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水浒故事源流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娟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3期75-81,共7页
本文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试图从四个方面对水浒故事源流研究的百年历程作一系统的回顾与反思 ,总结成绩 ,找出问题 ,为 2 1世纪的水浒故事源流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20世纪 水浒故事 故事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有燉“偷儿”传奇在水浒故事流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仰东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2-87,共6页
朱有燉系明初重要的杂剧作家,其创作的水浒戏在水浒故事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水浒传》成书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在水浒故事思想嬗变中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文人参与的热情高涨,水浒戏文人化色彩渐浓;开辟了水浒故事新的传播途... 朱有燉系明初重要的杂剧作家,其创作的水浒戏在水浒故事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水浒传》成书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在水浒故事思想嬗变中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文人参与的热情高涨,水浒戏文人化色彩渐浓;开辟了水浒故事新的传播途径,使得水浒戏开始走向宫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有燉 水浒 水浒故事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雏形的《水浒传》——略论《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水浒故事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成生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9-43,共5页
《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水浒故事,就目前所见的资料看来,当问世于南宋末期。从对地理态势、气候物象的描述及语言的运用来看,它极可能是杭州一带的书会才人,根据当时流传的有关情事、诗文、小说以及"街谈巷语"种种而编撰起来的... 《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水浒故事,就目前所见的资料看来,当问世于南宋末期。从对地理态势、气候物象的描述及语言的运用来看,它极可能是杭州一带的书会才人,根据当时流传的有关情事、诗文、小说以及"街谈巷语"种种而编撰起来的。它不仅在基本人物与故事情节方面,同时更在"乱自上作"与"忠君爱国"等思想内容方面,都为《水浒传》准备了相当的基础,或者说,它已经是"雏形"的《水浒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宋宣和遗事》 水浒传》 水浒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故事现代影视传播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20世纪以来,随着影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影视传播逐渐成为古典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水浒故事被演绎为各种不同版本的影视剧,既有忠实于原著的,也有戏说言情的,还有追求视觉冲击的武侠剧。影视水浒的创作也经历了机... 20世纪以来,随着影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影视传播逐渐成为古典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水浒故事被演绎为各种不同版本的影视剧,既有忠实于原著的,也有戏说言情的,还有追求视觉冲击的武侠剧。影视水浒的创作也经历了机械录制到自由地按照影视艺术规律进行自觉创作的过程,呈现出多层面、多受众、多视角、多风格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影视 传播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家将故事与水浒故事关系考述
5
作者 陈小林 《殷都学刊》 2008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杨家将故事和水浒故事极为类似:小说构成方面,杨家将小说和《水浒传》都是分段缀合结构,成书过程都与南宋时期的抗金斗争相关;人物渊源方面,杨志是杨家将后裔,鲁智深和杨五郎很相像,杨温的故事被《水浒传》吸收;具体情节方面,双方都有... 杨家将故事和水浒故事极为类似:小说构成方面,杨家将小说和《水浒传》都是分段缀合结构,成书过程都与南宋时期的抗金斗争相关;人物渊源方面,杨志是杨家将后裔,鲁智深和杨五郎很相像,杨温的故事被《水浒传》吸收;具体情节方面,双方都有衅起良马、五台山参禅、征辽、还愿等内容,而且彼此之间明显有借鉴关系。考察双方的这些相似,有助于我们了解世代累积型小说成书过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将故事 《杨家府演义》 《北宋志传》 水浒故事 水浒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故事源流中水浒戏的文体独立性
6
作者 胡以存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2-64,共3页
水浒戏源自"宋江三十六人"传说,但它与今本《水浒传》关系如何,方家说法不一。戏曲、小说各有规律,不同文体间的文本比勘需要谨慎对待,不能简单地凭情节上的差异来判断二者的关系。因此,考察元杂剧在水浒故事源流中的地位,应... 水浒戏源自"宋江三十六人"传说,但它与今本《水浒传》关系如何,方家说法不一。戏曲、小说各有规律,不同文体间的文本比勘需要谨慎对待,不能简单地凭情节上的差异来判断二者的关系。因此,考察元杂剧在水浒故事源流中的地位,应考虑到不同叙事文体自身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文体独立性 水浒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故事主题倾向的演变
7
作者 宋金民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8-54,共7页
水浒故事的内容与影响力在某一时期定型,形成明确的水浒旨趣。而水浒故事的主题倾向却总是因人、因时而异,体现出长久长新、不断演变的特点。宋江起义对水浒故事的主题倾向具有开创的意义,在宋江起义发生之初,水浒故事包含的思想倾向就... 水浒故事的内容与影响力在某一时期定型,形成明确的水浒旨趣。而水浒故事的主题倾向却总是因人、因时而异,体现出长久长新、不断演变的特点。宋江起义对水浒故事的主题倾向具有开创的意义,在宋江起义发生之初,水浒故事包含的思想倾向就已经全部萌芽,在特定的时代,水浒故事的某一主题倾向可能被极度地放大,表现出群体极端化的倾向,但最终还是由狂热走向理性,体现出内省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主题倾向 演变 水浒小说 水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初以来近代民间水浒故事的文献整理与研究述评
8
作者 朱仰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近代民间水浒故事数量众多且与清代及前代不同。上世纪以来,水浒故事发源地对近代民间水浒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选本层出不穷;研究过程中,学界对古代民间水浒故事因小说《水浒传》的原因多有注意,研究成果丰富,对近代... 近代民间水浒故事数量众多且与清代及前代不同。上世纪以来,水浒故事发源地对近代民间水浒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选本层出不穷;研究过程中,学界对古代民间水浒故事因小说《水浒传》的原因多有注意,研究成果丰富,对近代民间水浒故事的关注与研究则寥寥无几;研究与文献整理之间的失衡说明研究过于滞后,且也因进展缓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也为民间水浒故事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有待改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水浒故事 文献整理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故事在元代没有定型
9
作者 宋金民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5,共3页
水浒故事是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对宋江起义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是主观的产物。因此,要判定水浒故事在元代是否定型,那就应该看,在元代水浒故事是否已经达到最大的蕴含,在读者心中形成明确的水浒旨趣,并成为后来区别与衡量的标准。按... 水浒故事是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对宋江起义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是主观的产物。因此,要判定水浒故事在元代是否定型,那就应该看,在元代水浒故事是否已经达到最大的蕴含,在读者心中形成明确的水浒旨趣,并成为后来区别与衡量的标准。按照这种标准,水浒故事在元代并没有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元代 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浒故事中侠的魅力
10
作者 宋金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水浒故事中的侠,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渴望拯救与回归的寄托。而对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行动的勇气与能力,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来说,水浒故事中的侠,又是他们思想与行动完美合一,生命绝对自由的心理渴望与崇拜。因此,水浒故事的侠暗合了民众的... 水浒故事中的侠,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渴望拯救与回归的寄托。而对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行动的勇气与能力,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来说,水浒故事中的侠,又是他们思想与行动完美合一,生命绝对自由的心理渴望与崇拜。因此,水浒故事的侠暗合了民众的心理期盼,这是水浒故事中侠的魅力所在,又是水浒故事生命之树长青的一个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大海:水浒故事文学叙事的审美考察
11
作者 王振星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浒故事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其文学叙述的变化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识。百回本《水浒传》在结末写李俊泛海为暹罗国主,陈忱的《水浒后传》以此承续、构想,演述了三十余位幸存的水浒英雄及其英雄的后裔,重聚造反,直至...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浒故事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其文学叙述的变化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识。百回本《水浒传》在结末写李俊泛海为暹罗国主,陈忱的《水浒后传》以此承续、构想,演述了三十余位幸存的水浒英雄及其英雄的后裔,重聚造反,直至暹罗国开基创业,为君为臣,其乐融融。大海意象成为作者英雄人格的栖息地和精神愤激、消歇的理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水浒后传 水浒故事 大海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水浒故事的主题演变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海宁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4期104-106,共3页
古代水浒故事的主题演变探析徐海宁作为一种传统题材,水浒故事自产生之日起,便极大影响和丰富了文艺创作。在不同的时代,水浒题材被运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成为不同时代都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而流传于世。宋代的说话,元代... 古代水浒故事的主题演变探析徐海宁作为一种传统题材,水浒故事自产生之日起,便极大影响和丰富了文艺创作。在不同的时代,水浒题材被运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成为不同时代都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而流传于世。宋代的说话,元代的杂剧,明代的小说以及后世的各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水浒故事 元杂剧 《大宋宣和遗事》 替天行道 水浒 梁山英雄 忠义双全 梁山好汉 《李逵负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杭州与“水浒故事”的形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成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35-41,共7页
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开始流传,中经广大群众的“街谈巷语”和民间艺人、“书会人才”以及其它文人的加工创造,终于在明代产生了伟大的古典名著《水浒传》。在这漫长的二、三百年历史中,南宋是水浒故事孕育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杭州又... 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开始流传,中经广大群众的“街谈巷语”和民间艺人、“书会人才”以及其它文人的加工创造,终于在明代产生了伟大的古典名著《水浒传》。在这漫长的二、三百年历史中,南宋是水浒故事孕育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杭州又是最为重要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街谈巷语 杭州 书会才人 传写 方腊 水浒传》 护国 “说话” 忠君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瓦舍诞生水浒故事说
14
作者 黄绍筠 《杭州研究》 2008年第1期182-185,共4页
瓦舍是中国戏曲、小说的摇篮。水浒故事源出南宋杭州瓦舍艺人的演唱,约在宋宁宗年间流播京城“街谈巷语”。这既有宋人的文献记载,也可以从《水浒传》文本内部找到依据。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倾向等都符合今本《水浒传》的框架... 瓦舍是中国戏曲、小说的摇篮。水浒故事源出南宋杭州瓦舍艺人的演唱,约在宋宁宗年间流播京城“街谈巷语”。这既有宋人的文献记载,也可以从《水浒传》文本内部找到依据。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倾向等都符合今本《水浒传》的框架。相当于水浒故事的童年阶段,从南宋瓦舍可以合理解释《水浒传》作者“钱塘施耐庵”的身世之谜。杭州应该发掘南宋瓦舍文化,最好在今中山中路改造工程中,再现南瓦风貌。修建瓦舍勾栏、熙春酒楼和水浒文化博物馆。实行综合经营,以商养文,长期自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杭州 瓦舍文化 水浒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情境创设 实现交际互动——以苏教版五(上)“水浒故事擂台赛”为例
15
作者 孙大武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0年第7期32-33,共2页
一、利用角色期待,激发交际愿望 “交际性”是我们口语交际课区别于普通听说训练、讲读练习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口语交际课最大的问题恐怕就在于课堂上交际味道单薄,单向、线性的听说味反而较为浓烈。交际过程的实现、交际目标的达成... 一、利用角色期待,激发交际愿望 “交际性”是我们口语交际课区别于普通听说训练、讲读练习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口语交际课最大的问题恐怕就在于课堂上交际味道单薄,单向、线性的听说味反而较为浓烈。交际过程的实现、交际目标的达成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但我们显然应该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交际的愿望从哪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互动 情境创设 水浒故事 擂台赛 苏教版 口语交际课 角色期待 听说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水浒故事擂台赛”看如何实现口语交际互动
16
作者 孙大武 《教育科学论坛》 2010年第5期48-49,共2页
《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请你准备一段水浒故事参加班级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讲得生动、精彩。——这是苏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 《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请你准备一段水浒故事参加班级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讲得生动、精彩。——这是苏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这道交际训练题最难的地方大概不是讲故事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交际互动 口语交际 擂台赛 水浒传》 实验教材 语文课标 鲁智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故事”的发展过程和《水浒》的版本
17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28-30,共3页
《宋史》关于宋江的记载,计三处。《徽宗本纪》:“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侯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 《宋史》关于宋江的记载,计三处。《徽宗本纪》:“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侯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水浒故事 版本 《宋史》 宋江 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支水浒故事与《水浒传》成书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以存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81,共14页
"宋江三十六人"传说因宋、金对峙而分南、北两支,南支因寄托民众家国之思而盛行于宋,说话是主要形式;北支至元时得地利始脍炙人口,杂剧是主要载体。南支重整体脉络而北支重个人事迹。今本《水浒传》是以南支水浒故事为主干,... "宋江三十六人"传说因宋、金对峙而分南、北两支,南支因寄托民众家国之思而盛行于宋,说话是主要形式;北支至元时得地利始脍炙人口,杂剧是主要载体。南支重整体脉络而北支重个人事迹。今本《水浒传》是以南支水浒故事为主干,吸取北支部分内容编纂而成。忽视地域因素单纯将现有史料依时序编排,不能完全反映水浒故事流传演变的真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北支水浒故事 南支水浒故事 水浒
原文传递
《宣和遗事》与《宋江三十六赞》中水浒故事时间先后考论——兼论“梁山泊聚义本末”的产生时间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勇强 李蕊芹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5,共13页
自鲁迅以来,学界通常从《宣和遗事》的成书时间、"太行山"与"梁山泺"关系以及林冲、公孙胜的有无等角度认为龚开《宋江三十六赞》所载水浒故事早于《宣和遗事》。通过相关史料的考辨,认为《宣和遗事》中"梁山... 自鲁迅以来,学界通常从《宣和遗事》的成书时间、"太行山"与"梁山泺"关系以及林冲、公孙胜的有无等角度认为龚开《宋江三十六赞》所载水浒故事早于《宣和遗事》。通过相关史料的考辨,认为《宣和遗事》中"梁山泊聚义本末"是南宋的小说话本,早于《宋江三十六赞》;"太行山"就是泰山,小说家将"太行山"与"梁山泺"并举并不矛盾,林冲、公孙胜系后来居上的人物,《宋江三十六赞》中的绰号更接近《水浒传》,因此"梁山泊聚义本末"当早于《宋江三十六赞》所代表的水浒故事,其形成时间应当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141年至1230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遗事》 《宋江三十六赞》 水浒故事 太行山 梁山泊
原文传递
从水浒故事政治心态的变迁看《水浒传》的成书时间
20
作者 许勇强 邓雷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9,共5页
《水浒传》成书时间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面对历史文献的缺失和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本文从历代水浒故事特别是水浒戏与政治心态的演变入手,通过对比南宋末年、元代、元明之际和嘉靖以后相关的水浒故事,认为《水浒传... 《水浒传》成书时间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面对历史文献的缺失和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本文从历代水浒故事特别是水浒戏与政治心态的演变入手,通过对比南宋末年、元代、元明之际和嘉靖以后相关的水浒故事,认为《水浒传》对政权的既对抗又依附的矛盾心态正是明初水浒故事的基本特征,因此《水浒传》最后成书时间很可能在明初,近年来影响甚大的嘉靖说恐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水浒传》 水浒 政治心态 成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