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熊静
虞木奎
+2 位作者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40-2150,共11页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叶>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茎>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氮磷供应比例
化学计量
生长性状
生态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磷供应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晓玲
王光美
+5 位作者
于君宝
冉越男
管博
韩广轩
王安东
赵亚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1-809,共9页
人类活动已从氮磷供应总量和供应比例两方面改变了环境的氮磷供应条件,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以氮、磷分别供应量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氮磷供应总量的度量,设置3个氮磷供应总量水平及3个氮磷供应比例(5∶1、15∶1和45∶1)...
人类活动已从氮磷供应总量和供应比例两方面改变了环境的氮磷供应条件,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以氮、磷分别供应量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氮磷供应总量的度量,设置3个氮磷供应总量水平及3个氮磷供应比例(5∶1、15∶1和45∶1),通过连续两年(2015—2016年)的野外控制试验,研究了氮磷供应条件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氮磷供应总量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物种多样性影响显著,氮磷供应比例对其则无显著影响且与供应总量无显著交互作用;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均以中供应量下最高,Pielou指数则为低供应量下最高。氮磷供应条件对该区优势物种影响差异明显,碱菀(Tripolium vulgare)、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重要值受氮磷供应总量和供应比例影响均不显著,碱蓬(Suaeda glauca)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重要值只受氮磷供应总量显著影响,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碱蓬重要值显著上升而盐地碱蓬重要值显著下降。氮磷供应条件变化下,碱蓬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盐地碱蓬次之,芦苇则对其无显著影响。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物种重要值对氮磷供应条件变化的反馈在年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对氮磷供应条件变化的响应也受气温、降雨等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供应比例
氮
磷
供应
总量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重要值
原文传递
土壤氮磷供应变化条件下盐地碱蓬叶片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冉越男
王光美
+3 位作者
于君宝
吕梦雪
刘晓玲
任葳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于2015年5~9月,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设置的野外控制实验,分析土壤氮磷供应比例、氮磷供应量及生长阶段下,优势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叶片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氮磷供应量增大,盐地碱蓬叶片...
于2015年5~9月,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设置的野外控制实验,分析土壤氮磷供应比例、氮磷供应量及生长阶段下,优势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叶片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氮磷供应量增大,盐地碱蓬叶片氮、磷含量都显著增加,碳氮比和碳磷比显著减小;在土壤氮磷低供应量条件下,叶片氮磷比显著低于中、高供应量条件下;随着土壤氮磷供应比例增大,叶片全氮含量、碳氮比和氮磷比显著增大,全磷含量减小,叶片碳磷比在土壤氮磷供应比例最大时才显著增大。在9倍土壤氮磷供应比例和供应量条件下,盐地碱蓬生长阶段是影响其叶片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土壤
氮磷供应比例
土壤
氮
磷
供应
量
生长阶段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原文传递
黑果枸杞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可塑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金霞
孙小妹
+2 位作者
刘娜
李良
陈年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9-1288,共10页
分析养分添加对荒漠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对揭示其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果枸杞为材料,设置3个氮磷(NP)添加量(低、中、高)和N/P(5∶1、15∶1、45∶1),量化分析了整株、根、茎、叶和果实性状对NP添加的响应。结...
分析养分添加对荒漠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对揭示其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果枸杞为材料,设置3个氮磷(NP)添加量(低、中、高)和N/P(5∶1、15∶1、45∶1),量化分析了整株、根、茎、叶和果实性状对NP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功能性状差异化响应了NP添加量和比例,随NP添加量的增加,生物量和比叶面积增加,根冠比、叶干物质含量、根组织密度和比根长降低;随N/P的提高,地下生物量、比根长和净光合速率增大。17个功能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为7.3%~69.1%,生物量、根冠比和比根长为响应氮磷的敏感性状(可塑性指数PI>0.5),变异性较大(49.4%~69.1%);而叶长宽比、叶厚、叶组织密度、叶茎干物质含量为惰性性状(PI<0.20)。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黑果枸杞在多元特征空间的位置随NP添加量横向迁移,趋向于地上、地下生物量更大、根冠比更小的策略;同时叶组织密度与叶厚、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厚、比叶面积呈负相关,与叶组织密度呈正相关;生物量与比叶面积呈正相关,与比根长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比根长、比叶面积和叶片净光合速率是影响黑果枸杞生物量的主要功能性状。黑果枸杞通过资源利用策略的转变、根系碳分配的改变以及性状的权衡协变与非一致性响应适应土壤养分环境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黑果枸杞
氮
磷
供应
量
氮磷供应比例
表型可塑性
原文传递
题名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华东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南京林业大学
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40-215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502,2017YFC0505506)。
文摘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叶>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茎>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光照
氮磷供应比例
化学计量
生长性状
生态适应
Keywords
light
nitrogen-phosphorus supply ratio
stoichiometry
growth traits
ecological adaptation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磷供应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晓玲
王光美
于君宝
冉越男
管博
韩广轩
王安东
赵亚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1-809,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EW-STS-127)、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蓝黄两区滨海资源与环境团队”和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1KFJJ003)资助.
文摘
人类活动已从氮磷供应总量和供应比例两方面改变了环境的氮磷供应条件,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以氮、磷分别供应量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氮磷供应总量的度量,设置3个氮磷供应总量水平及3个氮磷供应比例(5∶1、15∶1和45∶1),通过连续两年(2015—2016年)的野外控制试验,研究了氮磷供应条件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氮磷供应总量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物种多样性影响显著,氮磷供应比例对其则无显著影响且与供应总量无显著交互作用;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均以中供应量下最高,Pielou指数则为低供应量下最高。氮磷供应条件对该区优势物种影响差异明显,碱菀(Tripolium vulgare)、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重要值受氮磷供应总量和供应比例影响均不显著,碱蓬(Suaeda glauca)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重要值只受氮磷供应总量显著影响,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碱蓬重要值显著上升而盐地碱蓬重要值显著下降。氮磷供应条件变化下,碱蓬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盐地碱蓬次之,芦苇则对其无显著影响。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物种重要值对氮磷供应条件变化的反馈在年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对氮磷供应条件变化的响应也受气温、降雨等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氮磷供应比例
氮
磷
供应
总量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重要值
Keywords
N:P supply ratio overall N and P supply species diversity dominant species importance value.
分类号
Q948.8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土壤氮磷供应变化条件下盐地碱蓬叶片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冉越男
王光美
于君宝
吕梦雪
刘晓玲
任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滨州学院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EW-STS-127)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1KFJJ03)资助
文摘
于2015年5~9月,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设置的野外控制实验,分析土壤氮磷供应比例、氮磷供应量及生长阶段下,优势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叶片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氮磷供应量增大,盐地碱蓬叶片氮、磷含量都显著增加,碳氮比和碳磷比显著减小;在土壤氮磷低供应量条件下,叶片氮磷比显著低于中、高供应量条件下;随着土壤氮磷供应比例增大,叶片全氮含量、碳氮比和氮磷比显著增大,全磷含量减小,叶片碳磷比在土壤氮磷供应比例最大时才显著增大。在9倍土壤氮磷供应比例和供应量条件下,盐地碱蓬生长阶段是影响其叶片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
盐地碱蓬
土壤
氮磷供应比例
土壤
氮
磷
供应
量
生长阶段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Keywords
Suaeda salsa
supply ratio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f soils
supply quantity of nitrogen andphosphorus of soils
growth phase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黑果枸杞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可塑性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金霞
孙小妹
刘娜
李良
陈年来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9-1288,共10页
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学科建设专项基金)项目(GSAU-XKJS-2018-213)资助。
文摘
分析养分添加对荒漠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对揭示其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果枸杞为材料,设置3个氮磷(NP)添加量(低、中、高)和N/P(5∶1、15∶1、45∶1),量化分析了整株、根、茎、叶和果实性状对NP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功能性状差异化响应了NP添加量和比例,随NP添加量的增加,生物量和比叶面积增加,根冠比、叶干物质含量、根组织密度和比根长降低;随N/P的提高,地下生物量、比根长和净光合速率增大。17个功能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为7.3%~69.1%,生物量、根冠比和比根长为响应氮磷的敏感性状(可塑性指数PI>0.5),变异性较大(49.4%~69.1%);而叶长宽比、叶厚、叶组织密度、叶茎干物质含量为惰性性状(PI<0.20)。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黑果枸杞在多元特征空间的位置随NP添加量横向迁移,趋向于地上、地下生物量更大、根冠比更小的策略;同时叶组织密度与叶厚、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厚、比叶面积呈负相关,与叶组织密度呈正相关;生物量与比叶面积呈正相关,与比根长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比根长、比叶面积和叶片净光合速率是影响黑果枸杞生物量的主要功能性状。黑果枸杞通过资源利用策略的转变、根系碳分配的改变以及性状的权衡协变与非一致性响应适应土壤养分环境的波动。
关键词
功能性状
黑果枸杞
氮
磷
供应
量
氮磷供应比例
表型可塑性
Keywords
functional trait
Lycium ruthenicum
N and P supply level
N:P supply ratio
phenotypic plasticity
分类号
S567.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磷供应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晓玲
王光美
于君宝
冉越男
管博
韩广轩
王安东
赵亚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3
土壤氮磷供应变化条件下盐地碱蓬叶片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
冉越男
王光美
于君宝
吕梦雪
刘晓玲
任葳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原文传递
4
黑果枸杞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可塑性
李金霞
孙小妹
刘娜
李良
陈年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