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
作者 杨芳 刘星宸 +3 位作者 刘星雨 刘晓勇 项程 杨才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52-2157,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为促进氨酚待因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全部10个省辖市中随机各选取1个区、1个县(或2个区)的基层医疗机构2020-2023年开具的所有氨酚...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为促进氨酚待因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全部10个省辖市中随机各选取1个区、1个县(或2个区)的基层医疗机构2020-2023年开具的所有氨酚待因处方,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对现有临床诊断进行归类,对搜集的处方用药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用药疗程>10 d的关键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氨酚待因有效处方7375张。使用氨酚待因的主要以女性(52.11%)、年龄19~64岁(66.73%)的患者为主。基于ICD编码,氨酚待因的使用涉及最多的疾病类别为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或症状、体征(43.48%);排名前3位的临床诊断为关节病(25.59%)、骨折(9.95%)、牙痛(8.58%)。药品用法用量明确的7175张处方中符合氨酚待因说明书推荐的处方有3366张,有5.63%的处方对乙酰氨基酚日使用量超2.0 g/d的极量限制。处方用药疗程超常规限制(7 d)的处方有4051张,超使用疗程限制(10 d)的处方有1336张。影响用药疗程>10 d的因素主要为医疗机构所属区域、类型以及患者性别、年龄,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陕南地区、乡镇卫生院以及老年人、女性患者用药疗程>10 d的现象偏多。结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药品用法用量、临床诊断以及用药疗程不适宜;医疗机构所属区域、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均会影响该类药品的用药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 基层医疗机构 镇痛药 合理用药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治疗癌症疼痛93例总结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燕 石廷章 +3 位作者 熊辉 张心惟 石怀芝 张和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15,共4页
疼痛是癌症病人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600万新发生的癌症病人,其中半数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在诊断时常常已处于晚期。每年全世界有43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有3500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但有相... 疼痛是癌症病人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600万新发生的癌症病人,其中半数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在诊断时常常已处于晚期。每年全世界有43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有3500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但有相当多的人得不到合适的处理。因之,WHO将癌症疼痛的治疗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并组织有国际性协作组,编辑专著和小册子。近年来提出一个口号“到2000年让癌症病人不痛”。 WHO认为疼痛被忽视的原因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 癌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Ⅱ号片扩大临床验证镇痛效果及其与用药剂量相关程度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锐克 吕宪祥 +3 位作者 王晓平 霍丰 孙莉 徐国柱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进一步确认氨酚待因Ⅱ号片(安度芬)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其与用药剂量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进行100例扩大临床验证。通过滴定期内每日剂量的调整,寻找癌症患者24h内... 目的··:进一步确认氨酚待因Ⅱ号片(安度芬)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其与用药剂量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进行100例扩大临床验证。通过滴定期内每日剂量的调整,寻找癌症患者24h内不疼或基本不疼的给药方案。结果··:只要用药剂量调整到位,中度疼痛均能完全缓解,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通过调整后的日剂量与用药前的疼痛强度呈正相关;平均日剂量应为6-8片。结论··:再次证实安度芬是一个镇痛效果较强,不良反应较小的镇痛药。可广泛用于中度疼痛和癌症患者的Ⅱ阶梯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Ⅱ号片 镇痛 滴定期 相关程度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片Ⅲ期临床监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密 荆欣 +10 位作者 刘彦红 卢宜 王者风 金群英 苏曼昭 谈善华 李美英 谢玉芳 郁天立 李风珍 蔡志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3-210,共8页
采取药物使用处方分析,临床医生的评价,过量用药中毒急诊室调查和随访调查等多种方法对氨酚待因片上市后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它在人群中产生依赖性或药物滥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流行学考察与评价,并继续考察了本品的疗效。结果表明:(1)本品具... 采取药物使用处方分析,临床医生的评价,过量用药中毒急诊室调查和随访调查等多种方法对氨酚待因片上市后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它在人群中产生依赖性或药物滥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流行学考察与评价,并继续考察了本品的疗效。结果表明:(1)本品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有效率达81.3%,其疗效涉及到多种疼痛;(2)无论对临床医生的调查还是随访调查,均未发现本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氨酚待因片具有头晕、出汗、倦乏等轻度副作用,但发生率较低(0.8%);(3)药物依赖性和药物滥用流行学研究未发现氨酚待因片成瘾病例和在人群中滥用的倾向;(4)药物使用处方分析表明医院每天氨酚待因片的实际消耗量较低,只有24.24±14.81(X±SD)个DDD,绝大多数(94.6%) 的处方用药指数(DUT)都小于1.0,说明医生对开写本品相当慎重,用药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 不良反应 药物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法在氨酚待因片剂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凤兰 艾立成 +1 位作者 王岩 苏德森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84-86,119,共4页
本文采用热分析方法考查了氨酚待因片中赋形剂与药物之间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赋形剂硬脂酸镁、玉米淀粉、低替代度羟丙基纤维素与药物乙酰氨基酚、磷酸可待因之间不发生物理与化学变化。硫脲(用作抗氧剂)与乙酰氨基酚可形... 本文采用热分析方法考查了氨酚待因片中赋形剂与药物之间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赋形剂硬脂酸镁、玉米淀粉、低替代度羟丙基纤维素与药物乙酰氨基酚、磷酸可待因之间不发生物理与化学变化。硫脲(用作抗氧剂)与乙酰氨基酚可形成最低共熔体系,低共熔温度为139.5℃,低共熔混合物组成含乙酰氨基酚72.5%.硫脲与磷酸可待因在较高温度下可能存在化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方法 氨酚待因 赋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片(Ⅰ)质量标准的修订 被引量:1
6
作者 南楠 李永庆 毛睿 《中国药事》 CAS 2002年第9期558-560,共3页
本文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氨酚待因片 (Ⅰ )中磷酸可待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该方法以ODS为固定相 ,0 0 5mol·L- 1磷酸二氢钾 -甲醇 -四氢呋喃 (5 0∶10∶4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0nm。磷酸可待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回... 本文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氨酚待因片 (Ⅰ )中磷酸可待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该方法以ODS为固定相 ,0 0 5mol·L- 1磷酸二氢钾 -甲醇 -四氢呋喃 (5 0∶10∶4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0nm。磷酸可待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回收率分别为 10 0 2 %和 99 6 % ,RSD分别为 1 7%和 0 8% (n =6 )。该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片(Ⅰ) 高效液相色谱法 磷酸可待因 乙酰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救治氨酚待因片致爆发性肝衰竭1例
7
作者 袁秋霞 杨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8期87-87,共1页
由于氨芬待因片的广泛使用,副作用较大,目前过量服用此药物的患者死亡率相当高,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一位氨芬待因片中毒的患者。
关键词 氨酚待因 爆发性肝衰竭 救治 过量服用 消化内科 副作用 死亡率 四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氨酚待因片处方
8
作者 林素静 曾环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章在对原处方氨酚待因片裂片、脱盖及脆碎度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4个主要影响因素:稀释剂(A)、粘合剂(B)、颗粒水分含量(C)、制粒方式(D),设计使用4个因素2个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只考虑全部一级交互作用,选用L16(215)来安排... 文章在对原处方氨酚待因片裂片、脱盖及脆碎度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4个主要影响因素:稀释剂(A)、粘合剂(B)、颗粒水分含量(C)、制粒方式(D),设计使用4个因素2个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只考虑全部一级交互作用,选用L16(215)来安排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A1B2C2D2为最佳处方工艺,可以较好地解决原处方脆碎度不合格的问题,达到预期优化氨酚待因片处方的目的,且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氨酚待因 脆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动力学法预测氨酚待因片的化学稳定性
9
作者 冯婉玉 杨丽 王齐放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用变温动力学原理对氨酚待因片化学稳定性进行预测,其活化能为123kJ.mol-1,推算25℃贮存时的有效期为12年。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变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用AIC信息辅助确定拟合多项式幂次,减小了计算量。
关键词 变温法 自由升温法 药物 化学稳定性 氨酚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氨酚待因片(Ⅱ) 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讨论
10
作者 王晓钰 黄诺嘉 罗丽娟 《汕头科技》 2002年第2期60-61,共2页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氨酚待因片(Ⅱ)检查项下规定对其处方中主药磷酸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溶出度检查:标准中规定对照品溶液同含量测定项下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氨酚待因片(Ⅱ) 溶出度 测定方法 药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氨酚待因片(Ⅱ)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讨论
11
作者 王晓钰 黄诺嘉 罗丽娟 《广东药学》 2002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氨酚待因片(Ⅱ) 溶出度 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氨酚待因片含均匀度的研究和探讨
12
作者 姜世贤 周燕雪 +2 位作者 何毓襄 党合群 吕一海 《青海医药杂志》 1996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于氨酚待因片含均匀度的研究和探讨青海省药品检验所姜世贤,周燕雪,何毓襄,党合群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吕一海在药品质量标准中含量均匀度的测定结果与重量差异,含量测定,溶出度等项目的测定结果应该相互关联呼应,这些项目... 关于氨酚待因片含均匀度的研究和探讨青海省药品检验所姜世贤,周燕雪,何毓襄,党合群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吕一海在药品质量标准中含量均匀度的测定结果与重量差异,含量测定,溶出度等项目的测定结果应该相互关联呼应,这些项目总体反映了药品的生产水平和质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检验 氨酚待因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片中杂质的交叉检查
13
作者 江培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氨酚待因片(Ⅵ)进行制剂通则检查、总灰分含量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水分含量测定、以及重金属限量测定等一系列研究来进行该药中所含杂质的交叉检查,进而对该药的杂质性研究甚至全方位研究进行补充。方法:此...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氨酚待因片(Ⅵ)进行制剂通则检查、总灰分含量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水分含量测定、以及重金属限量测定等一系列研究来进行该药中所含杂质的交叉检查,进而对该药的杂质性研究甚至全方位研究进行补充。方法:此外,本实验还进行了磷酸可待因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显示,该药制剂通则符合药典规定;总灰分含量为0.665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3192%;水分含量为0.6088%;重金属限量在百万分之十以内,均符合规格,所含杂质较少,是合格的上市药。结论:磷酸可待因在50.4~117.6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测得其含量为标示量的9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片(Ⅵ) 杂质检查 制剂通则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水分 重金属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氨酚待因2号片对神经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慧珍 赵玉宾 陈清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氨酚待因2号片系口服复方镇痛药。每片含磷酸可待因15mg和扑热息痛300mg。为验证其对中度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本文自1992年10月至12月对30例患有颈肩臂痛、腰骶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痛的病人,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进行了... 氨酚待因2号片系口服复方镇痛药。每片含磷酸可待因15mg和扑热息痛300mg。为验证其对中度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本文自1992年10月至12月对30例患有颈肩臂痛、腰骶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痛的病人,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氨酚待因2号片对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2号 临床试验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 HPLC 法测定氨酚待因片中扑热息痛及磷酸可待因的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学标 李剑华 陈少荣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文报道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采用μBONDAPAKTMC18柱,以0.1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5∶1)作流动相,在219nm波长检测,对氨酚待因片中的扑热息痛和磷酸可待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扑热息痛回收率... 本文报道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采用μBONDAPAKTMC18柱,以0.1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5∶1)作流动相,在219nm波长检测,对氨酚待因片中的扑热息痛和磷酸可待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扑热息痛回收率100.25%,RSD=0.86%;磷酸可待因回收率100.22%,RSD=0.98%,与法定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法具有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 扑热息痛 磷酸可待因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片(Ⅰ)和布洛芬缓释胶囊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菊 范洁美 +3 位作者 王芳 雷帅 段昕所 李响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90-595,共6页
1例77岁男性因左下肢带状疱疹疼痛口服氨酚待因片(Ⅰ)1片/d,连续20 d,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仅1次,之后躯干、四肢出现暗紫红斑、水疱,伴疼痛,3 d后红斑面积变大,水疱增多,部分融合成大疱,尼氏征阳性,触痛阳性;口腔黏膜弥漫性潮红,无糜烂... 1例77岁男性因左下肢带状疱疹疼痛口服氨酚待因片(Ⅰ)1片/d,连续20 d,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仅1次,之后躯干、四肢出现暗紫红斑、水疱,伴疼痛,3 d后红斑面积变大,水疱增多,部分融合成大疱,尼氏征阳性,触痛阳性;口腔黏膜弥漫性潮红,无糜烂,皮损逐渐加重波及全身,诊断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而住院治疗。住院后第2天口唇、口腔黏膜糜烂,停用可疑药物氨酚待因片(Ⅰ)、布洛芬,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60 mg·d^(-1),ivd,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d^(-1),po,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d^(-1),po,进行抗炎、抗过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复方黄柏液适量外用预防感染,碳酸钙预防骨质疏松,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酸护胃等治疗。第6天患者口唇结痂大部分脱落,口腔黏膜糜烂面基本愈合,躯干及四肢水疱均干燥、结痂,无新起皮疹,药疹明显好转,第7天临床痊愈出院。考虑本次出现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与氨酚待因片(Ⅰ)和布洛芬缓释胶囊使用后引起的药物变态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片(Ⅰ) 布洛芬缓释胶囊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片(Ⅱ)处方工艺研究及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晓盈 栾福成 +2 位作者 徐增松 刘丽 于飞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88-89,105,共3页
目的:筛选优化氨酚待因片(Ⅱ)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处方设计筛选填充剂、粘合剂和崩解剂,以湿法制粒制备氨酚待因片(Ⅱ),以市售制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为指标,确定处方工艺。结果:采用优化处方工艺制备的氨酚待因片(Ⅱ)的溶出行为... 目的:筛选优化氨酚待因片(Ⅱ)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处方设计筛选填充剂、粘合剂和崩解剂,以湿法制粒制备氨酚待因片(Ⅱ),以市售制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为指标,确定处方工艺。结果:采用优化处方工艺制备的氨酚待因片(Ⅱ)的溶出行为与市售制剂基本一致。结论:处方工艺合理,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片(Ⅱ) 对乙酰 磷酸可待因 处方工艺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待因片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探讨
18
作者 孙素杰 营先勇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23-124,共2页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抽检青海制药厂生产的部颁标准药品氨酚待因片8批产品。结果表明试品含量均匀度,符合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为该制剂今后并入中国药典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氨酚待因 含量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氨酚待因片中磷酸可待因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诗贵 钟萍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38-24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含有0.05mol/LIPR-B6,0.00375mol/L三乙胺和2%醋酸的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测定氨酚待因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结果磷酸可待因在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含有0.05mol/LIPR-B6,0.00375mol/L三乙胺和2%醋酸的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测定氨酚待因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结果磷酸可待因在0.05~0.12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100.6%(n=5),RSD=0.43%。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获得满意的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磷酸可待因 氨酚待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氨酚待因片中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柏学敏 文丽丽 吕文军 《黑龙江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酚待因片(Ⅰ)中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方法。方法:选用色谱柱Anethyst C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90:10);检测波长:245nm;流速:1.0ml/min。结果:对氨基酚在1.02~30.48μg... 目的: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酚待因片(Ⅰ)中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方法。方法:选用色谱柱Anethyst C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90:10);检测波长:245nm;流速:1.0ml/min。结果:对氨基酚在1.02~30.4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7%。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待因片(Ⅰ)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