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岩溶水水化学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水城盆地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叶慧君 张瑞雪 +4 位作者 吴攀 李学先 覃应机 査学芳 韩志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2015年9月对贵州水城盆地进行采样,共采集地下水样品12个,地表水样品10个,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并结合PHREEQC软件对矿物饱和度指数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地下水、地表水水化学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城盆... 2015年9月对贵州水城盆地进行采样,共采集地下水样品12个,地表水样品10个,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并结合PHREEQC软件对矿物饱和度指数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地下水、地表水水化学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城盆地岩溶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部分为SO_4-Ca型,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Ca^(2+)、K^++Na^+、HCO_3^-、SO_4^(2-)和Cl^-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a^(2+)和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区的水-岩反应,水体中Cl^-、NO_3^-和Na^+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屠宰废水排放。地下水水质受水-岩反应影响,部分区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明显;地表水水质在钟山区方向主要受沿途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水汇入影响显著,而在水城县方向受煤矿企业排放废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水城盆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城盆地岩溶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55
2
作者 贾亚男 袁道先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1-838,共8页
贵州水城盆地是我国裸露型岩溶分布区的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岩溶地下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岩溶水文系统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地表各种污染物质的进入,但... 贵州水城盆地是我国裸露型岩溶分布区的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岩溶地下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岩溶水文系统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地表各种污染物质的进入,但水城盆地20年来水质变化,以及水质污染区分布与土地利用分布的一致性,无疑可以认为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各种土地利用矛盾,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是本地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对岩溶水的影响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岩溶地下水,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水城盆地 岩溶水 水质变化 可持续发展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盆地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攀 万军伟 喻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岩溶地面塌陷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以及复发性等特点,已成为覆盖型岩溶地区危害性极大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用野外勘察、室内研究等手段分析了水城盆地岩溶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其塌陷机理模式主要有:潜蚀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及冲爆致塌式,... 岩溶地面塌陷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以及复发性等特点,已成为覆盖型岩溶地区危害性极大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用野外勘察、室内研究等手段分析了水城盆地岩溶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其塌陷机理模式主要有:潜蚀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及冲爆致塌式,塌陷的出现大多与地下水开采有关,而岩溶地面塌陷已成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针对塌陷发生机理成因与迫切的地下水开采需求,提出了地下水排泄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思路,通过布井于地下水集中排泄区,上游外围构建帷幕墙以溢流方式开采,保证开采量近似等于排泄量,维持主城区地下水流场相对稳定,有效避免由抽水引起岩溶地面塌陷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充分开采利用,也为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提出新的思路,利于城市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水资源利用 防治对策 水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盆地人类活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姚长宏 杨桂芳 +1 位作者 蒋忠诚 袁道先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共3页
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 :过量开采地下水、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以及其它一些工农业活动 ,贵州水城盆地岩溶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如地下水严重污染、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以及频繁的旱涝灾害。通过分析水城盆地主要人... 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 :过量开采地下水、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以及其它一些工农业活动 ,贵州水城盆地岩溶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如地下水严重污染、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以及频繁的旱涝灾害。通过分析水城盆地主要人类活动 ,评价其负面地质环境效应 ,为规划岩溶区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地质环境 贵州 水城盆地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盆地的抽水塌陷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苏维词 《灾害学》 CSCD 1998年第3期47-50,共4页
塌陷是岩溶地区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其成因多种多样,但过量抽取地下水是形成塌陷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水城盆地抽水塌陷为例.论述了抽水塌陷发育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抽水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机理,并简要地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贵州 水城盆地 抽水塌陷 形成机理 崩塌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盆地空间城镇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巨凡凡 马腾 顾栩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为研究水城盆地空间城镇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的影响,以六盘水市水城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下水采样点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分、地下水长期监测点的水位资料,研究了地下水补给来源和空间城镇化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位动态产... 为研究水城盆地空间城镇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的影响,以六盘水市水城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下水采样点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分、地下水长期监测点的水位资料,研究了地下水补给来源和空间城镇化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位动态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和HCO3·SO4-Ca型;空间城镇化影响下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差异与浅层岩溶地下水诸多离子的富集具有空间一致性,Cl-和NH3-N主要富集在建筑用地区,NO3-和SO42-主要富集在耕地、林地和裸地等非建筑用地区,而Mn和As则主要来自工业建设产生的点源污染。研究区年内和年际地下水水位变幅均趋于稳定,结合该时期的降雨量与地下水水位变幅面积的关系,证明空间城镇化发展导致不透水面的增加,降低了地下水水位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地下水补给条件变差,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成为影响地下水水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空间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改变了盆地内的土地利用方式,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和地下水水质,造成局部地区有害离子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城镇化 土地利用 水化学质量 水位动态 水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盆地抽水塌陷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德财 《地下水》 1994年第3期117-119,共3页
本文通过水城盆地自1969年以来抽水形成的近千处地面塌陷的资料统计分析,探讨了抽水塌陷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及防范措施,为预测、治理抽水形成的地面塌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城盆地 抽水 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盆地软土特征的探讨
8
作者 于鹏磊 《六盘水科技》 1992年第2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六盘水市 水城盆地 软土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水城盆地形成机制
9
作者 廖执中 《六盘水科技》 1993年第2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水城盆地 区域地质 断块差异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盆地城市发展的系统动态研究
10
作者 戚燕强 《贵州科学》 1993年第2期44-57,共14页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水城盆地发展系统的SD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水城盆地城市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反映水城盆地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给出该城市发展系统的协调合理的整体关系并初步探讨该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城盆地 城市发展系统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盆地塌陷特征及防治措施初探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恒 廖执中 《勘察科学技术》 1991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通过水城盆地近干处塌陷及部分土洞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系统探讨了们的成因、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城盆地 塌陷 防治 六盘水市
原文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贵州岩溶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贾亚男 袁道先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4-1177,共4页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贵州水城岩溶盆地复合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水城盆地岩溶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时空上的变异有很好的一致性。盆地中工业区往往...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贵州水城岩溶盆地复合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水城盆地岩溶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时空上的变异有很好的一致性。盆地中工业区往往成为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的高值中心,而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林区则基本保持了原始状况成为低值中心。因此合理进行土地利用对保护土壤和岩溶地下水免受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地统计学方法 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 贵州水城岩溶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