液浓度不低于3×10^5CFU/mL;当菌液浓度较高时,潜育期的变化对温度不敏感,为5~6d;当菌液浓度与温度同时降低时,则潜育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离体叶 接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发病程度与损失率关系的调查
15
作者 陈玉奇 余明志 乐承伟 《病虫测报》 1989年第4期59-59,共1页
水稻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我处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且发病时间逐年提早,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为了估测病害造成损失情况,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病害发病程度与损失关系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 水稻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我处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且发病时间逐年提早,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为了估测病害造成损失情况,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病害发病程度与损失关系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调查内容和方法:以汕优63为调查品种,分别在成熟期对未受害叶、倒一叶、倒二叶、倒三叶受害分级进行调查,其方法在同类型田按不同病级测产损失,按级各取样稻穗1000株室内考种,分别记载各级实粒数、空秕率、结实率、千粒重,并进行比较测定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程度 面积 倒二叶 倒三叶 实粒数 检疫性 空秕率 调查品种
原文传递
水稻细条病发生与防治
16
作者 乐承伟 黄新燊 《病虫测报》 1990年第1期61-61,共1页
我县1965年发生过细菌性条斑病,由于当时采用封锁.消灭菌源措施,发生危害得到控制。近年来,随着品种调运日益频繁,加上检疫制度不够健全,1987年本病又传入我县,全县共有3个乡14个村的2661亩稻田发生了细条病,到1989年发生面积达9200亩... 我县1965年发生过细菌性条斑病,由于当时采用封锁.消灭菌源措施,发生危害得到控制。近年来,随着品种调运日益频繁,加上检疫制度不够健全,1987年本病又传入我县,全县共有3个乡14个村的2661亩稻田发生了细条病,到1989年发生面积达9200亩。根据我站观察测定,本病的危害程度随受害叶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结实率比正常水稻下降5.6~20.3%,千粒重下降0.1~4.8克。细条病的防治首先要加强检疫工作,在病区设法封锁和消灭菌源,1988~1989年我县营前乡采取禁止在病区制种、留种,病草集中烧毁,病田用石灰静水消毒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菌性 营前乡 叶面积 水消毒 菌源 率比 检疫制度 田间发
原文传递
潜江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17
作者 徐岚 薛俊 +2 位作者 朱国芳 杨必洪 刘东 《湖北植保》 2017年第6期41-42,68,共3页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有名的虾稻之乡、水乡园林。水稻是潜江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67万hm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属于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品种组合、栽培管理以及气...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有名的虾稻之乡、水乡园林。水稻是潜江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67万hm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属于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品种组合、栽培管理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细条病已成为潜江市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为了控制其发生危害,潜江市组织开展了水稻细条病发生条件、流行规律、检疫监测以及综合防控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水稻菌性 潜江市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植物检疫 严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8
作者 陈莉 朱元海 《湖北植保》 2016年第5期48-49,共2页
分析了江陵县水稻细菌性条班病的发生传播特点,论述了加强植物检疫防控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江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19
作者 苏玲 邵向阳 +1 位作者 毕贵茂 段丽丽 《生物灾害科学》 1998年第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菌性 田间药效 防治水 5%菌毒清 叶青双 水稻细条病 杀菌王 鹰潭市 水溶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
全文增补中
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
作者 王伟新 韩道一 《安徽农学通报》 1995年第1期59-59,共1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icda)是国内重要的检疫性病害之一,是水稻上的细菌性病害。自1992年该病在我省东至、太湖两县首次发现后,逐年扩大,病情发展快,为害面广。一般病田减产1—2成,重病田减产3成以上,目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icda)是国内重要的检疫性病害之一,是水稻上的细菌性病害。自1992年该病在我省东至、太湖两县首次发现后,逐年扩大,病情发展快,为害面广。一般病田减产1—2成,重病田减产3成以上,目前已引起广泛重视,为使发生该病的范围逐步压缩,控制其扩展蔓延,近几年,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把关,综合治理,减轻病情,取得了一定成效。 1 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情况 1992年我省东至、太湖两县首次发现细条病。1993年又相继在潜山县、明光市、休宁县、黄山市屯溪区发现该病,计六个县二十多个乡、镇,发病面积达20328亩。1994年凤阳、石台、黟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菌性 水稻细条病 首次发现 药剂防治 菌性 检疫性 综合治理 黄山市 屯溪区 株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