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环境同位素识别酒泉—张掖盆地地下水补给和水流系统 被引量:13
1
作者 贾艳琨 刘福亮 +3 位作者 张琳 聂振龙 申建梅 陈宗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0-744,共5页
详细了解干旱区地下水的补给机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天然环境同位素在过去的40年里广泛应用于解决有关地下水补给、流动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酒泉—张掖盆地水的环境同位素变化特征,识别地下水的补给和流动。研究结果表... 详细了解干旱区地下水的补给机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天然环境同位素在过去的40年里广泛应用于解决有关地下水补给、流动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酒泉—张掖盆地水的环境同位素变化特征,识别地下水的补给和流动。研究结果表明,酒泉—张掖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来自山区出山河流,补给发生在祁连山前戈壁带,在山前冲积扇带地下水主要为1963年以来的快速补给,而部分深部地下水为1952年以前补给。同时,环境同位素指示盆地存在深部区域流系统和浅部局域流系统,酒泉盆地和张掖盆地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该研究不仅对黑河流域地下水的开发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西北类似的内陆盆地地下水的开发管理有着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地下水 补给 水流系统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系统概念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戴振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0,共3页
地下水流系统是经过漫长地质时代的演化而形成的,其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性及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程式的复杂性,使得系统的输入、输出在时空域上的变化相当复杂。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流系统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系统确定─随机性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仵彦卿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特点出发,提出了地下水流系统确定-随机性数值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地下水流系统参数估计、状态预测及地下水位观测网优化设计。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流系统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桩—平台—水流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房营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8-15,共8页
本文对土—桩—平台—水流系统在水平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作了分析研究。考虑了桩与地基土、水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由解析法给出了系统对地震响应的分析,并就地震激励频率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给出了相应结果。
关键词 土—桩—平台—水流系统 地震反应 激励频率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流冲击下圆柱-平台-土体-水流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
5
作者 房营光 郭世荣 陈尤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64,共8页
本文研究浪流冲击下圆柱-平台-土体-水流系统的动力响应问题。文中考虑了圆柱与水流和地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解析法给出了圆柱平台结构在浪流力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给出了具体算例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系统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水流系统 浪流冲击 动力响应 圆柱 平台 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流系统功能的多维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35
6
作者 唱彤 郦建强 +4 位作者 金菊良 陈磊 董涛 陈梦璐 张浩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1,共8页
在简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水资源系统的演变特征,从水资源系统自然演化、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推演出水资源系统的水量、水质、水生栖息环境和连通性四维结构,并以此对水资源承载力进... 在简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水资源系统的演变特征,从水资源系统自然演化、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推演出水资源系统的水量、水质、水生栖息环境和连通性四维结构,并以此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表征。基于对水资源承载主体、客体及承载过程的分析,以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压力和调控力描述承载过程,建立了基于承载过程的"水量-水质-水生栖息环境-连通性"四维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流域或区域多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流系统功能 承载过程 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水流系统耦合下深部岩溶分异研究——以川东隔挡式构造区中梁山背斜南段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钟玲敏 许模 +2 位作者 吴明亮 杨艳娜 张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1,共7页
新构造运动背景下,干、支流对地壳抬升反应速率的差异,导致具有不同排泄作用的河谷广泛组合,形成多级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作为岩溶含水系统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多级水流系统的空间耦合影响岩溶发育分布规律。文章首先根据中梁山背斜... 新构造运动背景下,干、支流对地壳抬升反应速率的差异,导致具有不同排泄作用的河谷广泛组合,形成多级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作为岩溶含水系统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多级水流系统的空间耦合影响岩溶发育分布规律。文章首先根据中梁山背斜南段岩溶槽谷横向沟谷的发育特征,将岩溶槽谷划分为渗流区、分流区、外流区;结合横向沟谷控排作用与地形指数,分析多级水流系统耦合的空间分异特征。其次通过隧道建设背景下地表水漏失、隧道涌水情况及隧道施工揭露岩溶现象验证在多级水流系统耦合效应下深部岩溶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渗流区以区域水流系统为主,隧道涌水量巨大,水流通道连通性良好,地表水基本干涸,深部岩溶发育强烈;分流区除了近河谷地带以局部水流系统为主、深部岩溶发育较弱以外,宽缓分水岭地带的地下水流动仍然以区域性流动为主,深部岩溶较发育,隧道涌水量较大,地表水与深部岩溶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好,隧道建设对地表水影响严重;外流区以局部浅循环为主,深部岩溶发育程度弱,深部岩溶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较弱,地表水漏失程度一般。本研究不但拓宽了托特多级水流系统的应用领域,为岩溶发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同时为深埋岩溶隧道建设的危险性评价及引发的环境负效应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隔挡式构造 多级水流系统 深部岩溶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断陷盆地湿地成因类型及水流系统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华 王波 +6 位作者 高瑜 康晓莉 王宇 刘绍华 康晓波 罗为群 赵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2-684,共13页
云南断陷盆地岩溶湿地众多,是云南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各种原因,造成湖泊淤积、水面面积缩小以至消亡,滇东地区的湖泊退化较为明显,近30年内有20多个天然湖泊过早消亡。文章开展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内具有代表性的通海湖泊退化... 云南断陷盆地岩溶湿地众多,是云南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各种原因,造成湖泊淤积、水面面积缩小以至消亡,滇东地区的湖泊退化较为明显,近30年内有20多个天然湖泊过早消亡。文章开展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内具有代表性的通海湖泊退化型(杞麓湖湿地)、泸西地下水聚积型(黄草州湿地)、宣威地下河淤塞型(格宜串珠状湿地)三种类型典型岩溶湿地研究,主要研究湿地的成因类型及特征、湿地“三场”(径流场、水化学场、温度场)特征,分析岩溶断陷盆地内天然形成的湿地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环境影响因素及定量评价水环境质,以及岩溶湿地自然及人为影响因素、影响形式、作用强度、效应和水源减小、污染加剧、水质下降、湿地萎缩等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通海湖泊退化型(杞麓湖湿地)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质水量是其退化的主要原因;泸西地下水聚积型(黄草州湿地)受湿地内地下补给、净化、修复,水质总体较好;宣威地下河淤塞型(格宜串珠状湿地)受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地下水总体丰富。文章研究成果为岩溶断陷盆地湿地的保护、科学研究、利用、生态修复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类型 湿地特征 水流系统 水环境 湿地修复 岩溶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水流系统识别方法及其在引调水工程隧洞选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颜慧明 常威 +2 位作者 郭绪磊 邓争荣 黄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某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将穿越聚龙山向斜可溶岩地层,可能面临严重岩溶涌突水问题。为了查明隧洞突涌水条件,选择岩溶水害风险较低的引水方案,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聚龙山向斜岩溶水流系统特征... 某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将穿越聚龙山向斜可溶岩地层,可能面临严重岩溶涌突水问题。为了查明隧洞突涌水条件,选择岩溶水害风险较低的引水方案,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聚龙山向斜岩溶水流系统特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聚龙山向斜含水系统具有"两含夹一隔"的多层结构,下部二叠系主要为埋藏型岩溶弱发育区,而上部三叠系裸露型岩溶区中发育了具有多级水流系统的巨型岩溶汇水盆地。穿聚龙山向斜段工程论证的3个方案中,A线方案从向斜西段岩溶水系统的补给区穿越,隧洞穿可溶岩段长度短、且全部为埋藏型岩溶,剖面上绕避了三叠系岩溶汇水盆地,发生岩溶涌突水的风险低;而B线方案和C线方案均进入了三叠系岩溶汇水盆地,穿越裸露型可溶岩段的长度大,遭遇高压岩溶突水的风险高,故推荐A线引水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引水隧洞线路比选提供科学依据,对类似深埋长隧洞工程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长隧洞 岩溶 涌突水条件 多级水流系统 线路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丹水流域岩溶水流系统圈划与结构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玲玲 陈植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鄂西丹水岩溶流域内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的组合关系复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频繁,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难度极大。为服务后续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的编制,通过水文地质现场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在地球系统科学和水循环理论... 鄂西丹水岩溶流域内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的组合关系复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频繁,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难度极大。为服务后续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的编制,通过水文地质现场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在地球系统科学和水循环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丹水流域岩溶水流系统的划分方法。该方法遵从完整性和级次性原则,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空间结构到水流运动的顺序,识别岩溶水流系统边界,并以地下水排泄方式的不同作为首要划分依据,综合考虑地层岩性、地表河网分布、蓄水构造、岩溶发育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22个岩溶水流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概化了丹水流域岩溶水流系统的5种补给、径流和排泄的空间结构模式,可为该地区或者相似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 岩溶水流系统 系统划分 结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穹隆周缘岩溶水流系统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绪磊 周宏 +5 位作者 罗明明 黄琨 况野 曾圆梦 陈一帆 张苏雅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8-340,共13页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借鉴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并量化了典型岩溶水流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其水文动态响应、温度场和电导率特征。划分了扇状、树枝状、平行状、梳状4种地下水系来综合反映岩溶水...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借鉴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并量化了典型岩溶水流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其水文动态响应、温度场和电导率特征。划分了扇状、树枝状、平行状、梳状4种地下水系来综合反映岩溶水流系统的地表-地下岩溶特征,前两者主管道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裂隙起汇水作用,后两者主管道平行于地层走向,层面裂隙起汇水作用。黄陵穹隆西北翼、西翼和南翼以平行状和树枝状为主,东翼和北翼则以扇状水系和平行状水系为主。不同地下水系结构的形成及区域差异与含水系统和水系的空间关系和级次性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扇状和平行状岩溶水流系统对降雨响应最为敏感,而梳状水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和衰减过程最慢;基于岩溶地下水温度与出露高程和循环深度显著相关的关系建立了鄂西山区地下水温度线。这一基础性研究可为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和当地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穹隆 岩溶水流系统 地下水系结构 地下水温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碗机水流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乐 赵雪 +1 位作者 刘日超 李翔 《家电科技》 2019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水流系统是洗碗机的核心模块,关系到洗碗机的洗净、能耗、噪音等重要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对水流系统的泵接头出口大小、进口与出口夹角大小等对流量分配、喷臂压力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减小通往下喷臂的泵接头出... 水流系统是洗碗机的核心模块,关系到洗碗机的洗净、能耗、噪音等重要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对水流系统的泵接头出口大小、进口与出口夹角大小等对流量分配、喷臂压力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减小通往下喷臂的泵接头出口直径,及增大进口与出口夹角,均能够使下喷臂流量变小,上喷臂流量变大,从而使得下喷臂水压减小,上喷臂水压增大。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通过上述手段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整个水流系统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碗机 水流系统 流量与喷臂压力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弗吉尼亚Laurel河喀斯特水流系统的地球化学与动力学演化
13
作者 C.G.Groves 曹玉清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26-131,共6页
本文利用流速测量与质量平衡计算的方法评价Laurel河的地球化学演化及动力学行为。Laurel河流经Greenbrier灰岩组上部硅质的、非碳酸岩的冠岩,进入并通过Laurel河交叉通道洞穴系统,从系统的下游以泉的形式流出。当排泄量为1.0m^3/s时,... 本文利用流速测量与质量平衡计算的方法评价Laurel河的地球化学演化及动力学行为。Laurel河流经Greenbrier灰岩组上部硅质的、非碳酸岩的冠岩,进入并通过Laurel河交叉通道洞穴系统,从系统的下游以泉的形式流出。当排泄量为1.0m^3/s时,能够计算出含水层方解石溶解速度为4.1mg/L.h,CaCO_3总迁移量为46kg/h。Laurel河在所有研究区域内其方解石含量是不饱和的。根据Plummer等人(1978)的实验室动力学研究资料与野外实测计算的饱和状态对比,可以得出,在水流的主要管道系统中由于碳酸的作用而产生的最基本反应造成了方解石的溶解为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地下水 水流系统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涡轮实现数字化控制——根据水流系统完成自动无人操作
14
《流程工业》 2009年第23期48-48,共1页
全球经济的发展使电能的消耗不断创出新高。其中,水力发电将以其无可比拟的生态和环境优势,在未来能源供应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自动化系统则是水电站发电系统操作,维护并进行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无人操作 水电站 数字化控制 水流系统 涡轮 自动化系统 全球经济 环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系统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仵彦卿 《勘察科学技术》 1994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引进卡尔曼滤波算法,提出了地下水流系统确定性、随机性参数估计方法,并应用于某地区地下流系统参数估计,效果良好。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流系统 参数估计
原文传递
虚拟仪器技术在水流测试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玛丽 唐洪武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2年第7期454-455,464,共3页
介绍了基于图形化设计语言 L ab 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在水流测试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并详细阐述了虚拟坐标架控制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水流测试控制系统 图形化编程 LABVIEW总线 水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萝地区大厚度孔隙地下水年龄及其水流系统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子东 《勘察科学技术》 1991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在分析孔隙地下水形成的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绥萝地区大厚度孔隙地下水年龄进行分析,进而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
关键词 孔隙水 地下水 年龄 水流系统
原文传递
论华北岩溶水流复杂巨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18
作者 汪福炘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7-60,共4页
(四) 岩溶水流的补迳排方式既受控于不同序次的排泄基准面的大、小环境,同时又取决于不同等级(或级别)的单元自身的周边地层岩性的结构构造的组合关系及其水力状况,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特色。众所周知,系统乃相对于环境而言,可以说环境决... (四) 岩溶水流的补迳排方式既受控于不同序次的排泄基准面的大、小环境,同时又取决于不同等级(或级别)的单元自身的周边地层岩性的结构构造的组合关系及其水力状况,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特色。众所周知,系统乃相对于环境而言,可以说环境决定系统(即主体),系统也决定环境。系统论学科的引进,带来了水文地质学科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水流系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变频泵变水流量系统在某银行信息中心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19
作者 朱喆 朱学锦 《制冷技术》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文阐述了一次变频泵变水流量系统的概念,将它与传统的一、二次变频泵变水流量系统作了比较,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系统设计需关注的方面。
关键词 一次变频泵变水流系统 一、二次变频泵变水流系统 系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水流控制系统
20
作者 王英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2年第4期70-78,共9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电器进入了普通家庭,对普通家用电器进行智能化设计并应用于实践是目前研究人员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恒温水流控制系统,通过对相关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电器进入了普通家庭,对普通家用电器进行智能化设计并应用于实践是目前研究人员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恒温水流控制系统,通过对相关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全自动恒温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电器 恒温水流控制系统 AT89C52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