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秆颗粒冷压成型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清 白红春 +3 位作者 谷士艳 张春梅 高微 易维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104,共5页
以水稻秆颗粒为原料,以碱处理水稻秆颗粒为粘结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不同的成型压力、粘结剂添加比、含水率、原料粒径对成型燃料松弛密度以及落下强度的影响。利用SPSS 13.0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及Matlab 7.1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 以水稻秆颗粒为原料,以碱处理水稻秆颗粒为粘结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不同的成型压力、粘结剂添加比、含水率、原料粒径对成型燃料松弛密度以及落下强度的影响。利用SPSS 13.0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及Matlab 7.1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并分析了4个因子对试验指标影响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显著,拟合情况良好;最佳成型压力为32 MPa,粘结剂的添加比4∶1,含水率为10%,原料粒径4 mm,在此条件下,成型物的松弛密度达到1.188 g/cm3,成型物落下强度达65.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秆 冷压成型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水稻秆对成型工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白红春 孙清 +3 位作者 周鹏 张春梅 谷士艳 高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以水稻秆颗粒为原料,通过NaOH处理制成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粘结剂,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研究NaOH质量分数、碱处理温度和碱处理时间对成型燃料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利用SPSS13.0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及Matlab 7.1的响应面分析法,建... 以水稻秆颗粒为原料,通过NaOH处理制成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粘结剂,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研究NaOH质量分数、碱处理温度和碱处理时间对成型燃料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利用SPSS13.0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及Matlab 7.1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并分析了3个因子对剪切粘结强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显著,拟合情况良好;3个因子对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碱处理温度、NaOH质量分数、碱处理时间;最佳碱处理温度为95℃,NaOH质量分数为1.5%,碱处理时间为17 h,剪切粘结强度达到2.60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秆 粘结剂 碱处理 剪切粘结强度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法水稻秆活性炭的制备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康 蒋剑春 +2 位作者 卢辛成 刘雪梅 林冠烽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19-23,共5页
以水稻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样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结构进行N2吸附等温线、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结果表明:水稻秆适合作为磷酸法活性炭的原料,吸... 以水稻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样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结构进行N2吸附等温线、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结果表明:水稻秆适合作为磷酸法活性炭的原料,吸附性能达到市售脱色活性炭的指标要求。在浸渍比为3∶1、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215 mg/g,碘吸附值855 mg/g,A法焦糖脱色率110%,BET比表面积967.72 m2/g,总孔容积1.23 cm3/g,中孔率84.6%,平均孔径4.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秆 活性炭 N2吸附 孔径孔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佳环 刘巍 +6 位作者 潘姣 邵玺文 王志春 敖振超 柳建 刘畅 马周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8,共7页
对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核黑色圆球状,表面凸凹形态,直径164~309μm,内部褐色拟薄壁组织;分生孢子淡褐色,1~3个隔膜,大小为(32~76)μm×(5~22)μm;无性... 对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核黑色圆球状,表面凸凹形态,直径164~309μm,内部褐色拟薄壁组织;分生孢子淡褐色,1~3个隔膜,大小为(32~76)μm×(5~22)μm;无性世代为 Nakataea sigmoidea ,有性世代为 Magnaporthe salvinii 。病原菌在25<~30℃时生长较好,利用鼠李糖(P <0.05)、硝酸钙(P <0.05)和硫酸锌(P <0.01)能力最强,在利用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方面,与弱酸性和寒冷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地 水稻秆腐菌核病 病原 菌核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秆腐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海燕 周勋波 +1 位作者 辛惠普 靳学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2,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秆腐菌核病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最好,氮源以酒石酸铵最好,混合碳源(蔗糖+鼠李糖)对病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比单独蔗糖和鼠李糖生长的好;病菌能在多种天然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核;菌丝在碳氮比为6...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秆腐菌核病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最好,氮源以酒石酸铵最好,混合碳源(蔗糖+鼠李糖)对病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比单独蔗糖和鼠李糖生长的好;病菌能在多种天然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核;菌丝在碳氮比为60∶1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生长物质VB6+肌醇、VB6+谷氨酰胺等11个组合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微量元素中亚铁、锰和硼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液体培养中以Czapek培养基生长最好,但不利于菌核的形成;菌核在15~35℃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30℃;菌核在0.05%葡萄糖溶液、蒸馏水、水琼脂上均可萌发,以0.05%葡萄糖溶液萌发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水稻秆腐菌核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秆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守礼 王剑龙 +2 位作者 姚宏牧 陈传梅 姜文年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水稻秆腐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秆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艳 岳福顺 +2 位作者 方喜和 王文辉 骆寅涛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年第7期105-105,共1页
水稻秆腐病也叫菌核秆腐病。2009年在大安市有零星发生,到2010年个别乡(镇),如月亮泡镇的叉古敖村、叉干乡的东泡子村、新艾里乡的富发村发生严重且有扩展蔓延的趋势,如果不认真对待及时防治,将成为抑制大安市水稻夺取高产的主要因素之... 水稻秆腐病也叫菌核秆腐病。2009年在大安市有零星发生,到2010年个别乡(镇),如月亮泡镇的叉古敖村、叉干乡的东泡子村、新艾里乡的富发村发生严重且有扩展蔓延的趋势,如果不认真对待及时防治,将成为抑制大安市水稻夺取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农业科技人员要加大力度,抓好防病宣传工作,积极搞好对广大农户特别是对农民技术员的培训以及对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首先要在品种引进和水肥管理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指导,然后在预防和防治措施上加以宣传,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文章将大安市水稻秆腐病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感病原因和防治对策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秆腐病 发病症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对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佳环 潘姣 +9 位作者 邵玺文 王志春 刘巍 耿艳秋 崔文杰 胡建华 柳建 杨健 刘畅 金雪菲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6-618,共3页
[目的]水稻秆腐菌核病是苏打盐碱地水稻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秆腐菌核病有效杀菌剂对17种杀菌剂进行试验。[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对供试药剂建立毒力回归线,进行EC值分析。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50%异菌... [目的]水稻秆腐菌核病是苏打盐碱地水稻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秆腐菌核病有效杀菌剂对17种杀菌剂进行试验。[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对供试药剂建立毒力回归线,进行EC值分析。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防治效果明显,达到了80%以上;25%丙环唑EC达到70%。[结论]防治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首选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25%丙环唑EC可以作为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水稻秆腐菌核病 毒力作用 防治
原文传递
控制灌溉条件下寒区水稻茎秆抗倒伏力学评价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彭世彰 张正良 庞桂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评价控制灌溉处理与常规灌溉处理下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寻求有利于水稻茎秆抗倒伏的灌溉处理方式,以水稻茎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茎秆抗倒伏性能。引入茎秆系数,对水稻茎秆进行力学分析,比较了2种控制灌溉和常规... 为了评价控制灌溉处理与常规灌溉处理下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寻求有利于水稻茎秆抗倒伏的灌溉处理方式,以水稻茎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茎秆抗倒伏性能。引入茎秆系数,对水稻茎秆进行力学分析,比较了2种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3种水分处理下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控制灌溉(KI、KII)处理下的水稻节间充实度高于常规灌溉(CK),KI、KII处理的水稻茎秆壁厚分别比CK高出0.15mm和0.35mm;控制灌溉处理下的水稻茎秆系数显然低于常规灌溉处理,大小顺序为:CK>KI>KII;临界力的大小依次为:KII>KI>CK,因此控制灌溉处理的水稻茎秆更具抗倒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灌溉 力学性质 系数 抗倒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茎秆的结构及其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2
10
作者 段传人 王伯初 王凭青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8-40,共3页
水稻茎秆是典型的生物复合材料,有着优良的力学性能,起到支撑和抗倒伏的作用。通过比较高、中、矮秆和杂交稻典型水稻品种茎秆的细观结构,测定水稻茎秆的拉伸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分析其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秆类型水... 水稻茎秆是典型的生物复合材料,有着优良的力学性能,起到支撑和抗倒伏的作用。通过比较高、中、矮秆和杂交稻典型水稻品种茎秆的细观结构,测定水稻茎秆的拉伸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分析其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秆类型水稻茎秆的结构更为合理,拉伸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在4个供试品种中是最高的,其大、小维管束数目最多,茎粗、茎壁厚中等,抗倒伏能力最强。因此在高产抗倒伏品种的选育中应向矮中求高,向中秆、硬秆的方向来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拉伸强度极限 拉伸弹性模量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3 位作者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菌核腐病 双曲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秆两用水稻202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炳焕 唐建阳 +4 位作者 雷裕 钟红梅 郑金贵 陈君琛 黄勤楼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3-98,共6页
应用^(15)N-尿素研究了谷秆两用水稻202对肥料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在施等量尿素的条件下,对照稻308与两用稻202的稻谷性状相似,但202稻草含N量比308(CK)提高37.57%。不同时期施肥,肥料氮在谷、草中的分配率不同,308遵循常规稻的... 应用^(15)N-尿素研究了谷秆两用水稻202对肥料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在施等量尿素的条件下,对照稻308与两用稻202的稻谷性状相似,但202稻草含N量比308(CK)提高37.57%。不同时期施肥,肥料氮在谷、草中的分配率不同,308遵循常规稻的分配规律,而202水稻则有自己的特性,即早期追肥大部分分布于稻穗中,较迟施肥大部分分布于茎、叶中。应用^(15)N标记稻草研究其利用价值,202草粉饲料被草鱼和白鼠的消化率比308草粉(CK)提高13.6%和16.5%,机体的^(15)N回收率比CK提高9.6%和6.0%;202稻草栽培平菇,^(15)N回收率比CK提高19.1%,202稻草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水稻 氮肥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来源于隐性高秆水稻“02428h”的矮秆迟熟突变体“02428ha”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才林 赵凌 周寿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在隐性高秆水稻"02428h"中发现1个矮秆迟熟突变体"02428ha"。该突变体与02428h相比,抽穗期延迟32d左右,表现很强的感光性;株高降低60 0cm左右,主要是倒1、倒2节间长度变短,分别缩短34 0cm和19 0cm;倒1和倒2节间...  在隐性高秆水稻"02428h"中发现1个矮秆迟熟突变体"02428ha"。该突变体与02428h相比,抽穗期延迟32d左右,表现很强的感光性;株高降低60 0cm左右,主要是倒1、倒2节间长度变短,分别缩短34 0cm和19 0cm;倒1和倒2节间的株高构成系数(各节间长度占株高的百分比)分别降低8 6和3 1个百分点;穗长缩短10 0cm,每穗一次枝梗数减少2 4个,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分别减少125 0粒和108 0粒,但结实率无明显差异。与02428h一样,02428ha也具有广亲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高水稻 “02428h” 迟熟突变体 “02428ha” 抽穗期 感光性 株高 构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秆两用水稻——“201”、“202”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君琛 郑金贵 郑开斌 《福建农业》 1998年第3期12-12,共1页
谷秆两用水稻“201”(籼),“202”(糯)是福建省农科院选育的新型特种水稻,其稻谷产量与一般水稻相当,稻米是优质米,稻草营养成分比一般水稻高一倍以上。可以草代粮作为食用菌培养料,作为猪、牛、鹅、鱼等饲(饵)料。 一、谷秆两用稻“20... 谷秆两用水稻“201”(籼),“202”(糯)是福建省农科院选育的新型特种水稻,其稻谷产量与一般水稻相当,稻米是优质米,稻草营养成分比一般水稻高一倍以上。可以草代粮作为食用菌培养料,作为猪、牛、鹅、鱼等饲(饵)料。 一、谷秆两用稻“201”、“202”的特征特性 (一)米质优:稻米是优质水,经中国水稻所测试,“201”直链淀粉12.9%。糊化温度6.4,胶稠度68mm。“202”直链淀粉1.0%,糊化温度7.0,胶调度8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水稻 稻草栽培 稻草营养 麦皮 稻草粉 两用稻 福建省农科院 特种水稻 直链淀粉 成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侯杰 谢方平 +2 位作者 王修善 刘大为 陈志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7-758,共12页
【目的】针对解决水稻清选物料堵塞离散元建模缺乏准确模型问题,为提高水稻植株离散元建模及仿真研究中所用参数的准确度,【方法】以带有叶鞘包裹的水稻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斜面试验测定稻秆与不锈钢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 【目的】针对解决水稻清选物料堵塞离散元建模缺乏准确模型问题,为提高水稻植株离散元建模及仿真研究中所用参数的准确度,【方法】以带有叶鞘包裹的水稻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斜面试验测定稻秆与不锈钢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接着基于离散元HBP仿真模型,先后通过堆积角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以茎秆泊松比v、茎秆剪切模量Gb、茎秆-茎秆碰撞恢复系数e、茎秆-茎秆静摩擦系数us、茎秆-茎秆滚动摩擦系数ut、茎秆-茎秆粘结半径R_(b)、茎秆-茎秆切向粘结刚度ktb和茎秆-茎秆法向粘结刚度k_(nb)为试验因素,以茎秆堆积角θ和茎秆弹性模量E_(b)为试验因素评价指标,综合采用Plackett-Burman、Central-Composite和Box-Behnken试验方法,对水稻茎秆接触参数和粘结参数进行离散元仿真标定。【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us与ut(P<0.01)对θ影响极显著,ut与ktb(0.01<P<0.05)对E_(b)影响显著,R_(b)与k_(nb)(P<0.01)对E_(b)影响极显著,v、Gb与e对θ和E_(b)影响均不显著;Central-Composite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为:茎秆-茎秆静摩擦系数为0.35、茎秆-茎秆滚动摩擦系数为0.016,茎秆-茎秆粘结半径为2.331 mm、茎秆-茎秆法向粘结刚度4.71×10^(9)N/m^(3)、茎秆-茎秆切向粘结刚度3.67×10^(9)N/m^(3)。【结论】最后将最佳参数组合下的仿真试验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仿真试验茎秆堆积角与物理试验茎秆堆积角的相对误差为1.26%,仿真试验茎秆弹性模量与物理试验茎秆弹性模量的相对误差为0.72%,通过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T检验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基于HBP仿真模型所标定的接触参数与粘结参数结果准确,可用于水稻植株离散元建模,为离散元仿真研究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离散元 堆积角 弹性模量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稻秆为生物模板制备仿生TiO_(2)及其催化性能
16
作者 谢君铨 郑雅婷 《工业技术创新》 2022年第3期7-13,共7页
以水稻秆为生物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仿生TiO_(2),以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为目标,考察仿生TiO_(2)制备工艺优化策略及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水稻秆粉末掺杂量为1.75 g,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5 h,在太阳光下照射30 min时,亚甲... 以水稻秆为生物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仿生TiO_(2),以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为目标,考察仿生TiO_(2)制备工艺优化策略及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水稻秆粉末掺杂量为1.75 g,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5 h,在太阳光下照射30 min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高达93%以上。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带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仿生TiO_(2)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1)仿生TiO_(2)复制了水稻秆多层片状立体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实现了N、P等元素的掺杂;2)仿生TiO_(2)形成了新的杂质能级,禁带宽度窄化了0.04 eV,光吸收边带发生红移,光催化性能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TiO_(2) 光催化活性 生物模板 溶胶—凝胶法 水稻秆
原文传递
东北寒地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近红外光谱反演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博 许童羽 +4 位作者 于丰华 张国圣 冯帅 郭忠辉 周长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5-1781,共7页
在水稻抗倒伏育种中,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作为重要的作物性状表现型数据,用传统方法获取时受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约束,采集群体大小有限。利用高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作物性状信息的快速、无损检测。为探究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近红外光谱... 在水稻抗倒伏育种中,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作为重要的作物性状表现型数据,用传统方法获取时受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约束,采集群体大小有限。利用高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作物性状信息的快速、无损检测。为探究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以田间小区试验的方式,采集水稻灌浆期至成熟期茎秆基部倒2、3节作为实验样本,并在实验室内使用NIRQuest512型号高光谱仪测得茎秆近红外反射光谱数据;采用标准变量正态变换(SNV)、连续小波变换(CWT)及两种方法结合(SNV-CWT)对原始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经对比分析,原始光谱经SNV处理后再通过CWT对应6尺度分解最优,然后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迭代保留信息变量法(IRIV)对最优预处理(SNV-CWT)的光谱特征曲线进行光谱特征变量筛选,分别提取了64个和16个特征变量;为优化模型并提高其模型精度,采用IRIV算法对SiPLS所选的特征变量进行二次筛选,得到6个特征变量,特征波长为1200,1207,1325,1470,1482和1492 nm,最后基于优选出的特征变量分别建立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εSVR)和核极限学习机(KELM)预测模型,模型参数(惩罚系数C,核函数系数γ和不敏感参数ε)分别采用灰狼算法(GWO)、差分进化灰狼算法(DEGWO)和自适应差分进化灰狼算法(SaDEGWO)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采用SNV-CWT方法光谱预处理后,经SiPLS-IRIV方法筛选的特征变量构建的SaDEGWO优化的SVR模型精度最高,模型参数C,γ,ε分别为302.8382,0.0877,0.0708,测试集的决定性系数(R_(p)^(2))为0.880,均方根误差(RMSE P)为15.22 mg·g^(-1),剩余预测残差(RPD)为2.91,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纤维素 近红外光谱 光谱预处理 光谱特征变量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秆两用水稻201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宋宝京 李美亭 黄寿聪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两用水稻201 旱育稀植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播种期 播种 施肥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k R-CNN的水稻茎秆截面参数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高亮 刘兆朋 +3 位作者 刘木华 方鹏 陈雄飞 梁学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1-289,共9页
针对人工测量、统计作物茎秆显微切片图像中维管束数目、面积等关键参数主观性强、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水稻茎秆截面参数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基于改进Mask R-CNN网络的水稻茎秆切片图像分割模型。... 针对人工测量、统计作物茎秆显微切片图像中维管束数目、面积等关键参数主观性强、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水稻茎秆截面参数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基于改进Mask R-CNN网络的水稻茎秆切片图像分割模型。网络以MobilenetV2和残差特征增强及自适应空间融合的特征金字塔网络为特征提取网络,同时引入PointRend增强模块,并将网络回归损失函数优化为IoU函数,最优模型的F1值为91.21%,平均精确率为94.37%,召回率为88.25%,平均交并比为90.80%,单幅图像平均检测耗时0.50 s,实现了水稻茎秆切片图像中大、小维管束区域的定位、检测和分割;通过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及轮廓提取,实现茎秆截面轮廓的分割提取。本文方法可实现对水稻茎秆截面面积、截面直径,大、小维管束面积,大、小维管束数量等6个参数的自动检测,检测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4.6%,可用于水稻茎秆微观结构的高通量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维管束 实例分割 深度学习 Mask R-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秆水稻秸秆饲喂湖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举勇 胡祖余 +3 位作者 栗新 殷康银 陆运霞 刘礼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4期171-172,共2页
为探索脆秆水稻秸秆的饲用价值,开展湖羊饲喂试验,以进一步寻求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选择规模养殖场5月龄左右的湖羊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为期35 d的饲喂对比试验。4个试验组的基础饲料一致,分别试喂普通稻草、脆秆稻草、青贮脆秆... 为探索脆秆水稻秸秆的饲用价值,开展湖羊饲喂试验,以进一步寻求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选择规模养殖场5月龄左右的湖羊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为期35 d的饲喂对比试验。4个试验组的基础饲料一致,分别试喂普通稻草、脆秆稻草、青贮脆秆稻草及全株青贮玉米等4种试验料。结果表明,脆秆稻草的适口性比普通稻草好,试验羊对脆秆稻草的采食量明显高于普通稻草,采食量增加了22.46%,总可消化成分也高于普通稻草,完全可以作为湖羊的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湖羊 饲用价值 增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