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的建立及在配方施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光庆 谢祝捷 姚雪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70-2080,共11页
【目的】建立越冬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模型,用于计算推荐施肥量,为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越冬中熟花椰菜品种‘120天’为材料,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 【目的】建立越冬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模型,用于计算推荐施肥量,为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越冬中熟花椰菜品种‘120天’为材料,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单形格子设计,分别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建立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的产量、外观成品率和与营养品质有关的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以及阶段施氮肥的产量效应函数模型。在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分析基础上,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运用于花椰菜测土配方施肥。【结果】花椰菜产量、外观成品率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之间回归关系极显著并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寻优得到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72.83、P2O5 89.65、K2O 201.41 kg.hm-2,其最高产量为19 089.25 kg.hm-2,进一步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最高产量下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的较优施氮比例为0.4313﹕0.2427﹕0.3260。寻优得到最高出口成品率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434.20、P2O5 90.11、K2O 213.92 kg.hm-2,其最高成品率为84.95%。通过对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模拟及主效分析,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主要受氮肥含量的影响,施氮量为394.62 kg.hm-2时,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含量达到极大值。结合施肥模型,在分析土样养分含量基础上,运用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完成30份地块不同生产目标的氮、磷、钾施肥量推荐。结果表明,生产目标和土壤基础肥力不同,施肥模型推荐的最优施肥量均有差异。以追求最高产量下不同地块的施肥推荐为例,氮、磷、钾最大推荐施肥量比最小推荐量分别高7.92%、10.21%和68.39%。【结论】建立施肥效应函数模型,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可以对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下的地块进行施肥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氮磷钾平衡施肥 阶段施氮 效应函数模型 测土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金丝小枣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俊英 黄素芳 +1 位作者 孙文元 赵花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7-169,共3页
以6个金丝小枣主产县市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水平的枣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金丝小枣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能增加金丝小枣二次枝抽生枣股数,比对照增加1.39个;枣股抽生枣吊数比对照增加0.7个,果吊比增... 以6个金丝小枣主产县市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水平的枣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金丝小枣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能增加金丝小枣二次枝抽生枣股数,比对照增加1.39个;枣股抽生枣吊数比对照增加0.7个,果吊比增加0.8;能有效增加枣果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制干率;并能显著增加枣果产量;能降低金丝小枣裂果率及浆烂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氮磷钾平衡施肥 生长发育 产量 裂果率 浆烂率
原文传递
长期氮磷钾配施提升大豆产量、籽粒养分和异黄酮含量及土壤肥力
3
作者 李梦琪 邹文秀 +3 位作者 韩晓增 严君 陈旭 陆欣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1-2229,共9页
【目的】通过长期定位实验,探究长期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产量、品质提升和土壤质量维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田间试验始于1990年,以‘东生17’大豆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 【目的】通过长期定位实验,探究长期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产量、品质提升和土壤质量维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田间试验始于1990年,以‘东生17’大豆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磷钾肥(PK)、氮钾肥(NK)、氮磷肥(NP)及氮磷钾平衡施肥(NPK)5个处理,系统分析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大豆产量及其矿物质(磷、钾、钙和铁元素)和异黄酮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结果】与CK处理相比,PK、NK、NP及NPK处理均可提升大豆产量,增幅为5.1%~18.6%;大豆籽粒中钙、铁、钾元素和异黄酮含量均增加,增幅表现为NPK>NP>NK>PK,而籽粒中的磷元素含量对各施肥处理的响应并不显著。与不施肥及各缺素处理相比,NPK处理下钙、铁、钾和异黄酮含量分别增加了6.6%~12.6%、19.9%~54.6%、8.8%~16.3%和14.1%~58.0%。NPK处理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与其他处理差异较小,而碱解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多有显著提升,其中有效磷涨幅最高,达到80.0%;与NPK相比,NK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及NP处理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4.4%、19.7%和29.2%。4个施肥处理中,PK处理的增产率和增产值均处于最低水平,且未能有效提升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氮肥的农学效率达到14.7 kg/kg,远高于磷、钾肥的1.1 kg/kg和1.3 kg/kg。氮磷钾肥配施处理大豆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结论】东北黑土区大豆生产中氮肥施用是必不可少,通过氮磷钾平衡施肥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大豆品质、培肥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平衡施肥 大豆 矿质元素 异黄酮 土壤肥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防治地膜玉米早衰的效果简报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晓平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6期42-42,44,共2页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氮磷钾平衡施肥 防治 早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娄]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平静 肖杰 +4 位作者 孙本华 高明霞 张树兰 杨学云 冯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7-315,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的特征,为建立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养分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28年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90年秋,种植制度为冬小麦–...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的特征,为建立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养分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28年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90年秋,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休闲,无灌溉。本研究选取定位试验中不施肥(CK)、施用氮磷钾肥(N、P2O5、K2O分别为135、108、67.5 kg/hm^2,NP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70%N来自牛粪,MNPK)3个处理。于2018年6月小麦收获后采集0-20 cm耕层土样,测定养分含量、含水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微生物量氮含量及目标土壤微生物。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土壤中DNA,根据97%相似度对序列进行OTU聚类、α多样性分析(包括Shannon、ACE和Chao1等指数),使用CANOCO 4.5软件对土壤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细菌相对丰度等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冗余分析。【结果】与CK相比,NPK和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不同处理细菌基因拷贝数为每克干土6.69×10^9~16.46×10^9,与CK相比,NPK和MNPK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77%和146%。MNPK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而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CK和NPK处理,NPK与CK处理间两个指数无显著差异。3个处理的细菌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在门水平上,共获得35个细菌类群,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主要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0%),占到全部菌门的80.1%~81.7%。与CK相比,MNPK处理显著降低了放线菌门(F=5.845,P<0.05)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拟杆菌门(F=4.461,P<0.05)的相对丰度,3个处理间其他菌门均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结果显示,CK与NPK、MNPK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且MNPK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更大。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菌群影响表现为:土壤硝态氮>可溶性有机碳>pH>铵态氮>有机碳>土壤含水量,这些理化因子均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因子。【结论】关中[土娄]土区旱作雨养条件下,化肥平衡施用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细菌数量、多样性和丰富度,有机无机肥配施还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特别是降低了放线菌门、增加了拟杆菌门的丰度,更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娄]土 氮磷钾平衡施肥 有机无机配合施肥 细菌群落结构 功能多样性指数 硝态氮 可溶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