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浮游植物群落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明珠 余帆洋 +3 位作者 唐清华 孟庆强 庞志研 钟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2,共5页
分别于2013年3月和2014年1月对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2013年3月(构建前)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26属49种,其中硅藻8属13种,绿藻14属20种,裸藻4属16种,分别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40.8%、32.7%和26.5%。2014年1月(构建后... 分别于2013年3月和2014年1月对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2013年3月(构建前)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26属49种,其中硅藻8属13种,绿藻14属20种,裸藻4属16种,分别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40.8%、32.7%和26.5%。2014年1月(构建后)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7属54种,其中硅藻7属15种,绿藻15属27种,裸藻3属9种,蓝藻1属2种,甲藻1属1种,分别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50%、27.78%、16.67%、3.70%和1.85%。硅藻门和绿藻门是示范区内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浮游植物密度由3.2×106cells/L降至1.7×106cells/L,生物量由7.245 mg/L降至2.625 mg/L,Shannon-wei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由0.482、3.202、0.086升高至1.081、3.690、0.188,示范区由富营养状态转变为中营养状态,表明种植沉水植物、投放肉食性、滤食性鱼类及螺类等一系列水生态构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议在白云湖及其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湖 水生态构建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构建技术在封闭不良水体中的应用——以盐城市某封闭水域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志浩 陈阳标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8期52-54,共3页
水生态构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市政截污与污水处理升级改造目标达成后,流动性差的城市内河与坑塘的富营养化不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是亲近自然型的主要生态修复手段。文章以盐城市某封闭水域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其以沉水水生植物为主,水生... 水生态构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市政截污与污水处理升级改造目标达成后,流动性差的城市内河与坑塘的富营养化不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是亲近自然型的主要生态修复手段。文章以盐城市某封闭水域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其以沉水水生植物为主,水生动物为辅,微生物修复底泥为补充,进行不良水体修复,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探讨水生态构建技术在封闭水系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论证其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构建技术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构建技术在南方湖泊的应用研究——以广州市流花湖为例
3
作者 黄正联 《低碳世界》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为探究水生态构建技术对城市景观湖泊的治理效果,以广州市流花湖为研究对象,对流花湖治理前后水质、水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治理外源污染、改善底泥、构建沉水植物群落以及调控水生动物等措施,流花湖水质得到净化,总氮、... 为探究水生态构建技术对城市景观湖泊的治理效果,以广州市流花湖为研究对象,对流花湖治理前后水质、水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治理外源污染、改善底泥、构建沉水植物群落以及调控水生动物等措施,流花湖水质得到净化,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均显著降低,水质由Ⅴ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改善为Ⅳ类及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沉水植物覆盖度达到85%以上,鱼、螺类密度增长6~8倍,大量鸟类聚集栖息。同时,流花湖的成功治理也显著提升了公园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湖泊 水生态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湖水生态系统构建项目解析
4
作者 张晓琳 曹俊强 《山东水利》 2016年第11期19-20,共2页
介绍了华山湖概况,分析了华山湖水生态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华山湖水生态系统构建的目标、基本思路及流程,以达到净化华山湖水体、提升水质的目的。
关键词 华山湖 水生态构建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余帆洋 张明珠 +3 位作者 庞志研 余安仁 唐清华 高强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25-329,共5页
分析了2013年2—12月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22次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水生态系统重建后,示范区各指标浓度范围为COD 15.0~26.0 mg/L,BOD53.53~15.60 mg/L,TN 0.41~3.80 mg/L,TP 0.04~0.25 mg/L,NH3-N 0.11~2.98 mg/L,与重建前相比,... 分析了2013年2—12月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22次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水生态系统重建后,示范区各指标浓度范围为COD 15.0~26.0 mg/L,BOD53.53~15.60 mg/L,TN 0.41~3.80 mg/L,TP 0.04~0.25 mg/L,NH3-N 0.11~2.98 mg/L,与重建前相比,浓度均值依次下降了39.49%、38.17%、85.35%、72.26%、73.74%,BOD5、TN、TP由劣Ⅴ类分别改善至Ⅴ类、Ⅳ类和Ⅳ类,COD由Ⅳ类提升至Ⅲ类,NH3-N由Ⅴ类提升至Ⅱ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湖 水生态构建 质改善
原文传递
燕岭湿地出水排渠水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6
作者 毛雪慧 林静 李赫龙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6期120-125,共6页
针对东莞市燕岭人工湿地出水排渠生态系统不完善、水体自净能力差的问题,在对湿地出水排渠的水质及水生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拦水坝,抽水降低河道水位,控鱼除螺工程,沉水植物种植工程来构建人... 针对东莞市燕岭人工湿地出水排渠生态系统不完善、水体自净能力差的问题,在对湿地出水排渠的水质及水生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拦水坝,抽水降低河道水位,控鱼除螺工程,沉水植物种植工程来构建人工湿地出水排渠的水生态系统。控鱼除螺工程采取了人工捕捞、设置渔网、茶铂清塘、生物操纵等技术,各有优缺点。沉水植物采用三种种植方式,分别为种植盘、种植袋、插秧式种植,其中插秧法和种植槽法的水草长势均很好。经过半年的生长,湿地水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沉水植被基本建立,狐尾藻成片布满河道,苦草生根发芽蔓延开来,水体清澈透底。该工程实施后,河道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大,水生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增加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河道的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构建 河流 人工湿地 生物操纵 植物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乡风貌中生态型景观水系构建及应用——以建湖九龙口淮剧小镇核心区景观水系为例
7
作者 张晗 田原 张源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8期175-178,共4页
生态型景观水系构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水体建设之中,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湖县淮剧小镇核心区景观水系设计及建设项目为例,结合场地水文条件,从水系驳岸、水体循环及复合型水生态群落等多方面展开研究,详细阐... 生态型景观水系构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水体建设之中,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湖县淮剧小镇核心区景观水系设计及建设项目为例,结合场地水文条件,从水系驳岸、水体循环及复合型水生态群落等多方面展开研究,详细阐述了小镇生态水系景观的应用形式和处理手法,为今后文旅小镇景观水系生态构建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构建 乡风貌 构建 淮剧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平原河网生态校园景观水系水生态规划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忱 黄溢 +3 位作者 钟胜财 丁瑞 蔡秋鹏 乌景秀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61-67,共7页
在"生态校园"概念的引导下,以生态优先为理念、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生态平衡为原则、生态构建为核心、水文化和水景观规划为补充,依据现场区域特点、水质状况等实际情况,结合水生态目标校核,设定不同生态功能分区,采取多种净... 在"生态校园"概念的引导下,以生态优先为理念、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生态平衡为原则、生态构建为核心、水文化和水景观规划为补充,依据现场区域特点、水质状况等实际情况,结合水生态目标校核,设定不同生态功能分区,采取多种净化措施进行强化处理,以构建完整的生态校园景观水系水生态系统。文中以某学院智慧水利示范建设项目中的水生态系统构建为例,对生态校园景观水系规划进行简要探讨,以期为今后新建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校园 水生态构建 文化规划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构建在朱家店河等三条河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贤群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97-98,共2页
文章介绍了水生态系统构建在朱家店河等三条河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及污染源分析,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水生态系统构建的治理思路。结果表明,三条河水质改善明显,总磷、氨氮、溶解氧等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文章介绍了水生态系统构建在朱家店河等三条河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及污染源分析,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水生态系统构建的治理思路。结果表明,三条河水质改善明显,总磷、氨氮、溶解氧等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其中氨氮、总磷接近Ⅳ类标准,透明度达0.8 m及以上,实现了河道水质生态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构建 改善 自净能力 景观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构建在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和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雨生 《福建建材》 2019年第7期91-93,共3页
水体景观的水质对城市生态环境、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构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使景观水体长期保持水质的清洁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水质处理思路、水质处理措施、工程实施步骤等方面对水质处理和维护措施... 水体景观的水质对城市生态环境、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构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使景观水体长期保持水质的清洁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水质处理思路、水质处理措施、工程实施步骤等方面对水质处理和维护措施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与城市相适应的水质处理和维护的形式与手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质处理和维护方法——水生态系统构建。这种方法具有方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为城市水景景观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构建 生植物 生动物 质处理 维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构建施工工艺对城市人工湖水质提升效果研究
11
作者 杨代平 《环境保护前沿》 2021年第3期422-427,共6页
本文对城市人工湖水生态系统构建前、中、后的水质进行比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生态系统构建可显著降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和总磷(TP)浓度。水生态系统构建完成后30日内,劣于地表III类水的城市公园水体水质... 本文对城市人工湖水生态系统构建前、中、后的水质进行比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生态系统构建可显著降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和总磷(TP)浓度。水生态系统构建完成后30日内,劣于地表III类水的城市公园水体水质可提升至地表III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工湖 生态系统构建 城市公园 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去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湖泊治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肖婷婷 徐艳勤 《江西化工》 2018年第2期42-44,共3页
加速恶化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了一系列后果,包括水质变差、鱼类品种消失、以及娱乐价值减少等。本文通过浙江省宁波市某湖泊治理运用水生去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的案例,分析水生去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治理的内容与治理成果... 加速恶化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了一系列后果,包括水质变差、鱼类品种消失、以及娱乐价值减少等。本文通过浙江省宁波市某湖泊治理运用水生去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的案例,分析水生去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治理的内容与治理成果。通过此案例可以发现湖泊水质得以净化,且水中总磷稳定在0.1mg/L以下,氨氮稳定在0.5mg/L以下,高锰酸盐稳定在2.5mg/L以下,溶解氧稳定在8mg/L以上,水体透明度平均维持在在1.2m以上。证明水生去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治理湖泊是可行的,并且应用前景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去富营养化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湖泊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水生态系统平衡构建技术在水禽湖水环境修复的应用
13
作者 吴巧雪 肖川 +1 位作者 李明亮 姚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5期181-182,184,共3页
水禽湖作为大多数动物园的主要水景,具备野生动物保护、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水禽养殖带来的污染使水禽湖富营养化,为游客带来不良参观体验。本研究对动物园水禽湖的服务功能要求和复杂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以原位水生态... 水禽湖作为大多数动物园的主要水景,具备野生动物保护、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水禽养殖带来的污染使水禽湖富营养化,为游客带来不良参观体验。本研究对动物园水禽湖的服务功能要求和复杂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以原位水生态系统平衡构建为主导,结合外源截污、内源控制、生态改造等多种工艺,形成针对动物园水禽湖的水环境修复技术体系,并应用实施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天鹅湖,通过水质评价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分析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湖 富营养化 原位生态系统平衡构建技术 环境治理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以心鱼塘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21期111-112,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水环境日趋恶劣,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思路及其技术直接影响治理效果。文章以心鱼塘为例,提出了整治心鱼塘水环境的生态治理方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生态治理 水生态构建 生物强化净化 生态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田美河水生态修复对水质改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倩如 余帆洋 《广东水利水电》 2021年第7期31-34,共4页
以广州市花都区田美河(区政府段)河道构建示范段实施水生态修复,修复长度约为200 m,修复面积约为3000 m2。通过构建沉水植物群落为主的水生态系统,田美河示范段在实施构建后,CODMn从5.36 mg/L下降到4.30 mg/L,NH3-N从1.82 mg/L下降到1.1... 以广州市花都区田美河(区政府段)河道构建示范段实施水生态修复,修复长度约为200 m,修复面积约为3000 m2。通过构建沉水植物群落为主的水生态系统,田美河示范段在实施构建后,CODMn从5.36 mg/L下降到4.30 mg/L,NH3-N从1.82 mg/L下降到1.19 mg/L、TP从0.274 mg/L下降到0.159 mg/L,较水生态构建前分别削减了19.8%、34.6%、42.0%,对河涌水质有一定改善作用,为田美河全流域和广州市类似河涌的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提供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构建 质改善 田美河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水河水质污染特征及综合生态整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玉婷 《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11期65-66,共2页
为提高清新区漫水河的水环境质量,在加强漫水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及聚焦污染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综合生态修改整治措施,改善河涌水质。通过控源截污、水体原位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满足水质考核目标要求,为突破河流水生态修复的瓶颈问... 为提高清新区漫水河的水环境质量,在加强漫水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及聚焦污染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综合生态修改整治措施,改善河涌水质。通过控源截污、水体原位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满足水质考核目标要求,为突破河流水生态修复的瓶颈问题提供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构建 质改善 原位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理念的人工湖水质保障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杰 温黎明 +3 位作者 王颖 张湘隆 郞建 吴迪 《水电站设计》 2017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湖泊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着重提升人工湖水体净化能力的水生态系统构建思路和方法。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湖区良好水体生境营造、水生态系统构建和生态辅助强化措施等,并选取了各体系典型措施进行探讨。本研究成果对构建健康... 在湖泊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着重提升人工湖水体净化能力的水生态系统构建思路和方法。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湖区良好水体生境营造、水生态系统构建和生态辅助强化措施等,并选取了各体系典型措施进行探讨。本研究成果对构建健康、稳定的人工湖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 生态系统构建 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力驱动的景观化海绵城市水系统构建
18
作者 刘爽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9期122-124,127,M0012,共5页
针对上海市临港沪城环路海绵化改造项目建设,阐述其设计思路及应用实践。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指标为出发点,综合考虑科普教育、参与互动及示范展示等功能需求,进行整体景观提升及整个地块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在保持原有地... 针对上海市临港沪城环路海绵化改造项目建设,阐述其设计思路及应用实践。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指标为出发点,综合考虑科普教育、参与互动及示范展示等功能需求,进行整体景观提升及整个地块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整体梳理。将道路雨水引入两侧绿地,利用生物滞留设施进行滞蓄、渗透及净化处理,并与绿地内原有水体联通,共同构建一套完整的、重力驱动的雨水消纳净化系统。同时,构建太阳能驱动的水体循环系统、风能驱动的富氧曝气系统、生物能驱动的水体净化保质系统、人力提水净化互动展示系统等以自然力驱动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多系统协同打造可观赏、可游憩、可体验、低维护的海绵城市改造示范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景观设计 生态系统构建 技术创新 绿色低碳 改造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研究——以自贡市东部新城水系为例
19
作者 何建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2期97-100,共4页
文章介绍了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宜昆河一期、宜家河、宜陈河三条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河道现状的调查,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水生态系统构建的治理思路。调查结果表明,三条河的总磷、氨氮、COD和溶解氧水质指标达到《地表... 文章介绍了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宜昆河一期、宜家河、宜陈河三条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河道现状的调查,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水生态系统构建的治理思路。调查结果表明,三条河的总磷、氨氮、COD和溶解氧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实现了工程设计的预期目标。但是由于水生态系统是拟自然形态的,后期仍需要做好维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构建 城市新开挖河道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市建宁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佳文 郭晓涛 +1 位作者 赖杜锋 钟良生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1年第5期84-87,共4页
建宁港是一条横穿株洲市高密度老城区后汇入湘江的一级支流,受沿线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废水的影响,河道水体发黑发臭。为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对渠道沿线直排口、污染源、水质、底泥进行摸查与分析,明确渠道水体和底泥的污染程度,提出... 建宁港是一条横穿株洲市高密度老城区后汇入湘江的一级支流,受沿线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废水的影响,河道水体发黑发臭。为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对渠道沿线直排口、污染源、水质、底泥进行摸查与分析,明确渠道水体和底泥的污染程度,提出“截污纳管、内源治理、岸带修复、水生态构建、活水循环”的水环境整治技术路线。项目实施后,实现了建宁港全面消除黑臭的目标,为远期水质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做好保障,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宁港 黑臭 直排口 截污纳管 内源治理 水生态构建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