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5-2014年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彦 侯素珍 +1 位作者 夏润亮 赵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70-77,共8页
深入剖析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沙变化特征是研究黄河治理方略、水沙资源配置及重要水利工程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以1955-2014年黄河内蒙古河段3个主要水文控制站(巴彦高勒站、三湖河口站、头道拐站)长时序水沙数据为对象,采用水沙年内不... 深入剖析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沙变化特征是研究黄河治理方略、水沙资源配置及重要水利工程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以1955-2014年黄河内蒙古河段3个主要水文控制站(巴彦高勒站、三湖河口站、头道拐站)长时序水沙数据为对象,采用水沙年内不均匀性、集中度及变化幅度等指标值,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法,深入探讨了内蒙古河段水沙年内分配与年际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沙序列年内变化表现为输沙量的不均匀程度和集中度比径流量的大,各站径流量集中期多在8、9月,输沙量集中期基本全在8月;水沙序列年际变化表现为水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水沙序列具有多尺度振荡的特点,存在着年际尺度和年代际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特征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不均匀性 集中度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小波分析 黄河内蒙古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降雨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田育新 李锡泉 +4 位作者 张灿明 何友军 陶接来 陈业银 王中建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小流域年际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小流域年际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很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但年内降雨量的月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②小流域迳流年际变化很大,迳流年内分配不均,迳流集中是该小流域迳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小流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洪峰的出现和洪峰流量具有明显的延缓和削减作用.③径流(Qi)主要来源于降水(Pi),二者呈明显的一元线型关系:Pi=115.7678+2.7386Qi.④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年迳流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流域年内产沙也高度集中,且与降水、迳流关系密切,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由汛期的强降水引起.⑤随着小流域大面积、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1990年至2004年间小流域的输沙模数呈锐减之势,植被恢复与重建起到了显著的减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与重建 水沙变化特征 小流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陈松生 张欧阳 +1 位作者 陈泽方 彭万兵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82,共8页
在金沙江流域水文站控制的不同区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以及大量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小流域综合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拦沙减蚀量、水库拦沙量资料的基础上,对金沙江流域各水文站控制的不同区间、不同时段的... 在金沙江流域水文站控制的不同区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以及大量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小流域综合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拦沙减蚀量、水库拦沙量资料的基础上,对金沙江流域各水文站控制的不同区间、不同时段的来水来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水沙在地区分布上有明显的水沙异源特性,不同区间水沙变化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降水/径流变化引起的沙量变化、水库拦沙、"长治"工程减沙在不同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金沙江攀枝花以上地区以冻融侵蚀和坡面侵蚀为主,年产沙量仅0.521亿t,输沙模数200 t/(km2.a),但增沙的趋势较明显;攀枝花至屏山区间新构造运动剧烈,断层发育,岩层松软破碎,地形陡峻,植被稀少,以重力侵蚀为主,年产沙量1.58亿t,输沙模数达2 200 t/(km2.a),1991-2000年来沙量增加,2001-2004年来沙量大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产沙 水沙变化特征 水沙变化原因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尔羌河上游水沙变化特征及主要成因分析
4
作者 古力皮亚·沙塔尔 《地下水》 2023年第2期205-207,共3页
分别结合新疆地区叶尔羌河上游库鲁克栏干站及卡群站建站以来实测水沙数据,对其上游水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变化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叶尔羌河上游年径流和年输沙量总体呈现显著递增变化。降水对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影响贡献率... 分别结合新疆地区叶尔羌河上游库鲁克栏干站及卡群站建站以来实测水沙数据,对其上游水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变化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叶尔羌河上游年径流和年输沙量总体呈现显著递增变化。降水对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5.2%和72.5%,人类活动对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影响贡献率分别为44.8%和27.5%,叶尔羌河上游水沙变化的主因为降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鲁克栏干站 卡群站 水沙变化特征 成因分析 叶尔羌河上游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赣江水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星根 李昌彦 吴敦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0-1928,共9页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最大水系,赣江水沙变化对鄱阳湖入湖径流、泥沙等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目前对赣江水沙研究主要集中在下游外洲站河段,不足以反映全流域水沙变化规律。选取赣江上游4站、吉安和外洲水文站分别代表上、中、下游河段,基于...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最大水系,赣江水沙变化对鄱阳湖入湖径流、泥沙等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目前对赣江水沙研究主要集中在下游外洲站河段,不足以反映全流域水沙变化规律。选取赣江上游4站、吉安和外洲水文站分别代表上、中、下游河段,基于近60a的实测流量、悬移质泥沙资料,采用水文学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赣江水沙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可能影响因素,以期为流域水沙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赣江径流年际变化大,1970s、1990s水量较丰,其它年代径流偏少,年径流序列无显著变化趋势和突变点;(2)输沙量年际变化剧烈,呈显著降低趋势,上游4站、吉安站、外洲站输沙序列突变点分别为2002年、1995年、1995年,突变后年输沙量较突变前减少52%、71%、67%;(3)赣江上游水土保持建设是上游4站输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1993年后万安水库拦沙是吉安、外洲站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水土保持、河道采砂也是引起吉安、外洲站输沙量减少的直接因素。(4)水土保持减沙的作用是缓慢和滞后的,而万安水库对下游河道的减沙作用是迅速而显著的。可见,赣江入鄱阳湖的年径流无明显减少趋势,入湖输沙量显著减少,有利于减少鄱阳湖的泥沙淤积、促进湖泊生态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水沙变化特征 MANN-KENDALL T检验
原文传递
柳河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演变特征分析
6
作者 刘阳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第3期87-89,共3页
结合柳河干流彰武水文站1967—2020年实测水沙数据,对其近53年输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非线性趋势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均呈现递减变化,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107×... 结合柳河干流彰武水文站1967—2020年实测水沙数据,对其近53年输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非线性趋势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均呈现递减变化,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107×108 m 3/10 a和-35.900×104 t/10 a。夏季径流和输沙量递减较为明显,其递减趋势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冬季径流量和输沙量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对于变化环境下柳河水沙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水文站 水沙变化特征 趋势检验 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河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演变特征分析
7
作者 刘阳 《吉林水利》 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
结合柳河干流彰武水文站1967—2020年实测水沙数据,对其近53年输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非线性趋势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均呈现弱递减变化,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107... 结合柳河干流彰武水文站1967—2020年实测水沙数据,对其近53年输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非线性趋势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彰武水文站近53年水沙均呈现弱递减变化,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107×108m3/·10a和-35.9×104t/·10a。夏季径流和输沙量递减较为明显,其递减趋势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冬季径流量和输沙量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对于变化环境下柳河水沙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水文站 水沙变化特征 趋势检验 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大坝至李渡镇河段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娜 易定荣 代文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5-98,共4页
三峡水库在围堰发电期,回水末端位于李渡镇附近。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沙特性及河道冲淤变化情况,以便对今后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开展了大坝至李渡镇河段干支流的水沙特性变化分析及冲淤计算。初步分析表明库区蓄水以来产生了累积... 三峡水库在围堰发电期,回水末端位于李渡镇附近。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沙特性及河道冲淤变化情况,以便对今后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开展了大坝至李渡镇河段干支流的水沙特性变化分析及冲淤计算。初步分析表明库区蓄水以来产生了累积性淤积,并且泥沙淤积从下至上沿程减小,但淤积量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水沙变化特征 河道 中淤变化 冲淤分布 淤积特性 三峡水库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趋势及其主控因素的贡献率 被引量:25
9
作者 孙倩 于坤霞 +3 位作者 李占斌 李鹏 张晓明 龚珺夫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5-956,共12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剧烈,因此研究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驱动因素对预测未来水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位置、尺度、形...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剧烈,因此研究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驱动因素对预测未来水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以及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5个水文站控制流域1956-2010年的年降水量、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Mann-Kendall趋势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明降水量虽呈减少趋势但并不显著,径流量和输沙量则有显著的减少趋势;(2)Pettitt突变点检验得出所研究区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突变年份在1972年、1985年以及1996年左右;(3)GAMLSS模型分析结果同样表明降水的均值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降水的方差有减小的趋势;(4)通过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得出,人类活动对窟野河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大于无定河流域。通过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可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水沙变化特征 GAMLSS模型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
原文传递
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径流和泥沙含量动态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友军 李锡泉 +2 位作者 田育新 陈业银 王中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4-1828,共5页
以湖南省慈利县女儿寨小流域为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小流域治理的总体减沙效应。结果表明:小流域年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较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 以湖南省慈利县女儿寨小流域为对象,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小流域治理的总体减沙效应。结果表明:小流域年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较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小流域年径流变化较大,且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径流集中是该小流域径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径流(Qi)与降水(Pi)之间呈明显的一元线型关系。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年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流域年内产沙也高度集中,且与降水、径流关系密切,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由汛期的强降水引起。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现存生物量和森林覆盖率有关,在降雨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随着现存生物量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输沙模数均呈减小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沙变化特征 小流域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