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磺必利片关键指标表征和质量评价
1
作者 聂倩兰 程刚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25年第1期9-21,共13页
目的建立仿制药氨磺必利片体外关键质量评价体系,以有效提高临床试验的通过率。方法参照《NMPA化学药物研究和评价相关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及《英国药典》,对自研氨磺必利片及原研制剂的药物静态分布、微观结构... 目的建立仿制药氨磺必利片体外关键质量评价体系,以有效提高临床试验的通过率。方法参照《NMPA化学药物研究和评价相关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及《英国药典》,对自研氨磺必利片及原研制剂的药物静态分布、微观结构形貌和溶出行为进行表征,并进行临床生物等效性预试验研究。结果中试规模生产工艺稳定可控,各质量性质、药物分布、微观形貌及体外溶出行为均与原研制剂相似,且体内生物等效。结论基于逆向剖析技术开发仿制制剂,并进行科学详细的关键质量特性对比研究,可以大幅提升仿制药研发效率及生物等效性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关键质量特性 溶出行为 微观结构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文拉法辛与氨磺必利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2
作者 耿树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6-029,共4页
探究对重度抑郁症患者采取文拉法辛联合氨磺必利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样本源自定州市精神病医院接收的重度抑郁症病例,共58例。将所有病例按入院时间编号,依次输入计算机内,经计算机随机分组,各29例。... 探究对重度抑郁症患者采取文拉法辛联合氨磺必利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样本源自定州市精神病医院接收的重度抑郁症病例,共58例。将所有病例按入院时间编号,依次输入计算机内,经计算机随机分组,各29例。对照组病例采取单一用药方案(文拉法辛),观察组病例采取联合用药方案(文拉法辛+氨磺必利),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优良率、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病例服用药物后的优良率(96.55%)远比对照组(75.86%)高,P<0.05。治疗1周、3周、6周后,各组HAMD评分均比服药前有所降低,P300潜伏期也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1周、3周、6周后的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其P300潜伏期也比对照组更短,P<0.05。药物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头晕、口干、心慌、便秘等副反应情况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度抑郁症患者联合应用文拉法辛、氨磺必利治疗,既可显著提升治疗优良率、改善抑郁症状,又可减轻药物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文拉法辛 氨磺必利 优良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
3
作者 刘陈先 杨诚 韦朝阳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代谢综合征(MS)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签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B、C组,各50例。A组采...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代谢综合征(MS)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签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B、C组,各50例。A组采用利培酮片,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喹硫平片,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氨磺必利片。3组患者均持续用药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体质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MS发生率。结果 治疗8周后,B组BMI高于A组,C组BMI低于B组(P<0.05),A组与C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B组血清HbA_(1c)与TC、TG水平高于A组,血清CP水平低于A组,C组各指标低/高于B组(P<0.05)。治疗4、8周后,C组PANSS评分低于A、B组(P<0.05),治疗8周后B组PANSS评分低于A组(P<0.05)。A、C组MS发生率低于B组(6.00%vs. 22.00%、4.00%vs. 22.00%,χ^(2)/P=5.316/0.021、7.162/0.007)。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阴性与阳性症状,且对患者BMI、糖脂代谢影响较小,进而可降低M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培酮 喹硫平 糖脂代谢指标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拉西酮与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4
作者 刘淇丰 郝新梅 《医学综述》 2025年第3期372-376,384,共6页
目的比较鲁拉西酮与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0例阴性症状S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鲁拉西酮组与氨磺必利组,各50例... 目的比较鲁拉西酮与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0例阴性症状S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鲁拉西酮组与氨磺必利组,各50例。鲁拉西酮组给予盐酸鲁拉西酮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40 mg,每日1次,后可结合需要最多增加到每次80 mg,每日1次),氨磺必利组给予氨磺必利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50 mg,后可调整至每次200 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阴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精神状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氨磺必利组思维贫乏、注意障碍、情感迟钝/平淡、兴趣/社交缺失、意志缺乏等各项SANS评分低于鲁拉西酮组[(10.1±2.2)分比(15.2±2.4)分、(5.4±1.0)分比(8.4±1.3)分、(15.4±1.4)分比(21.1±1.5)分、(9.6±1.2)分比(14.2±1.4)分、(8.7±1.4)分比(12.2±1.4)分](P<0.01)。治疗后,氨磺必利组患者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计算力和注意力、定向力及总分等各项MMSE评分均高于鲁拉西酮组[(5.01±0.30)分比(4.26±0.33)分、(4.98±0.22)分比(4.14±0.29)分、(5.10±0.27)分比(4.30±0.31)分、(5.07±0.36)分比(4.28±0.39)分、(5.11±0.20)分比(4.19±0.40)分、(28.34±1.03)分比(27.17±1.27)分](P<0.01)。治疗后,氨磺必利组MoCA评分高于鲁拉西酮组[(28.5±1.3)分比(25.4±2.5)分](P<0.01)。氨磺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鲁拉西酮组[30.0%(15/50)比12.0%(6/50)](χ^(2)=4.883,P=0.027)。结论阴性症状SCH患者采用鲁拉西酮和氨磺必利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而后者在减轻阴性症状、改善精神状态及提高认知功能方面作用更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鲁拉西酮 氨磺必利 认知功能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氨磺必利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吴春 赵忠波 张涛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S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n=40)采用氨磺...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S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n=40)采用氨磺必利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神经递质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完成分类数评分[(3.98±0.82)分]及总正确数评分[(3.85±0.42)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应答数评分[(94.25±9.82)分]、持续错误数评分[(414.63±3.43)分]及总错误数评分[(69.26±10.3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评分[(12.88±2.16)分]、阴性症状评分[(14.63±2.36)分]、一般病理评分[(28.85±5.73)分]及PANSS总分[(56.36±7.2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31.88±6.54)μg/L高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5.07±1.16)μmol/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8.35±1.52)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结合氨磺必利在改善SC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症状、神经递质水平方面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电生物反馈 氨磺必利 认知功能 神经递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探究丁螺环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于悦 李超 王锡武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4期234-239,共6页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分析技术探究丁螺环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分析技术探究丁螺环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应用氨磺必利治疗,40例)和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40例)。比较2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NIRS检测结果[氧合红蛋白浓度(Oxy-Hb)、脱氧血红蛋白(Deoxy-Hb)、总血红蛋白(Total-Hb)治疗前后变化值]、临床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和不良反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fNIRS检测结果与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治疗后,2组的MoCA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Oxy-Hb、Total-Hb浓度相对变化值均高于单一组(P<0.05),Deoxy-Hb浓度相对变化值低于单一组(P<0.05);Oxy-Hb、Total-Hb浓度相对变化值与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Deoxy-Hb浓度相对变化值与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2组的PANSS各项评分与总分均降低,且联合组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但2组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fNIRS检测可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同时联合用药还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学 近红外线 丁螺环酮 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喹硫平及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赵翔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喹硫平及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FE-SC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FE-SC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喹硫平及奥... 目的:探究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喹硫平及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FE-SC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FE-SC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喹硫平及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氨磺必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后不良反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DNF、GDNF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PANSS评分、炎症因子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及奥氮平联合能够减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反应,保护患者神经细胞,促进症状改善,且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氨磺必利 喹硫平 首发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后换药情况及对疾病复发的影响
8
作者 雷金兰 李阳 王莹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后换药情况及对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3例。收集基线临床资料、换药情况以及换药后...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后换药情况及对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3例。收集基线临床资料、换药情况以及换药后6个月疾病复发情况,记录换用不同药物后不良反应以及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按照疾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2例与非复发组111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换药后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后将药物更换为阿立哌唑的患者有70例,更换为布南色林的患者57例,更换为奥氮平的患者46例。换用不同药物后3个月血清催乳素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在氨磺必利用药剂量、换药前疾病稳定时间、应激生活事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及更换药物方面与非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应激生活事件、PANSS评分以及所更换药物为阿立哌唑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换药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换药前疾病稳定时间、所更换药物为布南色林以及奥氮平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致高泌乳素血症后换药有助于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而且将药物更换为布南色林或奥氮平可能是预防疾病复发的最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高泌乳素血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杨天龙 马来福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0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氨磺必利治疗,观...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采取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ANSS阴性症状各维度评分、Stroop色词测验(SCWT)、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Matrics认知功能成套测试(MCCB)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和12周后,观察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干扰命名、颜色命名、字词阅读、PSP评分、MCCB评分多于或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组刻板思维、交流缺乏自发性、抽象思维障碍、被动社交退缩、情感交流障碍、情绪退缩、情感迟钝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效果显著,可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Stroop色词测验 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戚春领 童高坤 何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55例,氨磺必利100 mg·d^(-1),1 w内增加至300 mg·d^(-... 目的:探讨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55例,氨磺必利100 mg·d^(-1),1 w内增加至300 mg·d^(-1),连续治疗8 w)和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d^(-1),连续治疗8 w)。治疗8 w后评估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8 w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焦虑程度、抑郁程度,采用数字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P300潜伏期、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潜伏期、P300波幅、MMN波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protein,SHGB)、瘦素(Leptin,LEP)水平;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PANSS、HAMA、HAMD评分、SHGB、LEP水平均显著降低,P300、MMN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300、MMN波幅、5-HT、B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拉西酮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美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66-68,75,共4页
目的比较鲁拉西酮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鲁拉西酮组和氨磺必利... 目的比较鲁拉西酮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鲁拉西酮组和氨磺必利组,每组42例。鲁拉西酮组采用盐酸鲁拉西酮片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片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鲁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8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500);治疗2周、6周,2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MMSE、MoCA评分较治疗前逐渐升高,且氨磺必利组降低/升高幅度显著(P<0.05或P<0.01);治疗6周后,2组精神动力、心理适应能力、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氨磺必利组高于鲁拉西酮组(P均<0.01);鲁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低于氨磺必利组的35.71%(χ^(2)=3.941,P=0.047)。结论鲁拉西酮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均确切,氨磺必利缓解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的效果更显著,而鲁拉西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氨磺必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鲁拉西酮 氨磺必利 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12
作者 程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SCH难治性幻听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SCH难治性幻听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SCH难治性幻听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SCH难治性幻听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磺必利片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PANSS、AH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H难治性幻听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幻听症状,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整体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酮 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难治性幻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认知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永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奥氮平组(52例)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奥氮平组(52例)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52例)。氨磺必利-奥氮平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在治疗8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治疗后8周阴性、阳性症状、PANSS总分、TC、TG、LDL-C、HDL-C、FBG、2hPG均低于氨磺必利-奥氮平组(P<0.05),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氨磺必利-奥氮平组(P<0.05)。结论:应用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患者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可对糖脂代谢起到改善作用,并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阿立哌唑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糖脂代谢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血糖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1-0044,共4页
分析氨磺必利、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研究开展于2021年8月-2023年8月,观察本院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观察组联合应用氨磺必利。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 分析氨磺必利、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研究开展于2021年8月-2023年8月,观察本院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观察组联合应用氨磺必利。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的应用,使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减轻了精神分裂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奥氮平 慢性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照分析
15
作者 王永红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73-75,78,共4页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氨磺必利治疗)与对照组(52例,利培酮治疗)。对比...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氨磺必利治疗)与对照组(52例,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QT间期,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血清泌乳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两组QT间期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QT间期均短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显示,两组QT间期时点、组间及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泌乳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泌乳素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氨磺必利在改善症状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对患者心脏电生理过程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培酮 QT间期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联合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颖 李妙绒 丛伟东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52-153,156,共3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用与价值。方法:选择1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1例应用利培酮联合MECT治疗,观察组82例应用氨磺必利联合MEC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认知功能、不...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用与价值。方法:选择1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1例应用利培酮联合MECT治疗,观察组82例应用氨磺必利联合MEC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联合MECT对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其认知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MECT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压、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春玉 叶世辉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压、血糖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2月寿宁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不... 目的分析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压、血糖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2月寿宁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观察组使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1%,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有着极好的效果,能有效稳定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氨磺必利 老年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曲林钠治疗氨磺必利相关恶性综合征1例
18
作者 吴书梅 石玉霞 周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2-577,共6页
1例32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氯氮平治疗,抗精神病药更换为氨磺必利后次日出现浅昏迷、持续高热和肌张力高等症状,结合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氨磺必利相关恶性综合征。立即停用氨磺必利,给予溴隐亭治疗后无... 1例32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氯氮平治疗,抗精神病药更换为氨磺必利后次日出现浅昏迷、持续高热和肌张力高等症状,结合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氨磺必利相关恶性综合征。立即停用氨磺必利,给予溴隐亭治疗后无改善。静脉注射丹曲林钠后,当日患者体温开始下降,抽搐与震颤好转,其余症状也逐步缓解,5 d后意识好转,10 d后出院。氨磺必利相关恶性综合征较为罕见,在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使用丹曲林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氨磺必利 丹曲林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
19
作者 郭亮 刘沛霖 钟清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8例。常规组服用盐酸...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8例。常规组服用盐酸齐拉西酮胶囊,研究组服用氨磺必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记忆功能[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echsler memory scale-revised Chinese version,WMS-RC)评分]、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QTC间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一般精神病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WMS-RC、MMSE评分均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2、4、8周,研究组QTC间期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磺必利、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均可减轻患者阳性及阴性症状,改善患者记忆功能与认知功能,但氨磺必利对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齐拉西酮 QTC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蓝美英 蓝兴松 蓝壬秀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取氨磺必利片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共计80例,均为我院精神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取氨磺必利片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共计80例,均为我院精神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82.50%,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阳性、阴性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分值均有下降,观察组阴性症状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经检测,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观察组均有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泌乳素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均有降低,泌乳素均有升高,观察组降低、上升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片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阴性症状,改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且未对内分泌指标产生明显影响,具有更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发作期 氨磺必利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