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州湾沿岸地区作物水分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史可琳 薛晓萍 +1 位作者 金荣兴 程凤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48-52,共5页
莱洲湾沿岸地区气候资源丰富,光温生产潜力很高,降水稳定度差,起到限制作用.用通径分析等求得本区与产量相关联的涝、丰、平、旱年需水指标,用以诊断各作物、各发育时段降水适宜性.小麦各发育时段受旱机率50%以上,春作物大部... 莱洲湾沿岸地区气候资源丰富,光温生产潜力很高,降水稳定度差,起到限制作用.用通径分析等求得本区与产量相关联的涝、丰、平、旱年需水指标,用以诊断各作物、各发育时段降水适宜性.小麦各发育时段受旱机率50%以上,春作物大部生育期也在20%~50%,丰年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水分诊断 光温水 生产潜力 需水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诊断和灌溉决策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实用化的问题和思路
2
作者 石培华 梅旭荣 冷石林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2-54,F003,共4页
当今SPAC水分的研究在机理上已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但在农业中(灌溉是一个主要方面)的运用尚有较大距离。因此,根据农业模糊性、平均性、连续性、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介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使该项研究实用化应深入或... 当今SPAC水分的研究在机理上已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但在农业中(灌溉是一个主要方面)的运用尚有较大距离。因此,根据农业模糊性、平均性、连续性、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介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使该项研究实用化应深入或更新的一些问题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 土壤 植物 大气 水分诊断 灌溉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水分诊断指标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柴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S期102-104,106,共4页
综述国内外节水灌溉常用的水分诊断指标,分析各诊断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未来节水灌溉水分诊断指标研究的重点领域是:以冠气温差、茎液流作为地上组织的诊断指标,以作物生长特性、土壤持水特性结合冠气温差或茎液流作为综合诊断指标,... 综述国内外节水灌溉常用的水分诊断指标,分析各诊断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未来节水灌溉水分诊断指标研究的重点领域是:以冠气温差、茎液流作为地上组织的诊断指标,以作物生长特性、土壤持水特性结合冠气温差或茎液流作为综合诊断指标,以智能决策系统作为诊断指标应用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分诊断指标 冠气温差 茎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Ts特征空间的冬小麦水分诊断与长势监测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云 孙丹峰 +1 位作者 宇振荣 侯世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7-151,共5页
综合利用NOAA气象卫星4个波段的信息,来证实NDVI-Ts特征空间是否可用于作物的水分亏缺诊断以及监测作物长势。该文在NOAA17/AVHRR数据基础上,利用其1和2通道的数据计算了NDVI,利用4和5通道数据采用优选出的UL92裂窗算法反演了Ts,以邯郸... 综合利用NOAA气象卫星4个波段的信息,来证实NDVI-Ts特征空间是否可用于作物的水分亏缺诊断以及监测作物长势。该文在NOAA17/AVHRR数据基础上,利用其1和2通道的数据计算了NDVI,利用4和5通道数据采用优选出的UL92裂窗算法反演了Ts,以邯郸地区为例计算了其植被供水指数(NDVI/Ts)并用NDVI-Ts二维特征空间分析该区冬小麦长势的情况。结果表明:NDVI/Ts基本能诊断邯郸地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拔节和灌浆)的水分亏缺状况;NDVI-Ts二维特征空间表证了在各生育期冬小麦地的NDVI和Ts呈反比线性关系,而裸地二者没有相关性,证明了NDVI-Ts特征空间确实是研究作物水分亏缺和长势监测实用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 NDVI 水分亏缺诊断 长势监测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植株茎直径变化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5
作者 孟兆江 段爱旺 +1 位作者 刘祖贵 张寄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3,共4页
植株茎直径膨胀和收缩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量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茎直径变化法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研究进展,阐明了从植株茎直径变化诊断作物水分状况方法的优势,指出了此项研究存在... 植株茎直径膨胀和收缩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量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茎直径变化法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研究进展,阐明了从植株茎直径变化诊断作物水分状况方法的优势,指出了此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诊断 茎直径变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茎直径变差法诊断水分状况试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孟兆江 段爱旺 +2 位作者 卞新民 刘祖贵 张寄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温室条件下,盆栽和小区试验相结合,进行了用番茄株茎直径变差法诊断其水分状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茎膨胀及收缩与作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茎直径变化量(ΔSd)能灵敏、实时、准确地反映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与其它水分... 在温室条件下,盆栽和小区试验相结合,进行了用番茄株茎直径变差法诊断其水分状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茎膨胀及收缩与作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茎直径变化量(ΔSd)能灵敏、实时、准确地反映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与其它水分诊断方法相比,茎直径变差法具有简便、稳定、无损、连续监测和自动记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诊断 茎直径变差法 番茄 盆栽试验 小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层—气温差监测和诊断冬小麦农田水分 被引量:11
7
作者 石培华 冷石林 +1 位作者 梅旭荣 胡芬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5,23,共4页
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单元,以SPAC的理论为基本原则,深入探讨了冠层一气温差与冬小麦农田土壤和作物水分状况的关系,在比较精确和连续的大田试验基础上,得出了冠层-气温差监测0~50cm土层相对含水层的模型及诊断冬小麦水... 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单元,以SPAC的理论为基本原则,深入探讨了冠层一气温差与冬小麦农田土壤和作物水分状况的关系,在比较精确和连续的大田试验基础上,得出了冠层-气温差监测0~50cm土层相对含水层的模型及诊断冬小麦水分状况的指标,该模型和指际可直接用于指导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SPAC 水分诊断 冠层 气温差 相对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的土壤水分诊断层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袁大刚 刘世全 +2 位作者 蒲光兰 张金龙 黄明勇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2-985,共4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城市绿化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节水灌溉必须依据土壤水分状况与植物生理状态进行。本文选取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的天津开发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本特草草坪、高羊茅草坪和泡桐行道树带3类城市绿地...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城市绿化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节水灌溉必须依据土壤水分状况与植物生理状态进行。本文选取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的天津开发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本特草草坪、高羊茅草坪和泡桐行道树带3类城市绿地在一个生长周期内的土壤水分含量与相应的植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的原位试验资料之相关统计分析,提出"土壤水分诊断层"概念,即水分诊断层是气孔导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且系数最高的土层;并对各绿地的土壤水分诊断层深度作了初步划分:本特草草坪为距地表20cm深度处土层,高羊茅草坪为距地表50cm深度处土层,泡桐绿地为距地表40cm深度处土层。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绿地类型,节水灌溉的水分诊断层具有差异性,建议实践中以诊断层含水量判断灌水时期,从而达到以较少的水资源实现城市绿地用水需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诊断 气孔导度 节水灌溉 城市土壤
原文传递
计算机视觉在作物水分亏缺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劳东青 李发永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90-95,共6页
随着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利用图像获取工具比人眼更精细的分辨能力,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信息诊断研究。论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着重分析了作物图像获取方法和作物图像信息的分析方法,指出基于计算机视... 随着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利用图像获取工具比人眼更精细的分辨能力,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信息诊断研究。论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着重分析了作物图像获取方法和作物图像信息的分析方法,指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水分亏缺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多信息融合是图像信息描述的主流趋势,高效的图像识别与分析算法是关键;水分亏缺诊断与作物缺水临界点、作物灌水量研究有机结合是实现作物田间实时灌溉和精量灌溉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图像分析 水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叶气温差变化规律与水分亏缺诊断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彭世彰 徐俊增 +1 位作者 丁加丽 李道西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03-1508,共6页
根据江西示范区的现场试验资料,分析了晚稻叶片叶气温差的日变化、全生育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水分和空气温度等外界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叶气孔温差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水稻不同生育... 根据江西示范区的现场试验资料,分析了晚稻叶片叶气温差的日变化、全生育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水分和空气温度等外界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叶气孔温差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光合与蒸腾出现下降的叶气温差临界值。结果表明:水稻叶气温差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规律,较低的土壤水分导致了较高的叶气温差;全生育期水稻叶气温差呈上升趋势,并随土壤水分降低而升高,灌水后出现降低;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蒸腾出现下降的水稻叶气温差临界值分别为-0.64℃、0.83℃和1.09℃,生育后期高于生育期前期;分蘖期光合速率下降的临界叶气温差值为0.4℃,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光合速率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稻 叶气温差 水分亏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气温差的生育中期冬小麦水分亏缺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征 刘钰 +2 位作者 许迪 蔡甲冰 张宝忠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2,共5页
为了获取叶片尺度基于叶气温差的冬小麦生育中期水分亏缺诊断阈值,分析了冬小麦叶气温差的典型日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因子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冬小麦叶气温差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确定了冬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 为了获取叶片尺度基于叶气温差的冬小麦生育中期水分亏缺诊断阈值,分析了冬小麦叶气温差的典型日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因子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冬小麦叶气温差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确定了冬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适宜的非气孔限制值及叶气温差范围。结果表明,冬小麦叶气温差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规律,随光量子通量增加而升高,随土壤水分、气温增加而降低;4、5和6月冬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适宜的非气孔限制值范围分别为0.7~1.3、1.1~2.0和0.9~1.5,叶气温差控制范围分别为-1.2~0.4、-1.5^-1和-1.2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气温差 非气孔限制值 水分亏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蒸散用于冬小麦水分亏缺诊断及灌溉决策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培华 梅旭荣 +1 位作者 冷石林 赵聚宝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15,22,共3页
在建立农田相对蒸散计算的指数模型基础上,以模型物理意义的分析为手段、以冬小麦对水分亏缺的生物反应为依据,得出了相对蒸散用于冬小麦水分亏缺诊断和灌溉决策的初步指标:(1)相对蒸散≤50%,冬小麦水分亏缺明显;(2)必须... 在建立农田相对蒸散计算的指数模型基础上,以模型物理意义的分析为手段、以冬小麦对水分亏缺的生物反应为依据,得出了相对蒸散用于冬小麦水分亏缺诊断和灌溉决策的初步指标:(1)相对蒸散≤50%,冬小麦水分亏缺明显;(2)必须灌溉的指标下限值为相对蒸散=50%,节水灌溉的灌溉定额上限值为相对蒸散=80%,丰水灌溉的灌溉定额上限值为相对蒸散=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相对蒸散 水分亏缺诊断 灌溉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量灌溉中的植物水分精密诊断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东升 汤晓华 +1 位作者 刘九庆 高晓红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基于植物水分诊断检测技术的闭环反馈控制节水灌溉系统.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研究可同时精确测量叶片厚度和温度的双参数融合式传感器,厚度测量的传感器原理实验已经完成.
关键词 植物叶片 精量灌溉 植物水分精密诊断技术 微位移测量 闭环反馈控制节水灌溉系统 双参数融合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响应诊断冬小麦水分亏缺适宜土层及其水分阈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叶萌 刘晓英 +3 位作者 钟秀丽 曹金峰 任图生 冯丹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47-154,共8页
明确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是实施非充分灌溉的科学基础。该文在华北气候下,通过设置不同灌水次数造成处理间的土壤供水差异,探讨了大田冬小麦籽粒产量与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影响小麦产量... 明确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是实施非充分灌溉的科学基础。该文在华北气候下,通过设置不同灌水次数造成处理间的土壤供水差异,探讨了大田冬小麦籽粒产量与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水分阈值,提出了适宜的土壤水分诊断深度。结果表明:不论从土壤水分动态、还是从全生育期平均水分来看,亏水处理与充分供水对照在浅层土壤的水分差异最大,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0~0.4、0~0.8、0~1.2 m的水分差异分别在19.7%~36.5%、9.3%~21.7%和2.9%~9.7%之间。此外,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的水分与小麦产量关系多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函数,但函数关系的显著程度随生育期及土层深度而变化,其中0~0.4 m的水分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影响小麦产量的水分阈值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自拔节孕穗至乳熟期,0~0.4、0~0.6、0~1.0、0~1.2及0~1.6 m的水分阈值由田间持水率的83.1%~95%下降到72.3%~90.0%。依据处理间土壤水分动态差异、全生育期平均水分差异、不同土层的水分变异程度、土壤水分与小麦产量关系显著性程度4方面的分析,该文提出0~0.4 m为适宜的水分亏缺诊断深度,相应在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初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乳熟期的水分阈值分别为95.0%、98.4%、79.9%、73.7%、88.6%、79.6%和75.7%。该结果对小麦亏缺灌溉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灌溉 水资源 冬小麦 水分亏缺诊断 诊断土层 土壤水分阈值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水分胁迫诊断与调控技术
15
作者 董春玲 《农技服务》 2013年第8期861-861,864,共2页
在长期的园林植物生产中总结出了诊断园林植物水分胁迫的反应症状和园林植物水分调控技术,为指导当地的园林植物生产服务。
关键词 园林植物生产 水分胁迫诊断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茄子茎直径微变化与作物水分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29
16
作者 孟兆江 段爱旺 +2 位作者 刘祖贵 张寄阳 卞新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16-2522,共7页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土培和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茄子(Solanummelongena,品种新乡糙青茄)为材料进行了植株茎直径微变化(膨胀或收缩)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的关系试验研究,旨在为利用茎直径微变化无损快速诊断作物水分状况提供理论依...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土培和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茄子(Solanummelongena,品种新乡糙青茄)为材料进行了植株茎直径微变化(膨胀或收缩)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的关系试验研究,旨在为利用茎直径微变化无损快速诊断作物水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盆栽和小区试验均采用两因素(土壤水分梯度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随机区组设计,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分别取田间持水量的80%FC(Fieldwatercapacity),70%FC,60%FC和50%FC;生育阶段分别为苗期、花果期和采收期;共有4×3=12个处理组合,重复3次。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较高土壤含水量或在较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在晴好的天气里,茄子茎直径都是在白天收缩,傍晚、夜间复原或膨胀,而且这种微变化动态与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密切相关,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植株茎胀缩的幅度存在明显差异。高水分条件下,植株茎收缩幅度小,复原能力强;低水分条件下,植株茎收缩幅度大,恢复能力差。茎直径变化对环境因子水汽压差(VPD)的响应比较敏感,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8938。茎直径变化量(ΔSd)与叶水势(ψL)、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67和0·965。这些结果显示,茎直径变化量能灵敏、实时、准确地反映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与其它作物水分诊断方法(叶水势法,叶片相对含水量法,细胞液浓度法等)相比,茎直径微变化法可能具有简便、稳定、无损、连续监测和自动记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诊断 茎直径微变化 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红外辐射特征的土壤水分含量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军 蒋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4099-14102,共4页
利用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仪(102F),通过室内条件下对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样本进行发射率光谱测量,阐释土壤水分含量的热红外辐射特征,通过对获取的发射率光谱数据进行微分、差分以及标准比值化变换,建立基于热红外辐射特征的土壤... 利用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仪(102F),通过室内条件下对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样本进行发射率光谱测量,阐释土壤水分含量的热红外辐射特征,通过对获取的发射率光谱数据进行微分、差分以及标准比值化变换,建立基于热红外辐射特征的土壤水分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8.0~9.5μm波段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热红外发射率不同程度地增加,而且发射率光谱曲线在8.0~9.5μm波段变得平直,reststrahlen吸收特征相对减弱;在11.0~14.0μm波段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热红外发射率不同程度地减小,而且在12.7μm附近存在一个吸收谷,其吸收的深度大致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发射率光谱数据的微分、差分以及标准化比值处理变换,运用统计单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了诊断土壤水分含量的敏感波段为8.237μm,对敏感范围8.194~8.279μm输出均值进行标准化比值处理作为自变量,提出水分诊断指数的概念,建立了土壤水分含量和水分诊断指数的对数统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遥感 发射率 土壤水分含量 水分诊断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运用于棉花水分养分供给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耿宾涛 王现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9-182,共4页
针对目前棉花水分检测存在的缺陷和过量施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棉花水分养分亏缺实时检测和水分养分自动供给系统。运用配置有近红外光发射器的CCD照相机采集得到棉花叶片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去噪音等预处理得到植物叶... 针对目前棉花水分检测存在的缺陷和过量施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棉花水分养分亏缺实时检测和水分养分自动供给系统。运用配置有近红外光发射器的CCD照相机采集得到棉花叶片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去噪音等预处理得到植物叶片的图像,对叶片水分亏缺和缺素信息相关的颜色特征、纹理的时域特征、纹理的频域特征及缺素初期斑点的时频特征,分别运用相对差值百分率直方图、差分算子,以及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提取等新方法进行提取,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提取的众多特征项进行优化选择,建立棉花叶片图像信息与水分养分亏缺状况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微喷灌终端实现水分养分定时定量自动供给。将系统于湖北进行试用试验,试验表明:本系统大幅度提高了棉花产量,降低了灌溉水消耗量、肥料消耗量和土壤肥料残留量,减轻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分析 水分诊断 养分诊断 微喷灌系统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与分析在作物水氮亏缺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劳东青 李发永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随着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利用图像获取工具比人眼更精细的分辨能力,应用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信息诊断研究。简要介绍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在作物缺素判别、作物水分亏缺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该研究领域存在的... 随着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利用图像获取工具比人眼更精细的分辨能力,应用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信息诊断研究。简要介绍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在作物缺素判别、作物水分亏缺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从复杂背景中识别出研究目标是前提、难点,高效的目标特征提取算法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析 缺素判别 水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片水分间接柔性测量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东升 张文卓 +2 位作者 陈为凤 高晓红 胡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针对当前植物节水灌溉非闭环控制问题 ,运用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依据植物茎和叶的几何尺寸参数与其水分之间存在直接、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测量精度达到微米量级时 ,就可以此类参数作为精确的反馈控制变量 ,提出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调控... 针对当前植物节水灌溉非闭环控制问题 ,运用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依据植物茎和叶的几何尺寸参数与其水分之间存在直接、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测量精度达到微米量级时 ,就可以此类参数作为精确的反馈控制变量 ,提出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调控机制和基于物理方法的植物水分非破坏性高精度检测技术 ,实现精密高效的闭环微灌溉智能控制系统 ,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化节水灌溉。研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微位移传感器 ,对丰富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形成农业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水分 微位移传感器 节水灌溉 植物水分精密诊断 植物器官尺寸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