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金酸钾制备及其热分解
1
作者 郑雅杰 郭伟 白猛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双氧水盐酸混合溶金制得氯金酸溶液,在氯金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钾蒸发结晶得到桔黄色氯金酸钾晶体。研究表明,5g金粉中加入5倍理论量的双氧水和盐酸,100℃下搅拌反应20min,得到氯金酸溶液,溶液中加入理论量氯化钾,搅拌蒸发结晶得到KAuC... 采用双氧水盐酸混合溶金制得氯金酸溶液,在氯金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钾蒸发结晶得到桔黄色氯金酸钾晶体。研究表明,5g金粉中加入5倍理论量的双氧水和盐酸,100℃下搅拌反应20min,得到氯金酸溶液,溶液中加入理论量氯化钾,搅拌蒸发结晶得到KAuCl4.2H2O晶体。热重差热(TG-DTA)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25~431.68℃有2个明显吸热过程和1个连续失重过程。根据X射线衍射(XRD)实验,329℃时KAuCl4.2H2O热分解固体产物为KAuCl4,376℃时KAuCl4热分解固体产物为Au和K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双氧水 氯金酸 化钾 氯金酸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小檗碱离子缔合物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敬东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石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5-751,共7页
在pH=2.0的HCl-NaOAc缓冲溶液中, 小檗碱阳离子与氯金酸根阴离子由于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离子缔合物时, 将引起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并产生新的RRS 光谱, 其最大RRS 波长位于370 nm, 另在277 nm也有一个较强的RRS峰. 在... 在pH=2.0的HCl-NaOAc缓冲溶液中, 小檗碱阳离子与氯金酸根阴离子由于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离子缔合物时, 将引起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并产生新的RRS 光谱, 其最大RRS 波长位于370 nm, 另在277 nm也有一个较强的RRS峰. 在1.83×10-8~5.0×10-6 mol/L范围内小檗碱浓度与散射强度(?I)成正比; 反应有很高的灵敏度, 对小檗碱的检出限(3σ/K)为1.83×10-8 mol/L (7.5 ng/mL). 研究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小檗碱的影响因素, 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 基于小檗碱与氯金酸反应产物的RRS光谱, 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简便、快速测定小檗碱的新方法, 用于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样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本文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小檗碱 氯金酸 静电引力 疏水作用力 生物碱 抗菌素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的制备及其热分解 被引量:7
3
作者 郑雅杰 郭伟 +1 位作者 白猛 杨兴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76-1982,共7页
采用双氧水和浓盐酸与金粉反应制得氯金酸,并研究氯金酸的热分解。在5g金粉中加入5倍理论量的双氧水和2.49倍理论量的浓盐酸,当反应温度为100℃时,搅拌反应20min,金粉完全溶解。然后,经100℃浓缩、浓H2SO4干燥制得橘黄色氯金酸晶... 采用双氧水和浓盐酸与金粉反应制得氯金酸,并研究氯金酸的热分解。在5g金粉中加入5倍理论量的双氧水和2.49倍理论量的浓盐酸,当反应温度为100℃时,搅拌反应20min,金粉完全溶解。然后,经100℃浓缩、浓H2SO4干燥制得橘黄色氯金酸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其化学式为HAuCl4·4H2O,其质量达到国家分析纯试剂标准。氯金酸的质量损失和差热(TG-DTA)分析结果表明:在13.0~130.7℃、130.7~186.8℃、186.8~247.3℃、247.3~344.5℃区间,均发生了质量损失反应和吸热变化,其对应的热分解固体产物分别为HAuCl4、AuCl3、AuCl、Au。与王水法和饱和氯气盐酸法比较,双氧水盐酸法溶金制备氯金酸具有安全性好、污染小、易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金酸 双氧水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罗丹明S缔合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增强与荧光猝灭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蒋治良 刘凤志 +1 位作者 刘绍璞 卢欣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64-1368,共5页
在 0 .2mol/LHCl介质中 ,罗丹明S(RDS)分别在 5 2 0nm和 5 5 0nm处有一个吸收峰和荧光峰。当有Au 存在时 ,Au 与Cl-形成AuCl-4,AuCl-4与RDS+ 借助于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AuCl4 RDS缔合物分子。AuCl4 RDS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在 0 .2mol/LHCl介质中 ,罗丹明S(RDS)分别在 5 2 0nm和 5 5 0nm处有一个吸收峰和荧光峰。当有Au 存在时 ,Au 与Cl-形成AuCl-4,AuCl-4与RDS+ 借助于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AuCl4 RDS缔合物分子。AuCl4 RDS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 (AuCl4 RDS) n 缔合纳米微粒 ,粒径为 4 5nm。在 36 0nm产生瑞利散射峰 ,在 6 0 0nm产生共振散射峰。由于纳米微粒形成后 ,只有裹露在 (AuCl4 RDS) n 纳米微粒界面的RDS荧光分子才能吸收激发光子跃迁到激发态 ,进而返回基态产生荧光。而体相的RDS荧光分子无法与激发光作用产生荧光 ,即受激RDS分子数大为降低 ,故 5 5 0nm荧光峰和 5 2 0nm吸收峰的降低。当缔合纳米微粒体系加入乙醇后 ,体系的红紫色和共振散射峰消失 ,吸收峰和荧光峰恢复 ,由于乙醇致使(AuCl4 RDS) n 纳米微粒分解为AuCl4 RDS分子。结果表明 :红紫色 (AuCl4 RDS) n 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其共振散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金酸 罗丹明S 缔合纳米微粒 共振散射增强 荧光猝灭 分析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形成的萃合物晶体的合成、特性和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德华 杨永会 +2 位作者 高自立 孙思修 沈静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091-1097,共7页
本文报道了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形成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合成、特性和结构.由元素分析及谱学特性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HAuCl_4·2(C_6H_5)_3PO(1)和HAuCl_4·H_2O·4(C_6H_5)_3PO(2).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了两种单晶的结构... 本文报道了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形成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合成、特性和结构.由元素分析及谱学特性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HAuCl_4·2(C_6H_5)_3PO(1)和HAuCl_4·H_2O·4(C_6H_5)_3PO(2).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了两种单晶的结构.晶体(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组成化学式为[(Ph_3PO)_2H]·AuCl_4,其中存在有对称氢键.晶体(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组成化学式为(H_3O)·[AuCl_4]·4Ph_3PO,其中存在有分叉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氧化膦 萃合物 氯金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辛基铵静电吸附氯金酸的Langmiur-Blodgett膜及其修饰聚氯乙烯液膜金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金兰 郭渡 +1 位作者 章咏华 王新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首次尝试用Langmiur-Blodgett(LB)技术修饰PVC液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在PVC液膜表面上制得十六烷基三辛基铵-氯金酸LB膜,明显改善了PVC液膜金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某些工作性能。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1×10^(-2)~1×10^(-7)mol/L,对常见... 首次尝试用Langmiur-Blodgett(LB)技术修饰PVC液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在PVC液膜表面上制得十六烷基三辛基铵-氯金酸LB膜,明显改善了PVC液膜金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某些工作性能。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1×10^(-2)~1×10^(-7)mol/L,对常见的9种阳离子和4种阴离子的干扰能力明显的增强,响应速度也有所提高。若能改进挂膜方式,可望进一步改善有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 选择性电极 氯金酸 L-B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试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 被引量:4
7
作者 左本成 刘蓉 王喜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用氢化物发生法测定水中砷已有很多报道[1-3],本文用类似古蔡氏法测砷的氢化物发生装置[4],使AsH3与涂在滤纸上的HAuCl_(4)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AuAs沉淀,固定蓝紫色圆形斑点的表面积,用纸上双波长分光光度技术测定吸光度[5,6]。本方法... 用氢化物发生法测定水中砷已有很多报道[1-3],本文用类似古蔡氏法测砷的氢化物发生装置[4],使AsH3与涂在滤纸上的HAuCl_(4)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AuAs沉淀,固定蓝紫色圆形斑点的表面积,用纸上双波长分光光度技术测定吸光度[5,6]。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较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出限为10n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装置 氢化物发生法 方法灵敏度 氯金酸 吸光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 AsH3 蓝紫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亚铁-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氯金酸中的金 被引量:6
8
作者 谭力红 《黄金》 CAS 2004年第7期46-47,共2页
研究了用硫酸亚铁 -重铬酸钾滴定分析法测定氯金酸中的金及其测定条件。与质量分析法比较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16 % 。
关键词 滴定分析法 氯金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9
作者 杨永会 孙国新 +2 位作者 赵玉亭 杨延钊 孙思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形成的配合物 HAu Cl4.H2 O.4(C6H5) 3 PO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采用微分与积分相结合的方法 ,推断出了它的热分解反应机理 ,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Φe-E/ RT(32 ) (1 +α) ( 2 / 3 ) [(1 +α)... 本文报道了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形成的配合物 HAu Cl4.H2 O.4(C6H5) 3 PO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采用微分与积分相结合的方法 ,推断出了它的热分解反应机理 ,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Φe-E/ RT(32 ) (1 +α) ( 2 / 3 ) [(1 +α) ( 1 / 3 ) -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氧化膦 热分解 反应动力学 氯金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雪 吴立航 +5 位作者 陈艳华 梁芳慧 邓新煜 刘贺 张寒琦 田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2-1886,共5页
在HCl-NaAc缓冲溶液(pH 2.0)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3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氯金酸(HAuCl4)的酸根离子由于静电引力能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光散射信号的增强。在4... 在HCl-NaAc缓冲溶液(pH 2.0)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3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氯金酸(HAuCl4)的酸根离子由于静电引力能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光散射信号的增强。在400 nm左右,CTMAB,CTMAC和CPB分别在8.00×10-7~1.50×10-5 mol/L,1.00×10-7~1.50×10-5 mol/L和2.50×10-7~1.00×10-5 mol/L浓度范围内与共振光散射强度(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研究了影响共振光散射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因素,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是一种快速、环保的检测污水中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金酸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共振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修饰对再生电极检测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永玲 李立 +2 位作者 李文娇 赵勇 卢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6期870-875,共6页
为了探讨氯金酸对再生电极检测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电极的再生条件及氯金酸修饰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对氯金酸修饰前后再生电极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再生条件下(0.1 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p H 2.4、再生30 m... 为了探讨氯金酸对再生电极检测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电极的再生条件及氯金酸修饰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对氯金酸修饰前后再生电极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再生条件下(0.1 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p H 2.4、再生30 min),再生电极的电流可恢复至其原始电流的近85%。在优化的氯金酸修饰条件(308.89μg、90 min)下,再生电极的电流可增加近60%。此外,再生电极经氯金酸修饰后,其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限由3.08×103cfu/m L降低至2.1×102 cfu/m L,提高了14.6倍。稳定性也提高了近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电极经优化再生处理和氯金酸信号增强处理后具有重复使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再生液 氯金酸修饰 单增李斯特菌 检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膜电解法制备氯金酸及其机理探究
12
作者 杨璋军 吴道新 +2 位作者 肖忠良 卢意鹏 张添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4-901,共8页
以Au为阳极、石墨为阴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盐酸为电解质,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制备了氯金酸。探究了氯金酸制备过程中Au的阳极行为以及实验条件(Cl–浓度、电解液pH、H_(2)O_(2)含量)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 以Au为阳极、石墨为阴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盐酸为电解质,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制备了氯金酸。探究了氯金酸制备过程中Au的阳极行为以及实验条件(Cl–浓度、电解液pH、H_(2)O_(2)含量)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样品化学式为HAu Cl_(4)·4H_(2)O,氯金酸产率可达94.57%;Au被电解为Au^(3+)发生在阳极电位0.83~1.30 V(vs.SCE)之间,致钝电位为1.3 V(vs.SCE);电解过程中减小电解液pH、增大电解液中Cl–浓度可以促进Au的电解,峰电位随着pH的减小而降低;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电解条件为:电解电位1.25 V(vs.SCE)、电解液pH为1.0、Cl–浓度1.0 mol/L、H_(2)O_(2)含量5 mmol。Nyquist图表明,氯金酸电解制备过程受电荷转移与扩散混合控制,随着溶液中Cl–浓度的增大与H_(2)O_(2)的加入,氯金酸制备过程由混合控制向电荷转移控制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金酸 电解法 双氧水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金扩散及分析
13
作者 张玉生 许汝民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54-58,39,共6页
探讨采用氯金酸金扩散代替惯用的蒸金扩散工艺。利用正向开路电压衰减法测量了扩金后的少子寿命并近似地估算了掺金浓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蒸金和涂敷氯金酸扩散的情况进行了X射线衍射峰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氯金酸是一种节能... 探讨采用氯金酸金扩散代替惯用的蒸金扩散工艺。利用正向开路电压衰减法测量了扩金后的少子寿命并近似地估算了掺金浓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蒸金和涂敷氯金酸扩散的情况进行了X射线衍射峰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氯金酸是一种节能常源性能良好的扩散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金酸 扩散 半导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砂砾中提取氯金酸(氯化金)的工艺
14
作者 谢醒悔 《黄金科学技术》 2004年第4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氯金酸 砂砾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砂砾中提取氯金酸(氯化金)的工艺
15
作者 谢醒悔 《黄金科学技术》 2005年第3期39-39,共1页
本发明提出一种开拓陶瓷、玻璃等饰金用黄金水原料供给的新渠道。它是将建筑材料砂砾采场中不曾引起人们重视,甚至废弃的含金碎渣浓缩成为含金量0.1~1%的重砂,进而提取生产黄金水用的中间产品——氯金酸。其质量可以满足国家规定... 本发明提出一种开拓陶瓷、玻璃等饰金用黄金水原料供给的新渠道。它是将建筑材料砂砾采场中不曾引起人们重视,甚至废弃的含金碎渣浓缩成为含金量0.1~1%的重砂,进而提取生产黄金水用的中间产品——氯金酸。其质量可以满足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包括氯金酸中金的最低含量、杂质最高含量,以及由此而加工配制的金水有关技术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金酸 提取 砂砾 工艺 原料供给 建筑材料 中间产品 技术性能 低含量 高含量 开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金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
16
作者 成东 经辉 《广西轻工业》 2008年第9期24-25,共2页
对氯金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白糖中亚硫酸盐的新方法。用亚硫酸使氯金酸还原生成金胶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亚硫酸的浓度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295x-0.01... 对氯金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白糖中亚硫酸盐的新方法。用亚硫酸使氯金酸还原生成金胶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亚硫酸的浓度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295x-0.0124,线性范围为1.17~17.8μg/mL,相关系数r=0.9990,检出限为0.02276μg/mL。回收率为96.78%—103.25%,RSD为2.19%。该法操作简单方便、选择性和准确度好,线性范围宽,可用于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亚硫 氯金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烧蚀氯金酸水溶液制备金纳米粒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传梅 吕良宏 张明旭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0-168,共9页
利用波长为800nm、脉宽为30fs的脉冲激光聚焦后烧蚀氯金酸(HAuCl4·3H2O)水溶液制备了金纳米粒子,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形貌、X射线衍射谱和选区电子衍射谱分析了氯金酸水溶液浓度、激光脉冲能量和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 利用波长为800nm、脉宽为30fs的脉冲激光聚焦后烧蚀氯金酸(HAuCl4·3H2O)水溶液制备了金纳米粒子,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形貌、X射线衍射谱和选区电子衍射谱分析了氯金酸水溶液浓度、激光脉冲能量和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添加量等对金纳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约在530nm波长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较低的溶液浓度、较高的激光能量和较高的PVP添加量有利于获得粒径较小、粒径变化范围较窄且分散性较高的金纳米粒子;制备的金纳米粒子绝大多数为球形,并具有多晶结构,金纳米晶体的(111)、(200)、(220)和(311)晶面都有较强的X射线衍射峰;金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分为团聚和吸附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纳米粒子 氯金酸
原文传递
纳米金催化没食子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玉萍 徐淑坤 +1 位作者 王文星 员建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83-1688,共6页
通过在没食子酸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微量氯金酸,利用首先生成的纳米金对银离子还原的催化和成核作用,促进没食子酸与硝酸银反应制备了纳米银溶胶。研究了所得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用HRTEM和EDX对纳米银颗粒的形貌和元素组... 通过在没食子酸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微量氯金酸,利用首先生成的纳米金对银离子还原的催化和成核作用,促进没食子酸与硝酸银反应制备了纳米银溶胶。研究了所得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用HRTEM和EDX对纳米银颗粒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最佳条件下,用该法制备的纳米银最大吸收峰在420nm左右,颗粒呈球形,粒度均匀,单分散性好。反应中微量氯金酸的加入是促进没食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纳米银的必要条件之一。该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无需特殊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 纳米银 氯金酸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提取液绿色制备纳米金粒子的研究
19
作者 董春法 成志敏 +3 位作者 卢媛媛 肖新华 付锐平 黄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由于纳米金的许多性能均取决于其粒径,因此制备粒径可控的纳米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绿色还原法,以氯金酸溶液为前驱体、辣椒提取液为保护剂和还原剂,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了纳米金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 由于纳米金的许多性能均取决于其粒径,因此制备粒径可控的纳米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绿色还原法,以氯金酸溶液为前驱体、辣椒提取液为保护剂和还原剂,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制备了纳米金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马尔文粒径分析仪、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此法所制备溶胶中的金粒子均一性较好,为球状的纳米粒子,主要成分为单质金;分散性较好,粒径较小,SEM分析表明其平均粒径约为25 nm。辣椒提取液用量、氯金酸溶液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溶胶中金粒子的形貌和粒径有着较大影响。在室温下,当辣椒提取液用量为15 m L,氯金酸溶液用量为10 m L时,所得到的纳米金粒子的粒径最小。辣椒提取液中含有多羟基化合物,能将氯金酸还原成金原子,随后金原子在提取物长链高分子位阻效应下组装成纳米金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辣椒提取液 氯金酸溶液 还原 反应机理 多羟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膜浆料用高质量均一金粉的制备
20
作者 袁凯 王瑾 +1 位作者 游立 朱佩佩 《金属世界》 CAS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内容导读基于目前国产金粉球形度低、粒径分布宽,无法满足厚膜浆料使用要求,本文以氯金酸盐为金源,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在酸环境下,采用维生素C(VC)作为还原剂,通过恒温水浴处理制备金粉,研究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对金粉... 内容导读基于目前国产金粉球形度低、粒径分布宽,无法满足厚膜浆料使用要求,本文以氯金酸盐为金源,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在酸环境下,采用维生素C(VC)作为还原剂,通过恒温水浴处理制备金粉,研究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对金粉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金盐/VC/PVP的质量比为1:2:3,搅拌速度600 r/min,滴加速度2.5 mL/min,温度为60℃时可得到1μm的均一球形金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膜浆料 滴加速度 恒温水浴 氯金酸 粒径分布 球形度 原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