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橡胶表面分离水珠放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司马文霞 刘贞瑶 +2 位作者 蒋兴良 米朝清 陈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共3页
通过试品模拟试验研究了硅橡胶表面存在单个和多个水珠时的放电特性 ,分析了洁净硅橡胶表面凝结水珠时的闪络过程。结果表明 ,硅橡胶表面的分离水珠使水珠、硅橡胶和空气的三者交接处的场强加强 ,产生强烈局放以及间歇式的小电弧 ,水珠... 通过试品模拟试验研究了硅橡胶表面存在单个和多个水珠时的放电特性 ,分析了洁净硅橡胶表面凝结水珠时的闪络过程。结果表明 ,硅橡胶表面的分离水珠使水珠、硅橡胶和空气的三者交接处的场强加强 ,产生强烈局放以及间歇式的小电弧 ,水珠周围局部丧失憎水性和电场力的作用使水珠拉长 ,场强进一步加强发生闪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材料 硅橡胶表面 放电特性 憎水性 水珠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水珠对支柱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徐志钮 律方成 李和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78-2284,共7页
憎水性时表面的分离水珠对电场有畸变作用,容易导致局部放电。为此,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110kV瓷支柱绝缘子的真实模型和模拟的复合支柱绝缘子模型,基于准静态拟谐性场分析了分离水珠存在时表面电场/电位的分布情况并与不存在水珠的情况... 憎水性时表面的分离水珠对电场有畸变作用,容易导致局部放电。为此,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110kV瓷支柱绝缘子的真实模型和模拟的复合支柱绝缘子模型,基于准静态拟谐性场分析了分离水珠存在时表面电场/电位的分布情况并与不存在水珠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获得了容易发生局部放电的区域和水珠畸变场强的影响范围。同时分析了接触角、水珠间距、电导率对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珠的存在畸变了其附近的电场,但对电场的整体分布和电位影响很小;上下金具附近、伞裙上表面与柱体相交处是电场集中区域;电场仅在大伞裙外侧以内小范围内发生畸变;复合支柱绝缘子沿面电场略小于同样形状的瓷支柱绝缘子;随着水珠接触角的增加/间距的减少电场畸变更严重;实际情况中水的电导率对场强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绝缘子 室温硫化(RTV) 憎水性 分离水珠 局部放电 电场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顶绝缘子表面水珠及降落水滴电场分布及其对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广宁 邵梦春 +2 位作者 彭松 杨坤松 张血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7-566,共10页
绝缘子表面水珠、水膜及降落水滴引起的电场畸变会使电场强度过大从而会引发放电,破坏憎水性,同时对其闪络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分析了水滴参数在不同电场旋转角的作用下对水珠表面电场的影响,探究了降落水滴对空间电场及闪络特性的... 绝缘子表面水珠、水膜及降落水滴引起的电场畸变会使电场强度过大从而会引发放电,破坏憎水性,同时对其闪络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分析了水滴参数在不同电场旋转角的作用下对水珠表面电场的影响,探究了降落水滴对空间电场及闪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珠表面电场畸变特征与原始电场强度方向有关,为优化电场分布可以考虑改变绝缘子空间电场方向,使水珠处于电场旋转角θ较小的电场环境中;染污水滴滴落时空间电场强度增强,高电场强度区域增多,电弧沿着间隙和导电水流发展,可能导致引起高压端直接对车顶击穿;水滴周围电场强度最大值随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水滴偏转角会影响闪络路径,因此只有适当的低速气流才会加大绝缘子闪络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顶绝缘子 水珠 电场旋转角 气流速度 电场增强因子 闪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表面分离水珠的局部放电对表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2
4
作者 司马文霞 刘贞瑶 +1 位作者 蒋兴良 杨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18,共6页
通过对硅橡胶表面存在分离水珠时的局部放电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水珠局部放电相位谱图;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了局部放电引起的硅橡胶表面结构的变化。水珠间的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臭氧使硅橡胶表面发生裂解... 通过对硅橡胶表面存在分离水珠时的局部放电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水珠局部放电相位谱图;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了局部放电引起的硅橡胶表面结构的变化。水珠间的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臭氧使硅橡胶表面发生裂解、氧化、交联、水解和缩合等反应,在其表面生产亲水性的硅醇、破坏甲基的对称结构和增加含氧量,这些导致了憎水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表面 水珠 表面特性 分离 电对 局部放电 光谱分析仪 傅立叶变换 数据处理 表面结构 放电过程 对称结构 憎水性能 亲水性 含氧量 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面上过冷水珠冻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晓敏 许旺发 +1 位作者 王维城 唐黎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对冷面上水珠的冻结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珠温度被降到℃以下时,水珠并未马上冻结,而是呈过冷态并持续一段时间,在某一时刻开始冻结时过冷水珠温度回升,整个水珠完全冻结后,冰珠温度又开始下降至与环境平衡... 对冷面上水珠的冻结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珠温度被降到℃以下时,水珠并未马上冻结,而是呈过冷态并持续一段时间,在某一时刻开始冻结时过冷水珠温度回升,整个水珠完全冻结后,冰珠温度又开始下降至与环境平衡的温度。冷面温度是影响水珠冻结的主要因素,表面接触角、粗糙度以及水珠体积等对水珠冻结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水珠 冻结 冻结开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滴水珠中Neoechinulin A的分离及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琦 赵云丽 +2 位作者 高晓霞 王欣杨 于治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9-512,共4页
采用柱色谱法对中药滴水珠中的有效成分Neoechinulin A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63∶3... 采用柱色谱法对中药滴水珠中的有效成分Neoechinulin A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63∶37),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5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Neoechinulin A的质量浓度在2.0-40.0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8.3%-101.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中药滴水珠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吲哚类生物碱 Neoechinulin A 水珠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水珠对车顶绝缘子沿面电场影响及相应优化改进措施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保江 罗蜀彩 +2 位作者 杨坤松 邵梦春 吴广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51-1658,共8页
针对动车组车顶绝缘子低温、凝露、大雾天气下易引发闪络事故,以受电弓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建立绝缘子表面水珠简化的平行电极3维计算模型。采用电场旋转角定义水珠的外加电场方向,研究了外加电场下最大电场增强因子与电场旋转角的关系,... 针对动车组车顶绝缘子低温、凝露、大雾天气下易引发闪络事故,以受电弓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建立绝缘子表面水珠简化的平行电极3维计算模型。采用电场旋转角定义水珠的外加电场方向,研究了外加电场下最大电场增强因子与电场旋转角的关系,得到了2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分析了车顶绝缘子均压环的优化设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含分离水珠的车顶绝缘子表面电场畸变与外加场强方向有关,最大场强点位于等电位面与水珠的切点处,端切点处电场的畸变比顶切点处更明显;考虑体积为1μL的半球形水珠分布于车顶绝缘子不同位置的电场增强因子变化,优化高压端伞裙表面最大场强的原则,确定了均压环半径R=90 mm、距离高压端高度H=49 mm、截面半径r=20 mm的最佳均压环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顶绝缘子 水珠 闪络 电场旋转角 电场增强因子 均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水珠珠芽发育过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燕燕 罗睿 +1 位作者 陈海丽 刘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32,共8页
珠芽是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的营养繁殖结构,为揭示滴水珠珠芽发育过程中的特征,该研究以野外采集材料进行盆栽观察试验,通过形态观察法和石蜡切片方法,探索滴水珠叶片和叶柄处珠芽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珠芽是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的营养繁殖结构,为揭示滴水珠珠芽发育过程中的特征,该研究以野外采集材料进行盆栽观察试验,通过形态观察法和石蜡切片方法,探索滴水珠叶片和叶柄处珠芽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滴水珠珠芽发育过程在形态上分为叶柄无现象时期、早期珠芽结构分化和珠芽膨大成熟时期三个时期;相应的解剖学发育时期为珠芽原基启动期和形成期、原基分化期和膨大成熟期四个阶段。叶片和叶柄珠芽起始细胞均由叶柄腹面表皮下层薄壁细胞组织脱分化形成,起始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细胞团最后发育成珠芽原基;在原基分化期的特征是生长点形成,最终分化形成芽原基和鳞片叶;膨大成熟期的特征是珠芽结构不断生长,生长点侧生分化鳞片叶增多。叶片和叶柄处珠芽成熟脱落时期为灰色椭圆形结构,测得平均直径分别为(2.79±0.40)mm和(2.69±0.36)mm,外部有鳞片包裹,内部含大量营养物质。在环境适宜条件下,珠芽遇土萌发,萌发率达75%。这表明滴水珠珠芽与同属植物半夏珠芽发育过程差别不大,都是无性克隆营养繁殖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 发育过程 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水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倾角下水珠形态量化特征的V串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判定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维 鲁海亮 +4 位作者 李纯 袁田 苑玉宽 蓝磊 文习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5-1674,共10页
憎水性是表征复合绝缘子老化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V串复合绝缘子伞裙与水平面呈不同的倾角,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对其憎水性进行有效的现场检测与判定。首先采用pH值为14、温度为100℃的Na OH溶液对复合绝缘子样片进行老化,在与水平面呈25&... 憎水性是表征复合绝缘子老化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V串复合绝缘子伞裙与水平面呈不同的倾角,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对其憎水性进行有效的现场检测与判定。首先采用pH值为14、温度为100℃的Na OH溶液对复合绝缘子样片进行老化,在与水平面呈25°夹角的条件下采用喷水分级法测试获得了各老化后样片的憎水性等级,提出了采用微量进样器在样片表面滴加体积为20μL水珠的方法,排除了喷水分级法中水雾喷射角度、速度以及喷水量等因素对水珠形态特征的影响。针对不同倾角下水珠在不同憎水性等级样片表面的形态特征,研究了7个水珠形态特征参数与倾角和憎水性等级之间的关系,发现内上角、内顶角相关性较强;结合与倾角和憎水性密切相关的最大稳态水珠体积参数,提出了V串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的综合判定方法。通过对不同倾角下的伞裙开展水珠形态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现了V串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检测与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串复合绝缘子 水珠形态 特征参数 老化 憎水性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珠对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畸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吕玉坤 王佳文 +1 位作者 宋庆壮 刘云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1207,共7页
潮湿环境中,凝结在绝缘子表面的水珠会畸变其表面电场。以FXBW4-10/100型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对10kV直流电压作用下该型绝缘子表面有无水珠凝结时的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电场强度和场强畸变率为评价标准,分析了水珠相... 潮湿环境中,凝结在绝缘子表面的水珠会畸变其表面电场。以FXBW4-10/100型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对10kV直流电压作用下该型绝缘子表面有无水珠凝结时的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电场强度和场强畸变率为评价标准,分析了水珠相关参数(粒径、间距、电导率、相对介电常数)对该绝缘子表面电场畸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珠表面的电场强度远高于其周围电场,而其内部则反之;水珠的粒径、间距和相对介电常数对该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的畸变影响均较大,畸变率最高可达573%,而其电导率的影响则较小;水珠距离绝缘子中轴线越远,其场强畸变率一般越大,且多集中于复合绝缘子的边缘处,易引发污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珠 复合绝缘子 数值模拟 电场强度 场强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复合绝缘子表面水珠动态行为及对闪络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雯 栾明杰 +3 位作者 申巍 王欢庆 田毅 黄新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针对憎水性硅橡胶绝缘子表面由水珠引发的闪络问题,采用图像同步采集技术获取交流电场下水珠运动的起始、发展,电弧产生、直至闪络的整个过程,得出水珠运动与周围电场畸变的动态影响规律,旨在揭示憎水性硅橡胶绝缘子表面水珠运动的动态... 针对憎水性硅橡胶绝缘子表面由水珠引发的闪络问题,采用图像同步采集技术获取交流电场下水珠运动的起始、发展,电弧产生、直至闪络的整个过程,得出水珠运动与周围电场畸变的动态影响规律,旨在揭示憎水性硅橡胶绝缘子表面水珠运动的动态规律及其对闪络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水珠在工频交流电压下会产生不同模式的周期性振动,振动模式的复杂程度与水珠的体积有关;在电场力、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水珠会伸长、变形,水珠的形变量与电场强度、水珠体积和电导率有关;沿面电场与水珠形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电弧的产生,最终发生闪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硅橡胶材料 水珠运动 闪络电压 沿面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憎水性表面水珠的电场计算及放电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建武 文习山 +1 位作者 刘海燕 欧阳剑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9-52,共4页
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均匀电场(针-板电极)中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的电场进行了计算,比较了无水珠、单个水珠以及多个水珠存在时憎水性表面沿面电场分布的变化情况,计算出水珠存在引起固、液、气三重介质连接点处的畸变,且水珠的存... 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均匀电场(针-板电极)中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的电场进行了计算,比较了无水珠、单个水珠以及多个水珠存在时憎水性表面沿面电场分布的变化情况,计算出水珠存在引起固、液、气三重介质连接点处的畸变,且水珠的存在对强场区电场的畸变作用更显著。同时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模拟试验,用10000帧/s的高速数字摄影仪对整个放电过程进行了全程捕捉。结果表明,人工布液方式下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的放电是存在明显熄灭重燃现象并由两端向中间发展并沿水珠顶部贯通的细小电弧连接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电场 憎水性 电场强度 分离水珠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表面分离水珠在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建 刘念 +3 位作者 王利来 潘荣超 刘航宇 冉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33,61,共5页
通过针板电极模拟硅橡胶表面的极不均匀电场,研究硅橡胶表面分离水珠在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特性,结果发现:在针板电极电场中,水珠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显著影响硅橡胶表面的闪络电压,少量分离水珠处于硅橡胶表面时闪络电压基本不变... 通过针板电极模拟硅橡胶表面的极不均匀电场,研究硅橡胶表面分离水珠在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特性,结果发现:在针板电极电场中,水珠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显著影响硅橡胶表面的闪络电压,少量分离水珠处于硅橡胶表面时闪络电压基本不变;水滴体积对不均匀电场中的闪络电压影响较小;硅橡胶表面闪络电压随分离水珠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分离水珠 不均匀电场 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水珠组培快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伟平 马丹丹 +2 位作者 蒋福升 陈铌铍 丁志山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6-51,共6页
目的:通过滴水珠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解决滴水珠的资源匮乏问题。方法:以滴水珠的珠芽和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增殖、生根诱导及组培苗的移栽研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滴水珠愈伤组织中总生... 目的:通过滴水珠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解决滴水珠的资源匮乏问题。方法:以滴水珠的珠芽和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增殖、生根诱导及组培苗的移栽研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滴水珠愈伤组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滴水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在MS+6-BA 2.0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上可以较好地诱导出滴水珠的愈伤组织,滴水珠愈伤分化及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25 mg/L,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25 mg/L。在培养基中添加100g/L的香蕉汁具有促进滴水珠丛芽增殖及生根的作用。滴水珠愈伤组织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784 8%。结论: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滴水珠的组织培养体系,并成功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珠 组织培养 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水珠模型的起晕和闪络电压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律方成 牛雷雷 +4 位作者 王胜辉 姜婷玥 李伟 李浩 郭佳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复合绝缘子表面附着的水珠因畸变其电场而引发电晕放电并加速其老化。根据现场绝缘子的水珠分布情况和电场特性,建立了伞裙和芯棒试验和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利用日盲紫外成像仪试验研究了水珠性质对模型起晕和闪络电压的影响;采用强电解... 复合绝缘子表面附着的水珠因畸变其电场而引发电晕放电并加速其老化。根据现场绝缘子的水珠分布情况和电场特性,建立了伞裙和芯棒试验和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利用日盲紫外成像仪试验研究了水珠性质对模型起晕和闪络电压的影响;采用强电解质水溶液理论分析了不同NaCl添加量水珠的相对介电常数变化,并在静电场和电流场下研究了模型的电场特性、起晕和闪络电压;研究了水珠数量、体积和位置对模型电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珠电导率增大使模型起晕电压提高了14%,而使闪络电压降低了8.4%;水珠个数的增加使最大电场提高了2.5%~40%,随着水珠体积增加,模型起晕和闪络电压分别降低了23%和25%;芯棒和伞裙模型电晕分别起始于水珠边侧和顶部,且前者比后者低32.5%。为现场绝缘子水珠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水珠模型 电场特性 起晕电压 有限元仿真 紫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电场中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放电过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武 文习山 +1 位作者 蓝磊 刘海燕 《电瓷避雷器》 CAS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并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均匀电场中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的放电过程进行了计算,得出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放电是由两端向中间发展的电弧连接所致,并存在明显熄灭重燃现象。比较了不均匀电场下,无水珠、单个水珠以及多... 通过实验室模拟并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均匀电场中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的放电过程进行了计算,得出憎水性表面分离水珠放电是由两端向中间发展的电弧连接所致,并存在明显熄灭重燃现象。比较了不均匀电场下,无水珠、单个水珠以及多个水珠存在时憎水性表面沿面电场分布的变化情况,无水珠存在的憎水性表面的电场呈两端高,底部大致平滑的“U”型分布,强电场区域出现在电极两端,最大值为3.19kV/cm;单个水珠的电场强度最高的地方仍出现在尖极处,最大值为3.9kV/cm,水珠表面电场最弱,约为0.35kV/cm;多个分离水珠存在的情况下,电场不均匀度增加,水珠周围电场较强,最大场强出现在距离两极最近的水珠周围并且在水珠靠近两端一侧,最大值为4.6kV/cm,其余区域相对较弱;计算出有水珠存在时的最大场强是无水珠时的1.22~1.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电场 憎水性表面 电场强度 分离水珠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水珠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燕燕 罗睿 +1 位作者 陈海丽 刘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01-104,共4页
为缩短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的繁殖周期,促进其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产业化利用,以滴水珠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配比对滴水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作为外植体较优;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最... 为缩短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的繁殖周期,促进其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产业化利用,以滴水珠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配比对滴水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作为外植体较优;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最优条件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只需7~15d即可转接;分化及增殖最优条件为MS+6-BA 2.0mg/L+IBA 0.2mg/L,增殖倍数达9.2倍,时间仅需14d;生根培养最优条件为MS+6-BA 0.1mg/L+IBA 0.5mg/L+活性炭0.5g/L,7d即可炼苗移栽。通过对各阶段进行分步优化,繁殖周期缩短为44d,有利于滴水珠的产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珠 组织培养 植物激素 再生体系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表面水珠的击穿电压与电场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春华 陶玉宁 +5 位作者 田佳 智李 黄立 丁璨 孙维 吴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复合绝缘子表面分离水珠会使电场畸变,导致击穿电压降低.本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硅橡胶表面分离水珠模型,用准静态谐分析法计算了直流电压作用下硅橡胶表面分离不同数量、半径和电导率水珠时的电场分布和击穿电压,并在人工环境里... 复合绝缘子表面分离水珠会使电场畸变,导致击穿电压降低.本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硅橡胶表面分离水珠模型,用准静态谐分析法计算了直流电压作用下硅橡胶表面分离不同数量、半径和电导率水珠时的电场分布和击穿电压,并在人工环境里进行硅橡胶表面水珠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水珠两端、空气和硅橡胶交界处电场畸变最为严重;水珠数量、半径和电导率越大时,硅橡胶表面电场分布越不均匀,最大场强越大;击穿电压随着水珠数量、半径和电导率的增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分别在6%~52%、3%~18%和24%~52%之间,其中水珠数量和电导率对击穿电压影响较大;硅橡胶表面击穿电压与最大场强呈负相关性.此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放电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分离水珠 电场畸变 击穿电压 最大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和表达谱分析揭示PEBP基因家族成员参与调节滴水珠的珠芽发育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丹 罗睿 +2 位作者 陈海丽 夏丽莎 高华霞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8-53,共6页
为进一步揭示半夏属植物珠芽发育的分子机理,本文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滴水珠进行转录组和表达谱测序。转录组测序获得6.68 Gb的数据,组装去冗余后得到66,907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893 bp。将Unigene比对到Nr、KOG、GO和KEGG数据库中... 为进一步揭示半夏属植物珠芽发育的分子机理,本文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滴水珠进行转录组和表达谱测序。转录组测序获得6.68 Gb的数据,组装去冗余后得到66,907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893 bp。将Unigene比对到Nr、KOG、GO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获得了34,947、27,886、9,149和27,006个注释信息。叶柄、珠芽和块茎表达谱测序分别获得24.08、24.02和24.06 Mb的数据库,其中6,961个Unigene的表达量在叶柄、珠芽与块茎之间同时存在差异(6,576和4,021个差异Unigene分别比对到GO和KEGG数据库)。转录组测序获得13个Unigene为PEBP基因家族成员相关序列,其中4个为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转录组和表达谱测序可用于筛选调控珠芽发育的候选基因,PEBP基因家族成员在珠芽发育调控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珠 珠芽发育 转录组 表达谱 PEBP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水珠动态行为的硅橡胶表面直流闪络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雯 吴亚森 +3 位作者 薛豪 李振涛 乌江 周峻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01-2110,共10页
在雨、露、雾等高湿度环境下复合硅橡胶表面会以分离水珠形式附着在其表面,已有研究表明,分离水珠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动态行为,并引发闪络事故,但现有研究对水珠动态行为影响因素及直流下水珠动态行为引发的闪络特性研究不够充分。针... 在雨、露、雾等高湿度环境下复合硅橡胶表面会以分离水珠形式附着在其表面,已有研究表明,分离水珠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动态行为,并引发闪络事故,但现有研究对水珠动态行为影响因素及直流下水珠动态行为引发的闪络特性研究不够充分。针对表面存在分离水珠的复合硅橡胶试样,设计直流下水珠动态行为和闪络放电的实验,并采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对水珠动态行为进行数值计算。最后,在电弧与剩余污层串联污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硅橡胶表面纯水珠与水珠/水带共存时由于水珠运动引发的闪络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珠体积、水珠电导率、硅橡胶表面憎水性和污秽度等参量通过影响水珠动态行为参量(临界拉伸长度、最大拉伸因子等)导致水珠周围电场畸变与闪络放电发生。水珠动态行为越明显,则越容易发生闪络。本文提出的水珠运动引发的闪络物理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解释水珠动态行为对于硅橡胶表面闪络放电特性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珠 动态行为 硅橡胶 闪络电压 污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