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控对策
1
作者 朱振波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
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的蹄部、口腔黏膜等部位,导致水疱、溃疡等症状。该病不仅会影响猪的健康生长,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猪水疱病进行综合防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猪水疱病的病原... 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的蹄部、口腔黏膜等部位,导致水疱、溃疡等症状。该病不仅会影响猪的健康生长,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猪水疱病进行综合防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猪水疱病的病原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入手,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控对策,以期为生猪养殖业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病 诊断方法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伏气温病论治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2
作者 高如意 许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350-3355,共6页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ydroa vacciniforme-lik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HVLPD)是一组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好发于儿童。HVLPD的发病具有潜伏性、慢性活动性、发热性的特点,这与中医学伏邪温...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ydroa vacciniforme-lik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HVLPD)是一组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好发于儿童。HVLPD的发病具有潜伏性、慢性活动性、发热性的特点,这与中医学伏邪温病之“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发病特点较契合。根据伏气温病的发展进程,中医辨证可按邪炽气营、热盛动风、热恋阴伤、气阴两虚分型,治疗可采用“清泻里热为主,兼顾护阴”为治则。从伏气温病视角探讨中医对该病认识,可为中医辨治HVLPD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 伏气温 邪炽气营 热盛动风 热恋阴伤 气阴两虚 清泻里热
原文传递
系统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增殖性疾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杨赛 Heidari Mohammmad Hassan +4 位作者 薛汝增 罗颖 陈嵘祎 陈永锋 梁云生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通过报告1例系统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增殖性疾病(系统型HVLPD)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TCR基因重排、全外显子基因... 目的通过报告1例系统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增殖性疾病(系统型HVLPD)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TCR基因重排、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19岁。因全身泛发丘疹、丘疱疹、坏死结痂伴发热7个月入院。患者临床表现为种痘样水疱病样皮疹,淋巴结及脾大,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血症、NK细胞活性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升高,VCA-IgA和EA-IgA阳性,EBV-DNA定量高,全外显子测序未见致病性基因突变。组织病理:表皮和毛囊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色素失禁,淋巴细胞进入表皮和毛囊上皮,真皮全层血管和毛囊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量红细胞外溢,皮肤附件及小血管周围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呈灶状浸润,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CD3(+),CD5(+),CD20(个别+),CD30(小片状+),CD79a(个别+),CD4(+),CD7(+),CD8(+),TIA-1(+),CD56(散在个别淋巴细胞+),Ki-67约50%,原位杂交EBER(+)。TCRβ基因检测到单克隆重排。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系统型HVLPD继发HLH。随访8个月后,患者在等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死亡。结论系统型HVLPD少见,需要警惕继发HLH。临床医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避免漏诊误诊,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增殖性疾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方法
4
作者 李帮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猪水疱病是一种典型的传染病,在猪口腔、蹄部、鼻子处均会出现大量水疱。猪水疱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猪水疱病,本文重点介绍了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水疱病 流行 诊断方法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11期74-76,共3页
猪水疱病是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属于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猪在患病后患病部位会形成病变,出现瘙痒、溃破等症状。该病发病概率相对较高,传播范围较为广泛且传播速度快。会给猪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要重视该病的防控工... 猪水疱病是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属于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猪在患病后患病部位会形成病变,出现瘙痒、溃破等症状。该病发病概率相对较高,传播范围较为广泛且传播速度快。会给猪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要重视该病的防控工作,将疾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不同猪在患病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会有一定差异,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做好区分,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本文就猪水疱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并总结研究了该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病 防控工作 接触性传染 部位 传播速度 传播范围 临床症状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疱病综合防控技术
6
作者 李太山 《北方牧业》 2024年第21期38-38,共1页
猪水疱病病原体为猪水疱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猪只出现水疱、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猪死亡。因此,开展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对于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动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流... 猪水疱病病原体为猪水疱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猪只出现水疱、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猪死亡。因此,开展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对于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动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流行特点1.1病原特征水疱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病毒外观不存在囊膜包裹,理化性质相对较为稳定,对酸碱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并且对一般的消毒剂也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氯仿、乙醚等消毒剂对该种病毒无效,在低温和干燥环境当中,病毒能够长时间存活,但对高温比较敏感。56℃存活不会超过60 min,随着温度的升高,生存能力逐渐下降。猪水疱病毒对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比较敏感,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杀死。常用的福尔马林,也能够使病毒快速失活达到消毒杀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间接接触 水疱病 消毒剂 养猪业 血清型 原特征 干燥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疱病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成连贵 田相军 司有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8期30-33,共4页
猪水疱病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等水疱类疫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疾病。文章主要介绍了本病病原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RNA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结构蛋白功... 猪水疱病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等水疱类疫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疾病。文章主要介绍了本病病原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RNA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结构蛋白功能的新发现、抗原结构的研究、病毒的诊断研究以及与柯萨奇病毒B5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病 水疱病 结构蛋白 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疱病及其研究概况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淑敏 张新高 +1 位作者 胡思科 林瑞庆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3年第3期6-8,共3页
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鼻腔粘膜、蹄部等出现水疱或溃烂为特征.本病于1966年10月首先发现于意大利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疱病的流行蔓延,引起严重... 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鼻腔粘膜、蹄部等出现水疱或溃烂为特征.本病于1966年10月首先发现于意大利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疱病的流行蔓延,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世界肉食市场的混乱.1973年1月国际兽疫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措施并制定条例.现就本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病 水疱病 流行特点 症状 理变化 诊断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佼 徐晨琛 崔炳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本文报道1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并对WHO最新分类、EBV感染相关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男,38岁。全身反复皮疹30年,加重1年,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皮损预后遗留凹陷性瘢痕。血清EB病毒抗体IgG阳性。皮损... 本文报道1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并对WHO最新分类、EBV感染相关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男,38岁。全身反复皮疹30年,加重1年,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皮损预后遗留凹陷性瘢痕。血清EB病毒抗体IgG阳性。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小叶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CD2(+++),CD3(++),CD8(++),TIA-1(++),CD56(少量+),CD20(灶状+),Ki-67>30%。EB病毒原位杂交:阳性。诊断: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增生性疾 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1
10
作者 宿斌 王宝玺 +4 位作者 渠涛 方凯 吴晓燕 高洁 钟定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归纳、分析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皮疹特点、伴发症状、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2男1... 目的归纳、分析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皮疹特点、伴发症状、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2男1女,发病年龄最早3岁,最晚10岁。皮损具有多形性,发作时伴高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组织病理可见真皮至皮下脂肪层内的异型性淋巴样细胞围绕血管浸润,有明显的侵犯血管壁和脂肪小叶现象,伴有较多的EOS浸润;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CD8,CD45RO,CD43,而不表达CD20,CD30,CD56。皮损组织基因重排检查TCR-γ(+)。Epstein-Barr病毒原位杂交(+)。外周血EOS明显升高,LDH酶稍高,EB病毒抗体(+)。例1行化疗,后死亡;例2给予强的松口服,例3接受防蚊子叮咬及抗病毒治疗,均长期缓解。结论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的恶性多系统疾病,发病可能与EBV感染以及蚊子叮咬有关。不同的患者恶性程度不一,治疗及预后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种痘水疱病 T细胞 Epstein—Ba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2
11
作者 渠涛 王宝玺 +1 位作者 马东来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9-571,共3页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儿童多见,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水疱、结痂和坏死,可伴有高热、肝脾大等全身症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有关。组织病理显示肿瘤细胞侵犯血管和脂膜。...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儿童多见,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水疱、结痂和坏死,可伴有高热、肝脾大等全身症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有关。组织病理显示肿瘤细胞侵犯血管和脂膜。该文报告1例该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种痘水疱病 EPSTEIN-BAR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样水疱病样T细胞淋巴瘤伴发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江安 于建斌 +5 位作者 何秋波 陈燕辉 李琳 陈建立 孟静 李卫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6-219,共4页
患者女,17岁。全身反复起丘疹、水疱、坏死、凹陷状瘢痕伴瘙痒、发热15年,四肢起肿块2年。血清抗EBV-IgM(-),抗EBV-IgG(+)。肿块处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和皮下组织见弥漫性致密的瘤细胞浸润,细胞核呈间变性;免疫组化示CD3(+),浸润... 患者女,17岁。全身反复起丘疹、水疱、坏死、凹陷状瘢痕伴瘙痒、发热15年,四肢起肿块2年。血清抗EBV-IgM(-),抗EBV-IgG(+)。肿块处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和皮下组织见弥漫性致密的瘤细胞浸润,细胞核呈间变性;免疫组化示CD3(+),浸润的大细胞CD30(+),CD43(+),80%浸润细胞Ki-67(+)。水疱处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网状变性及多个水疱,真皮和皮下组织可见血管和附属器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伴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明显异形性;免疫组化示CD3(+),CD30(-),CD43(+),Ki-67(+)。诊断:种痘样水疱病样T细胞淋巴瘤伴发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淋巴瘤。确诊后建议患者转肿瘤科化疗,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 淋巴瘤 T细胞 CD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同时检测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和水疱性口炎病毒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钟金栋 花群义 +5 位作者 肖荣海 夏雪山 杨云庆 周晓黎 董俊 邓祖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7期55-58,93,共5页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89 bp,125 bp和300 bp。用这3对引物对病毒样品cDNA模板进行多次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特异、敏感、快速地鉴定FMDV,SVDV和V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水疱病 水疱 口炎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祁怀山 郭一峰 +2 位作者 陈洁 余红 姚志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6-368,共3页
患儿女,5岁。面部、手背反复发作红斑、水疱4年,皮疹消退后遗留下痘疮样萎缩性瘢痕。血清抗EBVIgG(+)、EBV IgM(-)。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伴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LCA(+)、UCHL1(+... 患儿女,5岁。面部、手背反复发作红斑、水疱4年,皮疹消退后遗留下痘疮样萎缩性瘢痕。血清抗EBVIgG(+)、EBV IgM(-)。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伴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LCA(+)、UCHL1(+)、CD3(+)、CD5(+)、CD10(+)、CD99(弱+)。基因重排检测示:TCR-γ基因JVI(+)、JVII(弱+)。诊断: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明确诊断后转至本院血液科,予CHOP方案化疗,现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 T细胞淋巴瘤 Epstein—Ba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样水疱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性质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小鸽 张燕林 +5 位作者 谢建兰 黄雨华 陈浩 刘永霞 郑媛媛 韦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种痘样水疱病(hydroa vacciniforme,HV)是发生在儿童皮肤的类似于接种牛痘疫苗后皮肤变化的一种复现性疾病。有关HV的性质众说纷纭,包括增生性、增殖性和肿瘤性;WHO(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将其称为HV样淋巴瘤,2016年修订版又将其改... 种痘样水疱病(hydroa vacciniforme,HV)是发生在儿童皮肤的类似于接种牛痘疫苗后皮肤变化的一种复现性疾病。有关HV的性质众说纷纭,包括增生性、增殖性和肿瘤性;WHO(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将其称为HV样淋巴瘤,2016年修订版又将其改为HV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该文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实际病例,对HV整体特征作基本的总结,并分析和探讨HV的性质,支持HV属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的观点,建议将其命名为HV-LPD,并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3个级别:1级为良性增生性、2级为交界性、3级为肿瘤性。同时强调:(1)细胞克隆性绝不是判断HV-LPD良、恶性和分级的唯一指标,它只是多项指标之一,不可过度依赖,也绝非缺此不可。多数情况下,临床信息和形态学特征更为重要。(2)虽然HV-LPD的第3级已经达到肿瘤的阶段,但是否必须采用化疗以及采用何种化疗仍需斟酌。(3)尽管HV-LPD的分级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但对于如何识别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 爱博斯坦-巴尔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盈 徐宏俊 +1 位作者 杜娟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4-566,共3页
报告1例长期复发的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7岁。从2岁开始反复发作水肿性红斑、水疱、坏死及痘疮样萎缩性瘢痕形成,冬轻夏重,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内可见较多淋巴样细胞灶状和散在浸润,可见核分裂象。... 报告1例长期复发的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7岁。从2岁开始反复发作水肿性红斑、水疱、坏死及痘疮样萎缩性瘢痕形成,冬轻夏重,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内可见较多淋巴样细胞灶状和散在浸润,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淋巴样细胞CD2、CD3、CD4、CD5阳性,CD7、CD8少数细胞阳性,CD20、C1D56阴性,Ki-67约80%细胞阳性。原位杂交:很多细胞EBER阳性。诊断: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种痘水疱病 EPSTEIN-BA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静 汤建萍 +1 位作者 梁晓婷 韦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例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 目的:探讨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例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儿幼年发病,均因面部、四肢等部位皮损反复发作而就诊,其中2例伴有发热、肝大及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提示真皮浅层、皮下组织及毛囊附属器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有轻度异形,免疫组化示CD43、CD56、Ki-67阳性表达不一;3例患儿血液EBV抗体阳性,EBV-DNA复制活跃。通过糖皮质激素、抗病毒等药物等治疗后,有2例病情明显缓解,1例效果不佳。结论: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通过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部分有效,但仍有发展为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可能,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 种痘样水疱病 淋巴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水疱病的诊治 被引量:6
18
作者 密红翠 成仲 肖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 代谢 水疱病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阳禾 王雷 马翠玲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0-33,共4页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皮肤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与EB病毒感染有直接的关系。该病在东亚地区,包括日本、中国等地报告较多。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容易发生在儿童,表现为面部、手背等光暴露部位为主的丘疱疹,愈后...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皮肤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与EB病毒感染有直接的关系。该病在东亚地区,包括日本、中国等地报告较多。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容易发生在儿童,表现为面部、手背等光暴露部位为主的丘疱疹,愈后常遗留萎缩性瘢痕。患者常并发有系统表现,如发热、淋巴结增大,肝脾增大等,部分患者预后不良。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属于谱系性疾病,二者之间常无法严格区分,临床常见到种痘样水疱病转化为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的病例。该文简要综述了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种痘样水疱病 种痘样水疱病 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样水疱病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子刚 马琳 赵佩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男5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4.3岁,病程1~13年。12例均有暴露部位的丘疱疹、水疱、坏死、... 目的:分析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男5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4.3岁,病程1~13年。12例均有暴露部位的丘疱疹、水疱、坏死、结痂及痘疮样瘢痕;其中1例伴有非暴露部位皮肤受累,1例伴有指间关节变形,1例皮损出现时伴有低热。病理表现为表皮内多房性水疱,真皮浅层中等至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可伴有表皮、真皮坏死。结论:种痘样水疱病典型皮损为水疱、丘疱疹和痘疮样瘢痕,重型可出现皮肤肿胀,皮损亦可累及非暴露部位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 临床分析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